首页 百科知识 李觏与王安石

李觏与王安石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李觏与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近千年来,李觏与王安石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王安石与李觏的弟子曾巩关系紧密,这是公认的。王安石与李觏的学生邓润甫关系同样亲密。这也足以说明李觏的思想与当时的皇帝神宗、宰相王安石等人的思想是一致的。李山甫与王安石的交往也是很多的。李山甫在边境协助王韶作战,收复失地,打击边地政权的侵犯。

四、李觏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他在为相期间发动了波澜壮阔的熙宁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然而他的这场伟大的变革与李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近千年来,李觏与王安石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无外乎两种意见,一是李觏与王安石关系密切,另一是没有什么关系。

王安石在给王景山的信中说:

安石愚不量力,而唯古人之学,求友于天下久矣。闻世之文章者,辄求而不置,盖取友敢须臾忽也。其意岂止于文章耶?读其文章,庶几得其志之所存。其文是也,则又欲求其质,是则固将取以为友焉。故闻足下之名,亦欲得足下之文章以观。不图不遗而惠赐之,又语以见存之意。幸甚,幸甚。书称欧阳永叔、尹师鲁、蔡君谟诸君以见比。此数公今之所谓贤者,不可以某比。足下又以江南士大夫为能文者,而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焉。江南士大夫良多,度足下不遍识。安知无有道与艺,闭匿不自见于世者乎?特以二君概之,亦不可也。况如某者,岂足道哉?(见《临川文集》卷七七《答王景山书》)

后世学者如胡适、侯外庐都把这作为一条重要的依据来说明李觏与王安石关系亲密。

持反对意见的,则以漆侠为代表,漆侠认为胡适的的结论“肤浅可笑”,没有“宋史的常识”,且是“科学方法的虚妄”,“历史学的破产”。

我们从史料来看,漆侠的观点不正确,且这种谩骂式的论证更是不可取。我们从现有的材料看,胡适、侯外庐等先生的观点更为有说服力。

其实,李觏在三十岁后已名倾东南,朝中大臣知之者多,余靖、范仲淹等人多次荐举他,就是当时的仁宗皇帝都知道李觏“通于经术,东南士人推以为冠”。像这样著名的同乡,王安石会不知道吗?李觏、王安石两人的所存著作虽不见有记录两人的交往,但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交往。从他们间的一些友朋看,是有关系的。

首先,看王安石与李觏的几位学生关系密切,古人很重师承,王安石不可能不知他们的老师是谁。他们的老师李觏虽是生活在乡野,但还是了不起的,声名远扬,他们还是以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的。他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老师那儿接受熏陶,老师的思想会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曾巩、邓润甫、李山甫都具有改革创新之思维与精神,当一个改革的新生事物出现了,他们自然就会去支持、拥护。另一方面,王安石也会积极为自己的改革寻找支持者,壮大自己的力量。王安石与他们之间既有私交也有利益关系,必然相互间汲取有益的东西。这些与李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王安石与李觏的弟子曾巩关系紧密,这是公认的。曾巩长于王安石两岁,为建昌军南丰人;南丰与临川两地相隔不过两百里。王安石在京城考试期间,曾巩将王安石引荐给欧阳修。王、曾两家还是亲戚,曾巩的大姑姑(巩父易占的姐姐)嫁给了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父,论辈分,曾巩高王安石一辈。王安石与曾巩常相互走动、探望,也有书信交往与诗词唱和。王安石写过多首诗给曾巩,大都对曾巩给予赞扬,如他在一首《赠曾子固》中说: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今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诗里极力赞美曾巩的才华与文章,把他与古代的班固扬雄相提并论。

王安石与李觏的学生邓润甫关系同样亲密。邓润甫是李觏的得意门生,邓氏三兄弟先后从学于李觏,邓润甫与王安石的交往虽不见他们的著作中的文字记载,但他们两人同朝为官,邓润甫也是王安石提拔起来的,先为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中书户房事,后转知谏院、知制诰,直至副相,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与干将,试想想他们的关系能不好吗?也就是在王安石变法期间,邓润甫上奏李觏的遗著,并为李觏的儿子参鲁请官。想想看,如果李觏的思想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不合拍,邓润甫就是有上奏的心也没有上奏的胆;即便上奏了,皇帝也是不会准允的。但邓润甫上奏取得成效,参鲁被“诏以为郊社斋郎”。这也足以说明李觏的思想与当时的皇帝神宗、宰相王安石等人的思想是一致的。

还有一位不常见有人提及,但他也是一位重要人物。此人名李山甫,李觏的族侄,也是李觏的学生。李山甫与王安石的交往也是很多的。在一些地方史料如江西省资溪县多处李氏的家谱、族谱中及清代的《泸溪县志》就记录有王安石与李山甫唱和的诗文。如《访山甫入长山不遇》则是王安石去拜访李山甫不遇时而写下的一首诗,王安石在诗中说:

石洞迤逦声漕漕,碧峭翠绿岭云高。

深山大泽龙蛇出,谁知间气产英豪。

金陵老子铁脊梁,驰车寻隐来凿石。

古来圣贤皆自出,男儿健在更努力。

img11

资溪李氏家谱中收录的王安石诗

晚年的王安石在经受了政治上的打击,亲人的离世后,已返璞归真,甘于平淡,过着诗书游乐的生活,“或坐松石之下,或田野耕凿之家,或入寺随行。未尝无书,或乘而诵之,或望而诵之。”(《宋人轶事汇编》卷一○)。从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看,应当是王安石居于南京后回故里探望李山甫而作。王安石笔下的李山甫家乡长山是一个美丽的山村,也正是大山的灵秀孕育出了李山甫这么个“英豪”。并勉励李山甫乘自己年轻时应加倍努力,为国家多做贡献。他们之间还有多首诗词唱和,可见他们的关系非一般。如李山甫的新居在龙溪落成后,王安石又访李山甫,并有《访山甫龙溪新居题壁》诗,诗云:

闻道诛茅向此间,作成仙宇此溪湾。

门馆迎驷双轮入,人佩诸侯六印还。

朱阁旋妆壶里镜,锦屏初画海中山。

南城惟有君家盛,官列文班及武班。

李山甫也有和诗:

指顾门墙似隔开,世情浇薄愈类难。

欲同湍水终归海,肯学丘陵不至山。

百岁任从人事老,三余赢提道心闲。

古来亦有冯唐辈,犹恨为郎鬓发斑。

王安石又作有《题长山山甫故居》:

老子胸中百万兵,熙河一战见平生。

门前流水长鸣咽,犹带当年鼓角声。

李山甫最先是得到了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的赏识。王韶(1030—1081),字子纯,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宋嘉祐二年(1057年),27岁的王韶进士及第,先授将仕郎,后调任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元年(1068年),王韶上《平戎策》三篇,打动了神宗皇帝,即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知熙州。而在王韶的推荐下,李山甫知河州。李山甫在边境协助王韶作战,收复失地,打击边地政权的侵犯。熙宁六年(1073年)十月,以收复熙、河、洮、岷、叠、宕等州缘故,神宗御驾紫宸殿受群臣祝贺,解所服玉带赐王安石。王安石推辞道:“陛下拔王韶于疏远之中,恢复一方,臣与二三执政奉承旨而已,不敢独当此赐。”神宗说:“群疑方作,朕亦欲中止,非卿助朕,此功不成。”王安石乃受赐。

这是从李觏的学生与王安石的交往看李觏与王安石的关系,还可从他们的共同友人看他们两人的关系。李觏在京城时,祖无择去李觏的住处访李觏,并很投缘,自此成了好友。而王安石与祖无择的通信始于庆历六年(1046年),从现有的材料看,李觏与祖无择定交早于王安石。王安石对祖无择很敬重,也寄过一些自己写好的文章给他看,以求得认同与支持,如王安石在一封信里就说:

某生二十年而学,十四年矣。圣人之所谓文者,私有意焉,书之策则未也。间或悱然动于事而出于词,以警戒其躬若施于友朋,褊迫陋庳,非敢谓之文也。乃者,执事欲收而教之使献焉,虽自知明,敢自盖邪?谨书所为书、序、原、说若干篇,因叙所闻与所志献左右,惟赐览观焉。(见《临川文集》卷七七,《与祖择之书》)

王、祖之间还有一段同事经历,那是在嘉祐四年(1059年)至嘉祐八年(1063年)间,他们同在集贤院供职。而嘉祐四年(1059年)的上半年也是在京城,李觏全权管理太学,应该说,这期间,李觏与祖无择一定会有交往,是不是王安石有时也会在场呢?这期间王安石与祖无择的关系也很好,两人还常一起作诗,如王安石就有《和祖择之登紫薇阁二首》:

漠漠秋阴护掖垣,青云只在两楹间。

宫楼唱罢鸡人远,门阙朝归虎士闲。

华盖北瞻天帝座,蓬莱东想道家山。

却惭久此随诸彦,文采初无豹一斑。

其实在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与李觏都在京城里参加考试,只不过王安石考的是进士科,李觏考的是制举科。礼部给李觏的评定是,制举科第一名。如果不是第一,也不会引起祖无择的注意,祖无择自然不会慕名前去看望李觏;因为他是有身份的人,又是年长者,怎么可能不邀而自己走上门呢?这样好的成绩,引起过好多人的注意,难道就不会被王安石所注意吗?当然他们两人的结果不一样,李觏是落第而归,王安石是考了个第四名,时年22岁,可谓是年少得志。但是遗憾的是,他们在京城里同为参加考试的考生,是否有过联系或其他交流,不见有记载。李觏不幸突然去世,这是出乎在京的祖无择等意料的事,对于京城里的朋友与国子监的同事们来说,不啻是一声闷雷,难道祖无择与王安石在一起就不会议论起不幸的李觏吗?

另一个与他们两人都要好的人是范仲淹。范仲淹也是他们俩的前辈了。李觏与范仲淹的交往始于景祐四年(1037年),后来交往较密。范仲淹多次向朝廷推荐了李觏,而使李得到了一官半职。王安石与范仲淹也有交往,王安石在皇祐四年(1052年)前后即被范仲淹赏识,委以重用。那时的王安石正是三十出头的青年,对此很感激。因为范仲淹是王安石的老前辈,足足大了三十岁,又是知遇者。一般来说,王安石是会主动去见他的,并做些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我想在他们的交往中,也应会提及同样颇有才华而沉寂于民间的李觏,况且两人都是江西人,两人家乡相邻。

以上是从个人的交谊看李觏与王安石的关系;而从思想看,他们的关联性更大。李觏大声疾呼:“救弊之术,莫大乎通变”,要求实行社会改革,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且把自己的这些主张向朝中的一些大臣进行推销,希望引起他们的重视并得到施行。如果说李觏是从思想上要求变革,那么王安石则是在现实中推行变革;王安石在李觏去世十年后的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出任参知政事,不久与陈升之同领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拉开了变法的序幕。次年,王安石又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随后,他在全国推行新法。这样,由他推行的熙宁变法在全国全面展开。他们两人,一人是无法实施自己的主张,一人是全面而大力实施自己的主张。尽管如此,他们的思想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李觏、王安石的理财思想的渊源都是来自于《周礼》。李觏从他的义利观出发,以《周礼》为范式,写出了《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提出了理财富国、安民强兵、实行井田、平均土地、抑制兼并、平准均输、均徭薄赋、积储人才、选贤任能、精兵择将等主张,力图从此改变已陷入“积弱积贫”的社会局面,确保国家安全与稳定。而王安石则认为:

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今天下不见兵革之具,而元元安土乐业,人致其力,以生天下之财,然而公私尝以困穷为患者,殆亦理财未得其道,而有司不能度世之宜而通变耳。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临川文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卷三九)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主要有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富国之法包括:

青苗法。规定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两期,即在播种的当月和夏秋未熟的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上三等户分八等交纳役钱,随夏秋两税交纳,称免役钱。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方田均税法。该法规定:“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账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

农田水利法。即: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奖。

市易法。即: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均输法。主要内容有: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另外,还赋予发运使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采取一些权宜措施。

强兵之法。具体措施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之法。主要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等措施。

近代著名学者胡适以《记李觏学说——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为题,撰文向学界推介李觏,希望引起重视。胡适的观点很有代表性,被许多学者认同。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里就说:“《临川文集》卷七十七《答王景山书》,提到王安石与李觏关系:……从‘李泰伯……某与纳焉’这句话看来,说明王安石与李觏是有过交往的。李觏比王安石早十一年,两人同是江西人。李觏的学生邓润甫参加了王安石的变法工作,是一个新党。李觏的遗集,熙宁中由邓润甫上之于朝。从这些情况看来,李觏、王安石在思想上有某些关联是可以肯定的。有些学者认为李觏是王安石的先驱。从两人思想的共同处考察,他们都针对北宋中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发表了改良主义的主张,都是庶族地主的代言人。但是,从‘新法’的历史实践,或从‘新学’的规模看来,王安石学术思想就不是李觏所能比拟了。”

王国轩是上个世纪出版的《李觏集》的校点、整理者,他在《李觏集·前言》里说:李觏“毕竟是北宋中期革新运动中一位有见识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当时东南士人有着不小的影响。他的学生邓润甫参加了王安石变法,而本人也曾受到王安石的称赞。”

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仲泽的题为《北宋唯物主义思想家李觏的著作整理出版》一文,文中说:“李觏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拥护者。他的著作在当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王安石变法时也受过李觏的思想影响。”

以漆侠为代表的李觏与王安石无关系论也受到后人的驳斥,姜国柱先生在《李觏评传》一书中就对他的言论进行了细致的驳辩。姜先生说:“我认为王安石与李觏的思想确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思想见解、政治主张等的相同、相近的自然的思想联系,并不是由‘另一个江西人欧阳修’出来‘充当媒婆的角色,将李觏、王安石撮合起来。’我之所以费些笔墨推论王安石与李觏关系,就是要驳斥这种不科学的诊断。一言以蔽之,李觏的改革思想为王安石提供了理论借鉴、思想前导,所以李觏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导。”

今天,我们读李觏著作、王安石著作及与他们接近人的著作,研究当时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专家的论断是正确的,李觏的的确确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导,是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