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觏与亲人

李觏与亲人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李觏与亲人李觏一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关于他的生活记录少有留存下来,对于他的亲人的资料就更为罕见。但他们与李觏的一生息息相关,是李觏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来说,李觏对母亲的记叙则多于父亲。到了二十六岁,她生下了李觏。嫁给李觏时,李觏的家已很贫困,但她没有怨言,更没有对此不满。

一、李觏与亲人

李觏一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关于他的生活记录少有留存下来,对于他的亲人的资料就更为罕见。但他们与李觏的一生息息相关,是李觏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李觏与母亲

李觏父亲的名字,在李觏的著作中都不曾出现,但南城、资溪、黎川的李氏家谱、族谱中的记载也各不相同,还有待考证;至于李觏父亲的生平情况介绍就更微乎其微了。只是李觏在为自己母亲所撰写的《先夫人墓志》中作了一个极简要的介绍:“先君尝学,不应举,以教其子作诗赋,亦乐施惠。尤直信,生平无所争,不识州县廷。终以不意死,年四十三。”寥寥数字,可见李觏年少丧父,而其父一生也不得志,以务农为生,且英年早逝。由此,在李觏的记忆中父亲的形象并不鲜明,但他记得十几岁时,他随父亲到田间地参加劳动,“宿东郊”而梦有人送一本名叫《王状元集》的书给他。相对来说,李觏对母亲的记叙则多于父亲。在李觏的心目中,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李觏的母亲姓郑,郑姓在南城是大姓,人口较多,但在她母亲这一支派中没有谁在外做官。在李觏出生之前,她母亲已生过两个男孩,但都没有养活。到了二十六岁,她生下了李觏。在此后的时间里,她没有再生下儿女,家境也清贫,他们一心一意地养育李觏。可是命运就好捉弄人,在李觏长到十四时,他的父亲在贫病之中去世。这样,支撑起家的重担就落到了他母亲的肩上了。她为人刚正,能精打细算,在丈夫去世后,她算计的是如何种好家中仅有的二三亩水田和一些高坡旱地;靠她一个妇道人家无法去耕种的,于是,她雇佣了一些人去帮忙耕作。这些人帮助她在播种前烧野草,松土,再平整土地,再去播种,收获等;由于这些人付出了劳动,于是与他们共同分享成果。她白天到田里去干农活,晚上她又做些妇女能做的活计,然后把自己所做的东西拿出去卖,以此来补贴家用。这样夜以继日,不辞辛苦,才使得一家人不受冻、不挨饿。也正因为如此,李觏才能安心地外出游学,不用为家里的生计操心,才能学有所成。

母亲勤劳地撑起这个家,李觏在学成归来后即娶妻陈氏。这些事都是由母亲操办,需要一些花销也由母亲拿出来,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不久,陈氏又生下小孩,家庭开支就更大了。母亲只好更加勤劳,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当李觏再次为功名而出外奔波时,母亲还是尽全力支撑这个家;当李觏求取功名未果时,她也没有更多的抱怨。她与她的夫君一样乐善好施,做人又讲诚信,讲义气,得到了众邻里的称赞。一些礼仪习俗,她都能按规矩办理,“祭祀、宾客、婚姻之礼,不以贫故略之。”他人有困难向她请求帮助时,不论缓急她都会急切地伸出援助之手;对于钱财、衣物、米谷,只要有人向她张口,尽管自己缺衣少食,她也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人,帮助人家解决危急。当然,她也希望自己能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有一次,李觏对她说,已从《易经》中悟得出“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了,即便是自己穷到了要讨饭的地步也不会被饿死,自己所认识的公卿大夫不少,如果扶着母亲到他们门前去乞讨,他们见了是会接济的。她听了儿子的话,很高兴,表示儿子所言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她之所以要离开家乡不仅仅是因为吃饭问题,而是要让儿子去游学长见识,从而改变现状。她说:“是吾心也。幸而离乡,非但谋食而已,且使杂人不到吾目前,则烦恼自少。况汝幼学,已而不进,吾与汝俱西,亦将有知汝者。吾孙又渐长,彼多英俊,游闻见当远大也。”在她看来,尽管生活很困难,儿子“已而不进”,还有孙子在,希望就在。

先前,李觏在写给范仲淹的信对家中的贫困状态作了描述,他说:“伏念家世贫乏,幼孤无兄弟,老母年近六十,饿焉而无田,寒焉而无桑。喁喁科举,求不可望之禄以为养,抑疏阔矣。每朝夕进侧,则见发斑而体臞而食淡衣粗。鸟鸟之情,痛劈骨髓。”可是,她的希望还刚刚露出了一点点头,疾病就向她袭来。在庆历三年(1043年)的冬天,一场瘟疫袭来,她险些丧命,幸好被救活了。四年后,她的儿媳去世;又一年,她的小孙女又离开了人世。接连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人间的悲剧对她的打击不可小视。在此三年后,于贫困之中,她走完了69年的人生之路。

李觏将母亲安葬在父亲墓地的东南角,对于母亲的去世,李觏颇伤心,怀着悲痛的心情为母亲写下了《先夫人墓志》,悲叹自己无能力很好地赡养老人,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也由此而深深地自责。他在《志》中说:

呜呼!觏何人哉?有心不明,有力不强,父已不待养,天幸有母,而方施施,进不能为禄仕,退不能求财利以足其欲,使之憔悴,晚乃悔之,未及行而祸作矣。呜呼!觏何人哉?天鬼不诛,王法不治,犹有面目以视息世间。复何人哉?诚惧乏祀,不自引决,敢因襄事刻石以记其罪,抑为事亲者戒。呜呼哀哉!

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母亲倒下了,怎能不叫李觏呼天抢地?

2.李觏与妻子

妻子与李觏共同生活了十七年。他的妻子姓陈,也是南城县人。陈氏也算是一个苦命的人,五岁时,父母同时离世,她被寄养在伯父家;但她又是幸运的,她的伯父陈仲温是一位进士,家道还算殷实,少而好学,往往昼夜不歇,学而有成,擅长于诗赋,尤其是其诗有唐宋风韵,得到时人推崇,其人也受到人们的敬仰。陈仲温为人孝慈,对于亲朋故友也能伸手相援,李觏妻就是由他抚养成人的。

陈氏十六岁时嫁给李觏。嫁给李觏时,李觏的家已很贫困,但她没有怨言,更没有对此不满。她始终生活简朴,甚至于没有钱买新衣服,也没有足够的丝麻可做一套新衣服,全家有时吃的粮食都不够,家里穷得只剩下一把琴与一些书籍,她不得不把陪嫁来的嫁妆卖了来接济家用。她对待丈夫也是大力支持,李觏时常外出游学,她不因家贫而反对,而是在家省吃俭用,以供丈夫求学之用;有时,丈夫一去就是几个月,她也不抱怨丈夫。在家族聚会或走亲访友时,她也是穿着粗布衣服,与那些穿戴华丽的亲戚相比,她并不会觉得寒酸或者没有面子。然而,她对待家中的亲人总是和颜悦色,总是尊重大家的意见。由于她的宽容忍让和默默奉献,她得到了婆婆的爱怜。她就是这样在贫寒之家静悄悄地支持丈夫,为丈夫为家庭贡献着,牺牲着。也许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困苦之中,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来到李家的十七年后,也就是庆历七年(1047年),她永远地离开了李觏,离开了这个清贫的家。那年她只有33岁。她的去世对于李觏,对于她的家庭打击都极大,中年丧妻,“子幼失母”,这是人间大悲剧。李觏与陈氏是一对贫贱夫妻,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了十七年的风雨人生路,虽然时间不长,但两人还是情深意笃。悲痛之中,李觏为亡妻撰写了墓志铭,在《志》中以一个丈夫的身份追忆了妻子生活中的点滴,字里行间也浸透着为夫的歉疚与不安,更有失妻之后的悲痛与无助。他在《亡室墓志》中写道:

卑柔静正,亡世俗妇女之态。讫不得报以死,悲哉!长女许嫁陈某。一男参鲁仅毁齿。中女五岁,其少未免怀姑。老丧妇,子幼失母,号咷之声,箝耳酸骨。校善恶则尤人,论祸福则怨天,复何言邪?复何言邪?……

李觏在陈氏去世后曾续弦饶氏,但饶氏何许人,何时所娶,生活情况如何都不见有资料载。仅在门人陈次公所撰的先生墓志铭中有载:“始娶陈氏,再娶饶氏。”

3.李觏与儿女

李觏与陈氏生有一男三女,在陈氏去世时,仅有长女许嫁,而其他孩子尚幼,男儿不过十来岁,二女儿五岁,幼女还是一个婴孩。就在妻子去世的当年,幼女也夭折了,李觏为此伤心至极。他已不知说什么好了,他在悲痛中写了一首悼亡诗——《小女》,寄托着自己的哀思。诗云:

惜汝今何恃?言来泪满襟。死生虽分定,襁褓累人心。

饥买邻家乳,寒劳祖母针。岂知泉路隔,时发蕙帷寻。

李觏一生可谓是大不幸,在妻子陈氏去世的第二年,他的二女儿又夭折了。母丧未除,又添一新丧,妻亡女丧,那是锥心之痛。他二女儿身体一向羸弱,时常生些小毛病。但这一次生病也有一段时间,总也不见好转。李觏对女儿的病情十分关心,他在外地听说女儿病了,还写了一首《闻女子疟疾偶书二十四韵寄示》诗以寄托思念与牵挂,诗云:

昨日家人来,言汝苦寒热。想由卑湿地,颇失饮食节。

脾官骄不治,气马痴如絏。乃致四体烦,故当双日发。

江南此疾多,理不忧颠越。顾汝仅毁齿,何力禁喘噎?

寄书诘医师,有药且嚼啜。方经固灵应,病根终翦灭。

但恐祟所为,尝闻里中说。兹地有魍魉,乘时相罥结。

嗟哉鬼无知,何于我为孽?我本重修饰,胸中掬冰雪。

祸淫虽甚苛,无所可挑抉。疑是饕餮魂,私求盘碗设。

尽室唯琴书,何路致荤血?无钱顾越巫,刀剑百斩决。

徒恣彼昏邪,公然敢抄撮。吾闻上帝灵,纲目匪疏缺。

行当悉追捕,汝苦旦夕歇。慈爱早有加,忆念今逾切。

尘劳差可畏,归计又云辍。所生能够劳,祖母矧聪哲。

羸卧纵未苏,抚视谅非拙。勉勉多自安,风来信勿绝。

诗中对女儿生病十分牵挂,我们似乎可以透过字里行间看到那浓浓的父爱,也可看到作为一个父亲因家贫无法及时治疗女儿的病而痛心疾首。女儿的病最终没能够治好,离开了人世。李觏又以诗吊亡,用泪与血写下了《哭女》诗二首。

其一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

此生谁骨肉,末识好衣裳。

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

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

其二

老树枝叶薄,先秋风雨过。

人间不善事,身外想无多。

理遣诚如幻,悲来岂奈何。

从前短鬓发,为尔渐双皤。

命运总是对李觏过不去,妻子离他而去,幼女离他而去,二女儿又离他而去。他们都是在贫病之中离开人世的,作为丈夫、父亲的李觏感到愧对亲人,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也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悲凉。尽管如此,命运之神再一次对李觏发起了攻击,不幸的事再一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他的长女也在二十六岁时死去。应该说,在这些去世的亲人中,只有母亲还算高龄,其他的人都是英年而逝,甚至夭折。李觏的心在泣血,他以蘸血之笔为长女撰写了《亡女墓铭》:

李觏之长女,嫁为陈汝翼妻。年二十六死,其父伤之不能已,乃铭于墓曰:巧以慧兮慎言语,之汝家兮畏如鼠。人生皆乐汝独苦,命之薄耶抑吾故?汝来何为何以去?墓无子孙久谁护?后人知汝吾之女,幸掩汝骨无汝露。

铭中,李觏悲叹女儿生活艰苦,命运纸薄。也悲叹女儿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将来墓地都没有人照护。父亲为自己的女儿写墓志铭,白发人为黑发人且是自己的至亲写墓志铭,这种心情可想而知,是何等的痛苦。

李觏一生可谓是悲剧连连,命运多舛。自己未成年即丧父,在母亲的强力支撑下,总算没有饿死,为求取功名而四处奔波,求师问友,尝遍人间炎凉。京城两试不中,回到家乡授徒而求糊口,后又不幸涉累官司,弄得一身疲惫。继之,妻子去世,三个女儿相继离世,母亲去世。此情此景之下,如果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可以说寻死之心都有。

在李觏的有生之年送走了多位亲人,在他晚年仅留下儿子参鲁。儿子的健康成长可谓是他悲情人生中最大的企求,看到儿子渐渐长大也是悲情人生中最值得欢欣的事,也只有这个儿子给他伤痕累累的心一丝慰藉。当然儿子一出生就给李觏带来了幸福与快乐,因为他对儿子寄以很大的希望。他把这种幸福快乐和希望倾注于笔端,融入于诗行之间,以《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诗送给他那不谙世事的儿子。诗云:

孔门有高弟,曾子以孝著。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也鲁。

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苟无德将之,何益于父母?

昔如吴起者,善兵亚孙武。齿臂游诸侯,亲丧哀不举。

杨彪有子修,器能颇可取。一旦以罪诛,舐犊徒虚语。

吾生本薄祜,略无兄弟助。及汝又一身,不绝如线缕。

祖母唯汝爱,无异所生乳。宁止吒祭祀,亦欲兴门户。

伎俩勿求名,适时乃有补。计虑勿尚巧,合义乃可处。

持重尚寡过,摧刚庶无惧。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

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参鲁为汝名,其字曰孝儒。

当儿子三岁时,李觏又写下了《寄小儿》诗,既有思念,也有叮咛。诗云: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只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儿子长大成人后,李觏的学生邓润甫在熙宁间,曾向皇帝进献李觏著作《退居类稿》《皇祐续稿》和后集,并请官其子参鲁,皇帝诏以郊社斋郎。

此外,在李觏的生命中还有一些亲属,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李觏的的喜怒哀乐,他与这些亲人同悲喜。如他的侄子李山甫中了进士之后,他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值得庆贺,写了一首诗送给山甫表示道贺。当然,当他的这些亲人中有人离世,他也会很悲伤,也要写诗悼念,如他的十侄去世,他写了一首《哭十侄》,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侄儿离去的悲痛之情。诗云:

到官六月寄书回,未病封题死后开。

一命至卑人尽得,九泉何事独相催。

唯忧旅榇还乡远,况是亲丧继踵来。

数世学文终若此,可怜门户转隳颓。

侄儿到任六个月即写信回家,可信未到而他的死讯先到,这是何等悲怆之事!李觏在家道不幸之中耳闻侄儿离世,又目睹家世衰落不止,悲痛欲绝,肠断肺裂。那种朴实的、真挚的哀亲之情喷涌而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