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觏与范仲淹

李觏与范仲淹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李觏与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李觏与范仲淹交往始于景祐四年,那年,李觏29岁,在京城参加考试落第而悲愤彷徨。范仲淹的这一次邀请,李觏没有应邀前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觏与范仲淹的交谊是越来越深,范仲淹是一位饱学之士,得到时人的敬仰与追随,李觏也常以弟子的身份随范仲淹学习。经李觏改一字,使文章意义深化,范仲淹大为佩服,直称“善,善。”

三、李觏与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他整整比李觏大了二十岁。范仲淹幼年的生活十分贫困,2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的朱文翰,从此他改姓朱。他自幼勤奋学习,长大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更加刻苦自励。21岁时,他“在长白山醴泉寺僧舍读书,日作粥一器,分为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如此者三年。”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而读书。后他又赴应天府书院求学,在那里,他昼夜苦学。有史载他在书院时“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改任亳州(今属安徽)集庆军节度推官。这个时候,他上表要求恢复自己原来的范姓。可见他同样是穷苦人家出身,其遭遇并不比李觏好多少,只不过他出仕比李觏早。

李觏与范仲淹交往始于景祐四年(1037年),那年,李觏29岁,在京城参加考试落第而悲愤彷徨。他想到了范仲淹,他知道范的为人与身世境况,与自己有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范仲淹乐于荐才;如果能得到范仲淹的赏识与举荐,那将是自己人生之大幸,也许可以改变他的现状与命运。于是从京城前往江西的鄱阳去拜访范仲淹。李觏到了鄱阳没有能够见上范仲淹,颇为失望,“彷徨而归”。李觏已是身心疲惫,思虑再三,他给范仲淹写信,诉说了自己的悲苦与挣扎,并将自己的著作《明堂定制图》及序、《潜书》《野记》《礼论》等都随信寄给范仲淹。他在信中说:

觏,建昌南城人也。生二十有九年矣。龆龀喜事,以进士自业。摘花蕊,写云烟,为世俗辞语,颇甚可取。愚不惟道之隆替,时之向背,辄游心于圣人之蕴志,将以尧吾君,羲吾民。晨夜精思,颇为有得,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恨无斗水以洗濯瑕秽。四顾悲歌,时或涕洟。然而命薄计拙,动成颠仆。乡书之不录,况爵命乎?孤贫无依,载其空文走南北。楫焉而川竭,蹄焉而路穷。尝游京邑,凡时之所谓文宗儒师者,多请谒焉。但伏执事之名,时最久矣。谋之于儒林,则又谓执事表知乐之士,有自褐衣而得召者。如觏等辈,庶可依归。不幸未及弛担而执事以言左迁。时异事变,卒无所遇。彷徨而归,又黜乡举。身病矣,力穷矣,仰喜朝车,适留兹土,故不远五百里,犯风雨寒苦,来拜于庑下……

从信的内容来看,在通信之前,他们两人之间是不相识的,如果相识就不用作自我介绍了,说明自己是哪里人,年龄多少等最基本的情况。此年十二月,范仲淹改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在润州,他把州学“新而广之”。范仲淹在收到了信后,很快就给李觏回信,信中称觏为奇士,信虽短,但说明了拜访未遇之原由,并邀请李觏来润州做州学教授,且做了周到安排。范仲淹在信中说:

仲淹白秀才李君:在鄱阳劳惠访,寻以改郡,不敢奉邀。今润州初建郡学,可能屈节教授?又虑远来,难为将家。苏州掌学胡瑗秘校见《明堂图》亦甚奉仰,或能挈家,必有经画。请先示音为幸。保爱!保爱!不宣。促淹上李君奇士足下。

从信中也可见范仲淹礼贤下士,爱惜人才。对此,李觏也颇感欣慰。

在元代俞希鲁主编的《至顺镇江志》中对此事作了记载:“宝元初,文正范公仲淹守润,新学宫,请赐以闲田,具经史、传疏、诸子书,聘江南处士李觏使讲说,以教养其州子弟。率五日一视学,躬教以文,间设饮食,延劳奖进之。士翕然兴于学,民相劝趋于善,邦之人士深德之,立祠于学。庄定王公有记,教官袁孚为之广其祠。”范仲淹的这一次邀请,李觏没有应邀前往。宝元二年(1039年)三月,范仲淹改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到任后仍念念不忘这位深处困苦之中的饱学多识、胸怀大略的“奇士”,于是又写信给李觏,再次邀请他来当地讲学,态度十分诚恳。似乎已忘记了两人的年龄之差、地位之差,而称李觏为“仁弟”。范仲淹在信中说:

仲淹顿首秀才仁弟:别来倾渴无已,想至仙乡拜庆外无恙。此中佳山水,府学中有三十余人,阙讲贯与监郡诸官,议无如请先生之来,必不奉误,诚于礼中大有请益处。至愿!至愿!不宣。仲淹上秀才仁弟,十月十九日。

此地比丹阳又似闲暇,可以卜居,请一来讲说,因以图之。诚众望也!诚众望也!儿子在苏州,足下可能早来。今冬欲行乡饮,俟先生讲求也。仲淹上。

范仲淹写完后又做了补充,他热情地请李觏前来讲学。

这次,李觏应邀前往,他游历了越州的山水,也写下了一些相关的诗,如《登越山》一诗:

腊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

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

李觏似乎在范仲淹那里待了一段时间,即思念起家来,也思量要回家继续他的著书立说,在这首诗中就流露出不愿久留的思归情绪。不久,他真的就回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觏与范仲淹的交谊是越来越深,范仲淹是一位饱学之士,得到时人的敬仰与追随,李觏也常以弟子的身份随范仲淹学习。在明代彭大翼所撰的《山堂肆考》(卷一二四)中记载说:“范文正公少时多延贤士,胡瑗、孙復、石介、李觏之徒与之游,昼夜肄业帐中,夜分不寢。后公贵,夫人李氏收其帐顶如墨色,时以示诸子曰:尔父少时,勤学灯烟迹也。公有四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宋楼钥在《范忠宣公文集序》里也说:“盖公天资诚确,笃志学问,承文正公之亲传,愽之以泰山孙明复、徂来石守道、盱江李泰伯三先生,师友之益,发为词章,根柢六经,切于论事,无有长语,而一出于正。”当然他们间是亦师亦友,孙复(明复)生于992年,小范仲淹三岁;石介(守道)生于1005年,小范仲淹十六岁,三人中李觏年最小。范仲淹曾作《严子陵祠堂记》一文,写完之后给李觏看,文中有“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句,李觏觉得改“德”为“风”好。经李觏改一字,使文章意义深化,范仲淹大为佩服,直称“善,善。”

李觏回乡后,一直保持着与范仲淹的联系,范仲淹也始终没有忘记在南城的乡野还有这么一位落魄的忘年交。后来,李觏再次到京城里参加考试,但是仍没有考中,他只好回家。回乡后的李觏一边办学教授弟子,一边著书立说。

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官拜参知政事。范仲淹上台后,开始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政策,史称庆历新政。这一年,李觏也将《周礼致太平论》寄给朝中一些他认识的大臣,这当中自然包括了范仲淹,随文章寄去的,还有一封《寄周礼致太平论上诸公启》。他在信中说:

伏惟明公尝以文知,今也敢以文请。十数年来,箧帙所存,琐琐著述,不复有献,谨录《周礼致太平论》十卷,尘于下风。世之儒者,以异于注疏为学,以奇其词句为文。而觏此书于注疏则不异,何足谓之学?于词句则不奇,何足谓之文?惟大君子有心于天下国家者,少停左右,观其意义所归。

李觏在这五十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理政的主张。李觏自己也认为《周礼致太平论》并不是一部注疏,而是一部政论,希望各位能用一点时间读一读。他的目的也就是要把《周礼》的精神作为当时改革的依据。

次年六月,李觏向范仲淹写信,并将《庆历民言》呈于范仲淹。《庆历民言》是李觏在庆历初年写就的一组关于时政的系列文章,其目的,他在《庆历民言》序中说得很明确,希望有“补于世”。他说:“庆历三年,屏居里中,自念生而宦学,其秉心也劳,其虑事也多,既不克进,且为编户以死,终无一言,其何补于世!记曰:‘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故为《庆历民言》,凡三十篇。”在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如开讳、备乱、防蔽、效实、虑永、谨听、广意、本仁、慎令、考能、止幸等等。范仲淹对于李觏的著作,应该说都阅读过,除了上述两种重要著作,李觏几年前还给范仲淹寄去了《潜书》十五篇、《礼论》七篇以及其他一些著述五卷。范仲淹能从这些著作中了解到李觏的思想,这些思想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范仲淹在上任的第二个月,就上了《答手诏条陈十事》疏,范仲淹指出?“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范仲淹陈述的十事就是十条新政。

“明黜陟”,即改变官吏不分政绩优劣循例升迁的局面,应依绩而升迁。

“抑侥幸”,转变“恩荫”过滥的局面,限制大官僚的恩荫特权,减少冗官。

“精贡举”,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与程式,主张取士德为先,功业次之。

“择长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奖励能人,罢免庸才。

“均公田”,调整外官职田防止贪污,促其善政。

“厚农桑”,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发展生产。

“修武备”,召募民兵,辅助正兵,兵农结合,增强军队战斗力。

“减徭役”,调整天下州县建置,减轻百姓负担。

“覃恩信”,督责地方执行朝廷赦令等惠政,使人民感恩朝廷。

“重命令”,中央政令颁行后,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以取信于民。这些新政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选才等各个方面,以求拯救封建统治的全面危机,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又与李觏的主张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范仲淹的这些主张自己亲自实施,而李觏的主张只不过是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而已,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并施之于实践之中。很幸运的是,范仲淹所实施的有许许多多措施与他所主张的相一致,因此人们也视他为范仲淹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持者。

李觏的确是大力支持庆历新政的,庆历新政是由富弼与范仲淹共同主持实施的,李觏写信给富弼,给他鼓劲,提建议。同一天(庆历四年的六月四日),李觏也给范仲淹写信鼓劲。他在《寄上范参政书》中说:

窃闻明公归自塞垣,参预朝政,无似之人,辱知最厚,延颈下风,忧喜交战。喜者何?谓冀明公立天下之功。忧者何?谓明公失天下之名……若曰患更张之难,以因循为便,扬汤止沸,日甚一日,则士林称颂不复得如司谏待制时矣。此所谓恐明公失天下之名也。嗟乎!当今天下可试言之欤!儒生之论,但恨不及王道耳,而不知霸也、强国也,岂易可及哉?管子之相齐桓公,是霸也。外攘戎狄,内尊京师,较之于今何如?商之秦孝公,是强国矣。明法术耕战,国以富而民以强,较之于今何如?是天子有帝王之质而天下无强国之质,为忠为贤可不深计?

信中,李觏不仅将可能面临的“更张之难”和易犯“因循之便”的两种情形提醒他,又就节用、轻赋税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且以王霸、富国、强兵责任要求他,并以士大夫的身名气节相激励。

庆历新政受到了反对派的强烈抨击,仁宗皇帝因之而失去了继续推行新政的决心与勇气,庆历五年(1045年)初,仁宗对富弼、范仲淹等人不再予以大力支持,下诏废除了新法。富弼、范仲淹在正月被罢免,新政宣告结束。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由邓州改知杭州。这年初,李觏又应范仲淹的邀请去了杭州。在杭州的活动情况,不见有载,但从李觏所写的几首诗可以看出他的杭州之行是快乐的。若干年后,他都还不时会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如他在《寄题钱塘毛氏西湖园》中就写道:

昔年曾泛西湖游,君今更住西湖头。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处求。

朱楼照影钟声晓,书船落手芙蓉秋。

鲤鱼赤鳞应不少,待与水仙相伴游。

再如另一首《忆钱塘江》,诗里所写就是自己当年回乡时在钱塘江上所见。这两首诗写得令人爽心悦目,也耐人寻味。特别是后一首,人们称之为宋诗中的佳品。

该年十一月二十日,范仲淹上章荐举李觏,荐章中说:“臣观李觏于经术文章,实能兼富,今草泽中未见其比。非独臣知此人,朝廷士大夫亦多知之。……伏乞朝廷优赐,就除一官,许令侍养,亦可光其道业,荣于闾里,以明圣人在上,下无遗才。若不如举状,臣甘重受朝典。”范仲淹简直是立下了军令状来褒荐李觏,在荐举李觏的同时,范仲淹呈上了李觏所作的《礼论》七篇、《明堂定制图序》一篇、《平土书》一篇、《易论》十三篇。

第二年三月,朝廷决定九月中旬于明堂大祭。而朝中此时没有人懂得明堂祭祀的礼仪与程序。借此机会,范仲淹在六月再次上书指出李觏对明堂制度有研究,“能研精其书,会同大义,按而视之,可以制作”,“斯人学古之心上契圣作。”并再次将李觏的《明堂定制图》并《序》录了一份献上。七月,李觏被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

李觏对范仲淹不遗余力的举荐充满了感激,作《谢范资政启》以答谢。十月,范仲淹加职户部侍郎,李觏寄信相贺。闰十一月,范仲淹回信说:“仲淹白:‘中间辱教,承已拜恩命,虽德业雅远,未称人望,而朝廷奖善,鸿渐于时,惟聪明精至晓之深矣。未相会间,千万自爱!自爱!不宣。”又在信中告知李觏,他已改知青州(今属山东),正准备上路。两年后,也就是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从此,李觏失去了一位知已,失去了一位关心他、提携他的师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