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董仲舒的人性论与伦理思想

董仲舒的人性论与伦理思想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董仲舒的人性论与伦理思想董仲舒除了通过《春秋公羊传》和“天人感应论”为儒家复兴并取得思想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建立了理论根据,还在一些具体理论上提出了他的思想观点。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35]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与他反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有关。义作为宜是具有客观性的,董仲舒只谈义的主体性是片面的。

二、董仲舒人性论与伦理思想

董仲舒除了通过《春秋公羊传》和“天人感应论”为儒家复兴并取得思想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建立了理论根据,还在一些具体理论上提出了他的思想观点。

1.“性三品”

在人性论方面,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作为天生的善,斗筲之性作为天生的恶,都不可改变,因而也不能以之为性。只有中民之性,是可以通过教化转变成善的,因而可以称之为性。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以谓玉。[35]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与他反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有关。他认为,善性意义上的善是圣人之善,普通民众的善与禽兽相比算不上是善,按照圣人的人道之善,民众的本性还达不到这种善,

或曰:“性有善端,心有善质,尚安非善﹖”应之曰:“非也。茧有丝,而茧非丝也;卵有雏,而卵非雏也。比类率然,有何疑焉。”天生民有六经,言性者不当异,然其或曰性也善,或曰性未善,则所谓善者,各异意也。性有善端,动之爱父母,善于禽兽,则谓之善,此孟子之善。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此圣人之善也。是故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有常者,斯可矣。”由是观之,圣人之所谓善,未易当也,非善于禽兽则谓之善也,使动其端善于禽兽则可谓之善,善奚为弗见也﹖夫善于禽兽之未得为善也,犹知于草木而不得名知,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而不得名善,知之名乃取之圣。圣人之所命,天下以为正,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圣人,圣人以为无王之世,不教之民,莫能当善,善之难当如此,而谓万民之性皆能当之,过矣。质于禽兽之性,则万民之性善矣;质于人道之善,则民性弗及也。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者许之,圣人之所谓善者弗许,吾质之命性者,异孟子。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已善;吾上质于圣人之所为,故谓性未善,善过性,圣人过善。春秋大元,故谨于正名,名非所始,如之何谓未善已善也。[36]

因而中民之性是需要教化才能成为善的,圣王对民的教化乃是承天之意的重任。

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而成雏,茧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今案其真质而谓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而去王任也。万民之性苟已善,则王者受命尚何任也﹖其设名不正,故弃重任而违大命,非法言也。春秋之辞,内事之待外者,从外言之。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与性则多累而不精,自成功而无贤圣,此世长者之所误出也,非春秋为辞之术也。不法之言,无验之说,君子之所外,何以为哉![37]

对于性与善的关系,董仲舒认为,性是先天自然的,善是后天生成的,

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性,止之外谓人事,事在性外,而性不得不成德。[38]

对于人之性需要通过王的教化才能成为善。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质而不以善性,其名不正,故不受也。[39]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从人的差异性上立论,为圣人及王对民众的教化作用而展开的思辨理论。这一理论从其本身看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足以推翻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因为孟子的观点并不是基于理论思辨,而是对人的生命本性的体悟与发现。正因如此,儒家后来的发展是按照孟子而不是董仲舒的思想继续的。

2.伦理思想

董仲舒用天人感应论为儒家伦理建立了理论根据,特别是用阴阳五行解释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关系,以“阳尊阴卑”提出了“三纲”的伦理思想,用五行的相生关系解释孝,这些内容上述已经提及。除此之外,董仲舒还对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仁义、义利、志功等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仁”,董仲舒说,

何谓仁?仁者,憯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争也,如此者,谓之仁。[40]

董仲舒对仁的理解在继承孔子的“爱人”基础上,增加了“无争”及身心修养的内容。

对于“义”,董仲舒说,

故曰: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夫我无之而求诸人,我有之而诽诸人,人之所不能受也,其理逆矣,何可谓义!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故言义者,合我与宜以为一言,以此操之,义之为言我也,故曰:有为而得义者,谓之自得,有为而失义者,谓之自失;人好义者,谓之自好,人不好义者,谓之不自好;以此参之,义我也明矣。[41]

董仲舒对义的理解具有独特性,他认为义是我之宜,即自己所感觉到的应当,义是一种自我约束,是“正我”之法。他对仁义的关系也是基于这种对义的理解的。义作为宜是具有客观性的,董仲舒只谈义的主体性是片面的。

关于“礼”,董仲舒认为,

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以德多为象,万物以广博众多历年久者为象。[42]

故君子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好色而无礼则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目视正色,耳听正声,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43]

董仲舒把礼建立在天地、阴阳基础之上,认为礼是以德为内容的社会规范,这种规范对于防止百姓因情欲产生的混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礼使人的行为规范到正道上,并使人的情感得以安顿。

关于“智”,董仲舒认为,

何谓智?先言而后当。[44]

故曰:莫急于智。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言之而无敢哗,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45]

董仲舒把智理解为预见利害以及恰当言论的能力,这种理解离伦理意义上的智即道德判断能力具有很大距离。

关于“信”,董仲舒认为,“着其情,所以为信也”,“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46]就是说,信是要反映实情,不掩饰过失。董仲舒还经常把信和忠联系起来,强调忠的真实性。

董仲舒还对仁义、义利、志功等关系进行了阐释。

对于“仁义”的关系,董仲舒从仁义的区别论证了二者的关系,他认为,仁义是外对人和内对我的区别,二者相互配合以达到正身施善的效果。

是义与仁殊,仁谓往,义谓来;仁大远,义大近;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仁主人,义主我也;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此之谓也。君子求仁义之别,以纪我之间,然后辨乎内外之分,而着于顺逆之处也,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47]

对于义利及志功关系,董仲舒提出,“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48]这段话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有相似的表述:“正其谊(宜,义也)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关于义和利的关系,董仲舒还说,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49]

这是从身心关系区分利和义的关系。

总之,董仲舒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以及仁义、义利及志功关系都既有继承又有发挥,他的这些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注释】

[1]《孟子·滕文公下》。

[2]《孟子·滕文公下》。

[3]《荀子·儒效》。

[4]《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5]《春秋繁露·玉英》。

[6]《春秋繁露·玉杯》。

[7]《春秋繁露·仁义法》。

[8]《春秋繁露·仁义法》。

[9]《春秋繁露·玉杯》。

[10]《春秋繁露·精华》。

[11]《春秋繁露·十指》。

[12]《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13]《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14]《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15]《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16]《春秋繁露·郊祭》。

[17]《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18]《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19]《春秋繁露·阴阳义》。

[20]《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21]《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22]《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23]《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24]《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25]《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26]《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27]《春秋繁露·基义》。

[28]《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29]《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30]《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31]《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32]《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33]《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34]《春秋繁露·五行对》。

[35]《春秋繁露·实性》。

[36]《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37]《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38]《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39]《春秋繁露·实性》。

[40]《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41]《春秋繁露·仁义法》。

[42]《春秋繁露·奉本》。

[43]《春秋繁露·天道施》。

[44]《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45]《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46]《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47]《春秋繁露·仁义法》。

[48]《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49]《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