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福建名优茶发展的忧患与对策

福建名优茶发展的忧患与对策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名优茶发展的忧患与对策吴建华[2][摘 要]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名优茶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名优茶要实现“六个化”的对策与建议。目前福建省茶业企业的现状是普遍规模小、集群分散。福建省茶业品牌众多,但真正能够跻身国内外市场的微乎其微。

福建名优茶发展的忧患与对策

吴建华[2]

(福建省农学会 福建,福州350003)

[摘 要]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名优茶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名优茶要实现“六个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福建;名优茶;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是中国产茶第一大省,产量为全国之冠,茶树品种名列前茅,其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均居全国第一。早在宋代,苏辙在《种子瞻煎茶》中就写道:“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对闽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茶叶是福建省农业的重要产品,茶产业已成为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茶叶出口是福建省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稳居全国第二位,茶叶生产同时是福建省农民创收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国的茶产业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茶经济、茶科研、茶文化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大的挑战。近年我国茶叶市场烽烟四起,各产茶大省磨刀霍霍、奇招迭出,炒作方式此起彼伏。福建省茶叶发展目前虽保持领先地位,但广大茶业工作者、茶企业还得清醒地看到存在的诸多问题,心存忧患意识,并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福建省茶叶生产平稳、快速发展。

1福建当前茶叶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福建省茶叶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名优茶的发展,在目前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确实令人担忧。

1.1无真正打响品牌

福建省茶叶虽品种多,其中铁观音、大红袍等知名度颇高,但只有名茶却无真正打响的品牌。广大茶叶消费者往往望茶兴叹、持币寻觅而难以下手。

1.2未形成具有影响品牌

福建省除了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之外,其他名茶也不少,但尚未形成具有影响的品牌。其实福建的白茶、红茶都十分优秀,也曾闻名遐迩,具有潜在的市场竞争力。今后应重视这些产品的开发,引导市场热点,激发白茶、红茶消费。

1.3企业的生产规模偏小

尽管近年福建省茶叶年产量已达20万吨,但仍是千家万户的生产格局,把工夫做到基地的龙头企业少。各小企业单打独斗,各自为营,形不成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与国际企业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抗衡,也就不可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4大众化产品缺乏

现在,不少企业都争相生产高端产品,动辄每公斤几千元、上万元,原因是价位高则利润高,而真正受普通消费者欢迎的大众化产品却很缺乏,其实这部分的市场空间才是最大的。如果忽视了大众化产品的生产,实际上就失去了广阔的市场。

1.5加工水平低

纵观福建省的茶叶加工态势,水平低下的现状显而易见。一是加工工艺落后,不少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加工工艺,几十年不变,很少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二是生产设备陈旧,缺乏创新,影响了茶叶的加工质量。

1.6部分产品农药残留偏高

茶叶的农药残留量问题关系到茶叶的安全饮用,一直困扰着茶叶生产者,不仅影响茶叶的销售和福建省茶叶的声誉,而且制约了福建省名优茶的发展。

2关于福建省名优茶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福建省名优茶要继续保持优势,长足发展,笔者认为要实现“六个化”:

2.1实现品牌化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是产品质量和品位的标志。谁拥有消费者信任的品牌,谁就能拥有广大市场。近年来,福建省名优茶发展强劲,至2006年年底,名优茶产量和产值分别占茶叶产量和产值的35%和80%。福建省有32家企业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有31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的产品有28个。同时,也产生了一批知名的茶叶品牌,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并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武夷星大红袍”获评中国名牌农产品,还涌现了“八马”、“日春”、“春伦”、“绿雪芽”、“品品香”等一批知名品牌。同时,“海堤牌”、“凯捷牌”出口茶等名茶,也在国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外,红茶有武夷星村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福安坦洋、政和、福鼎白琳的三大“闽红工夫”红茶;绿茶有宁德蕉城“天山绿茶”,南安“石亭绿”,罗源“七境堂”;白茶有福鼎、政和“白毫银针”,建阳水吉、政和的“白牡丹”;花茶有福州“茉莉花茶”,宁德“天山茉莉银毫、明毫、春毫”等。这些名茶有的早已闻名遐迩,有的则因宣传不够还名不见经传。各产区的企业应该想办法利用地区优势,从品质、规模、安全等方面下工夫,打响自己的地方品牌,这是创新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目前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福建省著名茶企业品牌,应该巩固提高,从品牌多样化、市场细分、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增加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

2.2实现规模化

规模是企业扩张的基础,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具备发展后劲的保证。目前福建省茶业企业的现状是普遍规模小、集群分散。要加大名优茶产业化的力度,政府应加强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开发茶叶交易市场、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等。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要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也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做法,组成跨省乃至跨国集团。

2.3实现科技

科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谁拥有科技,谁就能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针对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科技含量低的问题,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做到创新理念、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技术、创新品种等“五个创新”,着力提高名优茶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在这方面,安溪做出了表率,他们引进台湾省的先进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每位茶农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

2.4实现外向化

外向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手段。福建省茶业品牌众多,但真正能够跻身国内外市场的微乎其微。就以名优茶的出口来看,2006年福建省创汇4850万美元,居全国第二,但和茶叶的营销总值170亿元相比,只占1/40,外销空间仍然很大。在如何实现外向化方面,英国的著名品牌立顿红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由于立顿红茶极力宣传“快餐式”袋泡茶,并且几乎做到家喻户晓、触手可及(十分容易购买到他们的产品)。把一个简单的袋泡茶行销全球,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可见,我们只有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让更多福建的名优茶以更加实惠、便捷的方式贴近消费者,让广大喜爱福建名优茶的人能十分方便地购买到放心产品,才能占领市场。只有打造一批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著名品牌,才能大大提高闽茶的知名度,让闽茶大步走向世界,实现外向化。

2.5实现精细化

精细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企业必须实现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名优茶生产必须做到“三个精细”:一是茶园要精细管理,除了对老茶园进行改造外,还应选用优良的茶树品种,采用喷灌等技术,提升产品的品质。二是茶叶加工要精细。要更新理念,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出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新产品,引导茶叶新的消费形势,创造新的增长点。三是茶叶包装要精细而不浪费,要在包装的设计、装潢、材料、造型等方面精心研究,体现人文理念、人文关怀、人文色彩,但不要过度包装,让消费者感觉华而不实。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根据白茶的历史典故,在白茶的外包装上印上“太姥施茶图”,引起了消费者的遐思。福建闽星集团汇全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则以著名的南靖土楼景观为背景,配以中唐诗人卢仝脍炙人口的咏茶诗句,既体现地方特色,又富有诗意内涵,营造出了汇全茗茶浓厚的文化氛围。

2.6实现安全化

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也是福建省名优茶品牌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当前,茶叶农残超标,化肥施用过量、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已严重威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声誉。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要按照WTO的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各种茶类的质量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完善知名品牌的名优茶质量标准,并要掌握茶叶进口的检测标准,保证名优茶出口的顺利通关。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广大群众的消费安全。第三,要尽快制定和颁布省级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要使茶叶逐步达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第四,要加强茶叶质量监测工作,做到从产地源头、加工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保证名优茶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喝上“放心茶”。第五,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项目。我们相信,有了政府的重视、扶持;有了企业自强自律、做强内功、开拓创新;有了各界人士的建言献策;再加上广大茶叶工作者的勤勉务实、精诚协作,福建省的茶产业定能与时俱进,永续发展,名优茶产业发展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