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危机时代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后危机时代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结合贯彻中央精神,对后危机时代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湖北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湖北进入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进军“宣言书”。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在湖北,必须抓住契机,发展低碳经济。

后危机时代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王顺华[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三个转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央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八个加快”;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中央强调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贯彻中央精神,对后危机时代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

一、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湖北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既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具有可行性。

(一)从必要性看,湖北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顺应国际国内发展潮流的变化

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变革“风向标”。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整体下滑,2009年经济整体收缩0.8%,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次冲击,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使得美欧等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负债消费、过度依赖虚拟经济、过度依赖市场自由放任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不少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调整转型,探索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提出了世界经济“再平衡”及“再工业化”等企求,并着力在虚拟经济领域“去杠杆化”,在实体经济领域“去空心化”;不少国家都在对经济发展作战略谋划,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传统发展模式正逐步被“内生化”、“低碳化”、“高端化”等新型发展模式所替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湖北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今天,湖北只有及时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节拍,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制高点。

国内区域发展千帆竞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竞争“加速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和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后危机时代”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10多个区域战略规划,区域发展已形成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衡量各地发展水平的标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过去比较看重经济增长率经济总量,转变到更看重居民收入、民生净福利和绿色发展指标。未来发展的竞争主要是科学发展的竞争,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竞争。湖北只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奋起直追、抢前争先,才能真正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湖北进入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进军“宣言书”。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在向现代化进军中不能走传统老路,而要走跨越新路。既要加快发展,增加总量,又要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既要建设工业文明,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湖北,必须大胆试验,提供示范。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在湖北,必须抓住契机,发展低碳经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在湖北,必须胸怀全局,确保“一库清水送北方”。三峡工程在湖北,必须实施好三峡后续发展规划,保护好三峡库区和湖北长江段的水生态。湖北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必须按照“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二)从紧迫性看,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为继、发展难以持续倒逼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问题加剧。从需求结构看,投资、消费、出口三大拉动力中,湖北存在两个不平衡。一是内需、外需不平衡,外需“短腿”。2009年外贸依存度全国为42.6%,湖北为9.1%。二是投资、消费不平衡,消费不足。2000—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1.7%上升到74.0%,上升22.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6%下降到31.2%,下降10.4个百分点。从供给结构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三大带动力中,湖北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带动不足。2000—2009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为9.8%(2003年),最低为3.8%(2002年),2009年为5.0%。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为58.6%(2009年),最低为45.2%(2001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为51.1%(2002年),最低为38.7%(2009年)。2009年,全国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4.8%、52.5%和42.8%,湖北第三次产业贡献率低于全国4.1个百分点。从要素投入结构看,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三大推动力中,湖北虽然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但劳动者素质需要提高,虽然管理基础较好,但管理水平需要提升,虽然科技优势明显,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需要增强。特别是科教人才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产学研结合不紧。2009年,湖北R&D(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偏重、偏硬与偏散、偏弱并存。从偏重、偏硬看,2009年,湖北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4.9∶46.1∶39.0,与2000年比,第一产业下降3.8,第二产业上升5.6,第三产业下降1.8,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状况同时存在。2009年,全省轻重工业比为30.9∶69.1,大体为“三七”开,而2000年轻重工业比重为39.0∶61.0,大体为“四六”开,工业结构偏重型特征明显。

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在湖北经济总规模中,武汉的占比由2000年的34.0%提高到2009年的36.0%。2009年,全省GDP过千亿元的只有襄阳、宜昌两市,而湖南省长沙市GDP总量为3744.76亿元,相当于武汉的83.2%,过千亿元的有岳阳、常德、衡阳、株洲四市。二是圈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2009年武汉城市圈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31.2%,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出口、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2%、63.1%、61.2%、75.2%、54.7%。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68.8%,上述指标分别占全省的38.0%、33.6%、38.8%、24.8%、45.3%。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2000年城乡收入比为2.44∶1,2009年为2.85∶1。四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平衡、不协调。2009年底,湖北城镇化率为46%,低于全国46.6%的平均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资源环境约束和压力凸显。一是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湖北缺煤、少油、乏气,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较大,是全国第四大能源调入省份。湖北煤炭储量不到全国的1%,每年需要的煤炭90%以上依赖外省调入;石油剩余可开采量不到全国的1%,自采量只能满足全省10%左右的需求;天然气产量低,只能满足全省5%左右的需求;水电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电力的支配权在国家电网,且开发率已超过85%,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有限。与此同时,能耗水平偏高又加剧了能源紧张状况。2009年,湖北单位GDP能耗为1.232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高18%。二是土地约束强化。目前湖北人均耕地面积1.19亩,低于全国人均1.41亩的水平,人地矛盾突出。三是水资源渐成隐忧。湖北优于水也忧于水,一般年份,全省缺水12.8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55.7亿立方米;特大干旱年份,全省缺水120.8亿立方米。四是环境承载力减弱。近年来,湖北主要江河湖泊的水质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长江流域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突出,汉江部分江段多次出现“水华”现象。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空气受轻微污染的天数总体平均占21.5%。

诸多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亟待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诸多领域欠账不少,一些反映城乡居民“幸福感”的指标不理想。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08元、118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社会基本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还处在较低水平,需要下大力加以解决。

(三)从可行性看,政策优势、科教优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环境优势是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条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湖北的紧迫任务,也是湖北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

政策的叠加效应为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央扩内需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境内外产业转移趋势不可逆转,湖北内生型经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实施,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湖北获批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型试点城市全面启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三峡工程后续发展规划、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受到国家重视和关注。这些都为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雄厚的科教优势为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科教人才是湖北最大的优势。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20所,各类科研机构1300多家,大学生、科技人员、两院院士人数和发表论文、获奖科技成果、承担的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数均居全国前列。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等高新技术的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国具有较明显优势。东湖开发区是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是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型试点城市。这些优势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步入创新驱动轨道提供了智力和技术保障。

国内经济地理中心的区位为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双重推力。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从2005年开始,全国经济重心出现自南向北和自东向西渐移的新趋势,中部地区的地位得到提高。2009年中部地区的生产总值、投资、进出口、消费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4%、22.8%、3.5%、19.9%,比2006年分别提高0.7、3.1、0.4、0.5个百分点。地处中部的湖北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湖北正在成为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2010年,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万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的投资总量,“十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约3.2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56年的投资总额近2万亿元还多1.2万亿元,这些投资大都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发展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较大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湖北区位优势。这些既有利于湖北拓展内需空间,又有利于湖北扩大对外开放,并从内需、外需两方面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重推力。

较好的产业基础为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产业支撑。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轻纺、农业、建筑业、商贸物流等产业优势明显。这为我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内需型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撑。

青山绿水为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生态环境基础。湖北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长江、汉江贯穿全境,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湖北实现科学发展最突出的优势之一。湖北水环境优势明显,境内有长江、汉江、清江和100千米以上河流38条,年均水资源总量在1000亿立方米以上。境内长江、汉江及主要的大型湖泊和水库水质良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鄂西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分布区,是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这些都为我省发展绿色产业,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之路奠定了环境基础。

二、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取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需要制定分阶段目标。为使这一目标与湖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一致,与湖北现代化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可分两阶段制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目标。第一阶段为“十二五”时期,突出实施“两圈一带”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重点,着力消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因素,努力构建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进展,使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突出矛盾得到明显缓解,为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为“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基本形成与湖北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环境相适应,推动协调、创新、绿色、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最终形态,2020年以后再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新的工作目标。

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取向是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与和谐发展。

——协调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促进产业、需求、区域、城乡等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形成更强的综合竞争力,走在中西部前列。

到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2∶46.8∶43,轻重工业结构调整为33∶6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率调整为1.5∶1。力争新增3~5个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城市,发展一批经济总量过100亿元~200亿元的县市。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2%,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到2020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湖北成为生产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创新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发展的科技含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体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通过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文化氛围,提高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到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万人专利发明授权数达到0.5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左右。到2020年,建成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居中西部地区前列的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

——绿色发展。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湖北”;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

到2015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下降范围内。城市和县域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省森林蓄积量继续增加。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保护机制,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使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提高均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水平;实现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

到2015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7%以下,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城镇参加基本保险人数达到1154万人,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提高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社会管理、创建平安湖北”的目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三、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内容

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突出“八个着力”。

(一)着力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平台——加快推进“两圈一带”建设

“两圈一带”战略是湖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方案化,体现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平台。要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促进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两圈一带、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转变发展方式。武汉城市圈在率先转变发展方式上承担着探路者的使命,要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路子,壮大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增强对全省的辐射带动能力。尤其要支持武汉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为形成中部经济重要增长极、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步伐。鄂西地区是华中华南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同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必须坚持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引擎,以资源整合和交通网络建设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后现代发展理念,走特色发展、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将鄂西圈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典范”。

三是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城镇体系完备,是我省东、西两圈联系的天然纽带,也是整个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承东启西的重点地带。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新一轮开放开发,新在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来推动,必须在绿色发展、科技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下工夫,建设健康长江、安澜长江、富裕长江、生态长江。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运、水利、水能、水景观等优势,着力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长江中游综合运输枢纽和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汉江开发是长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和启动实施,重点建设现代水利航运带、生态环保带、先进制造业带、现代农业带、沿江沿线城镇带、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等六大特色功能带。

(二)着力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调整经济结构,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湖北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尤其要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调整需求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坚持一手抓消费需求有效扩大,一手抓投资规模合理增长,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内生空间。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完善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要件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加快构建“四基地一枢纽”(现代农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三个示范区”(“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大力推进“三个一百工程”(重点扶持100家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实施100项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振兴项目,重点推广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湖北工业化水平由中期初级阶段向中期成熟阶段过渡。

三是调整城乡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调整城乡结构的根本要求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等“六个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调整城乡结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把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公平准入、放宽领域、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的要求,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三)着力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必须着力强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优质高效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元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

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充分利用湖北农业自然资源富集,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动植物种植养殖等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力争到2020年,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00亿斤。坚持“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46个粮食大县、20个棉花大县、20个油菜大县、14个蔬菜大县、10个茶叶大县、30个畜牧大县和26个水产大县,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以县为单位调整。

二是以水利建设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大江大河治理、中小河流堤防、大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泵站和灌区改造、末级渠系建设。以土地整治为平台,统筹规划,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建设“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涝能排、旱能灌”的农业设施体系。

三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尽快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年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优先培育粮、棉、油大宗农产品品牌,优先培育市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品牌,优先培育有湖北特色的自主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把湖北的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企业推向市场。

四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和生产技术研究,形成湖北农业科技重点项目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五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大力推广节约型清洁型生产技术,深入开展节地、节水、节能活动。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化。

(四)着力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引领——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湖北的突出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必须把自主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用科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由科教资源大省向科教强省、创新强省的跨越。

一是全力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支持示范区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集群、企业发展、投融资、创新创业文化、人才工作、知识产权工作、科技服务企业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尤其要抓好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促进创新创业的财税改革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试点、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力争尽快取得突破。

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湖北现有基础和条件,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以武汉为中心,武襄十、武黄、武宜三条走廊为重点的“一中心、三走廊”创新空间布局体系。

四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使高新技术企业和多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和3%以上。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创新开发和创新成果运用的主体。实施《湖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五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整合利用现有公共科技资源,加强产品开发与测试、公共科技信息共享等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各利益主体投资组建公共服务平台。以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建立全省统一的集产权交易、科技成果交易、知识产权交易为一体的交易市场。

六是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科技人才。建立完善教育、科研与产业领域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协调合作机制,重点培养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人才。继续实施“双百”计划、“千人”计划等各种人才计划,主要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知识型创新领军人才。完善企业家成长环境,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家人才。

(五)着力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方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是扩大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方向,要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落实《湖北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节能行动计划,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不断降低能耗。在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以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为重点的综合性减排指标,促进节能减排增效。

二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构建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的国土开发格局。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明确湖北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形成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格局,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大冶、黄石、潜江、钟祥等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培养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湖北被列入全国首批低碳试点为契机,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探索区域低碳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大幅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六)着力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只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协调,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全面落实《湖北省就业促进条例》,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和“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提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合理划分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政府教育投入与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相结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办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力求取得成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以创新公益文化事业运行机制为重点,提高公益文化事业的服务能力。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培育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抓好文化精品生产,精心打造一批展示湖北形象、富有荆楚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积极推动湖北文化“走出去”,扩大和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

五是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以将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医疗中心为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方针,健全和完善全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六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制度。按照国家部署,积极稳妥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七)着力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持久动力——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是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开放促转变。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推动对外经济由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发展;由以一般利用外资为主向外资并购、外商创业投资等领域拓展;由以单个企业或项目对外经济合作为主向集群式境外投资、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等领域拓展;由经济领域向社会、文化领域拓展。进一步优化开放布局。结合实施“两圈一带”战略,重点推进武汉等大中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汉江流域开放开发,进而带动全省开放开发。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积极策划和争取国家开辟有利于湖北对外发展的国际化贸易大通道。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批会展,搭建新的贸易会展平台。着力提升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二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和出口品牌建设,优化外贸结构。加强出口企业培育,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加强出口品牌建设,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加强新兴市场开拓,拓展外贸出口空间。

三是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模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突出抓好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及台湾、东南亚等五个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的引进。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科学制定利用外资引导目录,争取更多的产业进入中部地区和国家利用外资引导目录。培育外资新的增长点。扩大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节能环保等领域利用外资。引导外资开设投资性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新的投资方式。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工作力度。

四是采取多种形式“走出去”,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拓宽“走出去”的渠道。抓住我国境外投资放宽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钢铁、水泥、纺织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有序向外转移并扩大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充分发挥湖北在水利、水电、桥梁、道路等勘察设计及施工建设方面的优势,加大融资、保险等支持服务力度,力争承揽更多的大型国际工程项目,带动更多的设备、产品和原材料出口。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和品牌建设,健全外派劳务招募、培训、输送、跟踪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

(八)着力夯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支撑——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湖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支撑,必须抓好、夯实。突出“一主三化”这个方针,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贯穿始终;突出龙头引领这个关键,着力培植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力争在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中部二十强县市”上有新的突破;突出特色发展这个方向,坚持扬长避短,各展所长,找准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走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力争在“十二五”末,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2%以上。

一是在产业带动上下工夫,加快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改造提升、培育壮大、集群发展”的思路,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努力打造县域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在壮大主体上下工夫,加快培植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抓住世界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增强县域经济的持久活力。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湖北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积极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唱主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强化社会保障、环境优化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三是在创新驱动上下工夫,加快推动县域发展路径转轨。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借助“外脑”,与大城市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解决县域名优产品退化、优势产业“短命”等问题。

四、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也关系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现振兴崛起的大局。完成这一重大而紧迫、艰巨而光荣的战略任务,必须强化保障措施。

1.加强理论武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观念保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理念、思路、方法与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破除束缚科学发展、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陈旧观念、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加强理论武装,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武装干部群众,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和体现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中去。

2.加强统筹协调,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

一是承担历史使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承担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二是进行总体部署。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分层制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突出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强化推进措施和责任要求。三是抓好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局部与整体、速度与效益等重大关系,协调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定期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加强战略谋划,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证

一是规划引导(前已述及)。二是政策激励。抓紧研究出台《关于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激励性政策措施。三是法规保障。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重大问题,纳入地方立法和政府规章制定计划,适时出台,并进行执法监督。

4.加强制度创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久推难转”、“转而不快”等问题,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关键在于利益关系调整难度大。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围绕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推动重点改革。三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各个领域的改革。在改革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久动力。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四是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辩证、公平地评价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业绩,使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风向标”。

5.加强舆论宣传,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导向保证

一是大力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刻含义和重大意义,在“主动转”上达成共识。二是大力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加快转”上下工夫、见实效。三是大力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在“转什么”上明确方向。四是大力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部署和工作举措,在“怎么转”上明确思路。五是大力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进典型和积极成效,在“合力转”上凝聚力量。

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能力素质保证

要围绕科学发展选准干部、配强班子、聚集人才、建设队伍,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中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一是加强能力培养。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谋划能力,包括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尊重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一般干部要着力提高操作能力,将思路战略方案化,将方案谋划项目化,将项目实施具体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二是聚集人才队伍。组织实施《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大力培养、造就、聚集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要求的各类人才。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以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提高执行力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保障推动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注释】

[1]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