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碳素产品纳税评估“建模找点”工作的实践

碳素产品纳税评估“建模找点”工作的实践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吕德基 赵建国 林志莉 宋东升 桂 和 吴永贵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和宁夏国税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会议精神,根据石嘴山市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方案》要求,隆湖经济开发区国税局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建模找点”工作,期望通过“建模找点”,达到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规范行业税源管理,降低行业税收执法风险,提高行业税收管理水平的目的。

吕德基 赵建国 林志莉 宋东升 桂 和 吴永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和宁夏国税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会议精神,根据石嘴山市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方案》要求,隆湖经济开发区国税局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建模找点”工作,期望通过“建模找点”,达到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规范行业税源管理,降低行业税收执法风险,提高行业税收管理水平的目的。

近年来,隆湖经济开发区依托石嘴山市丰富的煤炭资源,辖区以煤炭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的中小企业迅猛增长,伴随而来的税收管理中的税负不公问题也日益突出。

截至2011年底隆湖辖区有碳素生产企业21户,其中生产电煅料、普煅料的企业有16户,生产电极糊的企业3户,生产活性炭的企业2户。2011年度缴纳增值税1100余万元,平均税负率为3.67%,最高的达到9.71%,最低的仅为1.87%。

为了加强税源管理,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贯彻落实市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中纳税评估专业化的要求,我局结合辖区税源管理实际,选择了行业比较集中、具有行业代表性和一定规模的21户碳素企业占隆湖国税局全局一般纳税人管户比重达30%,作为纳税评估建模找点的构建对象。为了便于同行业对比分析和管理,我局主要对生产电煅料、普煅料的16户企业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发现碳素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碳素企业税负明显偏低;二是碳素企业连续亏损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对碳素行业缺乏有效的税收管理手段。

1.设备生产能力基本稳定。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罐式炉,投入原料点火后,生产必须24小时或32小时连续运转,中间不能停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设备的良好状态和产品成本的正常。如果发生停产,将会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2.原材料投入产出比例相对固定。虽然企业炉型不同、生产能力不同,但精煤原材料的投入数量和产品产出数量比例相对固定。因为碳素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主要原材料是精煤,还有人工工资、电力或辅助电力。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建立碳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来解决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公问题,以此规范辖区整个碳素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督促纳税人规范核算、合法经营、公平竞争。

1.碳素产品的介绍:碳素是国标统计项目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的一个小项,而碳素作为一个细分行业也是一个范围比较大的概念。因碳素炉的炉型结构不同分为电煅炉和普煅炉两种。普煅炉生产出的产品叫普煅料,电煅炉生产出的产品叫电煅料。根据客户的需求,产品煅烧出炉后进行筛分,普煅料电阻值一般在1200欧姆(Ω),最好能达到1100Ω;电煅料电阻值一般在650Ω±50,出口要求600Ω±50,电阻值越低价格越高。

2.碳素产品的用途:这里所说的碳素是指用优质的无烟煤经过1250℃以上的高温煅烧后形成的一种初级工业产品。因其固定碳含量高、挥发低、导电性能好而广泛应用在冶金化工石墨制品等行业。在使用过程中,普煅料或电煅料的下游产品主要是销到钢厂做增炭剂,销到电极糊厂做电极糊原料;电煅料则销到铝厂做阴极。因此,有人把电煅料或普煅料也叫做增炭剂。

3.碳素产品的分类:它主要包括普煅料、电煅料、活性炭、电极糊等初级工业产品。

4.生产工艺流程:原煤——洗选或筛选——精煤——气煅烧或电能煅烧——普煅料或电煅料。

5.碳素炉的炉型介绍:

(1)普煅炉:炉型为罐式煅烧炉,又分为6罐炉、8罐炉、9罐炉、12罐炉等,同时还分为层,结构一般从上至下分为多层,层与层间上下贯通,将筛选后的洗精无烟煤从上端加入煅烧罐内,经过煅烧从下端出口导出。工作时间一般为32小时,每小时产量在60~80kg,最高100kg,单台炉年产量600~700吨。

(2)电煅炉:炉型以变压器的容量为区分标准,有750kVA、1250kVA、1350kVA等型号,炉型通常为一个封闭的罐体。工作时间一般为24小时,1250kVA的炉年产量在5000吨(指95粒达到600Ω)。

1.获取涉税信息。通过开展走访、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负责人、财务会计等,搜集涉及碳素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涉税信息。如原材料购进种类、成本核算内容、收入核算内容、税金缴纳、银行往来、人工工资、耗电量、企业成立时间、注册资金、法人、会计等信息。

2.制定采集表样。经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制定了含41项信息的《碳素行业税收基础信息调查情况表》。

3.安排专人采集。抽调专人对辖区16户生产电煅料、普煅料的企业2009~2011年三个年度近2000笔数据进行了详细的采集。

1.加工分析采集数据。对所需数据进行反复推敲,利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了一个集加工、整理、分析为一体的小程序,将采集信息逐户、逐笔、逐年录入,按照需要加工了37种分析表,如:《年度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统计表》《年度电煅料产销统计表》《年度电煅炉单位产品耗电量和耗电金额统计表》《年度电煅炉产品单位成本价格统计表》《年度碳素行业税负率》《年度普煅炉单位产品人工工资统计表》《年度电煅炉单位产品耗用精煤量和金额统计表》等。

2.企业间存在的几个不均衡。经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后,通过比对分析发现:

(1)税收负担不均衡。通过对辖区碳素生产企业2009~2011年数据分析,碳素行业年平均税负率分别为3.5%、4.1%、3.67%。被调查企业的税负率2009年1.37%~7.36%、2010年2.27%~8.44%、2011年1. 87%~9.71%,表现出税负差异不均衡的现状。

(2)单位耗用原料投入比不均衡。通过对辖区碳素生产企业2009~2011年数据分析,普煅料的精煤年平均单耗分别为1.25吨、1.04吨、1.19吨,被调查企业的精煤单耗2009年1.10~1.30吨、2010年1.01~1.30吨、2011年1.05~1.34吨;电煅料的精煤年平均单耗分别为1.22吨、1.23吨、1.24吨,被调查企业的精煤单耗2009年1.07~1.26吨、2010年1.20~1.26吨、2011年1.20~1.28吨。二者都表现出原料投入差异不均衡的现状。

(3)电煅炉生产企业单位耗电不均衡。通过对辖区电煅炉碳素生产企业2009~2011年数据分析,电煅料年单位平均电耗分别为706.21度、807.77度、817.02度,被调查企业单位电耗2009年641~1097度、2010年584~1082度、2011年596~1145度,表现出单位电耗差异不均衡的现状。

3.其他因素说明。其他因素如单位生产成本、单位销售价格、单位人工工资、单位耗用原料金额等由于受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波动,原材料价格变动较大,销售价格也不稳定,以及社会进步工人工资也在逐步提高等等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用固定的模式和公式来分析相关指标。因此本文不再对上述单位耗能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对上述过程中涉税信息数据的整理、加工、分析以及参考专业人士技术参数等步骤,分别用税负分析法、电耗测算法、投入产出法计算汇总得出了税负、电耗、精煤耗用预警区间值。

1.税负预警区间

碳素行业综合税负预警区间确认表

2.电耗预警区间

电煅炉生产每吨电煅料单位产品耗电预警区间确认表

注:普锻炉在生产前靠外力即用烟煤将炉子温热,正式生产后靠投入的精煤自燃,鼓风机将热能逐步向上传递,将原煤中的杂质经高温煅烧而成。它不需要电能。

3.精煤耗用预警区间

生产每吨电煅料精煤耗用预警区间确认表

生产每吨普煅料精煤耗用预警区间确认表

1.税负分析法评估模型:

评估期的税负率=评估期应纳税额÷评估期销售收入×100%

2.电耗测算法(电煅炉生产企业)评估模型:

碳素单位实际平均电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评估期碳素产量

评估期碳素产量=评估期生产用电量÷预警上限或下限值

3.投入产出测算法评估模型:

碳素单位实际平均精煤耗用量=评估期生产用精煤量÷评估期碳素产量

评估期碳素产量=评估期生产用精煤量÷预警上限或下限值

一般情况下,评估模型指标的应用是从企业的税负率与同行业的税负率相比较出现较大差异后,进一步案头分析审核。碳素行业的评估模型指标的应用也同理,发现企业税负异常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结合电耗分析或投入产出分析以及税负分析进行综合评估,也可以用一个单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估。

1.电费:评估期生产用电量为供电部门每月收取电费开具的电费发票上的度数;评估期碳素产量为企业产成品账借方发生数(扣除外购数)。

2.精煤:评估期生产用精煤量为原材料账贷方发生额数量;评估期碳素产量为企业产成品账借方发生数(扣除外购数)。

按照预警区间值,针对高于或低于预警值上下限的情况,用高于预警值上限值或低于预警值下限值,检查评估期碳素销售价格、销售量与外购原料取得的进项发票、运费发票等是否匹配。

1.税负高于预警值上限,检查是销售存货所致还是没有及时取得进项发票的原因。

2.税负低于预警值下限,检查产量与销量是否匹配、购进原料与产量是否匹配、大宗抵扣发票是否真实发生,是否有收入未记账等原因。

按照预警区间值,针对高于或低于预警值上下限的情况,用高于预警值上限值或低于预警值下限值,测算评估期碳素产量与企业产成品账记载的数量或企业申报数量是否匹配。

1.单耗高于预警值上限,而账载碳素数量又低于评估期产量。说明企业存在少报产量,有隐瞒销售收入的嫌疑。可从产成品账结存数量与实际盘库数进行比对,也可直接检查车间班组生产记录。如果属实,就存在着少缴纳增值税纳税疑点;也就存在着少记收入,少申报企业所得税的疑点。主要方法是盘库对账和获取车间第一手生产记录。

2.单耗低于预警值下限,而账载碳素数量又高于评估期产量。说明企业存在多记产量,多列成本的嫌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外购无票、顶账无票产成品直接记入自产的产成品;二是将代销产成品、代开发票部分直接记入自产的产成品,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增大产量,虚增、虚构原材料成本。它的目的是既可以消化部分“外来”产成品,又可以借机虚增成本,可以通过多开具运费发票、原材料发票等“核算成本”,也可以抵顶部分进项税额。或者存在购进时甲票乙开嫌疑,如果属实,就有少申报企业所得税的疑点。

投入产出测算法的疑点判断原理和电耗测算法一致,不再赘述。

为了验证评估模型及指标参数的有效性、合理性,在隆湖辖区选取了2户碳素生产企业单位能耗较高、税负异常的情况进行了验证。通过对照评估模型及指标参数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评估效果。

1.企业基本情况。隆湖开发区某碳素制品有限公司,属独立核算私营企业,2003年2月成立,主要从事碳素制品的加工、销售,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地址,隆湖五站。2003年3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案头分析。通过综合征管软件提取增值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信息资料进行一户式比对,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影响增值税的因素。

疑点一:通过对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2011年申报销售收入1062.26万元,缴纳增值税19.86万元,增值税税负率为1.87%,而碳素行业的平均税负率的下限为2.65%,企业是否存在少计收入、多抵进项税的问题。

疑点二:通过对企业所得税报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2011年申报销售收入1062.26万元,销售成本989.45万元,利润总额-61.97万元,是否存在多列成本费用的问题。

针对以上疑点,评估人员做了详细的准备,紧紧围绕疑点问题,制定了约谈提纲,并向企业发出了《税务约谈通知书》。

3.约谈举证。按照约谈提纲,评估人员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分别进行约谈,要求被约谈人对上述疑点进行说明,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对分析疑点解释如下:

(1)税负率低是由于近年碳素市场低迷,销售价格不涨反降,而原煤价格不断上涨。

(2) 2011年企业对原有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购进了一些设备和配件,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全部进行了抵扣,是造成企业2011年增值税偏低的主要原因。

4.实地核查。评估人员认为企业的解释不能排除疑点,决定进行实地核查。经领导批准,评估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向企业下达《纳税评估核查通知书》,并进行了实地核查。

通过对财务核算情况进行核查,并查阅了企业相关资料,发现企业账载碳素产品产量9920吨,耗用购进精煤原料12697.6吨,单位耗用精煤1.28吨,等于评估预警区间值的上限,统计耗电总量9288854度,用高于评估预警区间值的上限860.42度测算企业碳素产品的产量应为10795.72吨,比账载产量多875.72吨,怀疑企业少计产量,有隐瞒销售收入的嫌疑。针对这一疑点,再次与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约谈,企业承认少计产量830吨,账外销售少计销售收入56.31万元。

5.评估处理。通过实地核查,存在的疑点解开,企业认可评估结果,并及时按以下计算过程做补充申报、补缴税款。

企业补记销售收入56.31万元,并作补充申报,补缴增值税9.57万元。同时调增201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56.31万元,用于弥补亏损,减亏56.31万元。

1.企业基本情况。隆湖开发区某碳素制品有限公司,私营企业,1996年3月成立,主要从事碳素制品的加工、销售,注册资金300万元,注册地址,隆湖四站,1996年8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案头分析。通过综合征管软件提取增值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信息资料进行一户式比对,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影响增值税的因素。

疑点一:通过对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2011年申报销售收入2443.67万元,缴纳增值税46.67万元,增值税税负率为1.91%,而碳素行业的平均税负率的下限为2.65%,税负明显偏低。

疑点二:通过对企业所得税报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2011年申报销售收入2443.67万元,销售成本2358.35万元,利润总额-39.36万元,其中运输费用金额较大,企业是否存在多记产量、多列成本的问题。

针对以上疑点,评估人员做了详细的准备,紧紧围绕疑点问题,制定了约谈提纲,并向企业发出了《税务约谈提通知书》。

3.约谈举证。按照约谈提纲,评估人员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分别进行约谈,要求被约谈人对上述疑点进行说明,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对分析疑点解释如下:

(1)税负率低主要是由于原煤价格不断上涨,购进的精煤原料价格也水涨船高,而碳素产品的市场低迷,价格不涨导致。

(2)企业原料购进和产品销售主要以汽运为主,并且都是自己雇车拉运,所以运费增高,加大了成本。

4.实地核查。评估人员认为企业的解释不能排除疑点,决定进行实地核查。经领导批准,评估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向企业下达《纳税评估核查通知书》,并进行了实地核查。

通过对财务核算情况进行核查,并查阅了企业相关资料,发现企业账载碳素产品产量5257吨,耗用购进精煤原料5520吨,单位耗用精煤1.05吨,低于评估预警区间值的下限,用低于评估预警区间值的下限1.15吨测算企业碳素产品的产量应为4800吨,比账载产量少457吨,怀疑企业多计产量,有多列成本的嫌疑。针对这一疑点,再次与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约谈,企业承认将顶账无票产成品直接记入自产产品,虚增了成本,多列了运费支出,多计产量385吨,多列支运费30万元,多抵运费进项税额2.1万元。

5.评估处理。通过实地核查,疑点解开,企业认可评估结果,并及时按以下计算过程做补充申报、补缴税款。

企业做进项税转出2.1万元,并作补充申报,补缴增值税2.1万元。同时调增201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7.9万元,用于弥补亏损,减亏27.9万元。

通过2户企业对模型的验证,证明了评估指标及模型合理、有效。2户企业的税负率分别由原来的1.87%、1.91%提高到2.63%、2%,共计补缴增值税11.67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4.21万元。

通过实践,评估模型在辖区16户碳素企业的运用,发挥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是规范了同行业的财务核算。我局组织碳素同行业的纳税人座谈,向他们公布模型指标,讲解财务核算中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得到了纳税人的认可;

二是公平了同行业税收负担,通过座谈、公布行业税负率、模型指标等措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率差距逐步在缩小。

三是规避了税务人员的税收执法风险。随着纳税人自觉纳税遵从度的提高,税务人员的规范执法,减少了税收执法风险。

四是提高了税收征管质效。纳税评估模型的运用,提高了碳素行业的税收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税收收入呈稳步增长态势。

实践证明,建立一个行业的纳税评估模型,一是可以对该行业的企业所涉及到的全部税种进行管理;二是模型简单易用,可操作性强;三是公平了行业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四是规避了税务干部的税收执法风险。

1.随着时间的推移,要适当调整或变动税负分析法中的预警值区间。

2.结合实际,应考虑企业炉型及罐体数量差异而修订模型参数。原因:由于普煅生产工艺特点为密闭连续投料,不间断煅烧。因此其产量与罐体数量成正比。

3.分析测算时要关注企业产成品库存的异常情况。

4.对部分企业采取固定比例结转产成品比例的问题应予以关注。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隆湖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