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家口地税推行“捆绑管理”堵塞建筑房地产业税收流失漏洞

张家口地税推行“捆绑管理”堵塞建筑房地产业税收流失漏洞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家口市地税局 郭振进张家口地税局把规范建筑、房地产业管理作为探索税收现代化管理的突破口,结合行业经营特点,以利用外部数据为依托,发挥综合治税效能,探索建立了建筑房地产业税收“捆绑管理”新模式,ī 了税收流失漏洞,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提升了行业税收管理水平。

张家口市地税局 郭振进

张家口地税局把规范建筑、房地产业管理作为探索税收现代化管理的突破口,结合行业经营特点,以利用外部数据为依托,发挥综合治税效能,探索建立了建筑房地产业税收“捆绑管理”新模式,ī 了税收流失漏洞,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提升了行业税收管理水平。

一、推行建筑房地产业税收“捆绑管理”的背景

(一)建筑房地产业税收是地方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以来,随着建筑、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两行业逐步成为张家口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从2011年起,两行业税收均占到地税全部收入的50%左右。

(二)建筑房地产业生产经营不规范

目前的建筑房地产业纳税人大多以民营或个体为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务账簿不健全,收支以个人银行卡结算,非法转移收入,虚列或高估成本的现象。该局近三年检查建筑、房地产业纳税人325户,其中有问题户占到70%,个别房地产纳税人稽查查补税款近千万元。

(三)税务部门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管理环节滞后,逾期申报或隐匿收入现象较为普遍。如有的房开企业预售过程使用自制的收款收据隐匿收入;利用收取售房款到办理房产证的时间差晚交销售不动产各税,甚至挪用代办购房户房屋契税等。同时,由于建筑行业门槛较低,挂靠经营、跨地区经营现象较为普遍,甲方供料、工程结算、完工时间等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税源底数难以澄清的问题日益突出。税务机关受人力、物力和技术手段的制约,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税制改革的形势要求。

无论是从稳定税收收入,提升征管效能的角度出发,还是从顺利实施“营改增”,降低税收风险考虑,探索建筑房地产业税收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都是摆在地税部门面前的一道全新的课题。该局着眼于建立税收现代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将现代化的税收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税收征管工作实践中来,趟出了一条数据化、信息化、专业化管税的新路子。

二、推行建筑房地产业税收捆绑管理的主要做法

建筑、房地产业在业务上高度关联,涉税信息互补性强。该局开发了建筑房地产业动态税源监控管理系统,将房地产和相关建筑业以及房地产以外的建设方和相关建筑业进行甲乙双方捆绑,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与征管系统纳税信息进行关联比对,发现纳税疑点进行管理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实行源泉控管,形成了“导入六方涉税信息,设置三个分析模型,生成四级纳税疑点,建立管、评、查三方互动”的房地产建筑业税收捆绑管理“6343”工作机制,实现了对建筑房地产业税收的全程、全方位管理。

“6”就是分别取得国土局、发改局、规划局、建设局、房管局金融机构六方涉税信息,作为原始数据导入管理系统。

“3”就是在管理系统设置房地产潜在税源、房地产当期应缴税额、建筑业潜在税源三个分析模型,开展数据风险分析。

“4”就是通过比对房开、建筑企业在征地、立项、规划、开工、预售、按揭六环节的第三方涉税信息,按潜在税源占预计税源的比例,自动生成四级纳税疑点。例如该局根据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发现建设局信息显示某建筑公司有部分房地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但纳税人从未就该项目申报缴纳税款,经与该房地产公司进行税务约谈,发现该项目属于没有立项,未取得规划许可证、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发的一个项目,其销售全部实行团购方式,约谈后企业补缴税款2100余万元。

“3”就是建立管理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数据利用工作机制,根据系统生成的纳税疑点,分等级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直接分析出的税款组织入库,对潜在税源较大的企业进行约谈和实地核查,对纳税疑点等级较高的企业进行重点纳税评估或推送稽查局进行税务稽查,从而形成了管理、监控、稽查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工作机制。例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经营性商业楼,根据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潜在税源较大,属于四级纳税疑点,推送税务稽查后,通过实地核查、检查金融机构按揭贷款、检查网签合同等方式查补税款329万元,加收滞纳金、罚款合计155万元。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是促进了税收的大幅增长。该市建筑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和投资已连续三年同比下降,房地产业销售额连续两年同比下降,行业税收仍保持了稳定增长。2014年,全市开工建设项目702个,较上年同期减少331个,下降幅度为32%。其中新开工项目33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292个,下降幅度达46.4%。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60.4亿元,同比下降11%,商品房销售面积372.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3%。2014年房地产业实现税收29.43亿元,增长24.66%;建筑业实现税收19.72亿元,增长12.87%。今年1—5月份,建筑房地产业分别实现税收6.46亿元和9.9亿元,与往年基本持平,防止了收入大幅下滑。

二是提升了数据管税效能。通过系统平台,实现了对六方数据的增值利用;通过分析模型生成疑点数据,实现了税收风险的预警管理。数据化、信息化手段的有效运用,一方面澄清了税源底数,随时、全面、真实地掌握了动态税源情况,为各级开展税源分析和决策提供了依据,为达到清算条件的项目及时进行科学清算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了清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累计清理政府投资、三角债、历史遗留问题等建筑房开企业欠税1.53亿元。

三是提升了征管查协作效能。在掌握两行业税源底数的基础上,通过环节控制和“捆绑管理”机制中的部门分工配合,实现了管理分局日常管理、监控分局纳税评估和稽查局税务检查的良性互动机制,夯实了行业管理基础,提升了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

四是有效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解决了传统控管手段滞后、税源管理粗放、税收执法风险偏高的问题,提升了税收征管质效,为今后“营改增”顺利移交奠定了基础。

五是拓展了税收管理职能作用。运用信息化系统,提高税源管控的公开、公平、公正性,既促进了税务机关实行阳光管理,杜绝了暗箱操作,又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整顿了行业市场经营秩序,有利于建筑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税收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新的行业税收管理模式,积极发挥数据支撑和综合治税作用,体现着信息管税和风险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实现了征、管、查三方互动的精细化管理效应,是构建现代税收行业管理模式的Ж 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