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管理的过程

创新管理的过程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有效地组织系统的创新活动,就必须研究和揭示创新的规律。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差异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企业的创新,往往是从密切地注视、系统地分析社会经济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开始的。

要有效地组织系统的创新活动,就必须研究和揭示创新的规律。

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新事物的探索。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说,创新要突破原先的制度,破坏原先的秩序,必须不能墨守原先的章程; 对新事物的探索,指创新者只能在不断地尝试中去寻找新的程序、新的方法。在最终的成果取得之前,可能要经历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因此,它看上去似乎是杂乱的。但这种“杂乱无章性”是相对于旧制度、旧秩序而言的,是对于创新之前的突破而言的。就创新的总体来说,它们必然依循一定的步骤、程序和规律。

总结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成功的创新要经历“寻找机会、科学构思、审慎行动、不懈坚持”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

(一)寻找机会

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某种不协调的现象。这些不协调对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或造成了某种不利的威胁。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差异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

旧秩序中的不协调既可存在于系统的内部,也可产生于对系统有影响的外部。

1.就系统的外部说,有可能成为创新契机的变化主要有:

(1)技术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2)人口的变化,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

(3)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增长的经济背景可能给企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而整个国民经济的萧条则可能降低企业产品需求者的购买能力。

(4)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

2.就系统内部来说,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

(1)生产经营中的瓶颈: 可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始终困扰着企业的管理人员; 这种卡壳环节,既可能出现某种材料的质地不够理想,或始终找不到替代品,也可能是某种工艺加工方法的不完善,或某种分配政策的不合理。

(2)企业意外的成功和失败: 由此派生出的产品之销售额出人意料、其利润贡献出人预料地超过了企业的主营产品; 而老产品虽经过精心整顿改进后,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完善、质量更加优异,却并未得到预期数量的订单……这些出乎企业预料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可以把企业从原先的思维模式中驱赶出来,引发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

企业的创新,往往是从密切地注视、系统地分析社会经济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开始的。

(二)提出构想

敏锐地观察到不协调现象以后,还要透过现象究其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 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利用机会或将威胁转换为机会,采用头脑风暴、德尔菲、畅谈会等方法推导出多种解决问题、消除不协调的新思维、使系统在更高层次实现科学的构想。

(三)审慎行动

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审慎行动。提出的构想可能还不完善,甚至可能很不完善,但这种并非十全十美的构想必须立即付诸行动才有意义。“没有行动的思想会自生自灭”,这句话对于创新思想的实践成效尤为重要,一味追求完美,怕受讥讽、怕被攻击的徘徊,可能错失良机,把创新的机会白白地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20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为了把产品搞得十全十美,在罗彻斯特建造了一座全由工商管理硕士(MBA)占用的29层高楼。这些MBA们在大楼里对每一件可能开发的产品都设计了拥有数百个变量的模型,编写了一份又一份的市场调查报告,然而,当这些人继续不着边际地分析时,当产品研制工作被搞得越来越复杂时,竞争者已把施乐公司的市场抢走了50%以上。创新的构想只有立即动手才能逐渐完善,只有迅速而审慎的行动才能抓住“不协调”提供的机会。

(四)不懈坚持

构想也会遇到问题,尝试中是有风险的。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完善、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过程。因此,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为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便会前功尽弃。在创新过程中,创新者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心,有较强的忍耐力,在尝试过程中,既要为减少失误或消除失误后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预防或纠正措施,又不把一次“战役”(尝试)的失利看成整个“战争”的失败,要知道创新的成功是在屡屡失败后获得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 “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这句话对创新者应该有所启示。创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最后五分钟”的坚持。

管理案例 不断翻新,领先潮流——美国吉列公司的技术创新

吉列公司是以生产刀片为主导产品的公司,它的产品能打入国际市场并持续较长时间,与它的技术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吉列公司的创始人是吉列。1891年当他遇到锯齿瓶塞的发明人彭特尔时,彭特尔向他建议,集中精力去开发顾客必须反复购买的产品,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这一观点虽然激起了吉列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却一直缺少具体设想,直到1895年夏日的一个早晨,他要刮胡子时却发现其刮胡刀很钝不能使用,只有等磨刀师磨利后才能再用,为此他很生气。突然,他想到得有一片很薄的非常锋利的刀片。他觉得非常兴奋,因为这种产品可以实现顾客的反复购买,这正是他几年来梦寐以求的新产品。

1901年,他的好友将吉列刮胡刀的设想告诉了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机械工程师尼克逊,尼克逊同意研究吉列的设想。数周后,尼克逊成为吉列的合伙人。为了筹措所必需的5000美元生产设备费用,公司的名称改为美国安全刮胡刀公司。

公司在芝加哥物色了一家代销机构,并规定其安全刮胡刀套件(一支刀体和20片刀片)的售价为每套5美元。刀片每20片为一包,每包1美元。当年10月,首次广告提供30天退款保证,在《系统》杂志上刊登,至1903年底,共售出51万套安全刀体和168万片刀片。

公司在1906年首次发放股票。在以后的十年中继续以每年30万~40万套的销量出售安全刮胡刀,刀片的销售从45万包增加到7亿包。至1911年,公司的南波士顿厂雇用了1500个员工,3年后,由于尼克逊发明了全自动刀磨机,使其生产能力迅速增加。这些新设备比尼克逊以前发明的机器,既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刀片的质量。

原来的安全刮胡刀的专利权于1921年10月满期,吉列公司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在当年5月,使其竞争对手吃惊的是,吉列同时推出了两种新产品: 一种按原价出售的新型改进吉列安全刮胡刀和另一种售价1美元的银朗安全刮胡刀。1923年公司再推出镀金刮胡刀,售价仍为1美元。当妇女盛行短发的时候,吉列又推出称为德伯特的女用安全刀,而售价仅为79美分。

1934年,公司又推出第一种单面安全刮胡刀和Probak Junior刀片,售价为4片10美分,至1936年公司推出安全刀片系列以外的产品,即吉列无刷刮胡膏,售价为98美分。

1938年秋,公司又推出吉列薄刀片,吉列电动刮胡刀也于当年圣诞节问世。电动刮胡刀是在数年前发明的,但直至30年代后期才被接受,对公司来说,这一年的最重要发展是史攀出任公司的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开始了许多新的管理政策。公司仍然保持低价销售策略,但十分强调产品质量,以保持产品的信誉。公司采用了本企业研究的新工艺,以便在制造过程中严格保证刀片的质量。在1920—1945年,公司没有推出新产品,这是由于战争的影响。尽管如此,公司的研究开发人员研制成了第一台双刃片分配机,改进了过去的包装工作程序。1964年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好,其年销售额约为5.2亿美元,这时,吉列的名字已誉满全球。

二战后,吉列公司开始实行对外兼并和内部创新,以便成为世界性的多样化经营企业。经过认真分析之后,公司于1948年决定扩大市场。同年购进托尼家用烫发器制造公司,1955年兼并在加利福尼亚生产圆珠笔和刮胡膏的梅特公司。

1946年公司重新调整了产品组合,形成两大类产品并由两个事业部分管: 吉列产品组合,负责刮胡刀产品和男用品; 多样化产品组合,负责其他所有产品。自吉列产品组负责人吉格勒升任公司总经理后的十年里,是公司销售和产品发展最迅速的年代。在他领导下的前几年,公司连续推出盒式刮胡刀组、多笔尖圆珠笔、Hok-One刮胡膏、可调盒式刮胡刀、超级不锈钢刀片、增塑刀片、微孔笔和几种止汗剂,这些产品的市场投放都取得了成功。

1971年,公司重新调整了产品组合和管理机构。这样,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发和营销了许多新产品,1974年以前公司一半以上的销售额来自近5年内的新产品。安全刮胡刀部在推出Tracn型刮胡刀系列之后、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最畅销品,继而又推出女用Daisy削发刀及男用Good News刮胡刀。保健用品部也营销了多种新产品,如柠檬洗发精、无碱洗发精,1972年进入个人用品市场,如开发和营销Max手提式烘发机。

(资料来源:豆丁网)

案例分析

1.吉列公司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2.你从吉列公司的技术创新中受到何种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