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际贸易与要素流动

区际贸易与要素流动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区际贸易(一)区际贸易的含义、类型和特点区际贸易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是区域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事实表明,区域市场发育与区际贸易呈正相关关系。区际贸易由于是不同区域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区际贸易可以促进沿边、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总之,区际贸易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经济竞争力。

一、区际贸易

(一)区际贸易的含义、类型和特点

区际贸易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是区域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区际贸易以区际差异和区域分工为基础,以相互需求和交通、交易成本为条件。区际差异和区域分工是区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还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当交易双方有着相互需求,并且交易双方都能从中获利,才能真正实现区际贸易。此外,为克服空间距离而付出的运输成本,为开展交易活动而支付的交易成本(包括找寻成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也是发展区际贸易的重要约束条件。交通运输越发达,市场发育越成熟,区际贸易的客观障碍和人为障碍就越少。事实表明,区域市场发育与区际贸易呈正相关关系。市场发育良好的区域,其开放程度越高,与毗邻区域和非毗邻区域的区际贸易及经济技术交流也越频繁。由此可见,区际贸易是区域市场范围的扩展。

根据贸易产品的性质不同,可以把区际贸易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类型。初级的区际贸易是指由于各区域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发的贸易。它主要起着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作用。高级的区际贸易是指各区域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的交换关系。它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系。根据贸易产品的产业关联,把区际贸易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垂直型区际贸易是指各区域因垂直型分工而引起的贸易,其交换的商品存在上下游关系;水平型区际贸易是指各区域因水平型分工而引起的贸易,其交换的商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是平行的;混合型区际贸易是上述两种区际贸易类型的综合,其交换的商品既存在上下游关系,又存在平行关系。此外,还可以根据贸易地区的不同,把区际贸易分为城市间贸易、乡村间贸易和城乡贸易;根据贸易产品的形式不同,把区际贸易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根据贸易的完成方式,把区际贸易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根据清偿方式不同,把区际贸易分为货币结算贸易和易货贸易等。

区际贸易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区际贸易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区际贸易由于是不同区域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对于某个特定区域,如一个省区、一个市区、一个县区,只要其交换活动超越了区域边界,这种商品交换就属于区际贸易范畴。由于区域规模大小不同,不同层次区际贸易就具有较大差异。就一个省区而言,该省区与其他省区之间的贸易就是区际贸易,而在同一省区内各市区之间的贸易则是区域内贸易;就一个市区而言,该市区与其他市区之间的贸易就是区际贸易,而在同一个市区内各县区之间的贸易则是区域内贸易。所以,区域参照物不同,区域贸易就会发生变换。其次,区际贸易具有一定的协作性。因为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区域差异,区域差异引起区域之间的分工,区域分工导致区际贸易,从而使区域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协作关系。再次,区际贸易具有公平竞争性。区际贸易也具有一般商品贸易的特性,即公平竞争性。最后,区际贸易还具有自主性,这是由区域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一国内部的各地区之间,由于市场的一体化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一致性,使得区际贸易自由发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区域的范围较小,市场容量有限,只有注重和满足区外需求的变动,才能获得更多利益,也才能获得更快发展。

(二)区际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际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区际贸易可以为不同区域获得比较利益,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区际贸易同国际贸易一样,其贸易最直接利益表现为,各区域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生产和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避开不利条件输入本区域在生产上处于劣势的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区内生产能力,带动就业乃至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提高储蓄水平,为投资增长和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交易双方通过贸易往来,可以获得本区域不能生产或者即使能生产、成本也较高的产品,消费者支付较低的价格就可以取得质量较好的产品,得到较多的实惠和好处。区际贸易可以促进沿边、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吸收港澳地区、台湾省以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本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如广东省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上了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道路,其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则体现了中国原有的开放格局正在向纵深层次发展和完善,进一步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2)区际贸易可以通过引进区外的新技术、新体制和新管理方法,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因为贸易具有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边界地区率先吸纳区外先进技术,通过它的中介和窗口,发挥传导和前沿作用,扩散到区内的其他行业,以先进带后进梯度推进,促进整个区域范围内各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区际贸易活动增强了区内外的信息交流,开阔了视野,有利于形成制度创新所需具备的文化条件和引进区外新的管理制度。

(3)区际贸易有助于形成国内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不发达,不但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制约着产品市场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产业结构优化一般是先从国内贸易开始,将资本形成与市场分布和国内其他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可以从区际分工中获得比较优势的利益,又可以避免产业结构优化早期来自国际层面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按照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先后顺序,把一个国家内部分成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通过区际贸易,后发区域利用先发区域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建立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产业部门,或者通过接受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发展民族工业。如日本、韩国,由模仿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领先。总之,区际贸易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经济竞争力。

(三)区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条件

1.区际贸易的影响因素

区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要素供给

要素供给包括区内的要素禀赋条件和区外要素的流入两个方面。产品的生产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投入要素的组合状况不同,致使投入产出效果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各区域的贸易产品生产要按专业化原则进行。在区际贸易中,每个区域都利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和输出产品,输入那些需要耗费其稀缺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出的产品,使参与交换的双方都会获利。区域内供给不足的要素还可以通过区外要素的流入加以弥补,促成相对充裕的要素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区际贸易不断扩大。

2)外部需求

如果某区域生产的产品仅供本区域消费,必定受市场狭小的限制。挖掘区外市场需求和开展区际贸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某区域生产的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只是开展区际贸易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需在产品品种、款式、质量、包装等方面尽力满足区外需求的偏好,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区际贸易发展。

3)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某地区越毗邻经济发达地区,位于交通干线和贸易航线附近,或者地处交通网络的交汇点,商品的输入输出越便利,区际贸易发展越快。其二是区域的对内对外交通通达性。通达性是指区域的对内对外交通通信条件。交通网络发达,通达性较好,可以使区域变得相对邻近,促进区际贸易的开展。其三是贸易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如果两贸易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就会增加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比较优势。然而,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和革新,空间距离对区际贸易的制约作用将日趋减弱。

4)经济体制与政策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区际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被压制,政府决策代替了市场主体的独立自主,行政分割阻碍了区际贸易自由。除了中央政府计划的物资跨区域调拨外,区际贸易极不发达,各区域尤其是省级行政区域内自给自足的现象严重,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不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的区际交换受市场机制的支配和调节。由于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区际贸易走向繁荣。企业在区际贸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只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对区际贸易产生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必然要服从社会分工原则,应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市场需要的优势产业。在流通方面则实行区域贸易自由政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才能促进区际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5)价格合理与否

合理的价格能促进区际贸易正常发展,不合理的价格则会限制区际贸易的发展。区际贸易中价格合理与否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是否有合理的地区差价。如果产地和销地之间价格倒挂,那么产地不愿输出,销地也不愿输入,其结果是产地商品大量积压,而销地商品短缺。二是工农业产品比价是否合理。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偏低,加工产品价格偏高,农业省区就会截留原材料输出,纷纷发展加工业,阻碍工业品的输入,搞市场封锁,严重影响区际贸易的发展。中国价格体系的改革重点应主要放在提高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使工农业产品比价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2.区际贸易的发展条件

区际贸易的发展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成本优势与规模经济效应

每一区域都生产和输出那些比起别的区域生产较便宜的商品,从区外输入较区内生产便宜的商品。在某些行业如汽车、钢铁等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即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是区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各区域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通过公平竞争,效率较高企业的供给将取代效率较低企业的供给,高效率企业的市场范围和市场份额得以扩大。资源和商品按效率原则跨区域自由流动,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降耗增效,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使参与区际贸易的双方都受益。

2)交易成本和区域间需求偏好

要素和产品供应地与市场的距离、地理条件及相关的交通运输条件,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大小。一般来说,交易成本要低于生产成本,区际贸易才可能产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同类商品消费上也出现差别化和多样化趋向。任何区域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区内生产来满足区内需求,各区域通过专业化分工,相互交换,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对于多数区域而言,大都既是商品输出地,又是商品输入地,还可能同时存在同类商品的输入和输出。需求偏好差异是区域间进行同类商品贸易的条件。

二、中国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发展

(一)中国区域市场的发育

1.完善与发展中国区域市场的必要性

1)完善与发展中国区域市场是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重要手段

完善和发展区域市场,是由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优化资源地域空间配置的重要手段。中国疆域辽阔,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别很大,资源禀赋条件优劣不同,经济社会的发育程度悬殊。这种经济社会条件的区域差异性,客观上造成了区域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此外,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不平衡状况也决定了区域市场发育程度的非均衡性,进而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市场。我们应以区域分工合作网络为依托,发展区域市场,在区域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2)完善与发展中国区域市场有利于消除区域封锁、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相当一部分经济决策权分散化。加之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全国统一市场发展不足,造成区内的开放性与区外的封闭性并存的市场局面,使区域之间的摩擦与中央、地方间的矛盾相互激化,出现区域封锁、市场分割等问题,不利于区域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完善和发展。而发展区域市场,有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封锁和摩擦,续接被人为割断的区际经济联系,理顺区域经济关系,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市场,从而实现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完善与发展中国区域市场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市场的经济效应

一般而言,区域市场具有动力效应、集聚效应、协调效应、互补效应等多方面的经济效应。

(1)动力效应是指区域市场具有产业联动的功能,区域市场发育能够带动区域内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出于市场决定商品的价格,决定生产者销售商品和劳务的数量,直接影响生产者的盈亏状况,因而市场就成为一种外在强制,迫使企业优胜劣汰。

(2)区域市场可以通过变分散、粗放、局部的资源为整体、集约、综合的优势,从而获得区域集聚效应。区域市场是对区域内各单个市场的聚零为整、化分为合。它为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经济组织的联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容量,既有助于建立畅通、高效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场所,扩大市场空间作用的范围,降低交易成本,又有利于经济主体的联合,形成生产的适度规模以获得最佳效益。

(3)协调效应是指区域市场在多数情况下有本地企业的共同参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外部竞争变为内部协调和统一,竞争费用会大大降低,避免过度竞争引发的两败俱伤;同时,也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节约市场主体的成本。

(4)互补效应是指在区域市场内,可以充分利用各区域客观存在的区位、资源禀赋和要素等的差异,通过互利协作、合理分工等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效果,通过互惠互换、调剂余缺而减少存货,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可见,完善和发展区域市场,能够有效地改善区域资源配置状况,提高区域经济活动的效率。

此外,完善和发展区域市场还有利于为政府宏观调控和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市场基础,加快区域对外开放,推进区域市场化进程。

2.中国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的发展

目前,中国区域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发育不足,具体地说,就是区域市场经济活动主体财产权利界定不清晰、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与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区域市场分割与垄断、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区域市场发育不平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制定合理的区域市场发育战略与相关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区域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为此,要确定中国区域市场发育和区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改善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区域市场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只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行为,才能为区域市场发育创造好的条件。一方面,政府要允许不同体制的市场主体参与区域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的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打破区域界限,促进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允许不同区域的市场主体参与区际贸易活动,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要从本区域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区域市场发育规划,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筹集区域市场发育所需资金,完善区域市场的基础设施。此外,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区域市场规则,使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有法可依。要加强区域市场服务,提高区域市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完善区域市场信息传递功能,降低区域市场的交易费用。

(2)培育区域市场主体及相关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区域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市场主体的竞争活动是推动区域市场发育和区际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市场主体的培育需要明晰企业的产权,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区域市场竞争秩序。发展区域市场离不开市场中介组织,要引导市场主体建立和完善自律组织,如专业化的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通过这些自律组织来加强市场主体的自我管理,是沟通区域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联系的重要方式。同时,要发展各种类型的经纪人和经纪人组织,促进区域市场交易,提高市场流通效率。通过提高经纪人的素质,规范经纪人的行为,引导经纪人组织向有利于区域市场发育的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区域市场的管理。高效、规范的区域市场,要求有统一、高效的市场管理体系。政府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法,为区域市场发育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为区域市场完善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3)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关经济政策,协调不同区域市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包含完善和发展区域市场、促进区际贸易发展的内容,使市场成为区域资源地域空间配置优化的基础性调节力量,防止政府部门对区域市场主体行为的不当干预。区域市场发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协调好区域市场之间的关系。区域市场的实质是特定利益共同体相结合,在区域市场之间的联系中,不同的利益共同体进行利益分配。市场规制的统一是维护区域市场之间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必要条件。没有区域市场之间的市场关系的协调,就没有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区域市场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区域乃至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区域市场整合是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基础。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区域市场整合,从完善与发展区域市场的角度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关经济政策,协调不同区域市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二)中国区际贸易的主要流向与发展特点

1.区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中国资源分布、加工能力和各区域商品供求的差异性,决定区际贸易流向的基本格局。中国农产品和工矿产品的区际贸易流向格局大致为:西煤东调,北煤南运,北油南输,西气东输,南粮北上,北林南下。这是因为,中国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等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加工工业则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加之南、北部地区在资源种类、数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区际贸易流以南北向和东西向为主体的基本格局。西部和北部地区向东部和南部地区输出煤炭、石油、木材、重型机械等生产资料,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向西部和北部地区输出粮食、食糖、茶叶、果蔬等农副产品和纺织产品等生活资料及一些有色金属、机械、仪表等生产资料。所有贸易产品的运输主要是通过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纵横交通干线来完成的。

中国煤炭的基本流向是西煤东调、北煤南运。华北地区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除满足本区需求外,大量煤炭运往区外省市。华东、中南地区是中国能源最少且需求量最大的地区,每年都需输入大量煤炭。东北地区的煤炭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较大,但由于重工业集中在此区,耗煤量大,近年来需输入煤炭。西南、西北地区供求基本平衡,并有部分输出。从各省区情况看,黑龙江的煤炭主要供应辽宁;山西、安徽、山东的煤炭主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河南的煤炭主要供应广东和两湖地区;贵州的煤炭除供应四川外,还输出到湖南、广西和广东等地;宁夏的煤炭主要供应甘肃。京广、津沪铁路和北方沿海是三条最主要的煤炭运输线路。

中国石油工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因而决定了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输。原油加工能力大大高于原油生产能力的华东地区(山东除外)和中南地区,主要通过大庆经北京、山东至南京的输油管道以及大庆到大连的输油管道,然后通过水运,把大庆和胜利油田的原油输往这两个地区。成品油则大部分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消费地区。西北地区成品油基本自给,只有少量汽油需从东北、华北输入;西南地区几乎全靠区外供应。

中国粮食的基本流向是南粮北上、东北粮进关及东粮西调。江淮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以及东北北部平原等是中国粮食输出量最大的地区;而东北南部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及西北广大牧区和黄土高原缺粮区则是粮食主要输入区。

中国林区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两广、湖南及江西、福建等地。中国木材的基本流向大致以陇海线为界,以北为北林南下,以南为南木北运。东北木材主要供应陇海沿线和华北地区;西南木材主要供应西北地区;福建林区木材主要供应上海和浙江;湖南林区木材主要供应湖北及河南等省。

2.区际贸易的发展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省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形式不断增多。同时,区际贸易还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1)商品贸易的结构有较大变化。除大宗农产品、矿产品的交换外,工业制成品在贸易中的比重有很大提高。

(2)商品流向日趋多元化。企业成为商品交换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有特色的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中药材市场的建立乃至期货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市场和统一市场的发展,又适应了区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商品贸易既有城乡之间的流动,又有空间不同方向的流动,流向趋于多元化。

(3)服务贸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交通、旅游等部门不断创新,方式日益多样化,服务贸易在区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三)中国区际贸易发展的措施

伴随着区际贸易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区际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资源大战、市场封锁导致区际贸易水平相对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体制、产业结构和市场等方面。首先,财政体制的“分灶吃饭”,促使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区利益而设置贸易壁垒,阻隔商品横向流通。企业的区际贸易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市场被肢解和分割,消费者利益受损。其次,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各地搞“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一方面引起资源争夺战;另一方面也造成同类产品近似残酷的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趋同直接导致区际贸易摩擦。最后,市场不同商品的不合理比价关系加剧了区际贸易摩擦,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物流设备等方面的落后状况,抑制了区际贸易的发展。

根据目前区际贸易结构性变化、流向多元化等特征和区际贸易摩擦增多的情况,应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有效地调节区际利益,发展区际贸易,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局面,最终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为,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制定政策法规,引导地方政府行为,消除区际贸易障碍,杜绝地方保护主义,从体制上保证商品和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形成全国统一市场。

(2)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区域市场主体,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我国日渐重视企业集团的培育,鼓励企业打破地区、行业和部门的限制,进行跨区域发展和兼并,提高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多边合作,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国内生产要素统一市场的形成。

(3)加快区际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运输网络,降低交易费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加工工业不断向东部集中,中西部地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量的能源和矿产品需要从西到东长距离运输,铁路的平均运距正在逐年上升。交通通信问题始终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重大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国内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重点建设沿海、沿江、大区间的通道,加快建设以铁路为主,包括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的综合运输体系,尽快形成高效率的全国区际交通通信网,降低区际贸易交易成本,是扩大区际贸易和形成统一市场的物质基础。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三、区域要素流动

(一)区域要素流动概述

1.区域要素流动的含义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由于区域要素差异和区域分工,便带来区域要素的流动。区域要素流动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地域空间位移。从增长的意义上讲,它是生产要素在区内和跨区域的优化配置;从流通的意义上讲,它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劳务超越本区域要素市场,向更广大的区域市场扩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区域要素流动也主要是在区域市场和区际贸易中实现的。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按其流动性状况,可分为流动性要素与非流动性要素。流动性要素是指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能跨区域流动,并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非流动性要素通常是指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很少或不能跨区域流动的要素。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是指特定区域中的生产要素,可分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知识技术等要素类型。

2.区域要素流动的客观基础

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是复杂多样的。从最一般的含义来说,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客观基础是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性——“生产要素差”。所谓生产要素差是指生产要素在数量、质量、种类、地域空间配置、市场收益率、成本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具体而言,生产要素差可分为如下六种类型。

1)同质差与异质差

同质差是指处于同一发展层次、水平、阶段上,并具有相同性质的生产力,在数量、性能、规模及形式方面存在的差异。异质差是处于不同发展层次、水平、阶段上,并具有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在数量、性能、规模及形式方面存在的差异。同质差易于消除或弥补,而异质差则难以弥补。

2)质量差与数量差

质量差主要表现为同种类生产要素在品质和等级方面的差异。如同行业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同种技术装备的品质、性能,同类基础设施的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数量差则主要反映同种类生产要素的数量规模和集中程度,即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方面的差异。质量差、数量差与前述同质差、异质差不能混淆,同(异)质差的质,是联系系统整体而从层次、地位的角度观察的生产力性质;而质或数量差所指的“质”或“数”,则是可以不联系系统整体而从技术、工艺意义上考虑的生产力的具体质量或数量,是可以加以精确度量的。

3)区位差与时序差

区位差主要表现在经济空间总容量、生产力的聚集状态、具有经济意义的地理条件等方面。时序差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其形成、保持、耗损、改造、转移、反馈、运筹等方面的时间占用和时间衔接上的差异。

4)局部差与整体差

局部差是区域生产力仅在微观组合(如企业)或个别环节(如能源供应),在其运营的质量、数量、时效等方面落后或先进相比较的差异。整体差则主要表现在全国范围各区域在总量、总体结构、总体功能等方面的优劣差异。局部差与整体差具有相关性。

5)硬件差与软件差

区域间实体性生产要素的差异,称为硬件差,如区域间设备、基础设施的差异。不具有实体形态的生产要素的差异,称为软件差,如劳动力智力素质、工作经验、管理方法、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差异。

6)配置差与运营差

区域生产力在配置状态上受制于自然、社会、政治、军事等因素形成的差异,称为配置差。配置差使经济运行条件先天缺损。运营差是区域生产力在运行、经营过程中显现出的效益差异。这种差异既可以有先天差异,又可以是“后天”条件所造成。

上述差异都是区域生产要素的差异。这种差异提供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客观基础。按照市场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总是要向边际收益最大的区域流动,从而使生产要素向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生产结构层次较高、经济效益较高的发达地区集中。从一定意义上说,流动既是交换的前提,又是交换的展开过程。因此,无论从时间上看,还是从空间上看,要素跨区域流动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一种体现。它必然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入与流出,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3.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与形式

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一般而言,生产要素在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间流动,在流动方向上表现出如下三种方向:①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流动,需求引力越大,说明要素稀缺性越大,要素的供需矛盾越尖锐,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进入;②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流动,即要素在流动中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追求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扩大;③向最近的区域流动,即就近流动原则,距离越近,信息传播越完备、越迅速,要素流动越便利,成本也就越低。

此外,要素的区域流动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才能实现。从地域空间的角度看,这些形式可分为:①辐合流动,即要素跨越区域边界向另一个区域的某一个中心集合的倾向;②辐散流动,即要素从一个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的流动;③轴线汇集,即要素跨越区域向某一线状地带(如铁路、河流、狭长平原)聚集的流动;④区际推动,即要素从一个区域移向另一个区域的相对分散的流动。

(二)区域要素流动的类型

在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知识技术三种可移动性生产要素是最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据此,可以把区域要素流动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二是区域资本要素流动,三是区域技术要素流动。

1.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

劳动力要素是诸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从时间上看,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可以分为短期流动和长期流动;从流动的地域空间范围看,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可以分为区域内部流动和跨区域流动。区域劳动力流动显示出“向心”和“离心”的趋势。所谓“向心”趋势是指劳动者由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流向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离心”趋势则是指劳动者由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劳动者离开旧的经济中心,迁往正在形成的新的经济中心。劳动力流动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劳动者总是流动到自己熟悉的地方。这样可以降低流动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除非有其他因素影响,劳动力流动总是由近及远逐渐进行的。准备流动的劳动者也往往依靠各种渠道获得经济信息,特别是区域间的工资差异和就业机会。在一次成功的流动以后,紧接着会有若干次类似的流动。而不成功的流动则对后续流动起着阻碍和抑制作用。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是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类型,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因,影响经济运行的其他方面。具体而言,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具有如下特点。

1)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会产生马太效应

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是由区域劳动力供求状况引起的,反过来又影响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劳动力供求客观上存在时间差异与区域差异。一般而言,劳动力往往是从低工资区流向高工资区,从劳动力剩余区流向劳动力短缺区。欠发达区域有选择的人口外迁对区内劳动力需求所产生的累积性综合负面影响比单纯的劳动力总供给减少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流出的可能是年轻的、受过教育且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这种迁移不仅无助于缩小区域差异,反而会扩大区域收入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有助于推动农村城市化。但在城市扩张中的聚集经济与人口迁入之间会产生彼此推波助澜的效应,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发达区域希望迁入的是有知识、有技能、能为发展本区经济所用的劳动力,而不希望迁入毫无技能、只增添区域公共物品供应负担的劳动力;而欠发达区域希望迁出的则是无生存手段者以减轻社会负担,而不是那些有技能的、在区域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人才。

2)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会造成多种外部性

劳动力迁移会对迁出区与迁入区的产品价格、工资与收入水平、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教育投资的转移、资本的再分配等产生广泛影响。流入或流出的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劳动力的流动会影响相关区域的规模效应;作为消费者,劳动力的流动会影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间接影响区域价格、收入水平等。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对流入区与流出区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效应不一定正好相等。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流入区的角度看,劳动力的流入使该区域的税收增加,同时,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持;对于流出地区,由于具有税收贡献能力的人员减少,地方政府的收入也相应减少,一般认为会造成效率的净损失,尤其是人才流失。事实上,在劳动力要素流动过程中,虽然迁出地区的人才外流了,但对留下未走的劳动者却减少了竞争的压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人才流出地区人才的成长,从而具有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的一面。另外,一些区域得自流入的区外劳动者的汇款及由流动者带来的经济交往、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3)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对生产要素构成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当劳动力从乙地流往甲地时,改变了两地的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乙地本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劳动力流入甲地表明甲地具备部分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要素构成,从而扩大了这种产品的生产。与此同时,乙地由于劳动供应量减少,势必将削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降低了工资较低的乙地生产传统产品的能力。此外,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还可能减少实物流动,需要比较劳动力流动和商品流动的相对自由程度以及劳动力流动成本和商品运输成本的大小。此外,劳动力流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劳动者流入一个陌生的区域,在生活甚至生存没有着落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犯罪心理和行为从而危害当地的社会治安。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有利于生产要素地域空间配置的调整与改进,从而对区域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2.区域资本要素流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时间角度看,资本流动可以分为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从流动方向看,可分为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从投资角度看,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对于特定经济区域而言,资本形成有两个途径,即区域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区外资本净流入。资本地域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存在着资本相对密集区和资本相对不足区。资本剩余与资本不足都会损害资本的使用效率。事实上,在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不可能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没有外来资本流入的情况下,特定区域的资本供给取决于本区域的储蓄能力和居民的储蓄倾向。而储蓄能力直接与区域国民收入水平相关:一个区域在资本供给不足,而本区域储蓄率的提高又已经达到某种界限时,需要从外界输入资本。资本流动既是联系各区域的重要渠道,又能够为区域带来净收益。当存在区际资本流动时,一个区域通过资本流动就可以平抑消费水平在不同时期的波动。在经济不景气时,该区域可以借入资金,而在经济高涨时借出资金,从而使消费水平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一个区域要吸引外部资本流入,就必须保证由外部流入的资本在流入区域能够得到相对流出区域高的利润。但是,由于交易成本和风险的存在,如果利润的差别在投资者看来不足以补偿交易成本和风险的话,资本就不会从利润率较低的区域流向较高的区域。对投资者而言,收益的增加或风险的降低都会使他享有更高的效用水平。区域间资本流动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原因,而且就算在同一时期,不同资金跨区域流动的原因也不一样。从经济方面讲,区域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追逐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和分散风险。一方面,区域间利率差异引起资本区际流动,资本从利率低的区域流向利率高的区域,直到利差消失为止。对由于利差引起的资本国际流动,除利率的差别外,通常还要考虑汇率的变动。当获得的利差不足以弥补由于汇率变动而导致的汇兑损失时,通常不会发生纯粹由于利差原因而引起的资本国际流动。另一方面,分散货币和投资风险的要求,加大了资本的区域间特别是国际流动。一些保值性资本的流动通常与资本的安全得不到保证以及资本的价值得不到稳定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的区域间流动特别是资本的国际流动通常还受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1945—1960年,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和对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军事援助总额达到778亿元,主要就是美国出于政治战略等的考虑而形成的大规模资本流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世界银行集团和一些区域性的国际金融组织,如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出于全球或地区政治和经济战略考虑,也在不断加大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重点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教育、环保和医疗卫生等项目,使得流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较贫困国家的资金不断增加。

可见,区域资本流动不仅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因,一些非经济因素对区域资本流动也产生影响。资本流动对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与知识技术要素流动具有诱导性作用。

3.区域技术要素流动

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等,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总结的用以改造自然的知识体系。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通常融载于以下要素中: ①拥有生产技术知识的劳动者;②物化成一定的机械装备和装置;③生产产品、生产工艺、操作技巧的专利和技术秘密;④传播技术的情报信息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区域技术要素流动对其他生产要素区域流动的促进和制约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中,知识、技术的区域扩散与集聚将成为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客观基础。

区域技术要素流动,也可称为区域技术转移,是指一个区域的技术持有人把技术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给其他人的过程。根据转让是否有偿,技术流动可分为区域技术贸易、区域技术交流和区域技术援助三种方式。区域间的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区域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一般商业条件从事技术使用权买卖的一种交易行为。区域技术贸易是区域技术要素流动的主要形式。区域技术贸易的形式主要有:①直接技术贸易,即通过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技术秘密的转让,引进方从输出方取得制造、销售某种产品的权利,并得到相应的技术;②引进成套或关键设备;③区域间联合投资,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由拥有技术的一方将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折价入股或提取技术补偿费等,将技术传递给合作的另一方。区域技术交流属于无偿的技术转让,一般通过非市场的渠道进行。随着人员、货物和信息等在区域间往来和交换的日趋频繁,技术交流在区域技术流动中的作用也不断扩大。区域技术交流的方式有科技资料、情报和仪器样品的交换,举办学术会议和国际博览会,举办技术开发中心和共同研究项目,进行访问考察或工作等。区域技术援助是指某一区域向另一区域无偿地或按优惠条件传授技术知识,协助建立科技项目,并提供相应设施,以促进受援区域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区域技术要素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原因,又有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原因。从经济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技术转让是跨国公司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技术向国外子公司或分公司转让,可以使这些公司在当地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二是以技术换市场会引起技术转移。通过出口成套设备商品实现技术输出带动商品出口,或者通过把技术输入到另一区域,换取对方开放市场,都会引起技术的区域流动。三是为获取技术转让费用,尽快收回技术投资。由于各个区域的技术状况存在差异,技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相同的技术商品在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价格,因此会发生技术商品从价格低的区域向价格高的区域流动。另外,随着世界技术革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投入的科研费用越来越高,技术拥有者也迫切需要尽快收回投资。四是技术输出可代替或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输出。如通过技术入股来发展对其他区域的直接投资,或者通过技术输出带动劳动力或资本等的输出。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看,出于政治或者军事等方面的考虑,技术先进国家或区域也会无偿或者按优惠条件通过技术援助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向一些落后国家或区域提供技术。此外,技术创新或由于制度创新而引起的技术要素过剩具有溢出效应,这也是区域技术要素流动的重要原因。

区域技术要素流动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的变化,其速度越来越快,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三)中国的区域要素流动

1.中国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

劳动力作为经济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的,个人和企业都缺乏对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决策权,劳动力在跨区域流动中表现为服从于国家的计划安排。尽管在此时期同时存在规模或大或小的自发性流动,但由于政府的限制,在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中仅占很小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迅速,人才流动日趋频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特别是体制、制度因素减弱,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大,出现了许多特点。

(1)劳动力流动已由“从农村到城镇”的单向型发展成为“双向型”模式。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经商;另一方面流动到乡村就业的城镇劳动力逐年增多。

(2)劳动力在地区(跨省)之间流动。主要表现在:①大量人才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其中不少是高、精、尖人才,且主要流向东南沿海省份和经济特区;②流动的有序性得到加强;③出现了原来流向沿海省份和经济特区的人员“回流”的现象。

(3)劳动力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流动。总体上看,公有制单位为净流出,非公有制单位为净流入。

(4)劳动力在城镇各类单位之间流动。

(5)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之间流动。这种流动不仅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同步增长,而且流动的规模逐年扩大。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动力。市场经济客观上也要求劳动力尽可能地自由流动,以期达到与劳动资料的有效配置。

总之,区位收益差异的存在是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动因,生产的社会化是劳动力大规模全面流动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说,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2.中国区域资本要素流动

资本是劳动者用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价值的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各系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过多地依附于财政部门和计划部门,因而不能跨区域地组织资本流动。在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地位未确立,在否定市场的经济背景下,区际的资金流动极小,从而也导致区域经济缺乏活力,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并购,以资产重组为主要方式的直接投资迅速扩张,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和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及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投资等,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区域之间的资本要素流动,区域间资本要素流动异常活跃。

3.中国区域技术要素流动

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是通过国家计划组织实现的,而且主要是围绕大型基地、大型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展开的。当时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有两大特点:①技术区际转移主要依靠行政调配方式;②技术要素转让基本上是无偿的。所以,当时的中国区域技术要素流动很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国家计划或其他方式的干预来实现技术跨区域流动的情况依然存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沿海发展战略,即首先在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和技术,依靠国外引资和外汇储备购买技术。其途径包括技术许可证贸易、技术咨询服务、合作生产、进口关键设备、进口成套设备等。这一时期,中国以引进成套设备为主,以改变中国工业设备的落后状况,扩大生产能力。90年代初,国家发展战略由地区倾斜转向产业倾斜,许多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提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发展的重点。要求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结合起来,开始注重技术许可证贸易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引进,并加强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支援与技术协作,推进了中国地域空间上的技术与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