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充市乡村旅游实证研究

南充市乡村旅游实证研究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2.1 南充概况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离成都约200千米,城市人口居四川省第二位,有20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千米嘉陵江水域,在南充市境内就达300多千米,辖区内有顺庆区、嘉陵区、高坪区三个区和南部、西充、营山、蓬安、仪陇等五个县以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目前,南充市的乡村旅游在发展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六种。

6.2.1 南充概况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离成都约200千米,城市人口居四川省第二位,有20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千米嘉陵江水域,在南充市境内就达300多千米,辖区内有顺庆区、嘉陵区、高坪区三个区和南部、西充、营山、蓬安、仪陇等五个县以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南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南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全国和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个,旅游景点60余处,包括以三国文化为主线的陈寿万卷楼、张桓侯祠,朱德、张澜、罗瑞卿的故里锦屏山、西山、白云寨、升钟水库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南充人,南充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三国文化研讨会永久会址。南充市境内三国遗址较多,诸如万卷楼、张飞庙、谯周墓、王平墓、瓦口关古战场等,为其形成了独特的“三国文化”。南充是国内外闻名遐迩的丝绸城,中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南充是中国春节文化的发源地。阆中天文学家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太初历》,中国使用的农历是在其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太初历》确定了岁首,春节由此开始。2009年,阆中市被中国名家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称号。

6.2.2 南充乡村旅游概况

南充市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早是以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农家乐为主,其中以顺庆城郊西山附近的“农家乐”开办最早。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旅游逐渐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南充城区周边自发兴盛起来。进入2000年后,特别是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后,南充市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城镇(包括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度假带。2011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3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3.4%;乡村旅游总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2]2015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4个、示范村27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5个、示范村44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53家,其中四星级乡村酒店7家。目前,南充市的乡村旅游在发展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六种。一是城市依托型。这种类型主要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人口日益渴望摆脱交通拥挤、人口密集、污染严重等城市环境的需求,借助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村寨风光,以钓鱼、观光、品尝等活动为诉求点,回归自然、贴近农村生活的乡村旅游。二是观光型,主要以特色农业、优美田园风光、传统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为主,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乡村生活等旅游需求。三是民俗风情体验型,主要以展现青山绿水和乡风民俗、宗教信仰为主题,集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为一体。四是康复保健型,主要为满足人们在紧张劳动之余,以疗养、养生、健康娱乐为主题,来消除疲劳、放松身心的一类旅游活动。五是景区承接型,主要依托景区,满足游客吃、住、行、娱等活动的需求。六是现代农村科技型。此类型以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示范园为主题,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增加游客对农业科技知识的了解。

6.2.3 南充乡村旅游的开发优势

1.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南充市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尧、虞舜之前便谓“果氏之国”,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是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的驻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孕育了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史学大家陈寿、天文历法巨匠落下闳和忠义大将军纪信等众多历史名人。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等的出生地。

2. 环境优美、宜居宜游

南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39.3%,城区绿化覆盖率40.5%,空气质量优良,成功创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南充位于嘉陵江生态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风景名胜众多,风光旖旎秀美,三国遗迹、古城风水、将帅故里、嘉陵风光独具魅力,全市共有A级景区17个,其中4A景区6个、星级宾馆25家,阆中古城在川东北率先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53.78亿元。

3.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南充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角经济区要处,地处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是“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之地,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建成沪蓉、兰海、成德南、南大梁等8条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兰渝线、成达线从中穿过。南充高坪机场已建成双跑道,可起降大型客机,通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西安等城市。嘉陵江流经全境300多千米,千吨船队可直达上海。国家光缆、微波通信干线纵贯全境,在川东北率先开通4G网络,属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川东北地区出口商品可以直接通过中国海关南充办事处报关、封签,2014年进出口总额28088万美元。

4. 经济活跃、市场繁荣

南充正在加快构建以现代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为主的经济高地,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2014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76.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6户,已经形成了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等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潜力产业快速发展。建成工业园区85平方千米,先后引进燕京啤酒、汇源果汁、南京雨润、潮州三环等一大批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企业。2014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3.4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保持双高位增长,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 154.46 亿元,各类贷款余额1 038.07亿元。

6.2.4 南充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科学规划

从乡村旅游规划来看,南充所辖的大多数区县对乡村旅游发展缺乏总体的科学规划,缺乏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产品单一,盲目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重规模、轻质量。一些区、县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和税收,对开发缺乏有效调研,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仅凭着一股热情,只讲速度,不求特色,没有从可持续发展来考虑乡村旅游的未来规划,就匆忙上项目,导致效益低下。特别是城市近郊的“农家乐”,往往根据经营者主观意图,自主规划、自行设计、独立建设,没有合理的规划和相关政策的约束。因此,出现乱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南充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各景区的有效整合,缺少精品路线,景区之间联动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品牌化程度低。

2. 服务意识薄弱

旅游经营活动都是以游客满意为工作出发点,乡村旅游必须围绕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乐运行安排旅游活动,所以从事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应该具备服务意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南充许多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是由当地村民担任,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服务意识,政府主管部门和经营者没有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为农户自主经营,管理上很不规范,国家和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在定价方面,政府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经营者随意定价,有的价格过高,甚至现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宰客现象,这给游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3. “乡村性”缺失

乡村旅游的卖点就在于其“乡村性”,这也是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的最重要的吸引力。与城市旅游不同,乡村旅游更具有大自然原生态的环境,这正是游客们追求的旅游特色,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他们更追逐城市生活,在生活方式上向“城市人”看齐,在房屋建筑风格上仿照城市建筑,由此,也就造成乡村性逐渐消失,乡村旅游的产品也没有了原有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 治安状况较差

有的乡村景点一到周末,由于游客大量涌入,而当地警力有限,因此导致治安状况较差,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去城郊一乡村旅游景点体验时,就碰上游客之间因道路拥挤、车辆擦挂,发生斗殴事件。游客的人身、财产、饮食等安全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将会极大地降低游客的满意度。

5. 交通拥挤

交通规划没有超前意识,往往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规划没有超前意识,而交通设施直接影响到景点的可进入性,是影响景点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南充有些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崎岖难行,再加之大多数游客采取“自驾游”的方式参与南充市乡村旅游,交通拥堵、停车位难寻、旅游干道的狭窄极大地影响游客游览兴趣。

6. 卫生状况差

南充不少景点的卫生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屡禁不止,旅游经营者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和措施,对游客行为也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劝诫,许多景点随地乱扔纸屑、果皮、食品袋等,游客随意践踏绿地,造成了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恶化,自然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我们认为,南充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乡村旅游中具有普遍性,是全国乡村旅游问题的缩影,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各种因素和制度影响与制约的结果,既有硬件问题,也有管理能力和意识等软实力问题。我国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但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特别是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的更少;基于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对乡村旅游概念、内涵研究多,对乡村服务质量提升研究少。基于此,本书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发放问卷,调查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从中发现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存在哪些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如何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给出对策建议,也是对乡村旅游发展作出的一点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