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丹寨乡村旅游模式

丹寨乡村旅游模式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光智丹寨县朵往颂创新农业合作社初建于2012年6月,位于龙泉镇交圭村。在丹寨县委县政府及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们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思路进行发展,目前已有合作社成员306户,注册资本320万元,主要从事绿色粮食标准化种植和养殖生产及销售业务。2014年被国家九部委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

李光智

丹寨县朵往颂创新农业合作社 理事长)

丹寨县朵往颂创新农业合作社初建于2012年6月,位于龙泉镇交圭村。在丹寨县委县政府及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们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思路进行发展,目前已有合作社成员306户,注册资本320万元,主要从事绿色粮食标准化种植和养殖生产及销售业务。2014年被国家九部委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

几年来,合作社以社员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入股或流转方式,组织开展农业规模经营,探索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新型经营方式。现有统一经营的土地 856 亩,主要开展硒锌大米种植及硒锌茶叶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黑毛猪养殖、土鸡养殖、乡村旅游等。

我们积极探索特色农业生产项目,提高土地收益,开展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土地亩均收益达到近5000元,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收入。为了改善土地耕作条件,推进生态循环利用,2013年投资120多万元,新建了年养殖3万只的标准化土鸡养殖场,今年又新建了可养殖300头的“交圭黑猪生态养殖场”。初步形成了“粮食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规模化养殖园”,在探索规模经营、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立足规范管理

(1)完善组织机构。为了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合作社的各项工作,切实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内部成立了四个部门。

综合管理部:主要负责工作总体协调、协议签订、情况上报等,确保政令畅通。

生产管理部:主要负责技能培训、生产组织管理、机械作业等,保证正常生产经营。

财务管理部:主要负责经营核算、工资发放、资金调度等,确保合作社正常运转。

项目管理部:主要负责项目申报、政策争取、规划实施,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

(2)完善规章制度。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依照章程,制订了理事会工作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

(3)制订发展规划。较多国家级专家学者深入实地考察,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制订了10年的规划发展目标和“突出特色、分步实施、长短结合、滚动发展”的经营思路;明确了“种养加循环利用,粮果菜协调发展,短中长优势互补,原生态绿色健康”的发展方向;确立了“社村联合、协同发展,社民携手、共同致富”的办社思想。计划与龙头公司合作,到2020年建成2000亩以粮食标准化生产为主,水果、蔬菜为辅,种养加循环利用、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园”。

二、努力提高效益

(1)总体效益。2014年实现经营总收入312万元,其中:粮食收入103万元;茶叶收入54万元,养殖收入93万元,乡村旅游接待62万元。总支出 226 万元,其中:土地流转费47万元;社员劳务工资86万元;生产经营及杂费共93万元。盈余 86 万

(2)社员收入。2014年合作社社员获取的直接收入达到153万余元,其中:土地流转和劳务收入47万余元;种植和养殖收入106万元。在合作社现已入股、流转土地中,亩均纯收入1800 元,远远超过原先农民自主经营的收入。

(3)社会评价。合作社虽然创立已有几年时间,但荣获“国家及示范社”,对我们既是莫大的鼓舞,更是激励了我们的信心。合作社的创建运营,不仅给社员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和未来的希望,也给周围村庄和农民带来了不少便利,合作社基础建设(道路、水渠、机井等)为附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今年初经过民主测评,合作社拥护和满意率达到 100%。

三、不断总结完善

(1)合作社创办得到多数农民拥护。合作社创办以来,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对社区进行全方位的软硬设施建设。现在村组的道路好走了、环境改变了、社员们的收入增加了。绝大多数群众积极响应合作社的号召,打心眼里感激合作社给村民带来的好处。

(2)完善了土地流转的长期机制。经过与合作社所在地村组和农民多次协商,形成共识建立了土地流转(或入股)的长期机制:一是尊重自愿原则,周围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可以采取流转或入股的方式,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也可以采取合作社托管的方式由合作社管理;二是无论哪种方式,经营期限原则上应在10年以上,并经过政府和农经部门鉴证;三是流转土地以每亩约定的价格支付土地流转费,入股的土地按照约定年度总价参与合作社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是流转或入股期间,农民原来应该享受的政策性补贴归农户所有;五是流转或入股土地的农民可以优先进入合作社安排适当工作,参与生产劳动。

(3)经营管理必须逐步规范化。合作社成立之初,作为农业生产,我们也想试验一种宽松自在的生产管理环境,但实践证明在农业生产上没有规范的管理,就没有经营效益。要使合作社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走规范管理之路,为此,我们在调整机构设置的同时,制订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加强环节管理,在种植上,选择优良品种,实行精耕细作,进行科学配方施肥,不仅抓住了时机,节省了资金,还提高了作物质量和产量。在管理上,对社员进行有效组织分工,实行包保责任制,对生产效果进行评比和奖惩,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在业务活动中,坚持合同管理,诚实守信,树立合作社良好的外部形象。

(4)把社员组织好才能取得成功。把社员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是农业合作化面临的一个很关键和迫切的问题。目前,社员的土地大多数都是以流转方式参与到合作社的,对农民而言他们认为是一种买卖关系,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好与坏和他们没有太大关联。要充分发挥并调动其积极性,应尽量引导农民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参股,真正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年底按参股多少分红,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改变松散消极的观念,树立“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的理念,做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四、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农民的松散习性与规范管理的矛盾。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三十多年,农民自己各种各的田,已经养成了松散的习性甚至有些惰性,特别是他们对生产环节的马虎意识,给我们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技术落实带来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一是要逐步引导,加强培训。为此我们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标准的培训教室。二是完善规则,逐步推行。改变农民的习惯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但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一个新事物的发展,而且要发展的很好,就必须下定决心来逐步改变,逐步将他们培养成新型的农业产业职工。

(2)社员的期望与大农业生产效益的差距。大农业生产目前的经济效益还是很低下的,特别是粮食生产,每亩土地流转费加上种子、机械作业、人工费成本需要1300 元左右,年景好收入也就是1500 元上下,稍有灾害就会亏本。而社员们都期望合作社能够为他们改变这个现状,带来更加丰厚的收入,但这个愿望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我们正在不断选择新的项目,比如发展养殖业、种植水果、蔬菜等相对较高附加值的生产项目,努力提高盈利能力。

(3)农业设施落后。交圭村土地较为分散,而且大都在有一定坡度的山上,无法实现大型机械耕作。配套的山塘、沟渠、机耕道等也相对较少,无法大规模实施标准化种植。

(4)乡村旅游软硬件薄弱。交圭村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交通条件,但景点开发建设、旅游综合服务相对滞后,民族文化挖掘和传承、手工艺品加工、生态农业观光等一大批有文化有内涵的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五、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1.尽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征信体系。这个目前农业部牵头九部委已经发文解决。

2.政策扶持能否突出重点,发展好几个合作社,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片区,切实起到引领示范效果。

3.合作社国家补贴应加大力度,包括落实上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4.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能够向合作社倾斜,并由合作社自行承担建设主体。2010年农业部等七部委就已经印发《关于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的意见》,但这些年来落实的不好。同时应加大对正规经营管理的合作社区域内的农业设施建设投入,如水利灌溉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治理等项目。

5.争取金融机构对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是一个瓶颈,盼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从“财政资金、农发行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方面再有所放宽,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