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与中国产业发展机遇

“互联网+”与中国产业发展机遇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举措助力新常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和产业调整的方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中国制造2025”、“两化深度融合”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产业发展体系。(一)“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1.“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及地位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工业基础最完善的国家。“互联网+”也将成为实现“中国制造业2025”任务和目标的技术路径之一。

“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和产业调整的方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中国制造2025”、“两化深度融合”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

1.“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及地位

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工业基础最完善的国家。在全球500多个主要工业品中,我国已有220多个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8],煤炭、水泥电解铝、生铁、精炼铜、化肥、家电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含量低、产能过剩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大而不强。在2015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一部署是着眼于解决中国工业领域的关键问题而出台的整个工业、制造业领域的顶层设计,与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类似,都是制造业发展的国家级战略规划。

2.“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开端

尽管从全国范围来看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但制造业仍是我们的优势产业[9]。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可以概括为“三十年,三步走”[10]:2025年中国制造业可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位居第二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2045年中国制造业可望进入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其中,“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

3.“互联网+”趋势下中国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从理论与实践上来看,互联网可以而且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去,现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有互联网的影子。但如前所述,互联网与不同产业融合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2015年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通过产业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来看,“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将是“互联网+”重点的发展领域,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特点。“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产生的智能制造,构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技术支撑。“互联网+”也将成为实现“中国制造业2025”任务和目标的技术路径之一。

4.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五大工程建设

为了保障规划的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规划提出了五大工程建设[11]:第一,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来建设创新中心,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为基础,以产业联盟形式来承担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然后市场化地组建,阶段性地形成成果。第二,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第三,工业强基工程。主要为了解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的落后问题。第四,绿色发展工程。打破环境和资源的约束,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五,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当前“核高基”、互联网、数控机床、大飞机等专项已经在做,今后还要推进一些新的专项来启动,来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二)“互联网+”与两化深度融合

1.工业化与信息化:认识升级

工业化与信息化这一对概念,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十七大继续完善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科学发展的观念,被表述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明确了两化深度融合成为我国工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表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更加紧密。“深度”体现在信息技术对工业化的全方位渗透:从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内容上来看,侧重于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技术、产品、业务以及产业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两化深度融合,与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在本质上的要求是类似的,都旨在促进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与工业生产的深层次融合。但我国面临着更复杂的生产现实,中国的工业发展及其对信息化的应用非常不均衡,在发达国家全面探索由工业3.0向工业4.0转变的时候,我国许多工业部门的自动化程度还没有完全实现,部分工业仍处在2.0时代或3.0时代。这就意味着,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任务更艰巨,不仅要紧随发达国家赶上互联网工业4.0的发展,还要弥补不足,补上工业2.0、3.0的短板,这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互联网+”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升级版

两化深度融合虽然比两化融合拓展了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但其主要内容还是针对信息化与工业化两个方面,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而“互联网+”除了将互联网运用到工业领域外,还可以将互联网应用到其他行业,因而“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同时,“互联网+”的“+”,并不意味着互联网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和改造,其核心和关键在于创新。如果说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工业化的成本,那么“互联网+”与工业化融合的作用则主要在于提高工业创新能力。两化深度融合,也必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也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带动下,两化深度融合将步入新阶段。

(三)“互联网+”与新兴产业发展

1.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12]

世界范围内的新兴产业正在随着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涌现,在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开始替代传统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即便是发达国家普遍回归制造业,也绝不是简单的生产制造环节的回归,而是利用制造业这一躯壳,借助互联网这一有效工具,广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互联网将给制造业带来新的活力,改写工业生产的方式和组织模式,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13]。而互联网催生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重要砝码。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2.“互联网+”促进新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基础设施,主要在于交通、水电管网、通信等有形和无形的网络。而“互联网+”是一种以信息或数据为生产要素的生产模式,其依赖的基础设施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如何收集信息及数据?从哪里收集信息及数据以及如何处理信息与数据使之服务于其他产业?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三类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收集信息与数据的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海量数据,但如何收集这些数据,却是最近这些年才被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数据的产生速度快于之前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数据被收集起来。“互联网+”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智能终端设备产业的发展。

二是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当前数据来源的渠道中可以看到,工业领域的数据收集落后于生活领域的数据收集。当前针对消费领域尤其是电子商务交易的数据,数据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但工业领域的数据化程度相对滞后,如加工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很多生产设备产生的数据并未被有效记录。随着各类传感器的发明和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产生的数据被收集起来,极大地扩展了数据收集的范围。

三是处理信息与数据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收集数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与数据的处理成本。在互联网简单应用时代,掌握了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就在竞争中具有优势;而“互联网+”时代,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