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业结构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行业结构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战略定位就是在企业与其环境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由于深受产业组织经济学哈佛学派的影响,迈克尔·波特把该学派著名的SCP分析框架引入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从行业整体视角来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不过,迈克尔·波特指出,那种认为企业的盈利水平取决于企业间竞争行为的观点是片面的,具有极大的误导性。

战略定位就是在企业与其环境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44]企业经营环境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包括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与技术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尽管这些环境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对企业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企业经营环境中最重要的环境是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尤其是行业结构在整体意义上决定了行业的竞争强度和盈利潜力,因而也决定了市场竞争的规则和企业战略的选择。一般地说,行业外部的环境要素只在相对意义上具有显著作用。这是因为,行业外部的环境要素通常影响着行业内部的所有企业,关键在于企业应对这些环境要素的能力。[45]

作为一个产业组织经济学家,他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同一个行业中一些企业的盈利水平高于其他企业?迈克尔·波特作为一个产业组织经济学家,无疑对这一问题也表现出了应有的关注。但是,对企业战略理论研究领域可谓幸事的是,迈克尔·波特超越了对这个问题的一般性思考,他更加关注的是,一个企业如何在特定的行业中持久地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回报?由于深受产业组织经济学哈佛学派的影响,迈克尔·波特把该学派著名的SCP分析框架引入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从行业整体视角来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哈佛学派著名的SCP分析框架中,S是市场结构(Structure),C是企业行为(Conduct),P是经济绩效(Performance),其核心的观点是,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了经济绩效。这种视角有别于企业战略理论研究领域之前通行的案例研究方法,为企业战略理论研究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进而促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诞生。

行业是由一群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组成的。不过,迈克尔·波特指出,那种认为企业的盈利水平取决于企业间竞争行为的观点是片面的,具有极大的误导性。事实上,在一个特定行业的内部,企业间竞争行为往往根植于其基础经济结构,并且远远超越了现有竞争者的行为范围。也就是说,除直接的竞争对手外,上游供方、下游买方、替代品、潜在进入者都是企业的“竞争对手”,它们都会与企业争夺利润,或限制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在不同的情况下显现出其重要性。迈克尔·波特把这种性质的竞争称为“扩展竞争”。[46]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行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及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该行业内部的竞争强度和盈利潜力。从企业的角度看,这五种竞争力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利润回报。我们不妨把行业的这种作用称为“钳制作用”。如图6—2所示。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对抗是人们最熟悉的竞争行动,也是人们对竞争的最基本的认识,通常包括价格战、广告战、新产品投放、服务增强等形式。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或为了改善自己的经营业绩,会首先发起竞争行动。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关系,一个企业的竞争行动会对其竞争对手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而可能会引发竞争对手的报复行动,这意味着企业首先发起的竞争行动可能导致也可能不会导致首先采取行动者及行业整体的状况改善。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企业间的竞争对抗行动持续升级,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有可能受到伤害,行业整体状况将变得比以前糟糕。

图6-2 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及相互作用关系

潜在进入者威胁是指,潜在进入者的存在将使行业中的现有企业面临极大的盈利压力,甚至是生存的威胁。这是因为,当潜在进入者进入企业所在行业,成为现实的竞争者,必然会参与对现有市场的争夺,这无疑会导致当前的产品或服务价格被压低,或者提高了在位者的经营成本,从而导致在位者利润率下降。如果潜在进入者使用的是突破性技术,就可能改写竞争规则,颠覆在位者的市场地位,甚至将在位者淘汰出局。

替代品生产者威胁是指,替代品生产者可以提供与行业中企业相同或相近功能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特别是在行业中的产品或服务价格较高的情况下,顾客往往会寻求替代品,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换言之,替代品的存在设定了行业中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行业的潜在收益。替代品的性价比优势越显著,就越能限制行业的利润潜力。对企业而言,应当密切关注以下类型的替代品,一是它们具有通过改善产品性价比从而取代行业原有产品的潜质,二是它们原本是由盈利水平很高的行业生产出来的,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或性能的改善而成为现有行业的替代品。

买方是指产业链中企业所在环节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单位。买方议价能力来自于买方在与上游产品或服务提供商交易关系中的地位。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买方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一是买方的购买量较大,在上游提供商的销售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二是买方的同行企业数量较少,即行业集中度高,而上游提供商的同行企业数量较多,即行业集中度低;三是买方实力较强,具有进行后向一体化的潜在威胁;四是买方具有相对上游提供商更低的转换成本,从而在与上游提供商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处于更主动的地位;等等。买方议价能力可以使买方向上游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压低供应价格、规定更高的产品质量、要求更多的服务项目等,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换言之,买方议价能力可以使上游提供商的利润轻易地转移至买方,从而对上游提供商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供方是指产业链中企业所在环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资源的供应单位。供方议价能力来自于供方在与下游买方交易关系中的地位。它们往往通过提高价格或降低质量与服务等手段,向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施加压力,以此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由此可见,供方的议价能力越强,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潜力就越低。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供方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一是供方的同行企业数量较少,即行业集中度高,而下游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低;二是供方没有遭到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在与下游企业的交易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三是供方产品是下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投入品,且下游企业转换成本高;四是供方企业实力较强,具有进行前向一体化的潜在威胁;等等。供方的威胁手段通常包括:一是提高供应产品的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供方议价能力可以使下游企业的利润轻易地转移至供方,从而对下游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