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型组织国内外研究情况

学习型组织国内外研究情况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项修炼》一书出版后,最初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争议,有些学者积极地肯定这一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并开始该理论的研究,而有些学者则持怀疑或观望态度,但企业界却普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探索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并就遇到的实际问题向彼德·圣吉咨询,很多著名企业成为1990年彼德·圣吉创办的MIT组织学习中心的咨询服务客户。

《第五项修炼》一书出版后,最初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争议,有些学者积极地肯定这一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并开始该理论的研究,而有些学者则持怀疑或观望态度,但企业界却普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探索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并就遇到的实际问题向彼德·圣吉咨询,很多著名企业成为1990年彼德·圣吉创办的MIT组织学习中心(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enter,简称OLC)的咨询服务客户。该学习中心的研究人员常接受邀请到各公司,和现场人员共同实验如何将公司转型成为学习型组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工作使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互相促动,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快速发展。

随着学习型组织在企业界影响的逐渐扩大,理论界对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也由争议到肯定。十余年来,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如在学习型组织创建模型方面,除彼德·圣吉的“五项修炼”模型外,还有阿吉瑞斯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单环模式和双环模式22,鲍尔·沃尔纳(Paul Woolner)提出的“沃尔纳五阶段模型”,约翰·瑞定(John Redding)提出的“瑞定第四种模型”。根据笔者的检索结果,近年来关于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论文呈直线增长趋势,不仅有很多论文发表,而且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笔者在亚马逊网上书店(www.amazon.com)以“learning organization”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图书多达496本;以“organizational learning”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图书更有19494本之多。其中,重要著作有彼德·圣吉所领导的MIT组织学习中心组织汇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而成的《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和工具》(The Fifth Discipline Fieldbook:Strategies and Tools for 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1994)23和《变革之舞——学习型组织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The Dance of Change:The Challenges to Sustaining Momentum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1999)24,以及针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中应用而著的《学习型学校——为教育者、家长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所作之第五项修炼实践篇》(Schools That Learn:A Fifth Discipline Fieldbook for Educators,Parents,and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25等,上述著作构成了“《第五项修炼》资源库(The Fifth Discipline Resource)”丛书。

其他学者也从各种角度对学习型组织进行研究,如美国佐治亚大学的沃特金斯(K.E.Watkins)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马席克(V.J.Marsick)博士在《塑造学习型组织》(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Lessons 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ystematic Change)26一书中,以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一些企业或机构加以分析,总结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准则;布莱汉姆(B.J.Braham)在《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通过教育促进卓越》(Creat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Promoting Excellence Through Education)27中论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措施,组织、团队和个人应具备的学习态度等。亚洲学者也非常关注学习型组织研究,如日本寺本义也等五位学者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未来型组织所应采取的战略,韩国学者朴福仙利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28

中国大陆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始于1994年10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中译本,该书是在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同志推荐下出版的,彼德·圣吉为中文版撰写了序言,积极倡导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MIT终身荣誉院士杨通谊先生也为该书作序,该译著于1998年、2000年分别再版发行。该书的出版为国内各界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比较系统的论著。尽管该书为美国学者所著,结构框架、语言词汇与国内学术著作风格迥异,台湾学者充满港台词汇的中译本使得大陆人士更感艰涩难懂,但在国内一批学者的倡导下,上海、北京等地很快就开始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培训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也逐渐展开。

根据笔者对1978年至2000年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光盘数据库、1993年至2000年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1994年至200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1989年至2002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国内期刊出现有关学习型组织的论文始于1996年,1996年、1997年只有少量的译文和介绍性文章,到1998年文献量猛增,1999年至今则迅速增长。自1997年起,国内学者开始出版有关学习型组织的专著和译著29,30,31,

目前,国内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仍然是处于理论引进、介绍与探讨的阶段,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书籍很少,虽然研究论文逐年增长,但内容较散乱,有的侧重于理论化的学习模型,有的侧重于组织学习的系统思考,有理论深度研究的尚不多见。国内研究者中,清华大学的陈国权和马萌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组织学习的综述32、模型33,34、存在问题35及评价方法36的研究成果,同济大学张声雄教授创办了以推广学习型组织为主要目标的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承担了伊利集团、宝钢等几十家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顾问、咨询和培训工作,编写、翻译了关于学习型组织的著作37,38,撰写了很多介绍文章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