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控制类型的分析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控制类型的分析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来说,预先控制主要表现为组织体系的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对其过程的有效控制将有助于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保证广大居民的利益。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结果控制对于我国民营化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策内涵,决定了宏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控制属于政策控制范畴。

7.2.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控制类型的分析

1.按控制发生的时间划分

按照控制发生的时间可以将控制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如图7.2所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民营化前的预先控制,民营化过程的控制,以及民营化结果的控制。

(1)预先控制

预先控制是指在执行计划之前预先规定计划执行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和规范,以减少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混乱与偏差。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主要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之上,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偏差,预先采取措施。对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来说,预先控制主要表现为组织体系的完善。如前文所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有效组织体制和机制,可以起到预先控制的作用。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过程控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可能产生的偏差降到最小,最大限度的保证计划的实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对其过程的有效控制将有助于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保证广大居民的利益。因此,对于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过程的控制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从已执行计划或已发生事件中获得信息作为今后行动的依据。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结果控制对于我国民营化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发达国家的民营化实践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而我国的民营化改革研究与实践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基础设施民营化政策的实施经验并不很充足,对基础设施民营化的事后控制将为我国民营化政策的调整提供有效信息。

2.按控制的范围划分

按控制的范围划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控制可以分为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1)宏观控制

所谓宏观控制主要是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策属性出发的。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策内涵,决定了宏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控制属于政策控制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对民营化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微观控制

微观控制是对某一具体的民营化项目或案例(如国企撤资案例,BOT、TOT等公私合作项目)的控制,属于项目控制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对项目的确立、实施和结果等内容进行的调查、分析、建议和咨询。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成功是各个具体项目成功实施的聚集,而微观控制的作用就在于保证各个具体民营化项目的成功。

3.按控制的主体划分

按控制的主体划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控制可以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指的是基础设施民营化管理主体对民营化运行过程的控制,反映了高层管理者行使控制权力的意志。它要求高级管理层必须先准确把握如何以及在什么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控制权力。高级管理层的基本控制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系列正式的指示;确定工作中哪些方面需要调整,以和最终目标相一致;决定哪些行为需要纠正,哪些目标需要及时修正,确保新的指示和目标相符[51,92页]

(2)外部控制

外部控制指的是基础设施民营化管理者以外的主体对民营化运行的控制,主要表现为相关群体对民营化运行过程的监督、反馈与影响。通常,立法部门、司法部门、政府机关、言论媒体、一般居民、社会集团等,都能起到保障政策执行效率的外部控制作用。比如利益集团控制,利益集团会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努力推进或阻止某项政策的推行。当某种政策与其利益相抵触,他们会想方设法予以阻止;同样,当某种政策符合其利益要求,他们也会千方百计予以推进。因此,利益集团的行为将会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民营化改革的方向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