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农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

非农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2 非农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工商业的发展解放初期,H镇的工业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业为主,有木工厂、铁匠炉、画匠铺等二十几家。同时,各种工业联合体和个体手工业,小工业作坊遍布H镇各个角落。剩余劳动力转移H镇是县人口较多的大镇。H镇有成年男女劳动力22560人,全镇耕地面积为20.5万亩,人均耕地仅有3亩。

2.3.2 非农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

工商业的发展

解放初期,H镇的工业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业为主,有木工厂、铁匠炉、画匠铺等二十几家。1955年,国家开始了对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H镇个体工商业走上了公私合营的道路。1956年到1965年是H镇工业大发展时期,这期间相继成立了化工厂、酿造厂、汽车配件厂、汽车附件厂、木工厂、纤维厂,除了当地销售部分产品外,多数都销往长春市。十年“文革”期间,H镇的工业受到严重破坏,全镇十四个工业厂家工人不上班,参加运动,也照样开工资,使工业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1979年开始,H镇的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提别是从1981年开始,H镇的集体工业和个体工商业发展迅速。由于集体企业改变了经营方式,实行了经济承包,计件工资,建立了各种生产岗位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由原来的死厂变活。1985年成立了一个拥有400名职工的服装厂,为军队加工军服。同时,各种工业联合体和个体手工业,小工业作坊遍布H镇各个角落。1985年全镇集体工业有34家,包括农村22个集体砖厂,共有职工6124人。个体工业和手工业有689个,其中农村有616个,工人总数5309人。砖厂和个体手工业工人多属于亦工亦农型。全镇集体、联合体、个体和手工业作坊的工人总数为11433人,占全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H镇集体工业和个体工业互相依存,并驾齐驱,出现了历史上兴盛时期。其中,1985年S村的集体工业和个体联合体工业的产值、利润,在全H镇20个村中名列前茅[1]

1948年冬,H镇解放,商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建国初,政府为医治战争给商业带来的创伤,以繁荣经济为主,注重发展商业,原来的二十几家店铺又开始经商营业,随之成立了供销合作社,集市贸易日渐繁盛,初步有了小集市的面貌,H镇商业开始恢复。1953年到1956年,在国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推动下,H镇二十几家商业户组成合作商店,手工业联营,走上了公私合营的道路。1960年到1965年,H镇商业稳步发展。1966年开始的“文革”,给商业带来了厄运,农民自产的农副产品不允许上市,用“割资本主义尾巴”等等罪名,把商业搞的一片萧条,小商小贩受到限制,供销社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和干劲受到压制,商业上一片混乱。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商业开始转向正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H镇商业网点及个体商户大量涌现。从1980年开始,H镇的集体和个体商业都出现了经济振兴,繁荣兴旺的好势头,H镇的半公里长的商业街,集体和个体摊床,店铺遍布街头巷尾,比比皆是,农副产品大量上市,赶集交易的人群纷纷而来,日上市货物近千个品种,日交易额达万元,是H镇商业历史上最兴盛时期。

剩余劳动力转移

H镇是县人口较多的大镇。改革开放之前,人口问题并未受到重视,是一种隐性的劳动力过剩,而到1980年代之后,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1988年以来,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H镇有成年男女劳动力22560人,全镇耕地面积为20.5万亩,人均耕地仅有3亩。据计算,农村劳动力有7000人就可以经营好土地,约闲置1.5万人,加上H镇上尚有7000人“无所事事”,这样全镇需要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就达到了2.3万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劳动效率的提高解放了大批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组织与农民自组织地进行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初,产生了中国第一代农民工。H镇在1988年开始,每天骑自行车到长春上班打工的有4000多人。1988年,H镇的劳务输出渐成体系,众多年轻人开始闯南走北,“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新疆以及国外都有H镇村民的身影。据统计,在东北打工的有9360人;在京津地区经商的60人;在上海、南京打工的有130多人,在“珠三角”打工的有17人;在新疆贩运牛羊肉的有125人,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工作的有40人。1988年以来全镇劳务输出人员平均每年有6000多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