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四章早期管理思想

第四章早期管理思想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实践  管理者需要学习自己的历史。在此之前不是说没有管理活动或管理思想,而只是说管理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泰勒之贡献是巨大的。看来任何使我国古典的管理思想现代化,与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管理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管理历史的分期以及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人类早期的管理实践,一定会被古人的管理智慧所感动;

  3.了解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它对后来的管理思想有哪些影响;

  4.理解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管理在各个方面或领域都已展开。

  故事中的管理知识

  鲨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动物,他体形庞大,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

  有一只小鲨鱼一出生就在大海里,很习惯大海中的生存之道。肚子饿了,小鲨鱼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他鱼类吃。虽然要费力气,却也不觉得困难。有时候,小鲨鱼必须追逐很久,才能捕食到口。这种困难随着小鲨鱼经验的长进,越来越不是问题,捕食的挫折并不对小鲨鱼造成困惑。很不幸,小鲨鱼在一次追逐猎物时,被人类捕捉到了。离开大海的小鲨鱼还算幸运,一个研究鲨鱼的科研所把他买了去。关在人工鱼池中的小鲨鱼,虽然不自由,却不愁猎食,研究人员会定时把食物送到池中,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鱼。

  为了研究经验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人员以鲨鱼为研究对象,做了以下的试验。有一天,研究人员把一大片玻璃放到池中,把水隔成两半,小鲨鱼看不出来。在水池的另一边,研究人员投入了大大小小的鱼。

  小鲨鱼等研究人员放下鱼之后,就冲了过去,撞到玻璃,痛得头眼昏花,什么也没吃到。小鲨鱼不信邪,等了几分钟,看准了一条鱼,又冲了过去,撞得更痛,差点儿没昏过去,一样吃不到。休息几分钟之后,小鲨鱼饿坏了,这次看得更准,盯住一条更大的鱼,又冲过去,情况没什么改变,小鲨鱼撞得嘴角流血。想不通到底是怎么回事?小鲨鱼瘫在池子里。最后,小鲨鱼拼了最后一口气,再冲,仍被玻璃挡着,撞了个全身翻转,鱼就是吃不到。小鲨鱼终于放弃了。

  这时,研究人员来了,把玻璃拿走,然后又放进小鱼,在池中游来游去。小鲨鱼看着到口的鱼食,却是不敢去吃,可是又饿得头晕眼花,不知道怎么办了。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实践

  管理者需要学习自己的历史。他们需要尊重历史并且明白历史教给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他们一定不能心存幻想,过去是不能用来预测未来的,理解人类行为的不连续性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应该把过去作为一种集体经验。历史上无数拥有管理职位的人,甚至包括哪些没有经理头衔的人,他们的管理诀窍、管理灵感和管理梦想,都留在历史的记录中。……管理的历史博大精深,一个人不投入一生的时间学习和研究是不可能理解和掌握的。

  ——摩根·威策尔

  一、关于管理思想的阶段划分

  人类的管理活动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管理思想的发展可追溯到人类最初试图通过集体劳动来达到目标的年代。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践,大约已超过六千年的历史。早期有文献记载的非常有名的一些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零散的见诸于埃及、中国、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宗教文献之中。从历史记载的古今中外的管理实践来看,比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中国的万里长城等世界奇迹,无论从哪方面都生动地证明了早期人类非凡的管理智慧和优秀的组织能力

  1911年,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标志着管理成为科学,为管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不是说没有管理活动或管理思想,而只是说管理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泰勒之贡献是巨大的。此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史上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其中有学者,有管理实践者,也有管理咨询家和专业顾问人员,更有不同学科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汇集。他们共同为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世界发展的进程。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有思想或理论的发展,更有其历史的发展,其实理论的发展本身同时也开始了理论历史的发展。在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有不少的学者就已经开始了管理历史的整理和研究。其中比较早的对管理思想史进行整理和研究要数英国管理史学家林德尔·厄威克,他于1956年写成《管理备要》一书,介绍了70位管理思想先驱的理论及其发展和演变,总结了人类首次运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管理问题以来的各种思想观点。随后,美国管理史学家丹尼尔·雷恩在1979年出版《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主要是按时间先后对有重点贡献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者的活动背景、主要思想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再后来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于1980年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对当时“已经过于滋蔓,成了一片各种管理理论流派盘根错节的丛林”的管理理论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划分,划分出了11个学派。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已有不少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也不知道究竟将他们归于那个学派,但是,任何思想或理论的产生及创新发展都有其思想渊源。因此,对管理思想的学习和掌握是我们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理论的重要开端,是我们全面地历史地学习和掌握管理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前提。在这里我们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国从古到今也有着丰富而较系统的管理思想,但对其总结的还比较欠缺,难怪有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说:“发展中国家不是经济需要发展,而是管理需要发展”。看来任何使我国古典的管理思想现代化,与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管理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这里主要介绍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划分,以1911年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标志着管理成为科学为界线,总体上将西方管理思想划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1.早期管理思想:主要是20世纪初以前的管理思想,即具体来说就是1911年以前的管理思想。

  2.古典管理理论:20世纪初到30年代,主要包括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的思想。

  3.人际关系学说: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主要包括梅奥及其心理学研究的一些代表人物。

  4.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管理理论,即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思想。

  二、人类早期的管理实践

  管理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人们试图通过集体劳动来达到自身目标时,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早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管理活动中并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只有当人们思考干些什么?怎样去干?怎样干才有效率时管理思想才会产生。而且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经济、技术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16世纪意大利的繁荣、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20世纪美国的经济成就、20世纪中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金字塔的建造。金字塔是埃及人的骄傲。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规模非常宏伟,结构非常严密,动用的人力、物力和使用的技术至今还是个谜。像齐阿普斯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2800年,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巨石约重两吨半。这样宏大的建造工程和劳动场面以及巨石运输不是我们今天所能够想象的到的。因此,现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感慨地赞叹那些负责修建埃及金字塔的人是历史上最优秀的管理者,因为他们当时在时间短、交通工具落后和科学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2古罗马帝国的管理。古罗马帝国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有效的组织。罗马帝国强盛时的疆域,西起英国,东至叙利亚,包括整个欧洲和北非的广大领土,人口大约5000万。公元284年,戴克利即位后,实行了一种把集权和分权很好地结合起来的连续授权制度。他把整个罗马划分为四个大区,四个大区又划分为13个省,13个省又划分为100个郡。大区的首脑授权给总督管辖各省,总督授权给郡长管辖各郡。但对所属郡长的授权只限于内政方面的权力,而驻防在各省的兵力则由中央统治。戴克利的做法是在原来组织结构中的大帝和郡长之间增设了两个层次,就把原来郡长的重要性相对地降低了,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力量来反抗中央政权;同时,分布在全国的100个郡的郡长通过授权来管理辖区事务,从而使中央的集权控制和地方的分权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了统治的目的。

  3.中国的万里长城。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全长6700公里,建筑环境多是崇山峻岭和荒漠的戈壁滩,动用人力40多万人。万里长城在工程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系统管理思想。在工程的设计上,当时的明朝不仅仅是建筑一土墙,而是把国家安全也考虑进去,把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堡城、城墙、放台、烟墩等不同等级、不同形式和不同用途的建筑设计建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如此浩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当时的建筑条件下,如果没有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很难完成的。

  4.罗马天主教会的组织。罗马天主教会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就成功地解决了大规模活动的组织问题。罗马天主教会设计了一套组织结构,上自教皇,再到主教、神父、教徒,构成了一条组织上的指挥链,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职能式的组织,按任务的性质进行授权,同时,在各级组织中配备参谋人员,并进一步推行一种“强制参谋制”。因此,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罗马天主教的组织是西方文化历史上最为有效的一种正式组织。

  5.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实践。16世纪的威尼斯兵工厂是当时最大的工厂,工厂占地60英亩,工人有两千左右,在管理方面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在当时推行部件标准化,在造船方面所生产的弓和箭、索具和甲板、所有的船尾柱都是按统一标准设计和制造。同时还采用类似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制度,各种部件和备件都安排在运河的两岸,并按舰船的安装顺序排列,当舰船在运河中被拖引经过各个仓库时,各种部件和武器等从各仓库的窗户传送出来进行装配。另外,还采用会计和簿记等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的手段。

  6.英国索霍工厂的管理。索霍工厂由蒸汽机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于1796年创建,他们各自的儿子采取比较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使工厂管理走上了比较科学化的轨道。具体措施主要有: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为建立新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有计划地选择厂址,在水陆交通发达的地方修建工厂;制定了生产工艺程序和机器作业标准;实行了产品部件的标准化;有很详细的会计制度;进行工作研究;实现计件工资制;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费制度;制定职工培训和发展规划等。这些管理制度已经体现了管理的科学特征。

  金字塔型的管理体系

  埃及法老有一套高度发达的管理体系。我们应该不会惊奇——这套体系是金字塔型的。在它的塔尖,也就是类似于现代公司董事会主席的位置,坐着法老,他集国民的统治者、军队的指挥官和最高级别的教士三种职位于一身。在他的下面是首席行政官,负责解释法老的政策、决定并把它们付诸行动。在首席行政官的下面,是各种管理部门。埃及的行政管理按照两条线划分:从职能上划分,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任务,如财政、农业、商业、宗教事务、采矿、修建纪念碑等;从地域上划分,全埃及从地理上划分为很多个单元,称为省,每个省由省长负责管理。每个省长下辖自己的职员,他们是负责不同职能的专门人员,所以部门结构在省这一级也基本上按照类似于国家的方法设置。首席行政官也有自己的总部,总部成员辅助他,负责与各省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修道士和商人:中世纪的管理

  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历史记载使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管理变成了什么模样,以及是什么人在从事管理。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两种新的公司形式,它们对管理起着指导作用,并且直到今天,还对我们如何进行管理产生着影响。一种是大型国际化多种经营贸易公司,主要出现在13世纪的意大利,另一种是修士会,主要是本笃会(Benedictines)和西多会(Cistercians)。

  中世纪第一个大型公司式组织的出现是非常偶然的。大约在公元510年,离罗马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隐士,名叫“努尔西亚的本尼狄克(Benedict of Nursia)”,他以德行著称。有一群修道士问他是否愿意做他们的修道院院长,也就是他们团体的领导,本尼狄克接受了他们的请求,但是他发现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在公元6世纪早期,如果一个人想成为一名修道士,那么他需要做的就是加入一个修道士团体,那里既没有值得一提的规矩,也没有需要遵从的权威。本尼狄克的想法是,一名修道院院长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纪律灌输到他的团体中,以保证修道士的行为端正,并能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团体工作。但是,当他采取步骤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另有打算的修道士企图毒死他。

  本尼狄克活了下来,但这段经历留给他一个信念:修道院的生活需要秩序、组织和纪律。公元525年,他在意大利的蒙特卡西诺建立了一个实验性的修道士团体。如果想加入这个团体,修道士必须同意遵守本尼狄克亲自制定的修道院规章制度——《本笃规程》。规程分为73项条款,规定了修道士的职责。规程首先提出了目标:修道士的工作就是要致力于上帝的光荣。其余的规程具体论述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而且列出了每一个修道院内部的等级和命令传达的链。处于最高级的是修道院院长,他监督指导修道院的事务;在他的下面是次一级的官员,如司库;然后是全体修道士组成的修士会。修道士需要遵从院长的命令,但是这些命令要在修士会中加以说明,而且修道士可以对院长的决定发表自己的看法。《本笃规程》简单而且容易遵从,所以立刻取得成功,并很快被其它修道士团体所采纳,到本尼狄克去世时,有30多个修道院采用他规定的规章。

  到公元12世纪,一个同本笃会匹敌的修道士团体——西多会出现了。西多会是以神学家和哲学家著称的克莱尔沃修道院院长伯纳德建立的,因为随着新加入修道士人数的增加,就需要进一步扩展,他把在法国西特荒地建立西特修道院叫“创立者会所”,在克莱尔沃建立的四座新修道院称为“女儿会所”。这四个“女儿会所”分别建立了新的会所,成为“创立者会所”,并有了自己的“女儿会所”。这些“女儿会所”后来又成为“创立者会所”,如此一直延续下去。

  这种和谐的分散组织模式在此之前从未出现过,西多会使用这种模式立刻获得了成功。到1153年伯纳德去世时,欧洲有330个西多会修道院,到1200年,上升到500多个,而到1400年则超过了750个。这些修道院合起来代表着一个庞大的企业,每个修道院就是一个“庄园”式的生产单元,有固定规模的土地,修道院既是独立的生产中心,又是独立的利润中心。所以,无论是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说,西多会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的组织。

  ——选自(英)摩根·威策尔的《管理的历史》

  第二节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历史是时间流逝的见证。它阐明现实,激活记忆,指导生活带给我们古老年代的音信。

  ——西塞罗

  我们好像侏儒坐在巨人的肩头,我们能比我们的祖先看得更远比他们的知识更丰富。然而,如果没有他们积累起来的智慧引导我们将一事无成。

  ——伯尔纳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曾经创造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世界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过程中处处充满和展现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管理思想和智慧。同时,我国的历史文化中以典籍记载的管理思想也是非常丰富的,曾经对世界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我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也是世界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古代系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着管理文化的发展。在古代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中,整体思考和系统设计的思想观念在古代的管理实践中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可以通过历史事例加以说明。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在设计上可以说是古代系统思想的杰作。它沿长城设9镇,每镇设总兵,由兵部统一指挥,镇下分级设路、关、城、台等管理站点,这样就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级集管理和信息传递于一体的多级管理系统。

  闻名中外的大型水利枢纽都江堰工程又是古代劳动人民应用系统管理思想的典范。它由岷江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和水利信息工程系统构成,集灌溉、蓄水、防洪、排沙等功能于一起,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分水导江、防洪防旱、引水灌溉、排除泥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还有宋真宗年间,丁渭修复皇宫的组织方案也集中体现了古代系统管理的先进水平。当时因遭雷击皇城失火被焚,皇帝命宰相丁渭主持修复。丁渭提出了将宫前大街开挖成河,取土烧砖,引汴水入宫,水运建材,皇宫修复,以废砖烂瓦填平河沟,修复宫前大街的建设方案。这一方案解决了挖河取土、引水入宫、方便运输、清理废墟等关键问题,起到了省时、省工、省钱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管理的最优化原则。

  二、古代决策管理思想

  决策管理思想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一朵奇葩,在今天对现代决策理论仍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墨子“三表”提出了正确决策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的思想,“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就是说,决策或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是对的、是否是可行的,首先要考察历史,看是否符合古代圣王的遗训或前人的经验;其次要听取百姓的意见,看是否符合民意民心;最后看是否真正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古代对策论思想。齐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田忌总是失败。比赛的规则是:各出3匹马,每匹马只出场一次,共赛3场,胜数多者获胜。两人准备的马速度快慢不一样,相比之下,齐王有较大优势。后来,田忌听了孙膑提出的计策,用自己的上、中、下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中、下、上马比赛,最终结果是田忌以21获胜。这个故事说明了决策方案的整体优化原则。

  《孙子兵法》是决策智慧的结晶,不但对军事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管理活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在《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所谓“知”就是对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他认为,只有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知九变之术”、“知迂直之计”、“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知屈伸之利,人情之理”等等,才能做到“胜乃不穷”。在《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治流,兵因敌而致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就是说,尽管战争形势如同水一样变化无常,但人们总是可以认识和掌握它的,只要掌握了它就能够随着形势的变化出奇制胜。

  三、古代经营管理思想

  在中国古代不但有丰富的经营管理思想而且有非常成功的经营实践,还产生了如货殖家范蠡、白圭等商人名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多有记载和论述。

  察时测变,待乏储饶。就是说经营者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善于把握经营时机,预测市场行情。不但要观察和掌握当前情况,而且要能预见到未来的变化,不能只知眼前而无长远眼光。如子贡的“臆则屡中”、范蠡的“时用则知物”、白圭的“乐观时变”都说明这一思想。“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夏则资皮,冬则资稀”,就是说在短期或一时看来是违背经营规律的,但是从长期或未来的需要考虑却是合理的和必须的。

  物极趋反,贵贱可料。范蠡提出的“一贵一贱,极而复之。”“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思想,充分说明了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及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市场上某一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开始下降回落;相反,当市场上某一类商品的价格下降回落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上涨。这种贵贱反复的思想已经触及到了今天我们所讲的价值规律及其调节作用。

  完物上种,质量首要。范蠡致力于“务完物”,白圭坚持“取上种”,很早就给我们提出了商品质量问题。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他们看到了质量好的商品不但好交易,而且从商业道德上也不会招人指责,对自己的商誉也会提高。因此,交易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商品。

  行如流水,薄利多销。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要以利息和利润作为经营管理的两大法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的说法至今流传。范蠡的“无息币”,“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就是说不在每件商品上加码抬价,而是要加快商品的周转速度,使同量的资金在一定的时间内做更多的生意,实现更多的销售额,从而取得更多的利润。而白圭“取下谷”的做法就是说要经营销路广但价格低、档次低的商品,这样,虽然在每件商品上获利不多,但由于经营的种类多,需求量大,也可以从中取得更多的利润。

  有所取,有所予。古人的这一思想多少有些今天的宏观调控的意思。管仲认为治国之道在于: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也就是说将予取之,必先予之。白圭把这一治国思想用于经商并产生了良好效果。当粮食别人不收时,他就收而且价格比别人的要高,这就是“予”人以“惠”。但市场上大量的粮食就落入他的手中,掌握的货源多,从而取得了将来经营的主动权,从丰歉差价中得利也多,这就是“予”变成了“取”。而当人们需要粮食时,他把粮食以比较公道的价格售出,但比起丰年的收购价低些,老百姓觉得还是满意的,而且他也能够取得相当大的利益。更让人能接受的是,他这时是以给人以好处的形象出现的,人们还得为他说好。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仁”,即“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是在行“仁”术。这样,买卖做成了,商誉提高了,将来的生意会越做越好。不仅如此,白圭和范蠡坚持“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的道德原则,富还兼济天下,仗义疏财,做了许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古代的理财思想

  在我国古代人们提出了反对贫富差别、竭泽而渔、奢侈浪费的理财思想,主张“量入为出”和“量出为人”的财政原则。荀子主张节用并认为节用是人们致富斗贫的手段和具有远见的经济行为,尤其主张对于个人消费应该节约。他说:“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然后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困窌,然后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后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凡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贮藏以继之也。”

  在处理财政问题上,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应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认为应该根据国家的财政收入情况来决定国家的财政支出,才能节约财政支出,减轻人民的税赋负担。如唐朝的陆贽认为在财富的生产上,“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不足,生物之丰歉由天,用物多少由人”。因此,提出应“是以圣王量人以为出,无量出以为人”。另一种认为应坚持量出为人的原则。如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则提出“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量出为人的原则。唐代的杨炎在他所创行的两税法中也主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充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

  五、古代的劳动分工思想

  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中外管理实践者追求的目标。在我国古代也有劳动分工的管理思想。如战国时期的墨子就主张“各从事其所能”。还举例说:“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壤,能欣者欣,然后筑成。”

  孟子尤其主张社会分工。当时许行提出“并耕论”认为,贤者和百姓同耕同食,仓廪丰足,黎民自养,天下可治。而孟子认为务农的人不能同时兼作织布、制帽、冶铁为器、陶土为皿的事情,其生活所需的布、帽、农具、器皿等必须经过交换获得,否则天下就会混乱而破败。由此他进一步认为,治理天下的人更不能兼作农业、手工业的事情,于是就得出了兼“天下之通义”而带有阶级偏见的结论,并被人们口诵至今,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但不管怎样,我国古代的圣贤们已经发现劳动分工的好处和发展的必然趋蛰。

  六、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日本学者铃木说,现代管理科学的人事管理中许多原理,几乎都可以从中国历史上找到根据。中国古代管理者从重视人才出发,尊贤、知贤、察贤、求贤、举贤、选贤、用贤、育贤,阐述了对人才应有的态度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到处都可以找到求贤若渴,尊重贤士,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培育人才的优良传统。而且在朝代更替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人才,重视人才,使用人才,则社会就稳定繁荣,相反则社会就处于乱世,甚至走向灭亡。在求贤尊贤上,比如周文王求得姜子牙并委以重任,成就大事;齐桓公抛弃前嫌,任命管仲为相,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的辅佐,最终三分天下,成就帝业;唐太宗李世明当上皇帝以后,认真总结历史规律并认识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最后在他周围可以说人才济济,经过励精图治,使社会出现了“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和谐繁荣形势。有了人才,还要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比如汉高祖刘邦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用张良;在“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方面用萧何;在“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方面用韩信。由于善用人才而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并最终兴邦振国。最可贵的是古人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流传千古,感人肺腑的事例就更多了。比如《礼记》中就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尽其一生收徒讲学,致力于教育;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管仲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总之,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根本,古人如此,今天更应如此。目前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是为了解决强国富民之根本。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要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决心和信心。

  七、古代战略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战略管理思想可谓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从著作来看有专门研究的著作,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有以正史记载的如《资治通鉴》等,也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充满智慧的演义,如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从战略思想的运用看,主要是在战争领域,但是它的运用范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拓展,尤其是现代充满竞争的商战中运用得相当普遍,而且传统的战略管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在结合的过程中,焕发青春,发挥着智慧的作用。这里仅就《孙子兵法》为例加以简要介绍。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一是慎战与敢胜相结合的竞争观。也就是说不畏强手,要敢于胜利。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在现代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竞争,但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切不可感情用事。

  二是以人为本的竞争因素分析。决定战争或竞争成败的因素很多,有客观环境因素,也有人的主观因素,但孙子却把人的因素放在首要的突出地位加以重视。孙子将其因素概括为“五事”和“七计”。“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即“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七计”就是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认为弄清这些情况,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吗。企业经营仍要以人为本,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三是不战而胜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弄清了“五事”和“七计”,目标实现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变化,因此对于竞争者任何一方来说,真正的优势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优势下,最好结果是不战而胜。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胜?那就是采取谋攻,即采取各种途径争取全争全胜。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在这里孙子提出了十种不同层次的战略目标和与之对应的策略。

  战略目标

  1.计谋取胜

  2.外交取胜

  3.武力取胜

  4.攻坚取胜

  5.围困取胜

  6.主动进攻

  7.分而食之

  8.积极迎战

  9.主动退却

  10.避免冲突

  孙子兵法(策略)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

  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资料来源:周三多,邹统钎著《战略管理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页。

  四是制订以“诡道”为基础的战略方案。周三多先生认为,诡道可以理解为在对抗性活动中所采取的变幻莫测的非常规的战略和策略。并认为诡道包含四项最基本的内容:第一,隐蔽自己,即不向对方暴露自己的真实的情况和意图。孙子曰:“兵之,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就是说在商业竞争中,要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和真实的情况和意图,以便在竞争中到达保护自己的目的。第二,扰乱对方,即用利益诱惑等方法造成对方决策的失误和行动的混乱,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孙子所说的“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利诱的方法既要让对方相信,才能产生扰乱对方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分寸,不能违背正常的商业道德和社会公认的准则及其相关法律规定。第三,随机应变,即根据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孙子说:“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就是说面对不同的竞争环境和态势要权宜应变,灵活机智,方能取得一定的优势。第四,出奇制胜,即采取创造性的做法,在对方意料不到的时间或地方采取意料不到的行动,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孙子所说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就是这个意思。出奇才能制胜,制胜需要出奇,但出奇制胜必须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

  五是实行以利为核心的决策标准。现代决策理论认为,决策就是拍板定案或决定,但对一个决策来说,其方案决不是惟一的,是根据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利弊分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最满意方案的过程。而选择就需要有标准。孙子选择战略方案的惟一标准就是“利”。孙子多次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这就是说在战略上无论怎样决策,“利”是尺度,是标准。

  六是以“五胜”战法为主体的战略实施。战略制定很重要,但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也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孙子不但重视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还非常注重战略实施。“五胜”是孙子战略实施的主要措施和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在落实战略时要做到五个方面: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也就是说,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者,将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者,将会胜利;上下齐心协力者,将会胜利;以预先有准备对付没有准备者,将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加牵制者,将会胜利。七是“择人任势”的战略控制。孙子战略思想中非常重视人的因素,这个“人”包括与战略管理相关的所有人,如君臣、将帅、士卒等等。但他特别强调“将”的作用和对“将”的素质要求,比如他要求“将”要有智、信、仁、勇、严五德,同时这个“将”也有五危,即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更重要的是他还指出有可能造成战略失败的六种原因,即“走”(在双方条件相当而去攻十倍于己的敌人而失败)、“弛”(士卒强而将吏弱而失败)、“陷”(将吏强而士卒弱而失败)、“崩”(部下不听指挥,擅自行动,将帅不知其能力高低而加以控制而失败)、“乱”(主将软弱缺乏威严,教导无方,部下无所遵循,杂乱无章而失败)、“北”(主将不能正确判断敌情,决策失误,以弱击强,又无精锐兵力做骨干而导致失败)。看来孙子重视“将”是因为“将”在整个战略制定、实施和控制过程中是核心,是关键。在今天来说就是领导者,对一个组织来说,成功就必然有成功的领导者,失败大多数都是领导者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因此,要想成功,选择合适的领导者是关键。

  八是重视情报信息是战略成功的关键。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情报信息是他非常重视的问题,“知己”需要情报信息,“知彼”需要情报信息,选用将帅需要情报信息,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战略更需要情报信息。怎样才能获得情报信息呢?办法有两种:即“相形、示形”和“用间”,也就是要么通过观察对方的动静来获取,要么就是通过使用间谍获取情报。

  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体系

  竞争观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战略目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战略环境分析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战略方案制订

  兵者,诡道也。

  兵贵胜,不贵久。出奇制胜,并敌一向,以迁为直,因敌制胜。

  信息与情报

  知天、知地、知被、知己,用间、相形、示形

  战略决策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度量数称胜能胜否?

  战略控制

  择人任势

  登高而去其梯

  投之亡地后存

  能愚士卒之耳目

  败道有六

  将有五危

  战略实施

  知胜有五

  先为不可胜以

  待敌之可胜

  制人而不致于人

  造型

  创势

  通九变之利

  资料来源:周三多邹统钎著《战略管理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此外,孙子在兵法中还提出了九个战略原则,具体是慎战原则、利害原则、谋攻原则、先知原则、主动原则、速胜原则、专一原则、奇正原则和良将原则。

  第三节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历史不能告诉人们所有的答案,历史上的英雄也有他们的局限和弱点。如果不加批判地接受传统,就会扼杀一个公司的生命力。

  ——摩根·威策尔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是它重复自己的规律。

  ——马克·吐温

  西方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管理活动贡献巨大。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是在接受古代东方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方古代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无论从实践活动还是从发展的思想路径来看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古代发达的哲学包揽了一切,管理思想也不例外。古代的希腊人、罗马人,还有古巴比伦人、埃及人在管理实践和思想发展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苏格拉底很早就论述了管理的普遍性,并认为“管理私人事务和管理公共事务仅仅在量上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家庭管理,并认为管理一个国家和管理一个家庭时可相通的艺术,惟一不同的仅仅是管理范围的差异。这些思想都为后来管理实践及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世纪,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15世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厂之一的威尼斯兵工厂,采用流水作业、建立成本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分工、所有事务由委员会干预,这些管理思想和实践就已经体现现代管理的某些因素。同时也伴随着文艺复兴的浪潮,出现了像英国的托马斯·莫尔、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奇、意大利的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等一批思想家,这些思想家从不同的领域开始了管理思想的探讨。

  在中世纪后期,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基本确立,家庭手工业制逐步被工厂制度所代替,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普遍出现。在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下,效率和效益问题,协作劳动的组织和安排问题,生产流程的协调运转问题,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问题,都日益突现出来,需要从理论思想的高度给予回答。在这一时期,许多理论家,特别是经济学家在其著作中就更加关注管理问题。还有许多管理实践者从实际管理经验出发,不断地总结管理经验,为解决管理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不少理论上的指导,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是比较零散或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上升为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开始且重要的一个阶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促使人们认识到管理是一门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科学,有必要去探索、研究、丰富和发展;二是有些思想家已经认识或预见到管理学地位将不断提高;三是比较明确地区分了管理的职能和企业的职能。

  下面以具有典型代表的思想家的思想或者能够说明这一时期管理思想特征的一些思想采取列举的方式加以简要介绍。

  一、产业革命前的管理思想

  (一)关于《圣经》中的一个记载

  有人说,有关管理思想的最早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说的是希伯来人的领袖摩西,在率领希伯来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而出走的过程中,他的岳父叶忒罗对他处理政务事必躬亲、东奔西忙的做法提出批评,并向他建议:一要制定法令,昭告民众;二要建立等级,授权委任管理;三要责成专人专责管理,问题尽量处理在下面,只有最重要的政务才提交摩西处理。这个例子说明,叶忒罗是人类最早的管理咨询人员,而且这个建议中包含了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授权原理和例外原理以及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原理。

  (二)古希腊学者瑟诺芬

  他曾论述:“在制鞋工厂中,一个人只缝鞋底为业,另一个人进行剪裁。还有一个人制造鞋帮,再由一个人专门把各种部件组装起来。这里所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的最好。”

  尽管他在公元前370年,距泰勒时代相差2200年。但对泰勒的管理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尼古拉·马基亚维利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尼古拉·马基亚维利是一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君主论》一书中,对统治者如何更好地运用权威治理国家,提出了四项原则:

  1.群众认可。即权威来自群众,也就是领导者必须得到群众的拥护。一是群众要拥护、支持和认可他作为领导者;二是领导者做事要征得群众的同意,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和认可,这样领导者的领导才具有权威性。

  2.要有内聚力。要使组织长期存在,领导者必须维持组织内部的内聚力。怎样才能具有内聚力,一是领导者要团结自己的成员,和组织成员一起干事;二是领导者尽量使自己的组织具有吸引力。这样,领导权威才能在组织当中得到行使。

  3.求生存的意志。即居安思危,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坚强的生存意志力,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能为组织和自己的生存不断奋斗,尤其在危急关头,有权采取不择手段的措施,甚至背弃自己的誓言。

  4.领导能力。即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必须以身作则,培养博爱、仁慈、正义等品德,作为他人的表率。这样在取得权力之后才能够维持下去。

  马基亚维利的四项领导原则对现代领导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管理活动日趋复杂,专门从事管理的经理人员也出现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詹姆斯·斯图亚特、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德国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等。

  (一)詹姆斯·斯图亚特

  詹姆斯·斯图亚特是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著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他提出了劳动分工思想,并指出了工作方法研究和刺激工资在管理中的作用。他说:“如果给一个人每天的劳动规定一定的量,他就会以一种固定的速度工作,水远不想改进他的方法;如果他是计件付酬的,他就会想出一千种办法来增加其产量。”这段话包含的主要管理思想有:一是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来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二是对工人工作方法进行研究,改进工作方法也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办法;三是强调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应有分工。

  (二)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776年发表《国富论》,该著作不仅对经济学、政治学的发展贡献很大,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他在《国富论》中,以工人制造大头针为例详细地论述了劳动分工的思想,并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一个劳动者,如果对这种职业没有受过相当的训练,由不知怎样使用这种职业上的机器,那么纵使竭力地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针,要做出二十枚,当然是绝不可能的,但按照现在的经营方式,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已经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做圆头需要有两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两三门……”。“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这就是说,由于分工可以提高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从而有利于劳动技能的改进;由于分工可以节约工作转换的时间;也由于分工可以便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有利于促进机器的发明。

  (三)查尔斯·巴贝奇

  查尔斯·巴贝奇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是产业革命中后期,对管理思想贡献最大的代表人之一。历时10多年的工厂考察,使他对欧洲大陆的制造业几乎得到了全面的了解,对管理人员有较深的研究。他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对专业化问题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1832年发表《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对专业化分工、机器与工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重视人的作用、颜色对效率的影响、鼓励工人的合理化建议等管理问题作了更详细的论述。尤其是他发现了计算机原理,发明了手摇台式计算机并运用到计算工作中,因此,有人称他是“计算机之父”。他的管理思想集中到一点,还是认为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但比前人更加全面而细致。主要列举以下三个方面:

  ①劳动分工的好处:

  ·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节省了学习期间所耗费的材料;

  ·节省了工序转换所需的时间;

  ·经常从事某一工作,体质得到锻炼,不易引起疲劳;

  ·节省了改变工具,调整工具所需的时间;

  ·重复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得到了提高;

  ·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作业,便于改进工具和机器。

  ②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其核心是激发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他认为:工人除了拿工资外,还应按工厂所创造的利润的百分比例额外地得到一部分报酬。这样做的好处是:

  ·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创造利润的多少直接相关;

  ·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问题;

  ·能促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

  ·有助于激励工人提高技术及品德;

  ·工人同雇主的利益一致,消除隔阂,共求企业发展。

  ③对经理人员提出的建设性建议:

  ·分析制造程序及成本;

  ·应用时间研究技术;

  ·搜集资料时应使用印好的标准表格;

  ·分析企业机构的实际工作时,应采用比较分析法;

  ·注意营造工人的工作环境;

  ·提问题时,要研究如何发问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应根据以上所得为依据的统计资料,来确定所需;

  ·生产程序的管理应该集权化,以求经济;

  ·应重视研究发展工作;

  ·应考虑厂址的位置确定;

  ·应建立一套对人人都有利的建议制度。

  (四)罗伯特·欧文

  罗伯特·欧文是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最早注意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1800年,年仅29岁的他,在成为拉纳克棉纺厂的股东兼经理时,面对工厂工人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资本家对工人的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待遇,他以改良家和慈善家的身份,本着既有利于厂主的利益,又有利于工人改善物质待遇的原则,开始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

  (1)重视有生命的人的福利。包括提高工人工资,开办工厂商店,创办幼儿园和集体食堂,减轻女工家务劳动,创办工人医院、免费为工人治病等。

  (2)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美化工厂环境,修筑厂内公园和广场,组织工人互助储金会和保险公司,以解决工人意外灾害时的生活困难。

  (3)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把工人的工作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缩短到10个半小时。

  (4)禁止招收童工。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童工,将原来不满9岁的童工调离生产岗位,组织他们进学校学习。还兴办模范学校,给青少年以良好教育。

  (5)注重工人的培训教育。除了办学校外,他取消了对工人的惩罚制度,而改用说服教育。

  (6)改善工人住宅。修建工人住宅新村,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

  欧文认为,重视人、尊重人可以提高生产率。后来他在总结改革经验时说:日常的经验向我证明,随着工人所处环境的改善,工人本身和他们的行为也在变好,所以我便加速实行这些起了良好效果的措施。欧文的这一思想对行为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代管理中的行为学派公认欧文为其先驱之一,同时由于欧文对人事方面管理开了先河,后人又称其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五)安德鲁·尤尔

  安德鲁·尤尔,1778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拉斯哥,180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1804年成为该校安德逊学院化学和自然哲学教授。1839年开始为工人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学员遍及全国,包括工人、职员、仓库管理员、小商人和店主。他为了培训管理人员和职工而创作的《制造业的哲学》一书,是他在管理方面最主要的著作。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制造业的原则和生产过程。工厂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以机械科学代替手工技术,也就是以机器代替人力。尤尔认为:在每一个工厂中都有三种有机系统,即机械系统、道德系统和商业系统。机械系统是生产的技术和过程系统,道德系统是人员的状况系统,商业系统是指通过销售和筹集资金使组织继续生存下去。由于尤尔对管理教育的普及和贡献,管理史学家丹尼尔·雷恩认为,尤尔是“管理教育的先驱”。

  (六)亨利·普尔

  亨利·普尔是美国19世纪对科学管理做出贡献的管理先驱者。他从1812年至1905年一直担任《美国铁路杂志》的主编,对美国的铁路业非常熟悉,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在1841105日美国马萨诸塞至纽约的西部铁路上,发生了两列火车迎头相撞事件,造成近20人死亡。事件的发生使社会公众和舆论界对美国铁路公司低水平的管理表示不满,并要求进行管理改革。让老板交出企业的管理权,只拿红利,把企业交给具有管理能力的人员管理,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案例。

  亨利·普尔生活和工作中经历的这件事,改变了他对当时铁路管理的看法。第一,他认为管理应该由职业经理人员来从事。管理的改革必须通过培养一批专业管理人员来进行,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家和鼓吹建立国家运输体系的人来进行。第二,管理要系统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需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组织原则。组织是管理的基础,从董事长到普通工人都必须有细致的劳动分工,每个人都有具体的职责和责任,每个人都直接对他的直接上司负责。二是沟通交往原则。就是在组织中设计一种报告制度,是组织的最高层能够不断地准确地了解业务的进展情况。三是信息原则。就是对所有信息和情报资料进行汇编,便于管理部门分析情况,改进业务。第三,要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他认为组织任务的执行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为此,必须建立一种能向组织灌输团结精神而克服单调无味、照章办事的情绪的领导方式。

  (七)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将军,他认为:“企业简直就是类似于打仗的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由于长期生活在军队里,他对军队管理非常熟悉,因此,他认为军队管理也同样适用于任何大型组织的管理。其主要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并要规定组织的目标。

  (2)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从而按照旨在使不肯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要求来全面分析和计划。

  (3)他提出了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依据来做决策,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依据进行管理的思想。

  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无论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还达不到系统化的程度,只是作为某个个人或某个企业对某一活动的某一方面或领域管理思想的探讨和追求。但是,也已经露出了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的端倪,同时也表现出了某些方面的特点,为系统管理理论的形成创造和奠定了良好的开端。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思想或理论的探索已经触及到管理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基本找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是劳动分工与协作,即大部分思想家都认为劳动分工与协作能够提高劳动效率;三是重视领导者理论的研究,尤其是马基亚维利关于领导的四项原理的提出,对以后领导理论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四是从许多思想和实践来看,对管理的研究开始采取了科学的方法,为科学的管理理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五是这一时期的管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经验管理的色彩还很浓厚,但管理经验的总结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丰富了管理思想的内容,也为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找到了可能的途径;六是企业的管理工作主要还是由企业所有者承担,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广泛传播,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即将诞生;七是人力资源管理已被提了出来,并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发展,更加丰富了管理理论的内容,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起到了影响作用;八是决策问题已被提高到管理层次上加以重视,拓展了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空间。

  本章小结

  人类的管理活动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管理思想的发展可追溯到人类最初试图通过集体劳动来达到目标的年代。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践,大约已超过六千年的历史。无论从那方面都生动地证明了早期人类非凡的管理智慧和优秀的组织能力。

  1911年,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标志着管理成为科学,为管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不是说没有管理活动或管理思想,而只是说管理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泰勒之贡献是巨大的。在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有不少的学者就已经开始了管理历史的整理和研究。其中比较早的对管理思想史进行整理和研究要数英国管理史学家林德尔·厄威克,他于1956年写成《管理备要》一书,介绍了70位管理思想先驱的理论及其发展和演变。随后,美国管理史学家丹尼尔·雷恩在1979年出版《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主要是按时间先后对有重点贡献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者的活动背景、主要思想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再后来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于1980年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对当时“已经过于滋蔓,成了一片各种管理理论流派盘根错节的丛林”的管理理论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划分,划分出了11个学派。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而且涉及到管理的各方面。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尤其是产业革命前后的管理思想已经基本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涉及的领域也是相当广泛而具体,并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些都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理论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思想渊源。

  思考题

  1.你是如何理解管理思想史的分期的?

  2.你从早期管理实践的事例中体会到了什么?如何看待早期管理实践?

  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请列举出来。

  4.西方早期管理思想发展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产生了哪些理论?

  5.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6.对比分析中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两者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

  讨论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早期管理思想重宏观管理,而西方管理思想则重微观管理。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孙小子兵法》中讲“诡道”,诡道通常被理解为不诚实的欺诈和诡计,但兵战和商战不同,在商战中如何看待“诡道”?“诡道”与社会的伦理道德是否矛盾?如何正确应用“诡道”?

  3.我国早期管理思想非常丰富,但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思想则产生于西方,对此你怎么看待?今天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古代管理思想怎样才能和市场经济结合,走向现代化?

  阅读与案例分析

  阅读一:《始计》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讨论题

  1.“五事”、“七计”、“十二诡道”各指什么?

  2.怎样才能作到“先察”而“后谋”?

  3.“庙算”是什么意思?在商战中怎样使用“庙算”原理?

  阅读二:《谋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具器械,三月而兵成;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下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动,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时,大敌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者有五:知可以战者胜,知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讨论题

  1.用兵的上策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

  2.怎样权衡战斗的利弊得失?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

  3.怎样预知胜利?怎样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4.在今天的商战中,怎样运用“谋攻”战略原理?

  案例分析

  曹操的“十胜”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之前,无论从兵力、将领,还是土地、资源都不是袁绍的对手,然而他本人倒是自信,不忧不惧,而那些眼光独具的谋士们同样自信不移地跟随曹操。事后证明,他们的眼光是正确的,而曹操这种自知之明与知己知彼,也为他奠定了日后争霸天下的基础。

  曹操集团是如何评估其中的胜算?是如何分析曹、袁双方的实力?又是如何探索行动进退的根据呢?郭嘉的选择标准和评估方式,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其中的奥秘。

  郭嘉原来是袁绍的谋士,备受礼遇,但不长时间又投奔曹操。他在投奔曹操之前,曾对袁绍的谋士郭图说:“聪明之士应该慎选主人,才能建立功业。可惜袁公只知道仿效周公礼贤下士的作法,却不知如何用人;日理万机,却缺乏抽丝剥茧的功夫;好用谋略,却不能当机立断。想扶持他完成霸业困难重重。我将离开他,另寻英明领袖。”郭图觉得不可思议,在他心中,袁绍是当今雄主,还有谁能比得上?

  郭嘉投曹后,与曹操共论天下大势,相谈甚欢,也很投机,曹操大喜过望地说:“他日使我成就大业者,一定是这个人!”而郭嘉也自认为找到了明主。几个月之后,曹操被袁绍激怒,很想出兵讨伐,却又由于实力不足而迟疑再三。这时郭嘉和另一名谋士荀或便向曹操分析曹、袁之间的强弱优劣。他们指出,曹操看似处于弱势,实际上却非袁绍能比。当年楚汉争霸,项羽实力强大,终究不敢刘邦的谋略,更何况,袁绍有十败,而曹操有十胜。

  所谓“十胜”就是指曹操有胜袁绍的十大优势,而袁绍对比之下,则有十大劣势。具体是:

  1.“道”胜,待人处事。袁绍重视繁文缛节,讲究形式;而曹操出于自然,毫无做作。此一胜。

  2.“义”胜,即政治号召。袁绍割地称雄,形同叛国;而曹操奉戴天子,名正言顺。此二胜。

  3.“治”胜,管理方法。袁绍政令松弛,权力不彰;曹操的管理重纪律,讲制度。此三胜。

  4.“度”胜,用人举才。袁绍外表宽厚,实际上心多猜忌,对下属不信任,用人唯亲;而曹操平易近人,精明睿智,用人唯才是举,不问出身背景,用人不疑。此四胜。

  5.“谋”胜,谋略决断。袁绍深谋远虑,但遏事却迟疑不决,往往错失先机;而曹操行动果敢,随机应变。此五胜。

  6.“德”胜,领袖魅力。袁绍喜欢高谈阔论,谦恭忍让,追求美好的外在形象,吸引一些好说大话、华而不实之人士;而曹操待人推心置腹,不图虚名,忠诚正直、远见卓识之士愿为报效。此六胜。

  7.“仁”胜,道德声望。袁绍看见他人挨饿受冻,不忍之情,溢于言表,对看不见的民间疾苦,反而忽略不予重视;而曹操对眼前小事,似乎不甚注意,但能着眼于天下大事,考虑周详,恩泽远播,赢得民间声望。此七胜。

  8.“明”胜,识人能力。袁绍身边的官员彼此明争暗斗,争夺权势,人心惶惶;而曹操用人有一定的法则,不为谗言所惑。此八胜。

  9.“文”胜,法制制度。袁绍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做事没有标准;而曹操是非分明,用人有度,对部属以礼相待而又严明法度。此九胜。

  10.“武”胜,军事才干。袁绍用兵喜好虚张声势,不合兵法;而曹操能以寡击众,用兵如神。此十胜。

  听完郭嘉等人的分析之后,曹操喜在心头,乐观自信。而曹操也早有分析:“我很了解袁绍这个人,他志向高,但智慧低;外表英勇,但胆识不足;兵多将广,但权责不明;善猜忌,不能建立威信;将领傲慢,不听指挥。因此,他的土地虽广,粮食虽多,到头来只不过是奉送给我们的礼物罢了”。

  但是,当时也有人为曹操担心,孔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反问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智谋之士为他策划,有沈配、逢纪等忠贞之人为他主持军政,有颜良、文丑等勇将为他统率大军,我们真的打得过吗?”

  而荀彧的进一步分析切中袁绍的弱点:“袁绍的兵员虽多,但纪律不整;手下几员大将,田丰刚直,容易犯上;许攸贪婪,操守不佳;沈配专权而没有谋略;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几个人一定无法团结,互相排斥,内讧难免。至于颜良、文丑,一介勇夫罢了,不难制服。”

  经过分析,孰优孰劣清楚了,而历史也早已验证了这一分析的正确性,官渡一战,终以曹操的大胜而告终。先期得势,风云一时的袁绍,果然后劲乏力,大好河山只好拱手让给了曹操。

  讨论题

  1.曹操的“十胜”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怎样看待郭嘉等人对曹操的分析?

  2.郭嘉等人对曹、袁的分析,体现了孙子兵法的哪些原理?

  3.你读过《三国志》或《三国演义》吗?能否找出相似的例子并加以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