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

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我国早期的管理思想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无论从总体上看,还是从某个思想家形成的个体的管理思想来看,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人类早期管理思想所表现出的不发达性是可以理解的。在这2000多年中,由于广大的劳动人民、思想理论家和一些卓越的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1.顺“道”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早期文明古国管理思想的萌芽

有管理实践活动就必然会产生管理的理论。人类关于管理的理论思考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对此很难做出准确的回答。但是,从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已有的文字记载来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探索,在管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思想家的思考、总结、归纳、抽象,开始形成零星管理原则,并且用于指导管理的实践。其中一些管理思想,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依然闪烁着文明的光芒。

4000多年前,古巴比伦国就颁布了以国王名字命名的《汉穆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共282条,是巴比伦国当时处理贸易、人们的行为、人际关系、经济往来和劳动报酬的准则。可以推测,形成这样一部法典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思想作基础。况且,法典本身也就是一定的管理思想的结晶。

如果说汉穆拉比法典只是间接地反映了巴比伦国的管理思想成果的话,那么,3000年前,叶塞罗对他的女婿——希伯莱人的领袖摩西的管理建议,就直接体现了当时管理思想的发展水平。叶塞罗对摩西的管理提出了如下三条建议:

1.制定法令,昭告民众。

2.建立等级,授权委托管理。

3.责成专人专责管理,问题尽量处理在下面,只有最重要的政务提交摩西处理。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叶塞罗的三条建议中已经体现出了当今管理科学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分权原则,例外原则,责任原则等。当时的管理思想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她丰富的文化宝库中,杰出的管理思想是其中光芒四射的一块瑰宝。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姜尚就著《六韬》、《三略》,阐述了治理国家和管理臣民的理论。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我国早期的管理思想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在其著作《孙子兵法》中就明确地提出了计划管理的思想,指出:“多算胜,少算不胜。”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以德才而不是以出身为标准来选择官员。

在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他指出:“管理私人事务和管理公共事务仅仅在量上有所不同。”其后的另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管理一个国家与管理一个家庭有许多的类似之处。

管理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思想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其历史同人类文化一样,源远流长。

(二)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虽然用丰富二字来概括人类早期管理思想的总体特点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如果站在将管理理论看作一门科学的高度上来审视的话,早期的这些管理思想又表现出一些不发达的特点:

1.零散性。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无论从总体上看,还是从某个思想家形成的个体的管理思想来看,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形象地说,这些管理思想就像散乱在文化沙滩上的珍珠一样粒粒闪光,可仍然不成为完整的理论项链。

2.依附性。这里的依附性指的是: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不是针对管理活动进行专门独立的思考形成的,其存在依附于其他的科学,如哲学、文学、教育学等理论。许多宝贵的思想都埋藏在其他科学的大山里面,直到今天仍然还有许多内容值得人们去发掘。

人类早期管理思想所表现出的不发达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生产的组织规模小,结构简单,管理活动也不太复杂,管理的实践还没有形成对独立的管理理论的需要,加之其他的科学也不发达,带有应用性、综合性的管理学的发展自然受到影响。这些都决定了当时的管理思想的不发达特点。

二、资本主义前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前在这里指的是从奴隶社会结束到资本主义社会诞生这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在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而西方在这一时期被称之为中世纪。前者的计算时间是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01年;后者的计算时间是从公元600~1500年。无论在东方的中国还是在西方的欧洲,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都有这样几个特点,它们构成当时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发展的背景:

1.在经济上种植业或者说狭义的农业占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西方虽然已经形成了以大片土地占有为基础的大庄园,但是农奴、农民已经成为自由人,后者通过租佃方式从庄园主手中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也就形成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此时的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然经济,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主导产业。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很低,人们的生产单位与生活单位合为一体,劳动遵循的是自然分工的原则。非血缘关系基础上构成的经济组织虽然已经产生,但是为数不多;科学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下,生产者靠天吃饭,自给自足,对经济的管理活动也就不那么重要,大多数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原始的、经验性的状态。

2.政治上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统一的封建制国家与分封制的奴隶国家相比较,其疆域要广阔得多,内部结构也要复杂得多,相应地对管理的要求也要高得多。于是,国家的行政管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自然也就推动了国家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

3.工商业已经产生并且在发展。在封建社会时期,工商业虽然成为主导产业,但是建立在较低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工商业已经诞生,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主张以社会分工和交换为基本原则的经济活动给管理者以及管理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关于工商业的认识以及宏观管理随之产生。特别是商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工商业规模的扩大和盈利的动机的形成开始呼唤工商业的管理理论。

(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管理思想

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2000多年。在这2000多年中,由于广大的劳动人民、思想理论家和一些卓越的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它在世界管理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十分丰富,此处就其中基本的要点加以阐述。

1.顺“道”的管理思想。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道”是一个使用较广,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使用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主观范畴的道,它指的是安邦治国的理论、道理;另一类是客观范畴上的道,指的是事物的客观规律。顺“道”的含义在这里就是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顺“道”的主张在我国提出得很早,如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就用道来描述客观规律,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管子则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前进了一步,明确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人们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到了汉代,思想家司马迁就更加强调社会经济活动中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应当服从经济规律。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已经认识到管理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了。

2.重人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在研究管理活动时,十分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重人的管理思想。这里的重人有这样两重含义,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的归离,强调人才的作用。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在总结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3.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管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一致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决定事业成功与否的三个重要的因素,而其中人和又最为重要。对于治国来说,人和能够兴邦;对于从商而言,和气能够生财。所以,自古就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说。

4.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认为:权威的作用比权力要大。统治者要想服人,不能仅仅依靠权力,还要以身作则。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东汉蔡伦则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些思想与当今管理学所强调的管理者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产生影响力的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丰富,管理理论方面的著述,也不胜枚举,如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之说,《史记·货殖列传》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经商致富的人物和事情,以及从中总结的各种经商之道。明代洪应明所著的管理哲学著作《菜根谭》,在20世纪中期的日本就曾引起了轰动。今天,我国古代的一些管理思想仍然对日本的企业管理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不过,虽然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管理思想丰富、深邃,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此时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大多数理论仍然属于管理哲学层次的内容,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原则的理论还未形成体系。

(三)西方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从公元6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思想领域几乎完全为教会所统治。由于教义统治了生活,思想也就近于凝固。正如美国的管理思想史学家雷恩所说:“人们不是考虑今生而是考虑来世,不是考虑既得的利益而是考虑灵魂的拯救。”[2]在这一段时期,西欧的思想领域失去了创造力,管理思想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同一切事务一样,长期呆滞的思想一旦为外来的因素冲击所打破,就会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打破沉闷的教会统治局面的是十字军的东征,它开辟了新的贸易渠道,刺激了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因为商业的发展,人们看到了新的市场,产生了新的观念,诞生了新的城镇,也扩大了货币交换的范围。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引发了思想解放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西欧的文艺复兴时期就像我国的春秋时期,新理论、新思想不断涌现,管理思想也随思想解放的大潮获得的飞快的发展,并且一直延续到资本主义时代。

1.在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科洛·马基亚维利写了著名的《君王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家管理的原理与原则,提出了国家管理、王权存在的四原则:①群众认可,权力来自群众的原则;②内聚力原则;③领导能力原则,指君王要维持统治,必须具备领导能力;④危机原则,即管理者要有危机意识,要居安思危。

2.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形成。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发挥资助和保护贸易的作用,干预一切经济活动,制定国家的经济计划,引导经济发展。可以说,重商主义者较早地提出了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主张。

3.系统的经济科学理论开始形成。在重商主义以及后来的重农主义的启发和推动下,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标志西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开始形成。

4.意大利的卢卡·帕齐利对西欧的复式记账法进行了理论的总结,发表了《算术、几何、比例和对称》一书,形成了系统的会计学理论,推动了会计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总之,在这一时期,对管理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经济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它预示着人们开始对经济活动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思考。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就会自然地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也就会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历史正是这样发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