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对台湾经济的全面控制

日本对台湾经济的全面控制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占领台湾后,即对台湾丰富的经济资源进行残酷掠夺。为此,日本对台实行经济统制政策,设立一系列垄断性公司对台湾的矿产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为此,日本殖民当局对经营此类产业的日资企业进行巨额补助,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工矿业的控制。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经济日益呈现出畸形化的发展状态。

日本占领台湾后,即对台湾丰富的经济资源进行残酷掠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主要将台湾作为其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在“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宗旨下,推行其殖产兴业政策,掠夺的重点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方面。受资源限制,日本所需食糖绝大部分靠进口。日本占领台湾后,台湾的蔗糖成为其掠夺的重要资源。为将台湾变成日本食糖供应地,日本殖民者不断加强对台湾糖业生产和向日本输出的控制。为此,日本占领当局一方面不断扩大其“国家资本”——台湾垦殖公司,将台湾大量耕地霸占,再租与无地或少地的台湾农民,令其为在台日本制糖公司种植规定数量的甘蔗;另一方面则采取倾斜政策鼓励在台的日资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相结合,以增强其竞争力。1905—1913年日商在台湾先后开办的规模较大的日资制糖株式会社有:台湾、大东、大日本、明治、东洋、北港、新高、帝国、中央等大的制糖企业。同时,包括台湾最大的制糖企业林本原的制糖公司在内,先后有12家台湾民族制糖企业被日资兼并。结果不但台湾的蔗糖资源为日本控制,全台的制糖工业也基本被日本垄断。此外日本为将台湾变成其“米库”,迫使台湾人民扩大稻米的生产和向日本的输出,到20世纪30年代初,台湾稻米产量的50%被强制出口到日本。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速侵华战争的准备,为使台湾成为其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料基地,日本对台湾经济掠夺的重点由农产品转向与军事有关的工矿业领域。对农产品的掠夺也由米、糖转向与军备有关的棉花、麻类等。为此,日本对台实行经济统制政策,设立一系列垄断性公司对台湾的矿产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台湾的煤、铁、铜、非铁金属、石油、化工、电力、油类以“军管理”、“委任经营”和“台日合资”、“租借”及“收买”等形式被日本全面控制。而所谓的“军管理”系由驻台日军将劫夺的台湾工矿业交归日本财阀代为经营;所谓的“委任经营”则是由日本驻台总督委任有关日本会社经营劫夺来的工矿企业。而“台日合资”、“租借”及“收买”等形式也是由日本殖民者依靠军事和政治的力量强制实施。1938—1941年,台湾5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几乎全为日资企业。台湾制造业的90.7%、采矿业的71.6%由日本大财阀垄断。20世纪20年代后期,台湾最大的出口行业——制糖业的87%由三井、三菱和大日本制糖三家日资财团控制,从而垄断了台湾糖的出口贸易。“七七事变”后,日本将台湾作为其占领华南及南洋群岛的基地,于1938年制订并实施了“台湾生产力扩充五年计划”,将台湾煤、铜、石油化工、电力等战略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计划五年间增产三倍。为此,日本殖民当局对经营此类产业的日资企业进行巨额补助,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工矿业的控制。在此政策下,台湾的工矿经营权日益落入日本人之手。如台湾的金矿完全由日本矿业株式会社台湾分社垄断;台湾的煤炭工业完全由日本台湾石炭株式会社独占;制镁工业则由日本旭化会社控制;日本的东帮金属制炼会社由南日本化学工业会社、台湾单宁工业会社垄断。在日本的控制下,台湾经济完全被纳入战争轨道,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服务,无论工矿业还是农业,凡与战争相关的产业、产品发展加速,与战争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则受到抑制,从而陷入停滞或衰退状态。如1939—1945年台湾农业的年均增长率为-12.33%,而工业总产值则显著增长,从1931年到1937年金属工业产值增加了近三倍,化学工业产值增加了两倍。1937年以后,工矿业增长进一步加速,如煤炭年均产量战后较战前增长了大约75%。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经济日益呈现出畸形化的发展状态。

为进一步驱逐西方在台势力,日本占领当局还在台湾实行专卖制度,樟脑、鸦片、烟草、盐、酒等重要商品都在专卖之列。这样,台湾重要商品的经营权就由西方洋行转归了日资企业。随着日本在台湾经济垄断优势的建立,西方势力退出台湾,日本资本在台湾经济中取得独占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