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析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

浅析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析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刘用明 陈中东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稳定、持续、快速增长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而2季度日本出口为1582.82亿美元,对中国出口为225.53亿美元,增幅明显放缓。

浅析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刘用明 陈中东

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稳定、持续、快速增长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中国地大物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庞大的出口为世界消费者提供了较廉价的商品;更主要的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中高收入阶层的形成,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2005年全年6601.2亿[1]美元的进口额(同比增长17.6%)和1~11月1672.12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3.99%)说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能不提的是,中国高速增长离不开日本,2005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为1085.16亿美元,进口额为799.72亿美元,同时还有来自日本的援助贷款(ODA)。与此同时,日本也从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并对中国市场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双方可以说是互赢互补。

一、日本经济对中国进口市场的依赖

1.日本出口额增长对中国进口市场的依赖

2005年日本的GDP约合4.6万亿美元,出口为5953.22亿美元,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为13%,说明日本出口的表现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按照日本官方基准,日本经济从2002年开始进入战后第十四个经济周期的回升。虽然促使其经济回升的因素很多,其中出口的迅速增长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如图1所示,海外需求,即出口,对日本真实GDP的增长贡献巨大。

图1海内外需求对日本实际GDP变化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报告——日本》(总第2期)。

虽然出口对日本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巨大,但从2000年以来,日本出口总的说来增速不快,仅从2000年的51万亿日元增长到2005年的62万亿日元,增幅仅为22%。但是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在这一时期却迅猛增加,从2000年的3.27万亿日元增长到2005年的8.39万亿日元,增幅为157%。其结果是,在日本的总出口中,对中国的出口在2005年达到799.72亿美元,占整个出口的13.4%。2005年日本出口额比上年增加约100亿美元,其中约35亿得益于对中国出口的增加。可以说,日本出口额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中国出口额的增长,这在日本被称之为“中国特需”,日本已对中国进口市场产生了相当的依赖。

2.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进口市场的依赖

2004年,中国局部过热的经济曾经拯救了日本,中国的重工业进口使日本闲置了20年的机电和钢铁设备重新开足了马力,同年日本真实GDP增长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3.6%。又根据日方统计,2006年1季度,日本出口1511.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对中国出口20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受出口增加的带动,以及民间设备投资、个人消费的刺激,日本1季度实际GDP增长0.7%,换算成年率增长2.7%。而2季度日本出口为1582.82亿美元,对中国出口为225.53亿美元,增幅明显放缓。因此尽管二季度日本民间设备投资、个人消费等内需依然旺盛,但受出口增长减慢的影响,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较大幅度下降,实际GDP比上季度增长只0.2%,换算成年率增长仅0.8%。这是短期内对中国出口影响日本经济的例子,下面来看长期情况。

表1 日本历年对中国出口和真实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部分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表1反映了从1996~2004年的9年间日本经济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从1996~1998年间,日本真实GDP情况逐年恶化与对中国出口额逐年减少的趋势相一致;而从1999~2005年,日本真实GDP逐年好转又伴随着对中国出口额的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对于日本这个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其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出口的增长,特别是对中国出口的增长。据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提供的数据,“中国特需”对日本GDP的拉动至少在1%,又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计算,日本经济的对华依赖度已由1990年的0.2%提高到了2003年的1.5%。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是个反常的年份,虽然当年日本对中国出口额增长了24.9%,但真实GDP反而负增长0.3%。这是因为2002年日本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为8.4%,居世界七大发达国家之首,而且比最低的加拿大要高出十几倍,小泉内阁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实施紧缩财政,并于2002年1月的内阁会议通过了名为“结构改革与经济财政的中期展望”的内阁决议,目标之一就是要“抑制和改善财政支出”。政治上的不确定因素加上日本政府紧缩的财政政策,使得2002年日本经济受到不利影响,因而出现了反常。

3.日本就业问题对中国进口市场的依赖

就业问题向来是政府所关心的大问题,就业率的高低关系着社会的稳定、福利国家政府的失业救济支出及多政党国家的选举问题。

表2 日本对中国出口额与失业率的关系

资料来源:日本国家统计局,部分数据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出。

通过对日本从2004年1季度开始的连续10个季度的数据分析(见表2),可以看到日本失业率高低与其对中国出口增长情况的高低(如图2)。

图2 日本对中国出口额与失业率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在日本对中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季度,其失业率相对较低。出口与就业的关系更为直观地反映在图2中。如图2所示,出口环比增长率与失业变动率几乎完全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出口增加,则失业减少;反之亦然。在2005年1季度,日本对中国出口额负增长最多的,达到-10.47%,相应地,同时期失业率增长也最快,达到6.8%。说明了日本的对中国出口额与就业率有比较直接的联系,日本失业问题的解决在较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的进口市场。

二、日本企业对中国的依赖

日本企业对中国进行投资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大致从1972~1990年,这个阶段以组装为特点,投资比较集中在日用家电产业方面,但总的件数、投资金额较小。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日资企业开始把零部件厂家带到中国,其特点是在中国从事生产更多,日本企业开始重视中国市场,但受国内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投资力度仍然不大。第三阶段是在2000年以后,日本经济开始好转,汽车、重型机械设备等日本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始投资中国,掀开了真正的投资序幕,汽车、发电站、钢铁加工等一系列的大型、重型项目,是第三阶段投资的主要内容,而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据商务部统计,近几年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建立企业的数量大大增加,其中三菱商事在中国新建企业41家,日立东芝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也分别达到37家和20家。

表3反映了2000年~2004年5年间日本对外投资和对中国投资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日本对外投资水平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对中国的投资额却大幅度增长。在所有对中国投资方面,日本所占份额由2004年的8.9%提升到2005年的10.8%,虽然投资合同金额减少了0.4%,而执行金额却增长了20.4%,呈现所谓的“V字形复苏”。可以看出,日本企业越来越重视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依然是中国。例如,2006年年初,日本汽车工业会驻京代表就曾表示,“在接下来的5年内,预计日本6大汽车公司将对中国投资2200亿日元(约150亿人民币)”。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日本企业对中国的依赖性。

日本企业投资中国有两种目的:一种在中国生产,产品基本上返销到日本或出口到第三国。他们看中的是中国的低廉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以及较宽松的税收、环境等政策。如果劳动成本迅速上升,这样的企业可能会从中国沿海搬到内陆,甚至有可能去其他国家。另一种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他们在全球竞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是获胜和获利的关键之一。目前,第二种企业的经济量在中国占多数:2004年日本企业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为6.9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3万亿日元是面向中国国内市场,对日本出口为2.1万亿日元,对美国等第三国出口为1.8万亿日元。又据日本经济产业省调查,在中国的钢铁业、汽车业和有色金属业,其在中国的销售比重分别为90%、87%、57%。不论出于哪种目的,不能否认的是,两种企业的发展都对中国市场有依赖。又因为日本企业的对中国投资直接影响着其母公司的全面经济业绩,也可以说,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中国经济。

表3 日本对外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日本国家统计局。

三、结论和建议

1.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光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日本是世界上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国家,也是资金充裕度和科技发达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需要日本的资金技术,日本需要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及巨大的消费市场,这种要素禀赋的互补性是实现两国经济和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两国多年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众多成就的取得正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进,两国贸易水平增长迅速,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创下新高。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局面,以上所分析的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日本在中国贸易伙伴名单上的排名却有下降趋势,其对中国投资额也只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小部分。可以看出,两国的经贸和投资合作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正如日本企业界所言:日本对中国的真正投资才刚刚开始。

中日两国产业间的交流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例如,丰田公司的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的高效率是为产业界所赞赏的,大部分中国企业所欠缺的这些软实力可以从与日本同行的交流中得到学习和提高;又如能源开发方面,两国都是能源消耗大国和能源稀缺国,合作开发新的油气田(例如有争议的东海油气田)和新的能源可以实现新的共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动漫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已经成为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的动漫产业才开始起步,而且中国决心花大力气发展,在此产业上的合作可以成为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为中日经济的合作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机遇。两国应加大合作力度,以求共同光明的前景。

2.共同克服经济交流中的阻力

中日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但是由于存在历史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原因,使得发展合作与发展遇到了不少阻力,两国必须共同努力,克服这些阻力。

历史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政治的,主要关系到两国政府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再加上中日两国相互的不信任以及日本对中国崛起的恐慌,日本政府又对中国的发展施加负面影响,所以很容易将“政治问题经济化”和“经济问题政治化”。而且中日两国文化上的差异和互不理解造成民众情绪容易滋生“反中”和“反日”的浪潮。这些都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必须予以正视。日本企业在决定大项目的投资时,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然而日本政治与经济相分离,日本政府在考虑对中国关系上不把经济放在首位,经常造成两国“政冷”。

要克服这些阻力实现经济的发展,两国都必须保持克制,特别是在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应该意识到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以及政治对经济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两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争端。此外,日中文化交流应该成为改变两国意识形态对立的主要手段。虽然民间交流不断,但因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不能成为主流。只有相互了解才能避免“反日”、“反中”情绪和“中国威胁论”等观念的蔓延和加深。

参考文献:

1.于津平:《浅析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2期。

2.裴竹梅:《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经济视野》2005年第10期。

3.刘昌黎:《中日贸易的新发展与问题》,《日本研究》2006年第1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注释】

[1]若未特别说明,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商务部和中国国家统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