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傣族健身操概述

傣族健身操概述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历史文化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约126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傣族在与各民族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普遍爱好音乐。傣族的舞蹈也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

一、 历史文化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约126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傣族有傣那、傣雅等多种自称,汉语称水傣、旱傣、花腰傣,服饰上有一些差别。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傣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与属壮侗语系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都是“百越”民族的后裔。傣族在与各民族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普遍爱好音乐。每逢喜庆节日或者迎接重要客人时,傣族人民就会敲起锣鼓,跳起欢乐的舞蹈,唱起优美的旋律,以表达美好的祝福。

傣族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60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会参加受戒修行,不再杀生,而且参加每年3个月的“豪沙”(“豪沙”也叫“豪哇沙”,汉语:关门节),即到佛寺安居,诵经赕佛,直到去世。在西双版纳、景谷等地,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一段时间,在佛寺内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识。人们认为只有入寺做过和尚的人,才算有教化。因此,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睐。以前,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岁便入佛寺,3~5年后还俗。当他们穿戴一新由亲人护送,在欢快的音乐声和众人欢笑声中进入佛寺,便自豪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习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现在,因为9年义务教育,小男孩们便白天上学校学习汉语等科学知识,晚上在佛寺学习傣族文化,十分辛苦。也有的人读完中学或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然后再请1周或1个月的假,入寺学习。回家后仍然算是“康朗”,即还俗的僧人。

二、 风俗习惯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即傣历新年,也叫六月新年,因为傣族历法中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准备歌舞表演。节日来临,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嘡、嘡、嘡”的锣鼓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他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闹。

三、 民族音乐、舞蹈

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这是大家公认的。“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人民性格的又一描述。他们礼貌温和、外柔内刚,有时似涓涓的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的洪流,迅涌而澎湃。傣族的舞蹈也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舞蹈生动形象,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舞蹈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

(一)自娱性舞蹈

自娱性舞蹈有“嘎光”、“戛秧”、“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

象脚鼓舞在傣语叫“戛光”、“戛秧”或“烦光”(傣语称鼓为“光”,跳舞为“戛”)。“戛光”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起象脚鼓舞以示欢庆。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关于象脚鼓及其舞蹈的民间传说很多。据传,古时有一对夫妻劳动后在水潭边小憩,突然风把熟透了的芒果从树上吹落水中,发出“嘣—嘣”的响声,这声音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他们回家后,便依照大象脚的样子将树镂空,蒙上牛皮制成鼓。在赶摆时,他们背着鼓去跳舞,不久象脚鼓舞就传开了。又说:在很早以前,有两个驯养大象的小伙子依照大象脚的样子做成了象脚鼓。在《明史·百夷传》中也有“大小长皮鼓以手拊之”的记载。象脚鼓有长、中、小3种鼓形,根据鼓的形状有3种不同的跳法:第1种,长象脚鼓舞。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耿马的孟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和孟连一带。鼓身长2米左右,由于鼓身比较沉重,多为舞蹈伴奏用。舞时步伐缓慢、稳重,膝部起伏有力。鼓点最为丰富,已形成了一定的鼓语,能表达傣族人民喜、怒、哀、乐的心情。第2种,中象脚鼓舞。主要流行在潞西县、盈江县、耿马县、景谷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鼓身长约1.5米,较轻便。主要特点是舞时要将鼓尾摆起来、甩起来。由于在鼓尾上束有一簇簇的孔雀羽毛,摆动起来十分好看。摆鼓就是让鼓尾左右晃动,甩鼓就是将鼓首向下压,使鼓尾向上甩。中象脚鼓舞不只是在节日跳,每年还有专门的赛鼓日子,以鼓音长短、音色好坏和鼓尾摆动大小为取胜标准。第3种,小象脚鼓舞。仅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鼓身长不到1米,舞蹈动作丰富,经常被用作孔雀舞的伴舞。舞蹈动作幅度较大,有吸腿跳、弹腿跳、撩腿等步伐。

“戛伴光”就是大家围着鼓转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人民中最普及、最盛行的集体舞。它不限地点、时间,几十人至几百人均可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起舞。节日时通宵达旦,欢舞不息。舞蹈朴实热情,特点突出,妇女膝部的颤动较均匀,多顺手、顺脚地舞动。一般以“蹉步”、“起伏步”、“点步”、“弓箭步”等步伐为主。手的动作较简单,一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向下绕腕或从腋下向上掏手。老年人在里圈起舞,老人的动作缓慢,膝部起伏明显,常以大幅度的前俯后仰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的动作任意自由发挥。而在圈外的年轻人,则要求动作统一整齐。戛伴光的特点是鼓点非常丰富。

(二)表演性舞蹈

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

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来就有“孔雀之乡”的美称。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美丽孔雀在开屏抖翅、翩然起舞。也正是由于如此,受着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由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如根据神话故事《魔鬼与孔雀》而编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那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鬼兄弟双目失明,孔雀取得了胜利。关于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4 000余人去寻找幸福,到了“来少勐”后,听到了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孔雀随着这动听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他们回来后,就模仿这些声音和孔雀的动作,以鼓、镲来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缅寺壁画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鸟身的孔雀形象,这与头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着孔雀服的孔雀舞扮相十分相似。明代《南诏野史》中也有关于孔雀舞的记载:“婚娶长幼跳蹈,吹芦笙为孔雀舞……”。可见孔雀舞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舞蹈风格上可归纳如下3类:第一类为雄孔雀舞。民间多跳此舞。膝部起伏刚韧。舞姿有明显的“三道弯”特点。第二类为雌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舞者膝部起伏,柔韧缓慢,舞姿优美,动作细腻,并常有拱胸和肩的转动,体现其含蓄、妩媚的形态。鼓点轻盈、缓慢。第三类为小孔雀舞,常采用快速的小颤和保持半蹲状态的矮步,舞者小腿灵活轻巧,常用连续的小耸肩。鼓点快速而轻巧。

傣族人民把孔雀视为吉祥鸟,因此孔雀舞成了傣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其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傣族舞蹈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最常见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余3指如扇形翘起)、眼式(食指与拇指稍靠拢,其余3指如扇形翘起)等。步伐有踮步 、“起伏步”(动力腿由脚跟带动向臀部踢起后全脚掌落地,主力腿随之屈、伸)等,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三)祭祀类舞蹈

祭祀类舞蹈更是多种多样。元阳县的傣族村寨流传的“祭祀鼓舞”是在祭祖活动时,以鼓为伴奏,师娘在祭台上边唱边舞,群众在台下自由舞动,动作较简单。石屏县的傣族居住地有“跳龙舞”,是在祭龙树活动中进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