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易离”默会知识的管理特征

“易离”默会知识的管理特征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2.2 “易离”默会知识的管理特征“易离—非承诺”知识的方向是“易离—非承诺”知识到“易离—违背”知识(Ⅲ→C)及“易离—非承诺”知识到“易离—实现”知识(Ⅲ→D)。由于“易离”默会知识具有良好的可转化性和共享性,就不能听之任之,很明显,给予必要的激励是这类默会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前提。其中,Ⅳ→C也是典型的心理契约“违背型”默会知识管理。

9.2.2 “易离”默会知识的管理特征

“易离—非承诺”知识的方向是“易离—非承诺”知识到“易离—违背”知识(Ⅲ→C)及“易离—非承诺”知识到“易离—实现”知识(Ⅲ→D)。其中,Ⅲ→C是指企业既不给默会知识源必要的承诺,也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管理模式是很不明智的。由于“易离”默会知识具有良好的可转化性和共享性,就不能听之任之,很明显,给予必要的激励是这类默会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前提。Ⅲ→D是指企业事前没有给予默会知识源以必要承诺,但事后感受到这类默会知识的重要性,试图通过“超激励”措施达到默会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目的,事后激励虽然违背了管理的一般原则,成本也高,但有利于企业与员工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关系,对未来的知识转移与共享有促进作用,符合Rousseau和Tijorimala的心理契约三个维度中的关系维度,即组织关注与员工双方未来长期稳定的关系,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但管理导向最好向Ⅳ→D转化。

“易离—承诺”知识的方向是“易离—承诺”知识到“易离—违背”知识(Ⅳ→C)及“易离—承诺”知识到“易离—实现”知识(Ⅳ→D)。其中,Ⅳ→C也是典型的心理契约“违背型”默会知识管理。企业给员工的必要承诺越高,员工的心理期望就越大,当实现承诺得不到“兑现”时,本来容易转化和共享的易离默会知识也变得“黏滞”起来。事实上,知识转移的基础是信用,如果企业缺乏信用基础,将无人愿意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交流。Ⅳ→D是一种理想且正常的管理导向,也适合这类默会知识的性质,与国内外许多激励学派学者的“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相吻合。通过这样的激励,可以使企业的信用得以渗透,当信用理念得到个人认同并深入组织内部时,组织和个人相互信任,员工个人将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所有人都将从中受益。当这种共享行为成为大家都有所受益的共同规范的时候,个人在付出知识的同时,将知识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同时在公众中建立的个人声望会给他带来很多有形和无形的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