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学者在默会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默会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6 国内学者在默会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在知识管理实践的推动下和国外知识管理理论的引导下,近年来,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朱方伟等人对技术转移中默会知识的转化进行了研究,描绘了企业技术成果中默会知识的转化流程图。

2.6 国内学者在默会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

在知识管理实践的推动下和国外知识管理理论的引导下,近年来,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早期有武汉大学邱均平和国家信息中心乌家培等对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知识创新、传播、利用的原理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近期有大连理工大学王众托院士从知识系统工程角度,复旦大学芮明杰、清华大学刘冀生和吴金希从分析企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构成的角度,郁义鸿从组织记忆(organizationalmemory)的角度、陈国权从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的角度,南京大学赵曙明从企业知识及其组织间的传递与合作的角度等对企业知识管理所进行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默会知识转移与共享问题;复旦大学余光胜从企业知识理论的角度研究了知识吸收、知识共享以及知识转移等活动;清华大学吴贵生和王毅对黏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进行了研究;在本体论研究方面,浙江大学的高济和李飞给出了一个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OKMF,ontology-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阐述了将本体翻译为元知识结构、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以及人与机器的连接机制;上海理工大学的李生琦和徐福缘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组织层次和业务流程的获取本体的方法,依此支持企业知识共享。

从剖析知识增长与知识转移过程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的角度出发,熊德勇、和金生等人提出了知识发酵模型,认为组织学习中的大部分知识活动的机理都使用知识发酵理论来解释。汤超颖和周寄中认为默会知识是企业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指出默会技术知识(tacit technical knowledge)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提出了企业默会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张庆普等人分析了企业默会知识的流动与转化障碍因素,建立了一个默会知识流动与转化框架模型。张成考等人提出了虚拟团队的知识交流模型、知识转移与互动性模型以及知识创新模型。张生太、段兴民针对默会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特点,从数量化角度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默会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赵涛、曾金平提出了企业知识流动态扩展模型。国内外对企业默会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比较丰富,或多或少地受到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的影响,或以其为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加以具体的丰富和运用。

在默会知识的转化方法的研究上,施琴芬等人提出“专家咨询模式”解决默会知识转移的问题。朱方伟等人对技术转移中默会知识的转化进行了研究,描绘了企业技术成果中默会知识的转化流程图。李浩等人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战略网格中的知识转移,并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包括默会知识)价值实现影响因素做了实证研究。谢洪明等人从知识整合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研究了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郭延吉对默会知识转移的方法进行了以下的归纳:学习历史;事后的回顾;实践社区;远景化;隐喻;重叠性的信息、活动、职责的设计;创造性碰撞;合成领域,主要有聚类和群集两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