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

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星星之火 以待燎原——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述评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刘素华 王晓静 王 媛内容提要:本文对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的主要议题做了简单述评。此次座谈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基地主办,来自16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就文化产业发展、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展开热烈讨论。
以待燎原_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述评_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星星之火 以待燎原——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述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刘素华 王晓静 王 媛

内容提要:本文对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的主要议题做了简单述评。会议认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层面存在规划泛化、评价体系缺失和管理不力问题,在市场层面则存在投融资困难、文化转化不畅、缺乏国际视野以及生产与消费脱节问题。而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学科属性不明,研究及师资队伍薄弱,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教材体系落后则是学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此,会议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研究;学科建设;对策研究;述评

2010年12月11日,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座谈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基地主办,来自16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就文化产业发展、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展开热烈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理论研究的推动与青年学者的培养。基地主办的多次研讨会均积极邀请青年学人参加,基地所属刊物《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也通过刊发青年学者的文章来积极回应学术研究中的年轻声音。但这种努力已不能满足当下新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新兴技术应用的扩大,文化产业发展和研究中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知识的运用、新声音的发出和新视角的观照,但归根结底需要依靠新研究力量的壮大。这是青年学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但目前学术界给青年学者的平台却十分狭窄,这与时代赋予青年学者的重任极不相称。因此,基地举办了首届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期望通过完整对话平台的搭建来加强青年学者间的交流,以促进其学术水平的提高,为文化产业研究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学科活力。本文就会议期间的发言做简单述评,以记录当下青年学者对文化产业发展和研究的一点思考。

一、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仍落后甚多。从根本上说,这是意识形态管理与市场机制运行之间尚未找到合理平衡点的结果。与会学者纷纷指出在文化产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政府和市场也表现出诸多乱象。

首先,从政府层面看:(一)政府规划泛化。有学者指出文化产业规划一方面全国泛滥,另一方面又缺乏国家层面的全局性把握。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是行业导向,并未区分区域特征。而省、市一级的规划则几乎是上级规划的翻版,求全责备,重点不明,一味追求所谓的“新兴”产业,缺乏区域特色。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主观上存有强烈的赶超意识,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而认为“新兴”即代表进步,即代表必然发展方向,殊不知最好的未必最合适;二是因为在客观上对区域禀赋及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条件认识不足。因而各地规划千人同面,大都缺乏可行性,没有切实抓手来支持规划的实现。(二)评价体系缺失。“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这表明文化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考虑社会效益,但社会效益该如何评估?虽然并不完美,但毕竟经济效益的衡量存在GDP、投入产出比等一系列可量化的评价指标,然而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却在执行层面面临缺失的状况。有学者批评目前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件”思维及唯GDP倾向。但不能不说,社会效益或者说文化层面的软性评估指标的缺失也在客观上造成“硬件”思维和唯GDP倾向成为一种普遍的无奈选择。还有学者指出在评定经济效益时虽有评价指标,却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因而也无法支撑正确战略的制定。与此相呼应,有人提出目前各地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出入很大,因而无法通过单一数据来横向比较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这为全国性研究和区域比较研究带来了困难,也是制约国家层面统筹性规划制定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还缺乏衡量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拉动作用的指标。以美国百老汇为例,百老汇剧院的行业协会为争取市政府支持,不但在年度报告中指出百老汇戏剧演出对纽约市财政的直接贡献,还列举了百老汇戏剧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贡献度数据。相信这个补充指标的出现能缓解各地文化产业发展中的GDP压力。(三)政府管理乏力。新技术带来的文化产业变革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数字化时代的产业融合趋向导致多头管理频现。政府职能划分不清使得某些热门产业,如动漫网游产业等在被多个政府部门扶持的同时,也受多部门监管。这种不同政府部门的“重复劳动”一方面极大浪费行政和财政资源,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部门间相互掣肘,各自为政,直接后果便是最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反而难以出台。同时,以扶植为名的财政资金投入也在寻租活动的扭曲下使政府在某些文化产业中介入过度。有学者就直指目前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像在动漫产业中,不少动漫企业已将政府补贴作为主要的企业收入来源,因而企业的主要精力也由开拓市场转向申请补贴,寻租现象难以杜绝,产业发展沦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这种政策结果与既定初衷相差甚远的现象表明政府在政策制定及行业管理中存在巨大失误。在过度介入部分热门产业的同时,政府面对某些冷门产业却采取简单的一刀切政策,通过将其推向市场来甩开包袱。部分学者就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文化行业都要市场化的疑问。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为非盈利机构和中介组织,并以此为依托来引领社会的文化趣味被认为是一条折中路线。政府在文化产业中的“时隐时现”归根结底源自于政府自身定位的模糊,这种情况的改变需要依赖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行政人员思想的进一步转变来实现。

其次,从市场层面看:(一)在产业前端存在投融资困难问题。有学者提到文化产业投融资难是因为文化产业具有受众不特定多数,产品价值评定无客观标准,创意出现无规律可循的特点。而在金融领域,项目评估讲究的是资产是否可抵押,企业是否存在稳定现金流,文化产业项目很难在这两点上说服投资者,而且其投资往往十分巨大,简单来说就是文化产业是高风险行业。但市场风险同样存在于西方国家的同类文化产业中,成熟的金融市场可以帮助应对这个问题。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面临的特殊问题并不是市场风险,而是牵涉意识形态管理的政策风险。由于意识形态界定因人而异,没有固定客观标准,它更多表现为一种不可言说的经验性把握,这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是个黑箱,于是也就成为投资风险的最大来源。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可遵循的标准来打开这个黑箱,那么投融资困难的问题便无法很好解决。(二)在中端生产环节存在文化转化不畅、缺乏国际化意识问题。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业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市场对它们而言十分陌生,正如部分学者所说,如何将文化资源、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运作成为一个大问题。还有学者指出目前盗版现象、跟风模仿现象也给文化转化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很多已经做强的民营文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又存在过于关注眼前而缺乏高瞻远瞩的市场眼光的问题。利益驱动下,民营文化企业讲究成本的快速回收,所以在产品生产初期往往立足于最熟悉的国内市场,当产品成熟再转向国际市场开拓。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但若立足高远,就应早日树立国际化意识。正如有学者提到,在文化产品开发初始就应考虑到国际市场销售中如何减少文化折扣,从而控制进入国际市场时的再度开发成本。(三)存在文化产品生产与末端消费脱节问题。文化产品生产与末端消费脱节在根本上是因为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并不是当前文化企业求得生存的唯一方式。正如上文所说,在某些行业中,政府补贴就养活了一大批企业。与寻租活动相比,市场开拓难度更高,所以通过生产满足消费来谋求利润和继续生产的一般经营方式并不适用于部分文化企业,它们也因此缺乏追求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足够动力。同时,雅俗问题之争、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取向也是导致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脱节的原因之一。有学者认为文化产品生产不能一味迎合市场,而应引领市场。但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即领先多少的引领才是有效的引领?曲高和寡,呼应者寥寥又谈何引领?文化产业生产的是大众文化,丧失大众的文化也不可能成为产业。所以即使引领也必然是迎合市场基础上的引领,是通过市场运作来诱发大众内心的需求,而绝非抛弃市场的一意孤行。当然,与此同时行业道德规范不能因利益追求而被抛弃。这就是寻求文化产业公共责任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平衡。

二、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述评

在“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中,文化产业学归属于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类。然而,相对于管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而言,文化产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出现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兴起,确切地说,是在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提倡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之后开始兴盛的。与会学者虽然就文化产业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各执其词,但他们都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型交叉性综合学科,以培养跨学科、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但也正是这样的学科性质与人才培养目标给文化产业研究及学科建设本身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理论创新不足,规范的研究体系尚未建立。首先,文化产业研究中缺乏对历史的关注及对未来的想象。有学者指出,文化产业研究缺乏通史性著作,名家之作与有影响力的成果甚少。还有学者提出目前的文化产业研究很少关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如计算机领域“云”概念的提出会如何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而有学者更是直接指出目前还没人来回答“什么是下一代文化产品”这个问题。历史的构建能帮助找到产业发展中深刻而恒定的部分,而未来学的研究则将引领当下的发展,这两者的缺失直接导致当下研究在时间纵轴上的断裂,从而趋向缺乏深度。因此,直至今日文化产业研究仍未找到自己的逻辑起点和体系框架,也无法建立解释当下问题的特有视角。有学者指出,如果能解决“创意价值形成”这个核心问题,那么便能解释文化产业乃至虚拟经济中的许多问题。但缺少历史的把握,哲学思辨也就丧失了重要的加工对象,原理性基础问题的解答便只能沦为空谈。

同时,文化产业研究还缺乏横向的国际视野。有学者就提到文化产业研究中缺少比较研究。目前关于国外文化产业的介绍集中于政府层面的战略政策研究,产业及企业层面的研究十分匮乏。实际上,政策制定恰恰应该为产业发展服务,脱离产业实际情况的政策解读必然是片面的,其借鉴意义也极其有限。正所谓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企图用一药医百病,自然要遭遇挫折。同时,还有学者提到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中简单化、浅显化、视角单一化的情况,这也阻碍了实业界国际视野的拓展,不能帮助行业和企业少走弯路,也影响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而且目前的研究过于课程式,尚未建立规范的学术研究体系。这点从与会学者对《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刊发文章的批评上也可看到。有学者指出目前不少研究论文形式单一,暮气沉重,缺少创新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研究体系。

(二)学科属性不明确。不少在高校工作的青年学者都提到虽然文化产业管理被划分在管理类学科下面,但很多高校开设这一专业的恰恰是文学院、艺术学院、新闻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等院系。虽然目前的学科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国各地高校中已出现了六七十个文化产业类专业或方向,文化产业专业内部也设置了各类方向,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如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等。但在看似热闹的学科表象背后,一直存在一个无法绕开的“身份”问题:在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中,并没有“文化产业”或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被授予管理学学位或文学学位的比比皆是。这表明,没有明确的学科属性,文化产业专业只能挂靠在其他成熟学科之下,那么势必造成学科边界大而不清的局面,也给报考文化产业专业的研究生造成困扰。会议发言中的不同视角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学具有文化学属性,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文化的创新以及文化与科技等各层面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有学者却强调其经济学属性,认为应该从产业角度关注文化产品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问题。还有学者偏重于从管理学角度看问题,认为它牵涉到市场营销、媒介管理等内容。可见文化产业的专业定位与研究对象在时而偏“文化”时而偏“产业”的摇摆中始终没有稳定性与连续性,这也导致很多高校在学科内容的设置上太过宽泛,缺乏针对性。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却又有相同的弊病。正如部分从事一线教学的青年学者所言,由于课程设置没有侧重点,也没有主攻方向,因而也无法利用自身特色创建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专业。这个问题促成了学科专业目标上的两种可能:把文化产业学做成一个跟管理学、经济学并列的学科,或把文化产业学做成像敦煌学、红学一样的学科群,(1)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它,丰富它,把它作为一个产业现象,用各个学科的理论去研究,这两种趋势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论证。

(三)研究力量及师资队伍薄弱。首先,由于文化产业专业建立时间不长,学科建设不完善,所以也缺乏理论研究上的中坚力量。有学者就直接指出学科目前还缺乏内在的感召力,缺乏对高学术水平研究学者的吸引力。其次,由于“软硬件”水平与教学要求不符,也没有形成一支与产业实践相适应的教学人才队伍。至今为止,很难找到既有丰富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又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师资力量。不少学者提到目前大部分高校文化产业领域的教师都从其他学科“半路出家”而来,其中具备技术运用和动手能力的人才过少,因而也就缺乏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合理指导的能力。

(四)人才培养不适应市场需求。在近几年的研究生招生中,文化产业专业的报名人数远高于其他专业,是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同时业界也大呼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紧缺,“在我国动漫产业从业人数只有1万多人,是韩国的三分之一,远远落后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影视动漫、游戏动漫、数字媒体的产业需求量在10万到15万,2009年对30多个行业人才紧缺指数进行了分类统计,它统计的结果是在30个行业中,文化产业的人数紧缺是居首的,中国的文化产业人才是非常紧缺的”。(2)然而,不少学者在谈到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时却表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课程群之间互不融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比例不均的问题。不少青年学者反映目前教学中理论与基础课程占比重大,技术性层面的课程及实践性课程少;而且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广泛,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同时许多高校急功近利,只关注招生指标与市场反应,不关注教学设备基础性建设,也给学生实践操作设置了障碍。另外,从社会层面来看,许多企业缺乏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不愿接收实习学生,这也造成实践环节难以开展。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性不能有效实现,其直接后果是学生就业方向不明。另一方面,目前的文化产业学科层级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没有层次性,学生处于低层次的同质竞争状态。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与企业当务之急的人才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管理型人才,其中对于复合型、创业型的人才更是渴求。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本科生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形势。

(五)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文化产业学缺乏普遍认可的教材体系。不少学者提到已有教材大多是从传统专业或教学模式中平移过来的,并未充分体现专业特性,甚至不符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而对学科本身做历史梳理的通史性教材的缺位,也是导致整个学科的建构处于“浮萍漂泊本无根”的状态下的一个原因。

正如某位学者所言,文化产业学对于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学科体系建设的角度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正是因为无法系统地引进这门学科,才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理清思路、构建合理的体系。

三、文化产业发展对策述评

如上所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及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在此次座谈会中青年学者们也积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在文化产业发展层面

1.推动建立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

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文化产业建设主体、文化产业管理主体等,这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秩序,并阻碍了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有学者就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政府应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积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并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而在推动文化企业作为发展主体时,政府还应注意到并非只有国有文化单位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民营文化企业同样也是市场主体的一分子,也可以享受“国民待遇”。这就需要政府在文化政策方面积极赋予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合理性、合法性地位。只有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共同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共同参与文化市场的竞争才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政府在文化产业中的定位问题,也有学者提到由于文化产品的多元属性特质,使得部分文化产品或服务目前还具有相当重要的国家文化安全意义,因此针对这些特殊领域,我们还应适当保留政府在其中的主体性、主导性地位,也就是说政府要有所不为,有所为。

在政府逐渐从文化产业主体性角色抽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文化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组织发挥产业主体作用的能力培养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从整体上已经进行了积极的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实力强劲的文化产业集团,但还有绝大多数文化企业,尤其是民间文化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资金瓶颈问题突出。所以有学者强调文化产业投融资困难需要政府和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目前,我国文化部已与六大银行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共建了“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文化企业开通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尽管该平台搭建时间不长,但从平台网络上亦可窥见其短时间内所发挥的积极效用。因此,有必要倡导各级政府与相关银行分支机构的合作,共同搭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更多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地方平台上解决融资问题提供可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更高层次上借助于国家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从源头上放开民间资本以及国际资本参与文化产业的投资,允许文化企业在一定平台自主合法地进行融资,为文化企业解决借贷抵押资产的评估困难等,才能真正有助于解决牵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资金问题。

2.构建完善统一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和评估体系

构建完善统一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是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战略和规划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虽然部分省区存在着对文化产业考量的唯GDP倾向,但不能就此反对对文化产业进行必要的GDP数据统计。相反,还应努力建构一套完善的文化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既要有宏观数据的统计以衡量文化产业对整个社会产业发展的影响,也要有微观数据体系以评价文化产业自身以及其所涵各个行业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我国现有的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通过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确立的。然而有学者就提到这一指标体系并未得到整体性采用,部分地区还在使用自己的统计体系,在文化产业统计口径上与中央文件出入较大,从而使得相关统计数据结果也缺乏可比性、参考性。所以,在全国推行统一的统计指标是当务之急。

还有学者提出不仅需要关注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和提升问题,如文化遗产对经济带动的经济计算,还应解决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确实的问题。因为文化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集群,它与其他产业之间必然存在着特定的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如果能在文化产业的统计体系中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问题进行统计和体现,这无疑为更科学系统的国家产业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关于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经济效益评估,二是文化社会效益评估。我国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简言之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然是对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那么只有社会大众才是能对其作出评估的唯一权利主体。因而,如何能够设计出一套可供操作,并最大限度反映大众对文化产业社会效益评估看法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化产业研究层面

1.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无论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有学者指出文化产业将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我国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也越来越需要有关文化产业的学理性支撑,因此有必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文化生产的价值生成体系,文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艺术品、文物的价值增值理论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其次,从全球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来看,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的理论已不适应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虚拟经济、资本运作及创意在文化产业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和影响,因而针对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的创新也非常重要。

2.加强文化产业的应用性理论研究

对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以服务文化产业实践为最终导向的。虽然基础理论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但文化产业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都有着很强的具体性和个体化特点。所以学者们提到要更加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包括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的禀赋问题,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和转化效率问题,文化市场的拓展问题等等。其中就文化的转化问题,有学者就指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何有效地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商品或服务,尤其是优质化、国际化的文化商品或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创意的使用和开发。文化产业为文化创意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平台。由于个体资源智慧的局限,大家可以积极采用合作式研究来进行合作式创意,从而能够为学术界参与创意开发提供可能,从而改变业界对文化产业学者能策划缺创意的认知。

其次,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新问题、新气象的创新研究。有学者认为,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都是朝阳产业,对于朝阳产业的认定应该从技术与文化的结合角度来看,新媒体应是朝阳产业,因为它通过文化与技术的结合,对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走向产生了推动性影响。因此,文化产业研究中应注意区分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注意运用新方法研究新问题,从而使文化产业的应用性理论内涵更丰富。还有学者就此提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今后要多注意收录有关新媒体研究的文章,从而扩大“评论”的整体视野。

再次,增加对问题研究的“本土化”意识。有学者就提倡要构建本土化的文化产业理论,即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模式以及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是研究的重点。

3.加强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建设

有学者直指要完善、加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必须首先解决文化产业合法性地位问题。目前文化产业学科的尴尬地位间接造成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混乱现状及大众对文化产业认识不足等问题。因此,为“文化产业”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正名是科学构建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第一步。还有学者认为,通过学界对文化产业史的研究和梳理,可以有助于确立文化产业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根源和发展轨迹的产业,再加之其在社会经济中实际发挥的重要作用,足以支持其取得学科的合法性意义,而目前正是缺乏一部通史性的文化产业的历史长卷。

在文化产业的学科内容建设上,有学者强调文化产业学应该“两条腿一起走路”,其学科框架中既要包含文化类科目,又要包含经济类科目,同时还应有文化经济融合类科目,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消费学、文化经纪等。还有学者就此提出了要建设开放式课程体系,即在科目设置上,凡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效果并符合培养目标的课程都可作为授课内容,文史哲课程、经管法课程等都是允许的。从根本上讲,文化产业学科内容的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模式相契合。

文化产业学科内容的复杂化、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业研究方法的多学科性和研究的综合性。所以有学者就提到应积极借鉴和引进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较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这有助于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复杂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4.加快调整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一直处于较尴尬的局面之中。除了明晰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更重要的是要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在文化产业人才教育上不能和社会脱节,不能和产业脱节,虽然在教学科目、师资队伍上都采取开放式,但不能脱离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一定要为学生做好就业出口的疏导问题。还有学者提出在文化产业专业方向设置上应当合理细化,不宜太细也不宜太过宽泛,即各高校要基于自身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区域因素等合理开办文化产业,设定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更重要的是突出特色。

有学者提到应增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共建,增强学生文化产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改变国家职业目录中文化产业专业缺失的尴尬和困境。此外,高校应着重加强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理念。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大量青年才俊的积极加入,能力培养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感召力,一种自发地进行学习、研究和实践文化产业的责任意识。

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的召开无疑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成效不在于通过一次座谈直接解决产业发展研究及学科建设中的种种问题,而在于通过问题的讨论、思维的碰撞,激励青年学人的前进步伐,鼓舞青年学人投身该事业的热情,而这才是产业和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最可宝贵的东西。在诸多与会人员的强烈呼吁下,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基地将不定期地举办第二届、第三届乃至更多届的青年学者座谈会,使其成为一种传统,以推动青年学者的成长,为文化产业研究持续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也期望这一代青年学人的成长能有效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发展。首届全国文化产业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的召开在上海点燃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火种,相信这星星之火,终有一日可以形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皇甫晓涛:《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构》,《学术月刊》2010年第8期。

2.宋丽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年第3期。

3.张友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4.岳红记:《西安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探讨》,《商场现代化》2007年5月(中旬刊),总第503期。

5.胡惠林:《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政策性概念的一些思考》,《学术探索》2009年第5期。

A Single Spark is Waiting to Start a Prairie Fire

—Review of the First National Forum of

Young Scholars Engaged in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

Liu Suhua Wang Xiaojing Wang Yuan

Abstract:The article is a review of the first national forum of young scholars engaged in culture industry research.During the forum,planning generalization,lack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government mismanagement were considered as the problems in the government’s dimension in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And difficulties in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poor situation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lack of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lack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ere the obstacles in the market dimension.There were also a lot of problems 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For example,basic research was insufficient,the subject property was fuzzy,research and teaching strength was weak,students training didn’t suit to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textbook system was out‐date.According to all these problems,the strategi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in the meeting.

Key words: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dustry;culture industry research;discipline construction;strategy research;review

【注释】

(1)向勇:《创意经理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http://www.fici.org.cn/seventh/subject/4913.html。

(2)黄永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四大问题》,“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00109/14247218991.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