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

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通过会议获悉,近些年来,许多高校不断深化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上作了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

2009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讲话中也强调,“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教育部近日召开新时期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工作座谈会,结合中央领导讲话精神,重点围绕如何培养文科人才进行深入研讨,献计献策。通过会议获悉,近些年来,许多高校不断深化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上作了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

积极鼓励科研实践,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本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融入科研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通过设立本科生科研或创新基金、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开展“本科生创新百项工程”活动等,鼓励学生从事本专业或跨学科的科研活动,先后有数百名文科学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资助,发表科研论文上千篇,并获若干科研奖励。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通过每年举办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节,评选“榜样中财”人物和“学术新星”等活动,营造崇尚创新、参与创新的学术氛围。华东师范大学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环节,向100%的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每年面向全校学生实施两个“300”(300个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00个创新性实验项目)科研创新计划,同时依托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立面向文科大学生创新基地,以各种形式向本科生开放,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中山大学以课题为纽带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工作访谈、田野调查,努力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行“名师讲座制”、“本科生导师制”和教师“跟班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践行“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加强成果转化,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长期以来,高校不断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内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理念、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讲义)编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实现了教研互动,教研相长。吉林大学通过凝炼方向、整合团队,建立了一批开放式的研究、教学性机构,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中国政法大学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实现“四进入一转化”(即科研过程进入教学环节,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课程,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材,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科研问题转化为学生学术活动主题),使科研与教学形成有机统一整体。东北财经大学确立“以教学研究引领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针,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制度,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并重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南开大学出台“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教材与专著”五个同等对待的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南京师范大学制定了《推进研究性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实施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等系列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研究性教学的深入推进。安徽大学将一批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徽州文化概论》、《安徽地方戏曲》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高水平学术讲座活动对学生把握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高校构建了完整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制度,通过不断加强品牌论坛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繁荣发展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一些高校经过多年打造,形成独具影响的学术论坛品牌,如北京大学“北京论坛”、浙江大学“东方论坛”、武汉大学“珞珈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治论坛”、中山大学“前沿大讲坛”、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讲座”、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学术大讲堂”等,成为大学生的学术盛宴。清华大学开设“新人文讲座”系列活动,将选听情况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考核,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中央财经大学在课程中设置前沿讲座,邀请权威人士用4~6个课时来介绍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教师课堂讲授和专家讲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学术发展前沿和最新科研信息。西南大学以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修养为目标,每年组织100场文化素质教育学术讲座,为大学生知识拓展和文化素质提升搭建了广阔平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09年第3期,总第2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