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漂”青年文艺人才的生存与发展

“海漂”青年文艺人才的生存与发展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学历是“海漂”文艺人才有别于其他同类城市流动文艺人才的重要特点,上海地方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更适合高学历文艺人才生存和发展。据调查统计,大约4万多“海漂”文艺人才主要分布在上海50个文化产业园区的4722家文化企业中。目前“海漂”文艺人才层次结构为“纺锤形”,即中端人才居多,低端、高端人才较少。高端“海漂”文艺人才缺乏势必影响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和步伐。
“海漂”青年文艺人才的生存与发展_巨变中的中国青年

“海漂”青年文艺人才的生存与发展[1]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充分肯定了文化艺术在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工作者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上海在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中非常重视文艺人才引进和扶持工作,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文化艺术人才,充分体现了上海的“人才高地”效应。2014年,上海市委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列为重点推进和督查工作之一,明确了2014年上海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实施“海漂”文艺人才关爱行动。

本研究对象为“海漂”文艺人才,把研究对象(即“海漂”文艺人才)界定为:1.非上海户籍,在上海生活和工作;2.从事影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曲艺、美术、文学、翻译、摄影、书法、动漫、艺术经营、艺术管理等相关文艺工作;3.具有一定的文艺素养和文艺技能或在文艺领域取得一定成就。本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数据普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座谈调研等多种调研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

本研究框架是首先摸清当前“海漂”文艺人才数量规模,总体掌握“海漂”文艺人才的工作情况,总结“海漂”文艺人才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海漂”文艺人才在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海漂”文艺人才关爱工作的建议。

一、“海漂”文艺人才基本情况

1.“海漂”文艺人才数量规模约为5万人左右

根据上海权威部门2013年统计数据,目前上海市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者约11.7万人,其中“海漂”文艺人才约占到上海文化艺术工作者的40%左右。

表1 “海漂”文艺人才所属系统分布

注:1.宣传系统主要是下属单位(如上海广电集团、上影厂等)及市属剧团等;2.作协系统主要是下属单位、文学网站及协会会员;3.文联系统主要是下属单位、协会会员;4.文广局系统主要是下属单位、行业协会会员,其中广播电视制作行业协会约4300人左右,电影发行行业协会约300人左右,动漫制作行业协会约700人左右,视听新媒体行业协会约1700人左右;5.产业园区主要是目前上海50个文化产业园区、4722家文化企业。

2.“海漂”文艺人才主要从事8大门类16种工作

其中影视类、戏曲类、动漫类、音乐类“海漂”文艺人才所占比例较高。

表2 “海漂”文艺人才工作领域分布

3.“海漂”文艺人才的基本特征

(1)年轻化程度高。平均年龄为29.26岁,35岁以下青年人占近九成,其中25岁以下占31.9%,26~30岁占37.1%,31~35岁占18.0%。这与其他同类城市流动文艺人才(如“北漂”)情况基本一致,年龄层都是以20~30岁居多。

(2)受教育程度高。65.4%“海漂”文艺人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大专占20.3%,本科占52.4%,硕士及以上占13.0%。高学历是“海漂”文艺人才有别于其他同类城市流动文艺人才的重要特点,上海地方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更适合高学历文艺人才生存和发展。

(3)收入分化。总体上“海漂”文艺人才的收入水平与上海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大体相当,但收入分化现象较明显,51.7%“海漂”文艺人才收入水平在平均工资(5306元)以下,而达到小康以上(6699元)占28.9%,其中达到高收入水平(8000元以上)占14.2%。

(4)“园区式”集聚。“海漂”文艺人才是以产业的形式分布,呈“园区式”集聚。据调查统计,大约4万多“海漂”文艺人才主要分布在上海50个文化产业园区的4722家文化企业中。这与其他同类城市流动文艺人才的集聚方式不同,上海很少有非常明显特征(如北京的宋庄、三里屯等)的艺术家群落和集聚地。

二、“海漂”文艺人才主要特点

1.演艺人才多,原创人才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艺术性质上,具有原创特征的艺术领域,如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海漂”原创人才比例较低,只占16.7%;而具有演艺特征的影视、音乐、戏曲、舞蹈等文艺领域“海漂”人数较多,占到50.1%。二是在影视、音乐、戏曲、舞蹈等文艺领域内,从事基础性制作、创作的“海漂”人才比例更低,大量存在“一人制作公司”“二人创作团队”现象。原创艺术在文化繁荣发展中尤为重要,是保持艺术活力、增强艺术吸引力、推动文化市场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中端人才多,高端人才少。目前“海漂”文艺人才层次结构为“纺锤形”,即中端人才居多,低端、高端人才较少。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职称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漂”文艺人才只占4.0%。二是在学历上,虽然有65.4%“海漂”文艺人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是具有硕士及以上者只占13.0%。从人才工作实践看,上海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上明显不足,近8年(2006—2013年)通过“绿色通道”只为307名优秀人才成功申办上海户籍,平均每年不到40人。虽然中端人才较多,但中端人才仅仅是“文艺职员”,而高端人才是文化产业高端项目的执行者,“项目跟着人才走”,能够吸引高端人才就必然能带来高端的文化产业项目。上海文化繁荣发展需要高端文艺人才参与“高层次、大质量、上品位”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艺。高端“海漂”文艺人才缺乏势必影响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和步伐。

3.签约人才多,创业人才少。目前“海漂”文艺人才“文艺白领”较多,自主创业的“老板”不多,“海漂”文艺人才中从事艺术经营只占2.1%,从事艺术管理只占4.7%。“海漂”文艺人才主要创业方式是经营画廊和成立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等。影响“海漂”文艺人才创业既有创业资金缺少的因素,又有创业服务不足的因素,“海漂”文艺人才不仅缺乏必要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指导,而且针对文化创业的中介服务公司数量少、专业性不强。

4.人才占比大,受关注少。“海漂”文艺人才在上海文化艺术工作者中所占比重较大(约占40%左右),但“海漂”文艺人才受到的关注却较少。“海漂”文艺人才认为目前上海文艺工作在向体制内文艺人才倾斜,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资源(尤其是优质文化资源)多集中在体制内文艺人才身上,体制内文艺人才在人才培养、项目申报、表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面有很大便利,而体制外的“海漂”文艺人才缺少这些机会。二是上海媒体对“海漂”文艺人才冷漠,不仅有关“海漂”文艺人才活动报道较少,而且“海漂”文艺人才难以参与主流媒体的节目,很难得到上海媒体的关注和认同。

三、“海漂”文艺人才生存与发展现状

1.对目前工作较满意,对职业前景存担忧。当前“海漂”文艺人才工作情况较好,主要体现在:(1)工作稳定,失业经历少,77.3%的人没有失业过;(2)失业时间短,失业影响小,人均失业次数仅为1.72次,多为短期性失业或暂时性失业,多数失业时间为1~3个月或6个月;(3)在上海有发展空间,专业技能得到发挥,51.9%的人认为上海能提供发展空间,15.0%的人认为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53.7%的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得到发挥。但“海漂”文艺人才担忧职业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1)48.8%的“海漂”文艺人才的工作压力是担心职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一些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出的“海漂”文艺人才,在缺乏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下,更是担心职业发展前景,甚至选择暂时性离开上海寻求发展机遇;(2)“海漂”文艺人才反映缺乏职业规划指导,如一些美术文艺人才只知道绘画而不懂得市场运作,缺乏展示平台和展示机会而导致生活艰难,再如有些“海漂”文艺人才有创业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创业,对创业政策、途径、程序等不熟悉、不了解,同时缺少专业性创业中介服务公司的服务和指导。

2.对生活状况较满意,但生活成本高、压力大。“海漂”文艺人才是“第一代移民”,在上海立足,从初始的生存状态到进一步追求发展的过程,必然会承受着大城市扩张和挤压给个体带来的生活压力。主要体现在:(1)生活满意度一般,只有40.6%的人对生活状况满意。(2)生活压力大,62.5%的人认为目前生活有压力,主要压力是日常开销(36.5%)和住房费用(30.7%)。(3)居住满意度不高,只有34.0%的人对住房状况满意。(4)住房困难,有3/4的人是依靠市场化运作的租房方式来解决居住问题;而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保障性住房(如公租房、经适房),由于收入线、财产线的划定,“海漂”文艺人才被排除在外,不能享受;62.9%的人会因为房价太高离开上海。但“海漂”文艺人才户籍待遇有制度保障,基本生活要求和进一步发展需求可得到满足。主要体现在:(1)户籍政策有所松动,“海漂”文艺人才有获得上海户籍的机会,尤其是优秀紧缺高层次文艺人才,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上海户籍,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2)户籍制度改革使“海漂”文艺人才平等享有“户籍待遇”,上海市施行居住证制度用制度的形式保障“海漂”文艺人才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就医、社保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3.社会融入状况好,心理焦虑感较强。当前“海漂”文艺人才社会融入状况较好,63.3%“海漂”文艺人才在主观上反映已经融入上海生活节奏、工作方式等。但有近三分之一(32.9%)“海漂”文艺人才在社会心理上有强烈的焦虑感,不仅低学历、低收入的“海漂”文艺人才有强烈焦虑感,而且40.8%的硕士及以上学历、36.1%的6699~8000元月收入的“海漂”文艺人才也有强烈焦虑感。“海漂”文艺人才心理焦虑感的主要来源有:(1)经济原因:生活成本高、住房压力大;(2)职业原因: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创业受限(主要指有创业需求的“海漂”)或受关注度小,成才、成名机会少(主要指从事影视、音乐等的“海漂”);(3)情感原因:交际圈小,恋爱与择偶困难(主要指从事动漫制作与设计的“海漂”技术人员);(4)文化原因:地域性歧视。目前“海漂”文艺人才有较大范围的心理疾病,对“海漂”文艺人才进行心理咨询和加强心理辅导已显得愈发紧迫。

4.吸引文化企业、文艺人才上海具优势,但文化产业有向周边城市转移的趋向。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在吸引文化企业、文艺人才上有很强的优势,如充分发育的市场条件、诸多的发展机会、规范的城市管理、高效的行政效率等。“海漂”文艺人才对上海的认同度也较高,82.3%的“海漂”文艺人才倾向于继续留在上海工作生活,愿意做长期“海漂”。但由于上海在劳动用工、场地租赁等方面支出成本较大,目前已有一些文化企业采用“在上海注册,到周边城市运营”的经营模式,文化产业有逐渐向周边城市转移的趋势。“人才跟着产业走”,文化产业的转移必然带来文艺人才的流失,目前部分“海漂”文艺人才已不得不随文化企业流出上海。这是对上海文化产业的潜在冲击,也是形成“海漂”文艺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

四、推进“海漂”文艺人才工作建设

(一)政策建议

1.上海应加快引进原创文艺人才和高端文艺人才。“海漂”文艺人才缺少原创人才和高端人才,这是当前影响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制约因素。尽管上海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完备,对演艺人才、中端文艺人才吸引力较大,但对原创文艺人才和高端文艺人才的吸引力不高。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既需要原创文艺人才激发文化活力,也需要高端文艺人才提升文化产业。因此,上海文艺人才工作的定位应是加快引进原创文艺人才和高端文艺人才。

2.领导部门引领好“海漂”文艺人才价值取向。发挥党委在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上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做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鼓励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做好文艺人才表率,抵制“三俗”,倡导“三高”,引领好“海漂”文艺人才价值取向。

3.各种力量服务好“海漂”文艺人才成长成才。第一,深化产业园区管理服务功能,搭建产业园区人才服务平台,将政府事务性工作下派至产业园区,提高产业园区“海漂”文艺人才工作的专业性。第二,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提升行业协会沟通、协调和监督功能,做好社会化方式服务文艺人才工作,提高“海漂”文艺人才工作的社会化。第三,加强文创网建设,开辟专门性的“海漂”文艺人才工作栏目,及时传递政府工作信息,提高“海漂”文艺人才工作的针对性。第四,发挥文艺精英领军作用,帮助“海漂”文艺人才创作艺术、经营艺术,发挥文艺精英的带头作用。第五,利用媒体宣传报道优势,报道“海漂”文艺活动,关注“海漂”文艺人才成长,助推“海漂”文艺人才实现文艺梦想。第六,加强产业园区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联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海漂”文艺人才提供作品展示的平台,以及指导群众开展文艺活动的机会。

4.各级政府完善好“海漂”文艺人才政策扶持。第一,机会扶持。对于纯艺术的“海漂”文艺人才而言,发展机会远比经济利益更为重要。因此,上海要能够给“海漂”文艺人才提供“抛头露面”的机会,也要能提供“出人头地”的机遇,尤其是电视台、电台要给予“海漂”文艺人才展现才艺的机会。第二,资金扶持。扩大对“海漂”文艺人才资金扶持的覆盖面,设立专项资金对“海漂”文艺人才突出成果的发表、出版、展览、演出等给予支持鼓励。第三,信息扶持。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专门性的“海漂”文艺人才网络平台,公开相关信息,让“海漂”文艺人才共享上海文化繁荣发展信息。第四,户籍待遇。继续发挥人才“绿色通道”功能,帮助杰出“海漂”文艺人才获得户籍身份;落实好上海居住证制度,让“海漂”文艺人才平等享有“户籍待遇”。最后,住房保障。鼓励有条件区县建设“海漂”文艺人才公寓,呼吁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向“海漂”文艺人才倾斜,解决“海漂”文艺人才暂时性住房困难。

5.成立“海漂”文艺人才工作协调办公室。建立完善“海漂”文艺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成立“海漂”文艺人才工作协调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工作,督促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做好对文艺行业协会、文化产业园区的组织领导工作,督察工作贯彻落实情况。

6.做好“海漂”文艺人才培育、培养工作。首先,建立起“海漂”文艺人才培育的市场机制。上海在市场化的商业文化上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上海要发挥市场力量在文化资源中的要素配置作用,搞活壮大文化资源和文化企业,保持文化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市场的良性运行和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海漂”文艺人才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建立起“海漂”文艺人才培养的活动机制。开展“海漂”文艺人才“推星”和“推新”的双推活动,以此来建立起优秀“海漂”文艺人才的人才库,促进“海漂”文艺人才的成长成才。

(二)具体举措

1.加大“海漂”文艺人才保障力度。(1)给予资金补贴。对上海紧缺文艺人才(如原创人才)和优秀文艺人才(如高端人才)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并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匹配。(2)办理户籍。通过绿色通道,解决优秀紧缺高层次文艺人才户籍问题,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3)解决住房困难。为上海紧缺急需的文艺人才提供租房补贴,要求区县公租房政策向优秀“海漂”文艺人才倾斜,缓解其住房困难。(4)提供咨询服务。为“海漂”文艺人才提供办理户籍、创办企业、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咨询服务,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

2.加大“海漂”文艺人才扶持力度。(1)项目资助。对“海漂”文艺人才开展学习培训、考察交流、学术研究以及资助出版图书、音像制品或举行成果展示等项目提供资金资助。(2)业务扶持。推荐“海漂”文艺人才参加各类高层次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对“海漂”文艺人才提出的个性化业务培训需求给予资助。(3)融入支持。举办各类艺术人才沙龙、研讨会等,帮助“海漂”文艺人才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各项政策,更快地融入上海。

3.加大“海漂”文艺人才表彰力度。对“海漂”文艺人才取得的成绩成就,及时给予认可表彰和奖励支持。将“海漂”文艺人才纳入“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上海文化新人”评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粉墨佳年华 上海优秀青年演员汇演”活动等评选活动,鼓励“海漂”文艺人才为上海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4.建立和完善“海漂”文艺人才服务机制。增设文艺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引进服务窗口,提供政策解读、咨询,为“海漂”文艺人才在申请项目资助、申报户口、申请人才公寓等方面给予指导,为“海漂”文艺人才在社会保险办理、就医、子女就学、创办企业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协调类服务。

(2014)

【注释】

[1]本文系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课题研究报告。由杨雄研究员与李友泉博士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