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模式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模式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中国模式”的重要载体,中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企业数量、产值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中国模式”下企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作为“中国模式”的重要载体,中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企业数量、产值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同时,受到“中国模式”三重属性——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胡乐明、刘志明和张建刚,2009),中国企业展现出特殊的成长现象,引发了诸如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等探讨。Tan和Tan(2005)认为,一般市场经济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很难应用于中国环境下的企业成长机制中。Meyer等(1990)指出,中国这种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连续的、剧烈的环境变化与相应的组织反应将为组织管理领域动态关系的研究提供得天独厚的机会。因此,“中国模式”下企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企业并没有破产的概念,也没有遇到企业生存等难题和挑战。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的一部分,其从生产到销售都是由政府而不是市场决定的。1985年,中国通过了第一个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沈阳关于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破产倒闭处理试行规定》,而沈阳的防爆器械厂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破产的企业。在此之后,中国企业才有了真正的企业破产和退出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法则下,效率和竞争力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成为摆在企业面前最关键的问题。

在目前的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国际环境,以及濒临“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指标下行压力明显、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国内环境,生存压力巨大。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破产”“退出”“合并”频繁上演。在这样的环境下,什么才是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不同要素对中国企业生存及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围绕这些问题,本研究将在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业和建筑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中国模式”这一特有背景下中国企业发展演化的道路。其主要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

第一,在密度依赖理论的基础上,本书研究了种群密度对企业生存的影响。目前,有关中国企业生存和死亡的研究多关注经济属性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而企业所处的产业和宏观环境也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企业制度从无到有,企业数量激增,中国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产业内从合法性作用到竞争性作用的转变。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将呈现出怎样的演化路径,将是本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第二,我们发现组织生态学中的密度依赖理论不仅能应用于企业生存的研究,在有关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企业也同样受到密度依赖作用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呈现出快速国际化的特点,这是否是受到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国际化合法性的影响和种群内竞争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以制造业为研究背景,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时间较短,这与中国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等有直接的关系。中小企业或专业化企业应当在产业中和大型或多元化企业形成错位竞争,这正是资源分割理论所强调的重点。运用资源分割理论,本研究将对中国产业发展中是否存在资源分割现象、资源分割将对中国企业的生存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适合生存的生态位置等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在从企业微观视角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进行分析方面,主要选取了企业的年龄因素,这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变量,事实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行为都是企业年龄的函数。然而,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没有考量年龄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而主要关注了企业年龄对企业国际化倾向的影响。针对中国企业快速国际化的这一现象,本研究试图分析企业年龄对企业国际化决策的影响,以及在中国模式下对这一年龄依赖效应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

第五,在解决以上几个主要研究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考量了企业所有制、企业战略、市场化程度、区位因素等中国模式下重要的微观和宏观变量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试图从组织演化的视角对中国模式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勾勒和分析,以发现中国企业发展与经典理论之间的共性。更重要的是,发现中国模式下中国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所呈现的特殊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