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前苏联政治经济发展与对外战略的演变

战后前苏联政治经济发展与对外战略的演变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战后前苏联政治经济发展与对外战略的演变战后40余年,前苏联政治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国家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其政治经济体制和外交战略中存在很多弊端,积重难返,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前苏联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步缩小。前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并且逐步形成为一种经济模式。

一、战后前苏联政治经济发展与对外战略的演变

战后40余年,前苏联政治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国家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其政治经济体制和外交战略中存在很多弊端,积重难返,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

1.战后前苏联的政治体制与改革

(1)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前苏联政治体制经过战前几十年的发展,到战后已经形成了固定化的模式,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具体表现在:①党对国家实行统一领导。②权力集中于党中央和政治局。③实行干部任命制和高层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④建立中央检察机关,缺乏民众监督和约束机制。⑤建立民主法律制度,强调专政和国家镇压职能。⑥严格控制意识形态,常常以政治批判方式处理思想分歧和学术争论。这种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与之相应的经济体制,在国际上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或“前苏联模式”。

(2)政治体制的评价。“前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由于其政令统一,指挥方便,便于统筹全局,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保证了前苏联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是:①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政治民主逐渐受到破坏。②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个人崇拜恶性发展,集体领导名存实亡。③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权力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束缚;党和国家机关官僚主义浓厚,腐化盛行,严重脱离群众。④思想僵化,教条主义泛滥,对时代变化提出的新问题缺乏科学的理论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体制弊端日益突出,严重阻碍前苏联社会发展进步,特别是在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前苏联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3)政治体制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前苏联逐步走上了改革之路。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原来政治体制模式成为前苏联国内政治的中心内容。改革的基本做法主要有:①批判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在赫鲁晓夫推动下,从1953年苏共中央七月全会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前苏联大张旗鼓地批判了个人崇拜。1956年6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克服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决议。1961年,苏共又把反对个人崇拜和加强集体领导的原则写进了党章。勃列日涅夫时期,为加强集体领导,规定党政最高领导职务永远不得兼任,把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书记处会议定期化。②改革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赫鲁晓夫采取措施,调整政府机构,精简管理人员,扩大各加盟共和国的地方权力,建立新的干部制度,在边疆区和州成立了工业党组和农业党组,合并了党和国家的监察机关等。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注意加强集体领导,适当扩大地方权力,改进政府工作,恢复和增设了一些行政机构。③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赫鲁晓夫整顿和改组了内务机构,结束内务部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的局面,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完善立法,健全司法,加强人民监督,并提出了人民自治的思想。1977年,勃列日涅夫领导修改前苏联《宪法》。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前苏联共产党苏维埃社会的领导和指导力量,是其政治制度、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的前景,决定着前苏联的对外、对内政策”,“党的一切组织都在前苏联宪法的范围内行动”。总之,从赫鲁晓夫开始,经过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到契尔年科的几十年间,前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政局保持了基本稳定。但是,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的框架内摸索,权力过分集中、领导过分集权等弊端不但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又形成了领导者个人专权的局面。

2.战后前苏联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战后,前苏联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始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20世纪4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恢复任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新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轨道。

(1)战后前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经过战后30多年的建设,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①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增长速度较快。1982年与1950年相比,国民收入增长了8.2倍。②经济实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1984年与1960年相比,前苏联社会总产值由3 038亿卢布增至13 458亿卢布;国民收入由1 450亿卢布增至5 696亿卢布。同期前苏联国民收入从占美国国民收入的31%上升为67%;工业总产值从不到美国的30%上升到80%以上。前苏联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前苏联对外贸易也不断增长,外贸总额从1950年的29.25亿卢布增加到1985年的1 415亿卢布,贸易顺差为33亿卢布。③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职工月平均工资从1950年的64.2卢布提高到1984年的185卢布。社会消费基金在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主要消费品价格长期稳定,居民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④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前苏联军事实力也迅速增强。前苏联在几十年间建立起庞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核力量,拥有战略火箭军、陆军、防空军、空军和海军五大军种,总兵力400万人,整体军事实力与美国在伯仲之间,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2)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前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并且逐步形成为一种经济模式。其基本特点是:①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②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靠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来指挥,不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③国家以行政方法为主管理经济,忽视经济杠杆的作用。这种经济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便于国家集中调配资源,对迅速恢复经济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在平常情况下,这种经济体制缺乏活力与生气,不能够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以及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及时地进行技术改造;不能够真正地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状态;不能够正确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长期压低消费品生产比例,使得人民生活始终不能实现由小康向富裕的转变;不能够全面地对外开放,难以吸取世界各国之长为自己所用,难以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自身的发展。战后,这种体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经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之前的历届领导人都曾经对此进行改革。

(3)经济改革过程。前苏联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这次改组没能解决原有体制束缚企业积极性这一根本弊病,因为仓促行事,导致失败。尽管如此,这次改革打破了原有体制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还是有积极作用的。②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改革高潮。在广泛的理论探讨、试点、制定综合方案的基础上,1965年9月,苏共中央召开全会,做出了经济改革的决议,决定于1966年起分期分批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③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为改革停滞阶段。1969年12月,苏共中央全会对1965年改革以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加强集中、统一的措施,使改革势头减弱。④20世纪70年代末到1985年,前苏联出现了改革的新浪潮。1979年7月通过的《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决议,要求完善经济运行机制。1982年,安德罗波夫时期,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热烈讨论。契尔年科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趋于沉寂,但改革并没有完全停止。几十年中,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缓慢推进,鲜有突破性进展。⑤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改革与前苏联解体。

3.战后前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

(1)战后前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过程。战后前苏联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和平外交到霸权外交再到妥协外交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斯大林时期(1945~1953年)。前苏联在总体上奉行的是和平外交战略,加强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团结合作,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壮大社会主义力量;奉行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政策,发展互利合作关系,进行正常、平等的经济贸易往来;揭露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推进和平运动,维护世界和平。但是,在对外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民族利己主义。例如,公开分割和兼并别国的领土,侵犯和损害别国的利益;片面强调前苏联的安全和利益,要求和迫使别的国家服从它的利益和安全需要;以老子党自居,任意干涉他党、他国的内部事务。这在1948年苏南冲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违背马列主义原则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行为,给国际关系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前苏联修正了斯大林在外交上的一些做法,确立了以“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为主要内容的外交路线,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在对外关系中强调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地取得政权;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致性,视其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强控制,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在支援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下,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在“三和”路线下,前苏联改变了对西方僵持的态度,避免了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与对手迎头相撞,冲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长期战略包围,赢得了和平的国际条件,有利于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前苏联争取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实力、地位大大提高,为以后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但在此期间,前苏联继续坚持大党主义和大国霸权主义,试图用各种办法强行控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导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出现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苏阿关系和苏中关系的破裂就是明显的例证。同时,在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上由于赫鲁晓夫在对外政策上的随意性而频频发生危机。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加速发展前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积极进攻的对外战略,以和平和缓和为手段,以军事实力为支柱,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加紧控制盟国,在第三世界抢占战略要地,控制战略要道,大肆扩展势力范围,在各方面谋求对美优势,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此时,前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以及霸权主义恶性膨胀。①在缓和的幌子下前苏联同美国展开全面争夺,核武器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超过了美国,在欧洲的常规军事优势也有所加强。②前苏联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干涉。1968年,前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布拉格之春”。随后,前苏联抛出了以“社会主义大家庭论”、“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通过“经互会”和“华约组织”,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东欧加强控制。前苏联还不断增兵中苏、中蒙边界,挑起武装冲突,使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1969年3月,前苏联蓄意制造的珍宝岛流血事件充分暴露了其霸权主义面目。③前苏联大举向第三世界扩张。20世纪70年代,在亚洲,前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支持印度反华和肢解巴基斯坦;支持越南黎笋集团反华、排华,并怂恿其入侵柬埔寨;向中东地区国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签署了军事性质的和平友好条约,加紧控制该地区。在非洲,前苏联采取打代理人战争的办法,出钱、出枪支持古巴军队进入安哥拉;策划雇佣军入侵扎伊尔;支持门格斯图在埃塞俄比亚掌权;插手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之间的欧加登战争,借机在红海沿岸攫取军事基地。在拉丁美洲,前苏联通过古巴扩大影响。这一时期最恶劣的事件是1979年12月前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一赤裸裸的霸权主义之举,遭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谴责。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推行外交“新思维”,公开检讨了战后前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提出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非意识形态化和人道主义化,对前苏联的外交政策外交关系做了深刻调整。在确保前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基础上,以苏美关系为核心,缓和同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允许其“自由选择”;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收缩和放弃政策。戈尔巴乔夫把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放在首位,积极推进苏美两国首脑高级会谈,做出单方面让步,促进两国裁军谈判,与美国合作解决第三世界地区冲突,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并按照美国的意愿和要求进行国内的政治、经济变革。同时积极推动欧洲外交,提出“欧洲大厦”设想,加强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督促东欧国家改革,促进欧洲国家在各个领域里的全面合作。在第三世界大大减少了经济和军事援助,疏远了与古巴、朝鲜等国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阿富汗、柬埔寨等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促进了苏中关系的正常化。

(2)战后前苏联对外政策评价。战后前苏联对外政策是复杂的,且带有明显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倾向。

战后前苏联对外政策的复杂性。战后前苏联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是在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背景下展开的,这就决定了战后前苏联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具有极强的复杂性。①前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发展,支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维护世界社会主义和世界工人阶级的利益,限制和打击帝国主义的反动政策,客观上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为打击殖民主义势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②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勃列日涅夫,前苏联在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方面都带有非常明显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倾向,在社会主义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

前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根源。前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为何在对外政策中执行了霸权主义政策呢?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前苏联是从沙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沙俄侵略扩张的痕迹。②前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两次遭受外敌武装干涉或入侵,有很强的不安全感。③外交指导思想上的严重错误。长期以来,前苏联视自身一国利益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都要服从于它的利益,至勃列日涅夫时期,甚至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歪曲为“有限主权”,混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大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界限,把前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绝对化,不承认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道路。④外交决策上缺乏民主和科学。如勃列日涅夫等少数人就可以做出入侵阿富汗的决定。这是前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在外交上的突出体现。总之,前苏联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而是对社会主义的严重背离和歪曲。

实施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虽然使前苏联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对美战略的主动地位,使双方斗争的态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使前苏联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对,而且加速使前苏联国民经济走向军事化,加重了自身负担,加剧了经济困难,贻害长远,为以后前苏联的演变和解体埋下了祸根。虽然戈尔巴乔夫时期前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但随着前苏联的演变,前苏联的对外政策彻底走向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