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挖掘优秀特色文化资源,让文化优势产生经济胜势

挖掘优秀特色文化资源,让文化优势产生经济胜势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挖掘优秀特色文化资源,让文化优势产生经济胜势1、华夏文化女娲文化。彩陶文化其实就是女娲文化,这是具有全国意义的开发和再造的文化资源。据现有考古资料证实,兰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约为1、5万年。在她穿过的九省区中,兰州是它通过的第一个大城市。

(一)挖掘优秀特色文化资源,让文化优势产生经济胜势

img86

1、华夏文化

(1)女娲文化。彩陶文化其实就是女娲文化,这是具有全国意义的开发和再造的文化资源。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怎么就和兰州有关呢?大家知道,女娲是陶器时代的女神,女娲补天,其实补的不是云天,而是陶土捏人形补头。

据现有考古资料证实,兰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约为1、5万年。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兰州的远古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为我们遗留了极为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5000年前后,生活在黄河两岸的先民创造了以灿烂的彩陶文化为主要标志的马家窑文化。那时候,兰州气候湿润温和,森林密布,绿草如茵,南北两山多条溪水、河水,潺潺而流,汇入黄河。沿河两岸避风向阳的台地上,密林中掩映着圆型、低矮的房屋,屋内一进门,都有一个大灶坑,屋内摆放着各种陶器;有的屋外还有烧陶的窑,这时烧制陶器已经是一门专门的技艺,各种造型精美的彩陶,不仅是生活用具,而且由于色泽鲜艳,纹饰精美,成为了当时社会艺术品。因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画彩部位广泛,彩纹繁缛多变,细腻而又奔放,烧制工艺精湛,彩绘技术高超,是其它地方的彩陶难以比拟的。据传,烧陶起源于女娲补天烧炼五彩石,而补的天不是空中的天,而是人的头。这是中国红山文化的著名学者雷广臻结合考古新发现的最新研究成果。兰州的河湟地区由于是我国烧制陶器较早的地区之一,因此是女娲补天烧制陶头的重要地区。雷广臻说,甲骨文中的“人”字,没有头。没头是“人”。加上头是什么?是天。红山文化出土的陶俑都没有头。红山女神却有头,但没有躯干。头是什么?是天。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刑天,刑天是什么?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断其首,就是把头(天)砍下来。头是什么?是天。雷广臻说,这就是女娲补天的真实故事:女娲是陶器时代的女神,女娲时代时常有砍头的情况发生,女娲善良,常去做把死去的人的头补上的事。女娲看到那么多人被砍了头,常常不忍,于是就在做陶器之余,抟土造人,但造头困难。苦苦造头(天)而不得,就是补天补不上。一次,女娲偶然误把捏的人头与其它陶器误入烧窑中,土抟成的人头经过烧炼却不容易烂掉,女娲看到非常兴奋,于是拿彩土的泥水画上人的眼睛眉毛嘴巴,成功的补上了人头。女娲就烧陶抟头、炼石补“天”了。这也可给彩色陶器的渊源一个解释了。

在远古的兰州所在的河湟地区,每天清晨,披着朝霞的母系氏族公社成员们成群结伙,领着小孩,手拿石刀、陶刀、石斧等生产工具,辛勤地在集体的土地上劳动。公社的男社员们,身背弓箭,手执石矛、石刀,集体围猎于南北两山的密林中,到了夏天,人们拿着野麻纤维编成的渔网,在黄河的叉河和黄河的支流河上捕鱼。所有的劳动果实,都由氏族的首领分发,这个首领是个女的。在今天兰州的雁儿湾、北道沟坪、花寨子、永登的连城、临洮等地都是当时原始部落的聚居地,也是彩陶的出土地。我们完全可以大做陶器时代女神的文章,而不仅仅是在陶罐上做文章。

(2)九州文化。这是又一个全国性的开发和再造的历史文化资源点,九州文化就是华夏文化,是可以作成文化强省、旅游富市的最佳开发项目。兰州有九州台,据传说是舜帝规划天下,化定九州的地方,从此中国被分为九州,故有“九州台”之称。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禹来到兰州,成功治理了黄河后,登上九州台山巅,点指山川河流,规划了九州。无论哪种传说或历史记载,都讲述的是华夏文化,兰州九州台是典型的历史和地理的叠加,历史上有舜帝或大禹化定九州的记载和传说,兰州有确确实实的“九州台”,开发利用,大有作为。九州台所在的兰州北山,绿化建设已形成规模,利用历史文化、绿化地貌等资源,可以建设“华夏九州文化景区”,景区内主要景观设施有“华夏文化博览园”,“华夏九州广场”,配以华夏始祖浮雕墙,再建一座舜帝或禹帝纪念雕像、纪念馆、九州点化台等设施,构成华夏文化博览园的核心景区,同时,还整合了兰州北山上的文昌宫、文溯阁、四库全书藏馆、兰州文庙、兰州碑林等许多已经建成的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真正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华夏九州文化景区”,这些集束化的文化资源和优势全国少有,用“华夏九州文化”这个全国知晓度已经很高的品牌整合这些资源和设施,一定会形成全国纪念和游览华夏文化的中心。

2、黄河文化

所谓黄河文化就是因黄河而产生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积淀。兰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因黄河而产生和形成了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和风俗,形成了地域鲜明的黄河文化。

(1)大禹治水文化

据《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九水,其中有六条水发源于甘肃,甘肃是大禹治水活动的中心地区,大禹治水,也是从水患最为严重的黄河开始的。因此。完全应该在兰州某个合适的地方修建大禹纪念馆及相应的设施。《史记》里说: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就是说,大禹治水是从兰州的上游积石峡开始的,传说大禹治水来到兰州,赶走了九条小龙,劈死了一条大龙,劈开了桑园峡,畅通了河道,解除了水患。

(2)皮筏文化

九曲黄河穿险滩过峡谷,滔滔东去入大海。在她穿过的九省区中,兰州是它通过的第一个大城市。有城就有市,早年间,地处黄河中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一带地势险要,黄河水上运输就自然成为上述地区交通运输的主要途径。兰州就成为黄河水上航运必须停泊的第一大水港码头。来自黄河上游的木材、皮毛、药材及畜产品,运往下游,多停泊在兰州,这些物资多是由木筏运来,木材可直接扎成木排为筏。木筏到兰州后,上岸解体并堆放、销售,换回粮食、布匹、丝绸、清油、青盐、水烟。其他物资还要继续往下游走,但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处高原,水流湍急,峡峻滩险,不易行船。所以甘肃的沿黄各族人民,特别是河州、兰州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皮筏,这种独特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可以自由航行在这桀骜不驯的黄河上。

(3)黄河农业文化

黄河水车:黄河水车是兰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早在明朝中期明肃王移番兰州后,政府就倡导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那时就凿渠引阿干河水灌溉,改制水车发展农业,说明水车的历史在明代就有了。水车的发明,其力量运用之巧,结构设计之妙,真是充满了智慧。利用水流产生动力,利用圆周车

轮形成自转,利用车轮一上一下的位置颠倒,巧妙地把水提了上来,再利用水的自流,灌溉到田里。兰州水车博览园是比较成功的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旅游景观,唯一的不足就是地域太狭窄,无法进一步深度展开。

沙田技术:由于兰州所处的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内陆地区,年降雨量300—50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200—1500毫米,土地灌溉只能靠天吃饭。为了减少蒸发,保土保墒,智慧的兰州先民发明了用沙石土压田保墒的技术。兰州市民现在在夏天吃到的“旱沙瓜”就是运用这种技术种出的瓜,它水分大、含糖高,深受欢迎。

3、古城文化

明代的1399年,明肃王移藩兰州,定兰州为陕甘行都司的首府,随明肃王移驻兰州,东南人口大量迁入,兰州出现了自秦汉以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修建宫苑,按照“下天子一等”的规格修筑肃王府,新建的王府城高二丈有余,周长三里之围,坐北朝南。从南至北,沿中轴线依次间有仪门、棂星门、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存心殿、东西王宫、后花园、佛云楼。整个建筑气势庄严宏伟,充分显现了藩王气派。扩建城池,改变了旧的城市面貌,使兰州初显黄河之都的气魄和风采;凿渠引阿干河水灌溉,改制水车发展农业,改变了旧的经济格局,兰州由元代以前的农牧兼营经济转变为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搭建镇远浮桥,普及皮筏运输,兰州成为东西交通要津;兴文重教,士人群体形成,名人辈出,兰州成为陇文化三大中心区之一;思想以儒为宗,释道兼容,士有南风,民尚耕读,兰州民间民俗文化开始形成,使得兰州在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等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兰州获得极大发展的第二次是清代,这一时期又分为两段,一段是清前中期,清朝初年,为巩固其统治,“兰州为河西、陇东之中枢之地”越来越成为当时统治者的战略思考,认识到“兰州是甘青宁的适宜之地”,遂于康熙二年,即1666年,陕甘分治,政治上省会地位的确立,促进了商业、手工业及农业的全面发展,文化教育上,书院兴盛,文化繁荣。特别是后来的陕甘总督府移驻兰州,这些都为兰州地域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又坚实的基础。另一段是清晚期,1872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行营进驻兰州,年底奏请清政府批准成立甘肃制造局。1878年又奏请清政府批准,在兰州建立织呢局,先后在兰州创办机器局和织呢局,兰州开西北近代工业之先河,从此有了工业文化,踏上了进入工业文明的道路。

4、多元交汇文化

这是与她所处的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习俗有关。“我始终认为,兰州是一座神奇的、尚未被国人和世界认识和充分理解的城市。”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文艺评论家雷达先生对兰州的描述。它的神奇正在于其所处的多文化的交汇之地。首先,在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兰州北通蒙古高原,西连青藏高原、西域绿洲,东接陕洛,南控川康。这就是说,兰州是多种文化交汇的地方,显示出文化的多样性,也就造就出了许许多多的兰州文化之独特。她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是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是藏传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汇地;是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交汇地;是丝路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汇地。进入兰州盆地就会发现,环绕兰州的群山逶迤如一条巨龙,伏龙坪是龙头,皋兰山是龙脊,皋兰山在黄河南岸的缓缓坡地上,突然拔地而起高耸入云,非常神奇,九州台就是龙尾。依据《尚书》、《史记》有关大禹治理黄河的历史记载,

img89

当年,黄河水患严重,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大禹溯河而上,行至兰州,果然见天象怪异,大禹夜宿兰州,是夜恶龙出没,兴浪作怪,大禹一把将龙头摁住,就是今伏龙坪处,整个的皋兰山就是龙身;大禹抽出宝剑就向龙身砍去,斩断龙身,劈开桑园峡,黄河才顺流而下,解除水患,百姓才安居。在伏龙坪建设大禹治水历史纪念馆,不仅可以提高黄河文化的历史品味、文化蕴含,而且对提高兰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在国内许多地方,尤其是南方,许多人对兰州甘肃的概念非常模糊,甚至不知道兰州甘肃,在跟外地的一些交流中,经常会碰到诸如“你们上班是不是要骑骆驼”,或把兰州按到陕西省去的尴尬,而大禹全国人民几乎都知道,建设“大禹治水历史纪念馆”,不仅可以利用大禹的高知名度吸引旅游人口增加旅游收入,更重要的是把大禹和兰州连在了一起,兰州的知名度将随着大禹的大名而名扬天下。

因此,兰州的好多地名都与龙有关,龙首山、龙尾山、龙泉寺、卧龙川、龙湾村等。经科学测定九州台是黄土高原土层最厚的地方,故兰州又有“黄土高原之宗”的称谓。更为神奇,也尤为难得的是,黄河从巴颜喀喇山发源,奔流而下,东流到海不复回,所经城池不少,但是,黄河穿城而过,把城市分为南城和北城的惟有兰州。仅这三点,足可见其上天造化之巧,兰州神奇之妙。兰州的神奇之处,正在于因黄河千百年的流淌而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地蕴藏在民俗文化中,这些丰富的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在外地人看来真是充满了神奇之怪。

5、鲜明的地域文化——兰州之怪

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地域,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难以忘怀,主要是因为这个城市、这个省、这个地区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这个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常常被人们称之为“怪”,成为被人们时刻记起的真正“名片”。如,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孩子生下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云南“十八怪”,等等。像这样的“怪”,兰州不仅有,而且还很多。这是与她所处的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习俗有关。

兰州第一怪:羊皮筏子赛军舰

img9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兰州成为了大后方,国内的、国外的物资云集,特别是当时苏联的援华物资,都集中在兰州,为前线提供支援。但日本侵略者不断派飞机轰炸兰州铁桥及兰州沿线的陆路交通,妄图切断这条供应前线的军火及物资供应线,为了加强兰州到前线的物资供应线,黄河水陆交通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但黄河滩险流急,河道复杂,军舰及其他船只无法航行,兰州皮筏却可以大显身手。当时,为前线运送物资的皮筏,都是二三十米长的大型皮筏,载货多、速度快,为当时的抗战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因此有“羊皮筏子赛军舰”的民谣流传。

这个运输军需的牛皮筏就是著名的兰州皮筏,它的产生和应用充满了智慧和神奇。

黄河天险,道路运输不畅,且耗时太久,这样,黄河水上运输就自然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途径。但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处高原,水流湍急,峡峻滩险,不易行船。所以甘肃的沿黄各族人民,特别兰州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皮筏,这种独特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可以自由航行在这桀骜不驯的黄河上。

兰州皮筏分为两种,一种是羊皮筏,就是把羊皮做成皮胎,充气、扎紧,由若干个皮胎扎在木架下,由桨手划桨而行,大的皮筏还要有舵手。另一种是牛皮筏,其制作方法与羊皮筏子的皮胎制法相同,但最大的区别不仅是其外形大如肥牛,而且它的胎内并不充气,而是将被运送的羊毛填充其中,扎紧封口,再将百十只牛皮胎连接于木架下,扎成大型皮筏,长可二三十米,宽可十多米。这种皮筏可载货几十吨重,而且稳当、航行速度快,比陆路交通快一倍的时间。牛皮筏更有抗冲击划伤的功能,并无漏气之虞。若无羊毛可装运时,便以干麦草填充胎内,鼓胀轻漂的功能丝毫不减。牛皮筏多用于远途运输,到达终点后,将胎内羊毛或干草取出、压叠,陆路运回始发地。

当年,皮筏在黄河上漂流最感人的情景,莫过于大皮筏运载着大宗的货物,航行在河中的的风情了。大筏长约三丈许,筏上搭有白布帐篷,供筏工起居,筏尾支有三脚架挂起的铜锅,锅底下炊烟飘绕,筏工锅边边揪着面片,边哼着花儿。晚饭过后,夜幕初降,筏上飘来阵阵筏工们或深情,或忧伤的花儿,悠然豪放的情景是黄河风情最难忘的生动画面。

img91

兰州第二怪:大海碗面当早餐

早饭就吃牛肉面,这是兰州人的生活习惯。兰州牛肉面是一个风味独特的小吃,具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六赭等特点,即牛肉汤清,箩卜片白,辣椒油红,香菜、蒜苗绿,面条筋道油黄,牛肉丁赭色鲜亮。

其实,兰州牛肉面是黄河船运的产物,兰州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陆路枢纽和黄河上的重要码头,由于兰州的祖先的智慧发明——皮筏,使得黄河水运兴盛,尤其是兰州到银川、包头的水运繁忙,特别是到了运输的繁忙季节,筏工们更是生活起居就在筏子上,筏上搭有白布帐篷,供筏工起居,筏尾支有三脚架挂起的铜锅,一日三餐就在此解决,由于筏子上的操作空间狭小,兰州的民间传统吃食——拉条子,就正好适合筏上操作,一碗拉条子一下,皮囊里装的牛肉汤一浇,放几个牛肉丁,就是一顿可口的饭食了。至于说称之为“兰州牛肉面”的称谓还与康熙皇帝有一段渊源呢。

提起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康熙皇帝来,在中国历史上可也算得上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执政长达61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大江南北。这里说的是他西行时的一段故事。

那是康熙在位的时候,他已经巡游过大清帝国的好些地方了。这一日上朝,忽有快马来报捷,说西北打了大胜仗,康熙听后非常高兴,兴奋之余,游兴又起,心想,我东边也去过了,南边也去过了,这西边可有什么好的去处还没去过呢,何不借着劳军到西边游历一番。于是吩咐左右的官员下旨西去劳军。圣旨一下,这些朝庭官员哪敢怠慢,没几天,一队人马便已集结起来。一切准备停当,御驾起行,直朝西边的官道上一路御驾而去。转眼间,早已过了西安古都。这一日,到了甘肃的榆中地界。稍做休息,准备继续前行。康熙不由得问起来,这地方叫什么名字?随行官员忙答:启秉万岁爷,这地方名叫猪嘴,康熙又问:什么名?那官员便又慢慢地答道:猪--嘴。康熙在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声,猪嘴,这个名可不吉利。康(糠)进了猪嘴,那还有好吗?虽有不快,但身负劳军重任,于是不得不继续前行。又行了一程后,又累又渴,随命休息,康熙又问,那么现在是什么地方?随行官员忙答:嗓眼子。康熙一听,由不得在心里大惊。喑自想,康(糠)进了猪嘴就已经不吉利了,现在又要去什么嗓眼子,那么,过了嗓子眼,下到肚里还有康(糠)的好呀。此行是凶多吉少,还是趁早返京为妙。尽管前方已离兰州府不远,而且还是在未出京城时,官员们就已经告诉过康熙,兰州去处不少。有的说有十景,有的说有八景,什么五泉山,仁寿山,光月山,金天观,白云观,白塔寺,金山寺,庄严寺,白衣寺,雁滩,镇远桥,什么九州台,雷祖庙,禹王庙等等。然而,却再也提不起康熙皇帝的游兴了。他心里只是想着“猪嘴”和“嗓眼子”,这两个晦气的地名,命随行官员马上返京,随行官员答道,此已路途遥远,此已进入高原内地,道路难行,返京谈何容易。此时康熙回意已决,心情迫切,问有没有啥快捷之路?一当地官员说:快捷之路到有,恐不安全。康熙忙说:是何快捷之路?快说!当地官员说:筏子。两三日即可到热赫拉(即今包头)。康熙马上命大队继续西行,完成劳军使命,自己则带着随从太监和保卫人员来到桑园峡渡口准备搭筏返京,但由于走得太急,又渴又饿,皇上的其他随从还未跟上,当地官员就问筏工:可有啥吃食?筏工就给康熙下了一碗拉条子,浇上牛肉汤,放上牛肉粒。由于又渴又饿,康熙吃的高兴,随口问道:这叫什么?这么好吃。筏工答道:兰州牛肉面。后经回族面食制作家马堡子的加工整理及历代传人的不断丰富,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兰州牛肉面。

兰州第三怪:庄稼地里铺石头。这是兰州黄河一带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农业沙田技术,压沙石保墒。

兰州第四怪:水果梨儿煮熟了卖。

这指的是兰州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热冬果”。

img92

热冬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有一次朝廷重臣魏征请假,接连好几天没有上朝。太宗不禁十分牵挂,派人去打听,方得知魏征的老母亲患病咳嗽哮喘不已,魏征是有名的大孝子,亲自为母亲煎药服侍,多方医治却一直未能见效。老太太病中想吃产自金城郡的冬果梨,但是市面上却买不到,太宗当即命人从御用地窖中取出贡品冬果送到魏府。魏征见果子太凉,怕冰坏母亲牙齿,就把梨切开用文火加上冰糖慢慢炖煮,待熟透以后连汤带梨盛给母亲,老太太吃了以后顿觉心胸舒畅,很快病就好了。为此唐太宗还下旨表彰了金城郡守,指定冬果为每年必献的贡品,从此冬季吃热冬果治咳嗽就成为兰州的一道特色食品兼药品。这个故事已经无法考证是否确凿了,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兰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

兰州第五怪:面汤发酵当饮料。兰州浆水,清热解暑。产业化发展,就叫“清凉一下”,品牌营销,市场前景不亚于“王老吉”。

兰州第六怪:水果梨儿冻了买。兰州冻梨,也叫“兰州软儿梨”,明明冻得硬梆梆的,咋就叫软儿梨,成为兰州一怪。

兰州第七怪:兰州城里“一只船”。清朝时期,兰州驻军多为左宗棠率领的湖湘子弟,战死疆场,无以回乡,修高大船型祭祀台,放置战死将士尸身,火化,寄望通过水路灵魂回到故乡。今兰州一只船街,就是当年军校场,也是祭祀所在地。

兰州第八怪:井水不吊用碗坬。兰州的特殊地质沙石结构,掏井易坍塌,所挖之井,上大下小,汲水人沿井台阶下到井下,用碗舀水。

兰州第九怪:新娘子待客面豆豆。新娘子结婚时,以面加工成豆豆状,或甜,或咸,涂上颜色,以面豆豆代糖果待客。古老风俗,彰显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