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时间:2022-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鄂尔多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发展旅游的基础。属旧石器时代的“河套文化”,记录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全市GDP达到3218.5亿元,人均GDP达到25239美元,财政收入达到796.5亿元。因此,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鄂尔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

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乔明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英灵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是中央确定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和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鄂尔多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发展旅游的基础。

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

一、鄂尔多斯的历史沿革

鄂尔多斯,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在多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从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起,直到距今七千万年前,鄂尔多斯大地上恐龙空前繁盛,主宰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今天在鄂托克旗境内,仍保留着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区。

鄂尔多斯,在历史上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的一部分。西有黄河和贺兰山为屏障,北过黄河越阴山可进蒙古高原,南过长城便深入中原腹地。今天的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三面黄河环抱,南与长城相依。鄂尔多斯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北与“草原钢城”包头市隔河相望。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康巴什新区和东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南北较低之势,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北部黄河沿岸为冲积平原;东部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西部为鄂尔多斯草原(温带干草原);北部和西部横亘着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自然景观异彩纷呈。鄂尔多斯市总人口近200万,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在鄂尔多斯广阔的土地上,有一条著名的河流——萨拉乌苏河,是距今七万年前的古人类“河套人”的发祥地,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河套人”在萨拉乌苏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古人类著名的“河套文化”。属旧石器时代的“河套文化”,记录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商、周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区就有土方、鬼方、严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活动,生产、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鄂尔多斯修筑长城,现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统一全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置云中郡、九原郡、上郡、北地郡。当时鄂尔多斯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倾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过黄河北去,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

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时,汉匈之间经过几十年战争,最终汉朝在鄂尔多斯设立上郡、西河郡、五原郡,管理鄂尔多斯地区。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坟乡境内黄河渡口旁边有传说中的昭君坟。汉朝时期,鄂尔多斯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此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各民族纷纷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局面。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西南部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其都城统万城遗址位于今乌审旗和陕西靖边县交界处。

隋朝时期,在鄂尔多斯设置榆林郡、五原郡、朔方郡等。唐王朝视鄂尔多斯为“国之北方”、“边之要地”。在鄂尔多斯地区及周边设胜州、丰州、夏州、宿州、灵州和盐州等六州。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中原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群雄并立,相互征战,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各政权纷争逐鹿的地方。

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慰司与行书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慰所辖。其后又成为长城一线九个重要军事重镇的“九边”之一。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因此,鄂尔多斯意为“众多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多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

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了清朝,实行了盟、旗制,分封鄂尔多斯部为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中旗(郡王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六旗共建一盟,会盟地点在伊克昭(俗称王爱召),故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地区在清顺治年间被划分为六个旗,乾隆年间又划分出一个旗(扎萨克旗),成了七个旗。公元1907年,清政府实行了“旗厅并存”的政策。在郡王旗境内设东胜厅。

民国时期,仍沿用原有的盟旗制度,将东胜厅改为东胜县。1949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从此,鄂尔多斯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2001年,国务院决定设立鄂尔多斯市,撤伊克昭盟。今天的鄂尔多斯市,已成为国家重要能源战略基地,也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鄂尔多斯市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抢抓历史机遇,奋力开拓进取,已形成煤炭、羊绒、化工电力、天然气、汽车制造业和旅游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是自治区和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和呼市、包头并驾齐驱,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三个火车头之一,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全市GDP达到3218.5亿元,人均GDP达到25239美元,财政收入达到796.5亿元。

鄂尔多斯的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翻开鄂尔多斯的历史,在这块有着远古“河套文明”的土地上,汉族和几乎北方所有的少数民族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因此,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鄂尔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历史上,和平时期的商贸流通和战争时期长城两岸的烽火,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区域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和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发展鄂尔多斯旅游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二、鄂尔多斯草原文化的民族特征

鄂尔多斯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神奇的大自然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累,孕育出了韵味独特、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鄂尔多斯草原文化。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从广义上讲,包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从狭义上讲,是指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近现代蒙古民族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民族文化随着成吉思汗的军队数度围攻西夏而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八百年的发展历程。自明中叶以来,守护成吉思汗陵的鄂尔多斯部又经过辗转迁徙,从漠北来到河套地区,驻牧在这块美丽富饶的草原,年复一年地完成着守护、供奉、祭祀成吉思汗陵寝的特殊使命,也使游牧文化在这里得到继承、发展和弘扬。由此,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

第一,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作为这一地区的文化代表,始终反映的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形态,具有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风格。同时,也因为处于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两种文化的交织地带,又形成了区域性的民族特征。因此,无论从历史和学术研究,还是从社会意义上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典型性。

第二,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具有蒙古民族古代宫廷文化的特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汗国,进行了无数战争,从文化角度上讲,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诸多成分。当成吉思汗攻灭西夏时,他的大军驻扎在鄂尔多斯西部近一年之久,后因成吉思汗突然病逝秘密北运安葬,而战争尚未最终完成。当战争完成后,又需大量的军政进行管理,从那时开始,随军而来的高级军政人物及其部落和蒙古民族宫廷艺术人才便留居在此,这种宫廷高雅的贵族文化便扎根在这块土地上。随后,鄂尔多斯部迁居此地,使蒙古民族文化较完整地继承下来,成为蒙古民族宫廷文化的活的化石宝库。

第三,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中具有蒙古民族帝王祭祀文化的特征。众所周知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祭祀,诸如成吉思汗祭祀,成吉思汗苏勒德祭祀,蒙古尼伦部哈塔斤人的十三阿塔天神祭祀以及与成吉思汗相关的十多种祭祀,均为鄂尔多斯所特有,这些祭祀恰好代表着古代蒙古帝王祭祀文化的特征。

正因如此,在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中先天保留着蒙古民族高层次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自然地体现出了蒙古民族豪放、宽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蕴藏着深厚的蒙古民族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具有唯一性的文化遗存、人文景观民俗活动,体现出了具有中国草原文化的经典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在鄂尔多斯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特征最明显的“鄂尔多斯青铜器”,起源于商代,是以狄——匈奴为代表的我国北方地区早期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在春秋战国、西汉初年达到了鼎盛,它以具有便于携带的小型实用器、以大量动物纹作为装饰题材和青铜、金银制品共有的三大自身特点,有别于其它青铜文化,成为我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用途分,可概括为兵器、生产和生活工具、装饰品、车马器四大类。鄂尔多斯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有鹰、虎、狼、野猪、鹿、牛、马、羊等草原动物,游牧民族制造工匠们以洗练的艺术造型和充满浪漫主义的情调,重现了草原的自然景观和弱肉强食的大自然法则。

1972年,在今杭锦旗出土的一套黄金冠饰,由上部的鹰形冠饰和下部刻有虎、马、羊的冠带组成,造型逼真、气势磅礴,寓意佩戴它的部落领袖遨游天空,俯视草原,显示着草原最高统治者的权威和气概。这套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套重约1400克、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胡冠”,也称匈奴金冠,是人类早期草原文化遗存世界级的珍宝。它制作精美,工艺考究,集铸造、压、锤打、抽丝、镶嵌等技术于一身,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的发达和草原文化艺术的精湛,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收藏着8000余件(套)青铜器珍品,是当今自治区大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

2.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世界伟人。素有“上帝之鞭”称号的成吉思汗一生的功绩,可以概括为走向统一,走向世界,走向文明。公元1227年在攻打西夏时,成吉思汗逝世。不久,就在蒙古汗廷开始了祭祀活动。到元朝的至元年间,对于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作了程序化的规范,“八白室”成为祭祀成吉思汗的圣地,也就是后来称之为“成吉思汗陵”的主体。1649年(顺治六年),成吉思汗“八白室”迁至鄂尔多斯大伊金霍洛后,守护、祭祀“八白室”的达尔扈特人也随之居住在其周围,奉守护之责。由“八白室”演变至今形成的成吉思汗陵,作为中国帝王陵之一,成为供奉成吉思汗英灵的圣地。

从十三世纪至今,由鄂尔多斯及达尔扈特人世代相传进行的成吉思汗祭奠是蒙古族古代文化精髓的活化石,历经近八百年的延续一直保留到今,堪称世界奇迹。成吉思汗陵举行的四大祭祀,再现了古老的蒙古民族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集中而突出地展示了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成吉思汗在世时举行的“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骒马之乳祭祀长生天”的习俗及祭祀苏勒德等内容和形式,也一直保留传承至今。

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代表,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涵盖了蒙古民族的信仰、历史、文化、风俗、礼仪、语言、文字、文学等各个方面,从而奠定并推动了以游牧文化、宫廷文化、祭祀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不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不仅是中国首批审定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同样也是人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成果。

3.阿尔寨石窟文化。在鄂托克旗草原上突兀着一块红砂岩山峰,在山体的四周山壁上,共发现65座石窟,22座浮雕石塔,在其山顶还发现6座建筑遗址,这就是阿尔寨石窟遗址,阿尔寨石窟,也称百眼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向前推进,考察阿尔寨石窟洞窟建筑的形制特征,显示出一个从魏晋南北朝至西夏、元、明的发展过程。据考证,公元11—13世纪该地区属西夏管辖,石窟中的壁画有丰富的藏传佛教内容,这与西夏尊藏传佛教为国教显然是一致的。西夏壁画的风格集中原和藏地传统于一身,这种多元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石窟艺术上,是经五代、宋走向衰微之后,出现的又一高峰,从而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阿尔寨石窟壁画不仅荟萃了藏传佛教多种派系的内容,构成了藏传佛教在蒙古草原地区流传的历史画卷,还有反映西夏及元代世俗平民生活的题材,体现了独特的草原文化个性魅力。壁画上珍贵的回鹘蒙文榜题和蒙古族丧葬祭祀图等,对于研究蒙古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演变、民族祭祀形式、文学和艺术都有重要的价值。其中一幅蒙古贵族受祭图,场面浩繁,人物众多达百余名。有学者认为受祭人物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阿尔寨石窟始凿于北魏中期,以西夏、蒙元时期最盛,是中国长城以北,位于草原地区一处仅存的晚期石窟遗址,是研究西夏和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一座宝库,具有很高的历史、宗教、文化和艺术价值。

4.《黄金史》与《蒙古源流》。十七世纪,即明清之际在蒙古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曾经历了一个繁荣的时代。在鄂尔多斯地区就产生了几部著名的蒙古编年史,其中罗卜藏丹津的《黄金史》和萨冈彻辰的《蒙古源流》格外引人注目。《黄金史》是蒙古学名著中最细致的范本之一,书中有十二、十三世纪最古老的有别于《蒙古秘史》的其它史料,对于研究中世纪蒙古历史、语言和文字具有很高的价值。《蒙古源流》成书于1662年,为研究蒙古史学者提供了十四至十七世纪蒙古时期的珍贵史料,同样对于研究十七世纪蒙古族的文学与语言也有很高的价值。该书被乾隆定名为《钦定蒙古源流》,辑入“四库全书”,广泛传播于中外,俄国史学家扎姆察拉诺称这部蒙古编年史是“蒙古封建时代文献中非常伟大的一份遗产”。

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中,萨冈彻辰历来备受大家的尊崇,在今天的乌审旗,像祭奠祖先一样对萨冈彻辰的祭祀一直传承至今。《黄金史》和《蒙古源流》两部巨著与《蒙古秘史》,共同被称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蒙古族三大古典历史经典名著。

5.鄂尔多斯民族歌舞。鄂尔多斯素以“歌海舞乡”著称。由于鄂尔多斯民间歌舞独具风格而富有魅力,自成体系,成为蒙古族民间歌舞的一大特色,鄂尔多斯甚至被专家学者称为蒙古民族歌舞艺术的发祥地。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从情调和旋律上看,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种。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在古老的游牧经济环境中,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辽阔空旷、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孤独的牧人不断以歌抒发、宣泄着寂寞的情绪和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感受,于是产生了节奏自由、速度缓慢、气息悠长、情绪深沉的长调民歌。长调民歌的歌词都较为精短,代表作品如《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六十棵榆树》等。同样,由于草原日常生活十分寂寞单调,所以蒙古族牧民每当客人到来、亲友聚会或婚嫁宴席之际,便格外热情洋溢、欢乐兴奋,以歌代言。特别是受宫廷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情绪欢乐、节奏明快、结构短小、句法整齐、情调与长调曲截然不同的“短调”歌曲,代表作品如在内蒙古大地广为传唱的敬酒歌《金杯》等。

6.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源远流长的鄂尔多斯婚礼民俗经典,较多保存了成吉思汗时代男婚女嫁的遗风,继承了蒙古族古老的婚礼传统,既有严格的礼仪程序,也有欢乐诙谐的生活情趣。整个婚礼仪式用一套婚礼赞词贯穿始终,在启承转合中推动婚仪步步走向高潮,充分体现出蒙古族充满智慧的艺术创造才能和富有美学观念的文化修养。婚仪礼节中不但有献茶、敬酒、赠哈达等游牧民族的生活礼俗习性,也集中了赞美、祝福、祭天、拜灶等具有深刻社会背景和宗教色彩的礼仪形式,形成了一部完整的蒙古风俗录,它折射出的蒙古民族历史、社会、宗教、文学、礼仪、民俗等人文精神和草原生活景观,在优美动听的赞词祝福声中,和着草原民歌美妙绝伦的旋律,融合成一部礼赞草原蒙古族人与爱的交响乐章,登上了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的殿堂。

响沙湾艺术团、成陵管委会成吉思汗艺术团排演的大型民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充分地展示了古老而文明的鄂尔多斯婚礼文化。

鄂尔多斯旅游的发展

鄂尔多斯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为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同样,旅游也成为历史和文化重要的载体和传播者。只有将旅游和历史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旅游文化,才能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完美地展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鄂尔多斯无论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是民俗风情,都具有厚重的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鄂尔多斯旅游的发展过程,正是一个将鄂尔多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的过程。

一、初期的鄂尔多斯旅游

鄂尔多斯旅游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响沙湾旅游接待站的建立和成吉思汗陵的对外开放为标志,拉开了鄂尔多斯旅游发展的序幕。当时的成吉思汗陵内虽然陈列的文物较少,并且还没有进行整体的修缮,但成吉思汗陵不息的圣灯和达尔扈特守护人,承载着丰富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吸引着中外来宾。响沙湾旅游接待站,更是在1984年建立的初期,就将鄂尔多斯传统的民族歌舞和礼仪,引入到旅游接待当中,响沙湾旅游接待站也成为对外展示大漠风光和鄂尔多斯蒙古民族风情的重要窗口。尽管当时的旅游,是以政府接待为主的旅游,但在自治区,已经开始形成以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旅游接待站为代表的旅游接待线路和景点。虽然当时鄂尔多斯还没有星级饭店,像样的宾馆只有伊克昭盟宾馆,无一家旅行社,旅游发展刚刚起步,但在1984年,原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做出决定,在盟行署外事办公室的基础上增加旅游事业管理的职能,增设了伊克昭盟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牌子。

二、鄂尔多斯旅游发展的过程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旅游开始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兴起,鄂尔多斯的旅游,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经过自治区四十周年大庆和五十周年大庆修缮和扩建,成吉思汗陵的面貌焕然一新,东西殿绘制壁画,再现成吉思汗诞生到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及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追封祖父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的历史过程。新建了苏勒德祭坛和祭祀文化展览馆等。响沙湾新建了索道等项目。以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为代表的旅游景点,成为自治区中部重要的旅游线路。1991年,成吉思汗陵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四十佳旅游胜地,伊克昭盟宾馆被评为首家国家二星级饭店,鄂尔多斯天骄大酒店建成并投入营运,被评为首家国家三星级饭店。旅行社从无到有,发展到2家。1999年4月,伊克昭盟行政公署首次主持召开了全盟旅游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伊克昭盟行署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随后,盟行署决定响沙湾转制,完成了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改革,开创了自治区旅游改革的先河。改革的成功进行,推动了全盟新型旅游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的发展,掀开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新组建的响沙湾旅游有限公司组建了艺术团,与成吉思汗陵艺术团南北呼应,排演鄂尔多斯歌舞和民族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同年十一月,邀请北京市旅游局及二十多家旅行社来访;十二月,邀请国家旅游局和在京的旅游专家到鄂尔多斯调研并开始编制《伊克昭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盟行署主持,专家组论证通过《伊克昭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进入一个按规划有序发展的时代。2001年,成吉思汗陵被国家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撤盟设市后的鄂尔多斯市决定将原盟旅游事业管理局从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分离出来,成立市政府组成部门——市旅游局,履行政府依法管理旅游业发展的行政管理职能,鄂尔多斯旅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鄂尔多斯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2004年7月,市委主持召开一届六次全委会议,首次提出了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的发展战略,建设旅游大市,鄂尔多斯旅游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鄂尔多斯旅游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鄂尔多斯开始走进自治区旅游发展的前列。

面对新形势,市旅游局及时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用经济工作的思路来思考、研究、推进、管理旅游工作,全面发展旅游的观念。号召全行业,努力工作,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在全力推进旅游景区建设的同时,提出了要同时突出抓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建设,实施“四个一”工程和旅游诚信工程。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和促销力度,建立鄂尔多斯旅游网站,通过网络和媒体宣传,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邀请国内知名作家、摄影家、记者采风,举办“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响沙湾沙漠摄影节”“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族民俗风情节”等独具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展示“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早在2006年,市旅游局在自治区率先提出加强区域化旅游合作,与呼包等自治区邻近城市达成共识,共同推出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联手促销,推动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2009年开始,我市首次在中央电视台CCTV-1、4频道和新闻频道及旅游卫视推出“天骄圣地,鄂尔多斯”旅游形象广告。鄂尔多斯旅游形象首次通过卫星电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11年,市旅游局实施小微博大战略,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借势于6月1日率先在内蒙古各盟市中在新浪微博网开通和推出鄂尔多斯旅游局官方微博,并邀请50多名获奖微博粉丝和媒体记者免费到我市旅游,受到了广大旅游爱好者的追捧。至2011年底,鄂尔多斯旅游局官方微博的粉丝已逾10万人。

近年来,借助央视、《中国旅游报》、《民族画报》、《国家人文地理》、《中国自驾游》、旅游卫视和《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度宣传推介我市旅游产品,充分展示“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的旅游总体形象,极大地拓展了客源市场。

2006年,市委首次主持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再次将旅游业确立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制定出台了《中共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市政府首次安排200万元的财政预算资金,扶持旅游业的发展。

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市创优办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市第一本图文并茂的较为全面展示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图书——《神圣的鄂尔多斯》,出版发行鄂尔多斯第一部音乐MTV《鄂尔多斯》、摄制播出了创优电视宣传片《鄂尔多斯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迈进》,编印下发了3万套《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宣传提纲》,1万套创优宣传画,1万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规范》等,整理归档560多万字的文字和图片影像资料。全市上下艰苦努力,志在必得,众志成城,全面完成了创优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1月28日,国家旅游局命名我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成为我市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

2009年,我市又先后荣获了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称号。市旅游局在《内蒙古日报》“2009年内蒙古百姓口碑金奖单位”调查活动中,被评为“内蒙古百姓口碑金奖单位”。

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06.3万人次(不含一日游游客),同比增长13.82%;实现旅游总收入95.02亿元,同比增长24.86%。创汇1686.8万美元,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鄂尔多斯市的旅游总量早已从2003年的全自治区12个盟市第九位跃居为第五位,质量和效益在全自治区位居第一位。

截至目前,全市现已开发的各类旅游景区(点)50多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7家,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家(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和响沙湾旅游景区是自治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家,AAA级旅游景区15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2004年国家A级景区仅有9家,国家AAAA级景区仅2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总数占全自治区的三分之一。全市拥有星级饭店3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14家;旅游社及分社116家,其中具有出境经营权的旅行社及分社12家(2004年旅行社仅有13家,无国际旅行社)。鄂尔多斯国宾馆和鄂尔多斯饭店、万兴隆大酒店、凯旋门大酒店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饭店,实现了我市高星级饭店零的突破(2004年仅有国家星级饭店9家,其中三星级饭店3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2004年仅有0.7万人)。

2004年以来旅游接待和收入情况

注:2010年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从2010年开始,接待人次中只统计过夜游客。

2011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次将全区旅游工作会议定在盟市召开,选在鄂尔多斯。8月,国家旅游局又选定在鄂尔多斯召开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成立大会,杜江副局长等出席会议。自治区旅游工作会议和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成立大会相继在我市隆重召开,鄂尔多斯再次成为旅游业界和各方媒体的聚焦点。

纵观鄂尔多斯旅游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必须在开发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同时,紧紧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展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赢得更加广阔的国内外旅游市场。旅游与历史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深入学习和领会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才能在旅游发展中更好地体现独有的民族和地域特征,突出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唯一性,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面对新的形势,站在新的起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旅游市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决策,认真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针,依托资源和产品优势,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素质,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大新兴网络媒体等宣传力度,继续围绕“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旅游总体形象,以“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和“休闲名城”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把我市建设成为旅游主体形象更加鲜明、品牌特色更加突出、旅游设施更加完备、服务质量更加优良的中国游牧民族民俗风情最佳体验地和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到“十二五”末,我市接待旅游者突破8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全市上下将共同谱写我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

展望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发展未来,鄂尔多斯旅游正在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新的产品形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鄂尔多斯旅游必将成为深入展示和传承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大舞台,鄂尔多斯必将成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鲜明,产业层次和产业素质不断提升的中国新型旅游目的地!

鄂尔多斯旅游发展的几点体会

鄂尔多斯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鄂尔多斯市的旅游业在自治区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在振奋精神,奋力拼搏,全面发展。总结近年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深深地感受到,只有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挖掘民族和历史文化资源,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全力加强地方旅游业的建设,对于树立、展示和宣传地区城市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以下六点:

一、发展民族地区旅游,必须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才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进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才能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民族地区旅游,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面向市场,坚持产品开发的民族性、唯一性,才能打造出市场占有率高,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鲜明,深受中外游客欢迎和喜爱的旅游产品。

三、发展民族地区旅游,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勇于打破传统的体制和经营管理理念,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推进旅游生产力的发展。

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必须从抓规划建设入手,坚持依法行政,高起点、高水平策划和规划建设旅游产品,加强管理,全力提高旅游行业的产业素质和产业层次,打造一流的知名旅游品牌。

五、发展民族地区旅游,必须加强区域化旅游合作,形成区域化旅游合作的共识,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坚持互为旅游目的地,互为游客集散地,才能实现地区之间和旅游产品之间的优势互补,更好地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六、发展民族地区旅游,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组织实施人才战略,大胆引进和使用旅游专业人才,加强在职旅游管理干部和全员的培训,才能实现人才兴旅,不断增强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