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人才的挖掘

艺术人才的挖掘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所唱《出门调》、《竹筒调》等僾尼民歌受到欢迎。1980年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演唱《放排人》、《各族人民跟着党》受嘉奖。女,布依族民间艺人。多次参加县、专、区、省的文艺调演。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获好评。多次获文化部、总政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演员奖和优秀表演奖。
艺术人才的挖掘_华灯下的田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研究

一、艺术人才的挖掘、培养

会演的舞台上,各族儿女俨然争奇竞艳的百花,放射出耀人光彩。群英会中,一批优秀的久藏于民间的业余文艺工作者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翻开业已发黄的历史资料,他们的名字跃然纸上:

•西藏的雍西(藏族,缝纫工人);

•广西的韦秀民(僮族);

•云南的阿卜(哈尼族);

•四川的阿呷(藏族,西南民族学院学生);

•辽宁的朱淑芹(满族,公社社员);

•贵州的杨秀英(仡佬族)、韦国应(布依族);

•四川的陈维金保(羌族,乡长);

•黑龙江的何德志(达斡尔族,公社社员)、金麦(鄂伦春族);

•甘肃的陈艾一卜(东乡族,生产队长);

•内蒙古的罗布桑(蒙古族,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排长)、希布达(蒙古族)、额尔顿巴拉(蒙古族,大队业余剧团团长);

•四川的井古阿合(彝族,乡长,葫芦笙);

•西藏的阿旺桑布(藏族);

•宁夏的张明兴(回族,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五好民兵)、王明兴(回族);

新疆的海尔尼莎(女,维吾尔族)、热必拉(哈萨克族);

•辽宁的朴英洛(朝鲜族,五好社员,五好民兵);

•吉林的朴贞淑(朝鲜族,公社社员);

•湖南的石顺明(苗族),等等。

下面重点介绍几位:

1.阿卜

生于1941年。哈尼族民间歌手,又名赵仕卜。云南澜沧人。从小受民族音乐熏陶,学到许多山歌、小调,尤其擅唱僾尼民歌。1961年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工团当独唱演员。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和影片《葵花朵朵向阳开》的拍摄。1965年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班学习。1969年毕业分配到思茅文工团当独唱演员,后任歌舞队副队长。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所唱《出门调》、《竹筒调》等僾尼民歌受到欢迎。1981年任思茅地区民族歌舞团副团长。1982年参加云南举办的“聂耳音乐周”。演唱《僾尼姑娘采茶忙》、《欢乐的布朗》等歌曲。民族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1]

2.陈维金保

生于1922年。羌族民间歌手,四川茂县人。自幼随父学唱民歌和学吹羌笛。逢婚丧喜庆,常应邀为村民演唱。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演唱的《我把歌儿唱起来》等民歌获好评。能唱多种羌族山歌、苦歌、酒歌、结婚歌、丧葬歌。善于自编自唱,即兴创作。歌声浑厚、苍劲,感情细腻、含蓄、深沉。是当地知名歌手。[2]

3.额尔顿巴拉

生于1942年。蒙古族安代艺人,内蒙古库伦旗人。自幼受安代艺术熏陶,后师承吉木彦等老一辈艺人的演唱风格。1949年前后单独单独登场,崭露头角。1956年以后,博采众长,将七八个传统动作发展成为三十余个,大部分广泛流传。其中最富代表性的有甩绸踢腿跳落步、挥绸跺步点绕转、挥绸漫步走圆场及表达激越情感时的即兴跳跃、旋转等技巧。经多年表演实践,自成风趣、纯朴的表演风格。曾参加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多次参加自治区民族民间会演和传艺活动。[3]

4.何德志

生于1926年,达斡尔族民间歌手。黑龙江齐齐哈尔梅里斯区哈拉村人。新中国成立前曾给地主放牛,扛活,遭到地主毒打后就跑到山头去用歌唱来倾吐心中的仇恨,用歌声来反抗地主的压迫。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坚持唱革命歌曲,无论是在地头上,场院里,炕头上,他满腔热情地歌唱毛主席、共产党,歌唱达斡尔人民的幸福生活。自幼喜爱歌唱。1950年起多次参加省、市文艺会演并获优秀表演奖。195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因唱《心上人》等而成名。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1980年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演唱《放排人》、《各族人民跟着党》受嘉奖。曾任村文化室主任,长年活跃于田间地头,为群众文化工作作出贡献,使哈拉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文艺之乡。所唱歌曲已有数首被录制成唱片,并为省、市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最善于演唱扎恩达勒类民歌,风格淳朴、感情细腻,句式明晰,给人以清新之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黑龙江分会理事,省文联委员。[4]

5.韦国应

生于1942年。女,布依族民间艺人。贵州镇宁人。为六枝特区木岗镇小学音乐教师。自幼受民歌熏陶,在父亲传授下学会古歌、民谣、传统舞。歌声柔和婉转,富有韵味;舞姿轻柔优美。多次参加县、专、区、省的文艺调演。1964年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中表演独舞《绣幅人民公社好》,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称赞,并被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摄入电影《葵花朵朵向阳开》。[5]

6.韦秀民

生于1933年。僮族民间歌手,广西马山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会唱山歌。嗓音洪亮,长于自编自唱。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获好评。编唱的山歌已有数十首发表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广西日报》及各种报刊上。代表作品有《千条河水归海洋》、《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公路通到我家乡》、《大树新风讲文明》、《不笑也是笑》、《壮话盘歌》等。[6]

7.雍西

生于1946年。藏族女高音歌唱家,西藏昌都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自幼爱唱民歌,喜欢跳锅庄。1963年从事声乐艺术,1964年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中演唱《在北京的金山上》获得成功。1965年进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学习。1970年调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先后灌制唱片30多张,为中央和省电台录歌曲100多首。多次获文化部、总政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演员奖和优秀表演奖。声音圆润优美、高亢奔放,发音准确,吐字清楚。演唱的主要曲目有《在高高的雪山上》、《金色的北京城》、《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雪山顶上升起了红太阳》等。[7]

8.杨秀英

生于1949年。仡佬族女歌手,贵州水城人。1957年还在新华学校读小学时,就成为一名文艺骨干分子。1964年初春,被选拔、培训,参加毕节地区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接着又被选拔参加贵州省文艺汇演,同年10月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业余观摩演出大会,受到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时年仅15岁。197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水城县人大代表[8]

9.张明兴

生于1940年,回族歌手,宁夏固原人。从小喜欢唱民歌花儿,向老歌手学习了数百首当地的山花儿和小曲子。1964年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观摩会演,得到好评。他能歌善舞,会演奏回族民间流传的“口噙子”、“泥哇呜”等自娱性乐器,是南部山区著名的回族歌手和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多次受到自治区的表彰和奖励。[9]

10.王明兴

生于1933年。回族歌手,宁夏惠农人。自小喜唱民歌,嗓音洪亮、乡土气息浓厚,是宁夏有名的业余歌手,经常肩挑文化担,走乡串户为群众演唱花儿、小调。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观摩会演,演唱的民歌《十二月闹生产》、《黄河船工号子》等,获得奖励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出。1979年曾代表宁夏参加全国首届民间歌手座谈会和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10]

……

他们汇聚京华,如群星丽天。他们的聪明才智、艺术天分展现在首都的舞台上,给首都人民以美的享受。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的老“阿肯”包尔玛斯,在阿尔泰草原到处游唱,编唱了《金色的著作》等240多首诗歌,用他那洪亮致远的歌声唱遍了家乡各地,被牧民称为“人民的阿肯”[11]。广西僮族歌手韦秀民被乡人称誉“下地干活是好手,上台演唱是歌手,编写诗歌是能手”……此次会演选唱了他自己编写的700多首民歌中最杰出的几首[12]。蒙族老歌手阿拉坦格尔勒用高亢而深沉有力的声音演绎了自编的《云青马》……[13]

会演中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实在太多,甚至在民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活跃于人民大众中的艺术天才。

充满朝气的共和国提供给他们以充分施展艺术才华和组织才华的大舞台,没有那样的历史环境,这些几乎不可能实现,他们的艺术之梦就不会有如此巨大、让后人不可思议的历史能量。他们展现的艺术之美让当时及后来的几代人品尝着甜蜜。

他们中的许多人,命运从此彻底改变了。有人进入了各个级别的国家剧团,有人进入音乐院校进修深造,更有些人固守着那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固守着世代流传下来的艺术珍品,成为真正的民间艺术薪火传承人。会演中,哈尼族女歌手阿卜以一首《请到我们山区来》征服了观众的心,她用真情赋予山歌新的生命力;演唱的僾尼山歌《哦哦哩》在广大哈尼族人民中间流传,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盛开在僾尼山上的山茶花”。时隔多年,这朵“山茶花”已由一个普通的哈尼族姑娘成长为云南各族人民熟知的歌唱家。以表演《牧马英雄》而深获好评的好来宝演员罗布桑,继此次会演后,一发而不可收,多次参加各种演出比赛,“在继承蒙古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挖掘整理《格尔斯》的工作中成绩卓著,受到文化部表彰”[14],后又被授予“格萨(斯)尔说唱家”称号,并担任曲艺家协会理事。实现了自己音乐人生的理想

国家为他们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难得的时机,使他们焕发出巨大的艺术热情,在保护、传承民间音乐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这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对中国文艺舞台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在几十年间的艺术发展历程中逐渐让人们认识到的,若干年后,当后人们突然发现那些流传已久的老歌旧舞即将成为一种无声无形的记忆,而急切追寻、抢救那些即将逝去的传统时,人们找到了他们。在民歌、戏曲、舞蹈、曲艺等大型的民族民间集成工作及后来的诸多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中,当年参演的优秀人物作为民间为数不多的、稀有艺术品种的掌握者成为被采访、追踪的主要对象。

当代音乐学家萧梅在她的音乐人类学笔记《田野的回声》一书中,就记录了她在阿里河畔的猎民村四处走访时,向一位会跳“吕日格仁”舞的鄂伦春族老人金麦求教的故事。而金麦老人正是1964年代表鄂伦春族参加会演的一位演员。如果不是这场会演,金麦就不会成为鄂伦春族文化的活的记忆,也不会成为当代音乐学者追寻的对象,正是因为她,一笔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被后人传承下来。

除了金麦老人之外,还有鄂伦春族的莫桂英、赫哲族的傅桂芝,以及回族的张明兴等老艺人在会演结束后均成为当地文艺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民间艺术精华完整地保存和传承下来,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他们掌握的许多本民族艺术被专业音乐学者录音和记录成书,他们的名字也出现在各类民族音乐学专著中,他们为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等工作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传统民间艺术资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那样特定年代,多种形式的文艺会演如同现代传媒,成为挖掘、宣传、发展艺术人才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