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黄果树瀑布景区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旅游开发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将文化产业纳入五大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发展, 近五年文化产业平均增速超过20%。区内共有文化企业单位904家,文化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13000余人。二是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优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进入追求较高层次、以享受文化为特点的消费时代。文化资源成为旅游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旅游者追求文化享受的重要载体,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在成为旅游的灵魂和支柱。同时,旅游又是文化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离。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科学把握新时期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

1.从叫卖自然资源到叫卖文化——黄果树打造瀑布文化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上, 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是除尼亚加拉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之外的全球第三大瀑布。由于黄果树瀑布群的各瀑布不仅风韵各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堪称世界上最典型、最壮观的喀斯特瀑布群,而且在其周围还发育着许多喀斯特溶洞,洞内发育着各种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著名的贵州地下世界,具有极大的旅游观光价值。国务院已批准将黄果树瀑布群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开发区域。目前,黄果树瀑布景区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旅游开发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黄果树瀑布的开发得益于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更得益于对其注入文化活力进行品牌营销。从2005年开始,贵州安顺每年举办黄果树瀑布节,强调瀑布自然文化资源的开发。以2011年黄果树瀑布节为例,节庆以“壮美大瀑布,活力新安顺”为主题,将瀑布文化与当地的歌舞、饮食、土特产、武术等传统特色整体打包,并以此为卖点,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见表7-4)。美国UI公司总裁、国际知名规划师、黄果树国家公园规划主创人托马斯·卡之罗斯基先生在观看了“唱山祭水”的整个过程后,认为整场表演深刻地突出了“多彩贵州”这一主题,是将民族文化与自然风景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成功典范。

表7-4 2011年黄果树瀑布节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内容

资料来源:根据2011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官方网站内容整理所得。

2.“文化+旅游+城市”的运营模式——西安曲江新区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在我国区域经济和文化格局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据统计,西安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主要以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为主。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将文化产业纳入五大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发展, 近五年文化产业平均增速超过20%。曲江新区是西安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载体,其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是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核心区域面积40.97平方公里,同时辐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区域,发展区域总面积近150平方公里。曲江新区自2007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2010年又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项殊荣。2010年全区实现文化产业综合增加值7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1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2亿元。区内共有文化企业单位904家,文化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13000余人。

曲江模式可以概括为“文化+旅游+城市”,就是把文化资源经过创意性开发后变成旅游产品,从而提升城市价值。近年来,曲江新区以国际视野深入挖掘、整理、演绎、运营秦文化、唐文化、佛文化、道文化等世界级文化资源,立足入境旅游市场,释放体验式旅游的张力,文化资源的旅游业开发水平从西部领先升至全国领先。2002年以来,曲江以盛唐文化为特色,以打造中西部第一文化品牌为目标,先后投资230多亿元,深度开发文化资源,建成了大雁塔景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了从最初的观光旅游业态,到休闲度假、再到城市体验式旅游消费业态的过渡升级,使陕西积聚良久的文化势能在曲江骤然迸发,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体验地。通过这些文化旅游项目,曲江文化景区不断完善,旅游人气不断上升。据统计,全区游客量由2003年的360万人次增长至2010年的30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由3亿元增长至15亿元。2010年末,西安曲江景区顺利通过国家5A景区评定,成为全国首个区域性、多景点整体打包晋级5A的文化景区。2010年12月,“中国导游大赛总决赛”,在曲江新区成功举办,曲江新区全年的旅游工作完美收官。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丽江古城

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异常兴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顶桂冠,成功开创了中国休闲旅游时代和文化产业时代,找到了一条依靠特色资源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被选为全国18个科学发展观示范点之一。

丽江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主要有以下成功经验:一是保护与开发并进。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矛盾一直是一个解不开的结,是很多旅游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作为热点旅游目的地,丽江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进的成功经验,在联合国世界遗产论坛上得到了“丽江模式”的赞誉。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丽江实施了“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森林丽江”建设,扎实推进滇西北生物多样性、泸沽湖、程海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和环境建设力度,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200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15%,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为了加大对丽江古城的保护,按照《丽江世界遗产保护规划》对古城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恢复,加强了对古城的三线入地和排污系统工程的建设,投资近亿元资金对古城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按照“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的思路,投资60亿元把新城——祥和丽城作为旅游产品来建设,实现古城新城的和谐统一。二是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丽江在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强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使支撑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对原属事业单位古城博物院、丽江市电影公司、东巴博物馆、丽江市民族歌舞团进行改制重组、推向市场。打造了《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精品。成功拍摄了电视剧《一米阳光》、电影《千里走单骑》等有影响的影视作品。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点。2009年,全市文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1.3%。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力地证明了凡是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强的地方,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