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文化保护为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保护产业

以文化保护为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保护产业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卧龙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 ,增加自然保护区自身造血功能 ,同时又是有效缓解自然保护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为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保护产业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1.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卧龙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地球上仅存的几处大熊猫本息地之一,1980年,保护区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建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 ,增加自然保护区自身造血功能 ,同时又是有效缓解自然保护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十分重视处理好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保护第一的方针。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生态环境和大熊猫保护为主 ,生态旅游开发直接为保护服务和通过社区回馈间接服务于保护的理念。采用 GIS和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强化大熊猫野外监测工作。2005年,全区大熊猫监测线路扩大到了30条 ,覆盖了整个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区域以及人为活动区域。每年开展高远山巡护近100次,出动巡护人员近1000人次;近山巡护500余次,出动人员超过2000人次;公路巡护数百人次,出动人员近2000人次;开展周边10县联合巡护管理森林防火与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大熊猫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积极开展大熊猫保护环境教育培训;将大熊猫认养费用回馈大熊猫繁殖研究、环境教育与社区发展中。目前 ,全区已经实现了34年无森林火灾。大熊猫人工饲养繁殖成功克服了“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等三大难关 ,实现了大熊猫幼崽连续6年100%的成活率。卧龙环境保护的知名度全面提高,到卧龙进行志愿服务的人员逐年增长。

2.博物馆形式展览历史文化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开馆以来,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功能有机结合,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同时,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光彩夺目的三秦文化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

作为被首批确定为中国“4A”级旅游景点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优上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纷至沓来,已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21世纪里,这座汇集着三秦大地文物精华的文化殿堂,将会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面貌,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3.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敦煌数字化工程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年藏经洞被?王圆箓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的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同时,千年来风沙的侵蚀、雨水的渗入,加剧了石窟的衰败。近100年来,随着自然、人为破坏的加剧,莫高窟崖体侵蚀、洞窟坍塌、塑像断裂、壁画脱落问题日益突出。

由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各方联手推进的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正在进行中的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首先是为了抢救敦煌石窟珍贵的文物信息,使之得以永久真实地保存,同时为敦煌学研究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资料,并可制作虚拟洞窟供游客欣赏参观,为缓解石窟开发的压力、保护壁画提供技术保障。数字化工程一旦完成,游客真实体验过少数几个洞窟后,就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沉浸在3D虚拟环境中观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和彩塑,感受到洞窟中无法观看到的细节,要看多久就看多久,想看多细就看多细。不仅如此,文化遗产数字化也促进了相关研究。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林世田介绍,用最精密的数码扫描制成的敦煌文献图,展示了写卷的全部内容,甚至在没有文字的地方,借助新的技术,通过电脑放大,可以看到过去在放大镜下都不易观察到细微内容,如字的细部、墨的层次、纸张的纤维等。敦煌壁画全部数字化以后,不仅有助于研究考古、历史和美术史等,甚至有可能将以前的理论推翻,因为前人从来没有拥有过那么多的数据和资料。让更多的人能够享用文化遗产,同时也让文化遗产保存得更长、更久远,这是科学技术的当为和可为之处

4.开展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1994年12月,布达拉宫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布达拉宫现存的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均保存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原状,真实性很高,对文化资源的保护经验值得学习。

在西藏解放以前,历代达赖喇嘛在驻锡布达拉宫时都对其有过修缮保护。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和政府对布拉宫进行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保护维修工程。1984年布达拉宫顶层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这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于是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拉开了序幕。工程于1989年10月11日正式动工,国务院最初决定拨款3500万元人民币,国家物局钦点姜怀英为总指挥,负责主持布达拉宫维修工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布达拉宫的抢险加固工程。因为布达拉宫是建筑在木板搭建的地垄之上的,而些地垄因年代久远,极不结实,布达拉宫有下滑的迹像和危险;另外,宫殿内的柱子、屋梁有裂开甚至断裂的现象,需要换新的。包括布达拉宫附属建筑雪城的维修等问题,共111项内容,都在这次维修中得到了妥善解决。到1994年维修工程结束时,累计投入维修款达到了5300多万元。同时,中央财政还特别支持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宝石等,用于布达拉宫的修缮。2001年,国家又拨款2亿元人民币,对布达拉宫遗留的隐患等问题进一步进行了修缮,历时7年共展开了8大类64个子项目的维修工程,实现了修旧如旧。此次修复的主要任务有加固地垄(地垄内灌入水泥沙子、土、白灰混合制成浆)、增强房屋或地面的抗水性(在顶层藏式传统材料阿嘎土里加入一种感性剂,彻底解决雨天漏水问题)、壁画修复(因年代久远,起甲脱落,经由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用灌浆、注射粘结剂等方法修复如初)等工作。另外,布达拉宫的日常维护也是精细到位,宫内的佛像要定期的涂金,墙体的颜色要定期的上色,旅游参观人数有严格限制,进出都要通过严格的安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