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发展自成体系,导致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

产业发展自成体系,导致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2 产业发展自成体系,导致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各地之间严重的产品同构与产业同构问题。三次产业构成趋同,产业高度明显偏低。

1.2.2 产业发展自成体系,导致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各地之间严重的产品同构与产业同构问题。长江三角洲产业同构现象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并且近年来还有不断加剧同构的迹象。

三次产业构成趋同,产业高度明显偏低。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在制造业领域超前发展和加强比拼的倾向十分明显,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比重与国内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明显偏低。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多数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都出现了一、二产业产值不断回落,第三产业逐年攀升,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的可喜态势。至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构成已从1995年的9.6∶56.9∶33.5提升到6.4∶51.4∶42.2,其中上海已从“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演进为“三二一”。但2002年以后,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一产比重继续回落外,二产比重开始止跌企稳并迅速回升,三产比重则持续出现滞涨乃至下滑。至2009年末,长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已倒退至3.41∶50.76∶45.83,服务业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

主要工业行业趋同,主导产业存在“撞车”现象。在36种工业行业中产值位居前十名的主要工业行业中,1997年苏浙沪之间有5个行业相同(电子、电气、化工、普通机械、纺织),苏浙之间有7个行业相同,苏沪和浙沪之间各有6个行业相同。2009年末,苏浙沪之间已有8个行业(电子、电气、交通运输、通用设备、化工、电热、黑色金属金属制品)完全相同,其中苏沪之间有7个行业完全相同,苏浙之间有8个行业完全相同(见表1-10)。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主导产业选择中,选择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电子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苏州、无锡、常州的前5位产业几乎一样。

表1-10 1997年与2009年苏浙沪工业行业同构比较

主要工业产品雷同。在2009年,全国3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苏浙沪共有约20种工业产品产量超过10%的全国市场份额,其中苏沪之间有3种产品(集成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乙烯)雷同,苏浙之间有8种产品(化学纤维、家用洗衣机、金属切削机床、化学农药原药、机制纸及纸板、家用电冰箱、布和初级形态的塑料)雷同。

现代技术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就越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构现象的产生,既有其客观合理性,也有其现实危害性。就其合理性而言,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是拥有共同相似的资源禀赋;二是拥有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都以轻纺工业起家,如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过去的传统支柱产业都是“机、纺、化、冶、食”)和相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加剧,都是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大发展、大集聚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构性高的产业同时也是区域集聚程度高、占全国市场份额大的优势产业或有潜力产业,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抓住世界制造业的转移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纷纷争当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的区域整体发展态势。

但过度的同构则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一是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产业互补性较弱,区域整体产业优势难以形成;二是容易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市场的分割与破碎,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无序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外资项目的恶性竞争;三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片面追求制造业增长的倾向,致使区域制造业连年大幅持续超前、超常规的增长。在仍以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体的总体背景下,势必造成区域产业结构的下滑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下降。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经济圈中目标定位最高、产业结构最优、产业发展基础最好、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核心城市,上海的产业高度直接决定着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高度。因此,区域产业同构能否打破的关键取决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为了打破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产品同构的结构性障碍,上海要有作为。从“四个中心”的目标定位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出发,上海在追求自身大发展的同时,还承担着“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光荣使命,还要在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引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经济圈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上海在大力发展优势制造业的同时,更应当优先发展与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定位相匹配的金融、保险、贸易、物流、旅游、会展、信息、科教文卫、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产业,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上海在区域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窗口、枢纽、品牌作用,并且将那些丧失了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出去。因此,上海仍然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而不应有丝毫的改变与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