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集聚发展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增长极理论是由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佩鲁认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源于区域的增长极,区域增长极是位于某些区域或地区的一组扩张中的诱导其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增长极理论是由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的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佩鲁认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源于区域的增长极,区域增长极是位于某些区域或地区的一组扩张中的诱导其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佩鲁的增长极是从极化空间的概念延伸出来的,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8]佩鲁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而创新总倾向集中在一些特殊的企业。这种特殊的企业就是领头产业。这种产业是最富有活力的,佩鲁称之为活动单元。佩鲁指出,“增长极理论与含有活动单元的经济空间理论是一致的,因为活动单元可以创造自己的决策和操作空间,建立具有推进效应的中心,并推动整个经济多维的发展。”[9]这种产业增加其产出(或购买服务)时,能够带动其它产业的产出(或投入)的增长。也就是说,这种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称之为推进型产业。

后来佩鲁又将这种产业称之为增长诱导单元。这种活动单元或增长诱导单元就是增长极,受增长极影响的其它产业为被推进型产业。佩鲁认为,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的联合体,通过向后、向前连锁带动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佩鲁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二个问题,即占支配地位的企业(或产业)的支配效应,支配型企业(或产业)与其它企业(或产业)之间存在的连锁效应,这种连锁效应产生乘数效应,占支配地位的企业通过这种乘数效应带动其它企业(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分配的均衡,即分配效应。[10]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指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信息、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极”,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以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地区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作用、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作用、获取巨大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产生集聚经济效果的作用。“增长极”的出现,使人口、资本、生产、技术、贸易、信息等要素高度集聚,产生“城市化”趋向,形成经济区域。由于创新、支配、推动等的产生、强化、弱化或消失,经济增长可以视为是一个不平衡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

增长极理论侧重于推动性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又是与部门经济的研究交织在一起的,推动性产业能够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列昂惕夫乘数效应,通过现有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发生:二是极化效应,当推动性产业生产的增加导致区域外的其它活动产生时,这种效应发生。极化效应所导致的区域外的其它活动可能是推动性产业的投入品供给活动,也可能是推动性产业的产出品需求活动。因此,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某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导致地区的增长。

从增长极理论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而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则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力量,“嵌入”表明了依靠国家政策或地区政策的自觉地建立推动性产业的过程。增长极理论认为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力量,倡导通过政府干预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它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放大。采用增长极战略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必须以发达的地区经济为依托,而这往往是不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

通过上述关于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马歇尔是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迈克尔·波特从经济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设计思路。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将增长极理论移植到区位理论中,结果发现这些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产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上述四类产业集群理论关注的角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结论的不同侧重与特色,对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上述产业集群的理论,虽对传统工业的地理集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用于对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的解释是不够的。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知识生产的特点,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集聚的规模效益,但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并没有因此下降。事实上,现代服务业的区域的专业化分工和集聚更加明显了。显然,对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象的认识应该超出运输成本差异的范畴,应更加关注空间集聚在创新和知识扩散、交易机会和交易成本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而且,服务业的集聚也是地区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在经济活动中的映射。这种新的产业集聚现象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因素作用,还有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制度等因素与经济要素的相互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