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多功能性与涉农供应链的基础分类

农业多功能性与涉农供应链的基础分类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4 农业多功能性与涉农供应链的基础分类2.4.1 农业的多功能性及大农业概念1)“涉农”与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原本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表2-3 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涉农供应链的基础分类①餐饮业中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是食堂。以上涉农供应链基础类型的划分与一般提到的农产品供应链、食品供应链、农资供应链等均有所不同。

2.4 农业多功能性与涉农供应链的基础分类

2.4.1 农业的多功能性及大农业概念

1)“涉农”与农业的多种功能

农业原本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但是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人口大量增加以来,农业的经济功能尤其提供粮食保障功能被提到最高位置,其他功能被忽视,造成农业单功能经营的格局。农业单功能经营的确为日益膨胀的人类基本提供了粮食安全,但也为后代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到现代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纠正农业经营的错误行为,一些国家率先提出发展农业多功能化经营。就理念而言,多功能农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因具有有限功能农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世界各国传播很快,而且各国创造了不同的具体的现代经营方式,归纳起来有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六大类型具体情况[14]

2)“涉农”与“大农业”范围

农产品按照自然属性,可以划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产品;按照加工程度,可以划分为初级和精深加工农产品。农业部门内部生产门类的细化,既是由动植物的不同特性所决定的,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15]。但上述所说的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都属于初级农产品的范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内部分工日益深化,农产品加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产品内涵也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发达国家已将农产品加工业纳入农业产业的范围,日本称之为“1.5”产业,美国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三大部门纳入“大农业”范围。我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等三部委公布的《外商投资业务指导目录》中,将农林牧渔及相关工业(包括投入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归于一类,这一范围确切地说是“农产业”。因此,从广义上讲,农产品是农产业部门生产的物质产品,不仅包括初级的动植物产品,而且包括以初级的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经过精深加工的农食品[16]

2.4.2 农业多功能性与涉农供应链的大范畴划分

供应链是当今企业管理越来越走向一体化和整合化的产物,按照我国在2001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根据这一定义,供应链的内涵不仅是包括提供产品(产品供应链),还包括提供服务(服务供应链)。我们认为,供应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然推动涉农供应链研究的发展,而基于农业的多种功能属性及大农业范畴,广义的涉农供应链可以分成三种最基础的类型,那就是:实体型涉农供应链、服务型涉农供应链以及结合型涉农供应链(见表2-3)。这一划分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涉农供应链的灌木林中各种“分枝”的整理,更重要的是,这种划分的“管理”价值。

表2-3 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涉农供应链的基础分类(大范畴划分)

①餐饮业中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是食堂。食堂与餐馆的定义有所不同,食堂与餐馆在运营特征方面也存在差异。其供应链运作的模式与重点也与一般餐饮企业不同。所谓食堂,根据国家饮食建筑设计规范,指的是设于机关、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为供应其内部职工、学生就餐的非营利性场所,统称食堂。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食堂的定义过去是以福利型作为主要特征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食堂已经逐渐走向经营化,食堂与餐馆的差别也逐渐缩小。

②某些中药材供应链中没有介入诊疗等服务,则应归入到农产品供应链中。

以上涉农供应链基础类型的划分与一般提到的农产品供应链、食品供应链、农资供应链等均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仍然是“涉农”,即划分所依据和关注的仍然是多功能农业的系统属性。

2.4.3 实体型涉农供应链

实体型涉农供应链包括三类[17]

1)狭义型涉农供应链(农产品/食品供应链)

狭义型涉农供应链是当前涉农供应链研究的基本而主要的方面。从外延上看,狭义型涉农供应链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农产品供应链、食品供应链、饲料供应链和其他涉农制品供应链。狭义型涉农供应链的主要构成是农产品供应链和/或食品供应链。谭涛(2004)认为[18],农产品供应链可以被描述为农产品沿着农户、加工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一个网状链条。农产品供应链特殊的市场需求以及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将促使原有农产品链重新进行整合以提高链条的效率与价值。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乳品供应链、肉食品供应链、蔬菜供应链、棉花供应链及羊毛供应链等。“农产品供应链”与“食品供应链[19]”在范围上有很大的重合,但是,这两种称谓在语义学上仍属于两个范畴。“农产品”称谓是基于原材料来源和属性,而“食品”称谓是基于产品用途—目前一些研究者试图用其中一种范畴代替另外一种范畴,均面临着逻辑上和语义学上的困难。

2)作为实体链附属链形式的农资供应链

农用物资简称农资,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农业运输机械、生产及加工机械、农药、化肥、农膜等等。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农用物资的概念也不断扩大。

农资供应链管理是对农资生产商、农资流通企业、零售商和农资用户这些为了实现各自利益和目标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的管理(洪运华,2007)。目前有关农资供应链的不多的研究中,一个提法是将农用物资采购与农产品销售协同处理(马修泉等,2007)。

3)生物技术与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

1982年,国际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生物技术定义,即“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Biological Agent)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这里所谓的生物作用剂是指酶、整体细胞或生物体,一般也称生物催化剂。在国内,姚向君(2003)最早将能源农业定义为“以提供能源资源及其转换产品为主要目的农业生产及相关活动”。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路明在网站上发表《开发生物质能,发展能源农业》一文,将能源农业定义为“以生产能源为目的的农业”。张晟义(2007)结合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发展,提出了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定义,并将能源农业模式下形成的实体型供应链归入其中。

张晟义(2007)对实体型的ARSC的两种最基本类型:狭义型涉农供应链和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特点,及其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总结(见表2-4)。从技术角度看,两种涉农供应链类型的划分是与生物技术的广狭义划分相对应的。

表2-4 狭义型涉农供应链与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

img10

(续表)

注:此表主要根据张晟义“生物技术与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替代效应”一文改编[20]。略有改动。

(1)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内涵。狭义型涉农供应链是当前涉农供应链研究的基本而主要的方面。从外延上看,狭义型涉农供应链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农产品供应链、食品供应链、饲料供应链和其他涉农制品供应链。狭义型涉农供应链的主要构成是农产品供应链和/或食品供应链。

与狭义型涉农供应链不同,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Biobased-SCRA)是以生物质(biomass)作为生物反应器(生物车间),或者以生物质作为后续各阶段生产、加工和运销主要对象的供应链。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形成是与生物质产业(Bio-mass Industrials)的发展相伴随的。一般认为[21],生物质(biomass)主要是指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residues)。也有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效益考虑,对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给予更多重视,提出生物质以非食物用木质纤维素类物质(non-food-plant)为主[22]。美国农业部(USDA,2004)定义生物基产品为“利用生物产品或可再生的农业种/养殖原料(包括植物、动物和海洋生物)或林业原料得到的商业性或工业性产品(不包括食物和饲料)”,而“生物能源是指由生物质产生的能源,包括电能,液态、固态和气态燃料,热能”等。

(2)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外延。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外延界定是与生物基产业的外延界定一致的。生物基产业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相应地生物基产业涵盖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和其他产业(品),如天然药物、保健品、环保产业、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等领域。

(3)生物技术与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多维生产系统。生物生产体系是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基本技术经济背景。从行业特征来看,生物生产体系显然同常规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及工业品生产体系不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指出“生物质产业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工业,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它是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一个新兴的新型产业,需要相关部门、行业和学科的联合与协同,如农业、能源、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等”。从生产方式来看,生物生产体系则既不同于常见的离散型生产,也不同于一般的流程型生产。

与狭义型涉农供应链不同,在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中,农业原材料既可以被作为加工制造的对象,也可以用于构造“生物车间”(这是21世纪生态经济的重要方向之一)。例如,以生物制药为例,其生产体系既不同于传统的中药业,也不同于纯化学制药。转基因动物开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途径。与以往的制药技术相比,具有产量高、易提纯、表达产物已经过充分修饰和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优越性还表现在,作为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动物可无限繁殖,故具有投资成本低、药物开发周期短和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4)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的物流特点。与狭义型涉农供应链不同,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主要输入的是生物质(Biomass)或生物可再生资源(Biorenewable Re-sources),输出的则是生物基产品、生物能源、生物燃料、生物电力等。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将催生生物基物流(Biobased Logistics)。生物基物流至少包含生物基原材料物流和生物基产品物流两大部分。而生物基原材料物流及其上溯物流可以近似地归入农产品物流体系。所谓“近似”是考虑到来自城市和城镇的生活垃圾是不能叫农产品的。

从物流对象和过程考察,生物基型涉农供应链类似于狭义型涉农供应链与工业联接型供应链的特定联接:即其上游涉及农产品、生物基等农业源物质的收集和供应,而中下游则涉及非食品、非饲料的生物基(化工)产品的生产和分销。

2.4.4 服务型涉农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可以将服务供应链进行如下界定:所谓服务供应链管理,是指以服务为主导的,在服务的产生和交付过程中所形成的,从最初的服务供应商到最终的顾客之间的对信息、服务过程、服务能力、服务绩效、服务资金进行集成化管理的模式[23]

而从农业中心的视角,依据服务流作用的方向——服务还是被服务,服务型涉农供应链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指农业被服务——被物流部门、农业科技部门、农技推广公司等服务,所引起的服务流。这里农业是被服务的对象。

另一类则是指,农业系统为其他领域或客户提供服务所引起的服务流。这里,农业是服务的主体,或作为服务设施存在的服务环境的主体部分。以旅游农业经营模式下形成的服务型涉农供应链为例,旅游农业经营者不仅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家畜;还要种花养草植树,美化旅游场所,给游客一个清新绿色的消闲环境;更是经营园艺园林生产;也经营旅游产品加工产业。这里,旅游农业主要的经营项目是旅游服务,伴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旅游产品,是专门供游客享用的或作为礼品、纪念品购买的。

2.4.5 结合型涉农供应链

所谓结合是指产品与服务的结合。典型的结合型涉农供应链包括餐饮供应链和中医药供应链。

1)餐饮供应链

供应链物流活动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餐饮企业投入的是设备、人力、管理,伴随着营运的过程,产出餐饮产品和服务[24]。餐饮企业投入的过程发生着采购物流,转换的过程发生着生产物流,产出的过程发生着销售物流[25]

消费者来到餐馆,享受的不仅是食物,还享受由场所、灯光、颜色、内部布置、服务人员装束和言语等所营造的环境中的服务。这就决定了餐饮供应链与一般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上的不同。通常,在实体型涉农供应链中,消费者是不参与到生产/服务系统中的。此外,从理论上,实体型涉农供应链研究中,消费者通常被剔除或被抽象化处理。但在餐饮供应链中,消费者因素是无法简化和回避的。

2)中药材供应链

中药材供应链也可叫做中医药供应链。它是涉农供应链的一种,同时也是医药供应链的一种。中药材供应链涉及源于植物、动物等的生化性原材料的加工、流通和相关服务。而涉及纯化学合成制药的医药供应链,显然不应纳入涉农供应链中。医药行业按照制药方法、销售渠道和原材料等可以分为五个部分[26][27]: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中成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医药行业的供应链是最为复杂的一类[28],其体系包括了三个要素,即生产、分销和消费。中药材供应链被纳入服务型涉农供应链,在于许多原材料或制成品形式的中药材/产品,需要有医生诊断并获得处方(接受了诊疗服务)后,才能为病人/消费者获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