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务控制基础与分类

财务控制基础与分类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财务控制基础与分类一、财务控制的概念(一)财务控制的意义1.财务控制的含义。其次,财务控制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决定因素。由于日常的财务活动过程表现为组织现金流量的过程,因此,控制现金流量成为日常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务控制基础与分类

一、财务控制的概念

(一)财务控制的意义

1.财务控制的含义。财务控制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职能,它是在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收支活动所进行的指导、约束、干预和调节。实现财务控制是实现财务预算任务,保证财务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要进行财务控制,就必须制定控制标准,明确经济责任,分解落实指标;要进行财务控制,就必须实施追踪控制,及时反馈信息,迅速调整误差;要进行财务控制,就必须运用激励机制,责权利相结合,搞好考核奖惩。在财务控制过程中,要充分依靠企业各级机构和全体人员,计算分析实际偏离预算的原因并加以约束,同时又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指导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整体计划的全面落实,实现企业预定的财务目标。

2.财务控制的意义。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它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环节共同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循环过程,在财务管理的循环过程中,财务控制处于关键环节,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财务控制是实现和执行财务计划或预算的基本手段。在财务管理中,正确合理的财务决策,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规划了措施,但这些设想和规划要变成现实,必须具体实施,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的约束和调节,使它符合预定的目标,与计划和预算相符。因此,可以说没有财务控制,任何预测、决策和预算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财务控制是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预算得以落实的保证。其次,财务控制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决定因素。财务控制是利用货币形式,借助于价值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所实施的控制,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控制系统而言,是一种连续的、系统的、综合的控制活动,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控制系统中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发挥着保证、促进、监督和协调等重要功能,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二)财务控制的特征

财务控制是以现金流量为目的的综合性价值控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以价值控制为手段。财务控制是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其控制目标为财务预算中的各项指标,而财务预算所包含的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都是以价值形式予以反映的,因此财务控制也必须借助于价值手段来进行,无论是责任中心的预算、报告和业绩考核,还是企业内部各机构和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都需要借助于价值指标或内部转移价格来完成,财务控制是一种以价值手段来完成控制活动的过程。

2.以综合经济业务为控制对象。由于财务控制以价值为手段,因此它可以将各种性质不同的业务综合在一起,也可以将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业务综合起来。

3.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日常控制的内容。由于日常的财务活动过程表现为组织现金流量的过程,因此,控制现金流量成为日常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在控制过程中要以现金预算为依据,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来考核评价现金流量运行状况。

二、财务控制基础

财务控制的基础是指进行财务控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实施财务控制,必须健全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保证

控制必然涉及控制主体和被控制对象。就控制主体而言,应围绕财务控制建立有效的组织保证。如为了确定财务预算,应建立相应的决策和预算编制机构;为了组织和实施日常财务控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仲裁机构;为了便于内部结算,应建立相应的内部结算组织;为了考评预算的执行结果,应建立相应的考评机构。在实践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将这些机构的职能合并到企业的常设机构中,或者将这些机构的职能进行归并。就被控制对象而言,应本着有利于将财务预算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次和各岗位的原则,建立各种执行预算的责任中心,使各责任中心对分解的预算指标既能控制,又能承担完全责任。

(二)制度保证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围绕财务预算的执行,也应建立相应的保证措施或制度,如人事制度、奖罚制度等。

(三)预算目标

财务控制应以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为依据,面向整个企业的财务预算是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依据。财务预算应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中心,使之成为控制各责任中心经济活动的依据。若财务预算所确定的目标严重偏离实际,财务控制就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四)会计信息

真实而准确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控制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以价值手段反映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控制的客体,离开了会计信息,财务控制就丧失了前提,失去了对象。会计信息对财务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财务预算总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通过企业汇总会计核算资料予以反映,通过这些会计核算资料可以了解、分析企业财务预算总目标的执行情况、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偏措施。

2.各个责任中心(岗位)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通过各自的会计核算资料予以反映,通过这些会计核算资料可以了解、分析各个责任中心(岗位)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将其作为各个责任中心(岗位)改进工作和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依据。

(五)信息反馈系统

灵敏而通畅的信息反馈系统,是财务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手段。财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要确保财务预算的实施,必须对各责任中心(岗位)执行预算的情况进行追踪监督,不断调整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反馈系统,这个系统具备的特征必须是:

1.它是一个双向流动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应该是一个双向流动的系统,它既能自下而上地反馈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到下情上报,又能自上而下地及时传递调整预算偏差的措施和要求,做到上情下达。

2.它是一个传输程序和传输方式都十分规范的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应是一个在传输程序与方法上合理规范的系统,从程序上来说应明确规定传输的路径、环节以及每一环节的信息内容;从方式上来说应明确规定传输的媒介及其标准样式(如报告格式等)。

3.该系统应灵敏有效。信息反馈系统应当灵敏、有效。即信息的传输及时、快捷,传递的信息真实、可靠,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审查机构和责任制度。

(六)奖惩制度

公正而合理的奖惩制度,是财务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财务控制的最终效率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以及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奖罚制度及其执行包括以下内容:

1.奖罚制度必须结合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责任目标制定,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

2.要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是否奖罚取决于考评的结果,考评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奖罚制度的效力。严格的考评机制包括建立考评机构、确定考评程序、审查考评数据、依照制度进行考评和执行考评结果。

3.要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把即时奖罚与期间奖罚结合起来。这一方面要求在财务控制过程中随时考核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和执行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当即奖罚;另一方面要求一定时期终了(一般为年度),根据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各责任中心进行全面考评,并进行相应的奖罚。

三、财务控制的分类

(一)按控制的时间分类

财务控制按控制的时间分为事前财务控制、事中财务控制和事后财务控制。

事前财务控制是指财务收支活动尚未发生之前所进行的控制,如财务收支活动发生之前的申报审批制度,产品设计成本的规划等。事中财务控制是指财务收支活动发生过程中所进行的控制,如财务预算要求监督预算的执行过程,对各项收入的去向和支出的用途进行监督,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约束等。事后财务控制是指对财务收支活动的结果所进行的考核及相应的奖惩,如按财务预算的要求对各项责任中心的财务收支结果进行评价,并以此实施奖惩标准,在产品成本形成之后进行综合分析与考核,以确定各责任中心和企业的成本责任。

(二)按控制的对象分类

财务控制按控制的对象分为收支控制和现金控制或货币资金控制。

收支控制,是对企业和各责任中心的财务收入活动和财务支出活动所进行的控制。控制财务收入活动,旨在达到高收入的目标;控制财务支出活动,旨在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现金控制是对企业和各责任中心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活动所进行的控制。由于企业财务会计采取权责发生制,导致利润不等于现金净流入,所以,对现金有必要单独控制。并且,日常财务活动主要是组织现金流动的过程,现金控制就十分重要。通过现金控制应力求实现现金流量的基本平衡,既要防止因现金短缺而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也要防止因现金沉淀而可能出现的机会成本增加。

(三)按控制的主体分类

财务控制按控制主体分为出资者财务控制、经营者财务控制和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

出资者财务控制是为了实现其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目标而对经营者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控制,如对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等。经营者财务控制是为了实现财务预算目标而对企业及各责任中心的财务收支活动所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经营者制定财务决策目标,并促使这些目标被贯彻执行而实现的。如企业的筹资、投资、资产运用、成本支出决策及执行等。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是财务部门为了有效地组织现金流动,通过编制和执行现金预算,对企业日常财务活动所进行的控制,比如对货币资金用途的审查等。

(四)按控制的依据分类

财务控制按控制的依据分为预算控制和制度控制。

预算控制是指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对预算执行主体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调整的一种控制形式。预算表明了其执行主体的责任和奋斗目标,规定了预算执行主体的行为。调整控制是指通过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并以此为依据约束企业和各责任中心财务收支活动的一种控制形式。制度控制通常规定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与预算控制相比较,制度控制具有防护性的特征,而预算控制主要具有激励性的特征。

(五)按控制的手段分类

财务控制按手段分为定额控制和定率控制,也可称为绝对控制和相对控制。

定额控制是指对企业和责任中心的财务指标采用绝对额进行控制。一般而言,对激励性指标确定最低控制标准,对约束性指标确定最高控制标准。定率控制是指对企业和责任中心的财务指标采用相对比率进行控制。一般而言,定率控制具有投入与产出对比、开源与节流并重的特征。比较而言,定额控制没有弹性,定率控制具有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