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江南经济,开发南京旅游文化资源

发展江南经济,开发南京旅游文化资源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江南经济,开发南京旅游文化资源——对重筑“方山埭”与重开“破岗渎”的思考王 引“方山埭”与“破岗渎”作为六朝时期的两条人工古运河,在古代江南的航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应当恢复这两条人工运河,作为旅游开发资源,并提出重筑的具体建议,希望对江南的航运与旅游业作出贡献。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经济区的各种物产,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黄金水道”运抵建业。

发展江南经济,开发南京旅游文化资源

——对重筑“方山埭”与重开“破岗渎”的思考

王 引

(南京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南京210017)

【摘 要】“方山埭”与“破岗渎”作为六朝时期的两条人工古运河,在古代江南的航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应当恢复这两条人工运河,作为旅游开发资源,并提出重筑的具体建议,希望对江南的航运与旅游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方山埭;破岗渎;开发

六朝时期,建业与三吴之间,有两条沟通城际之间的人工运河,那就是早已被历史湮没了的“方山埭”与“破岗渎”。值得重提的是这处江东地区的重要水利设施,它完全是靠人力开凿出来的一条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古运河,对当时的建业(南朝称建康)与太湖之间的城际交通,区域经济,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它使三吴地区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建业,促进了今日南京这座古都的繁荣与发展。同时又把建业的诸多信息及时传递给三吴,对促进江东地区城际交通以及城乡的发展,曾经作出过巨大贡献。时至今日这条内河航运的交通运输线,仍旧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它对发展江南地区的航运、旅游业,改变这一地区的城乡面貌,发展经济,都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六朝时期的方山埭位于建业南郊,今南京江宁区方山西南侧,龙都镇西北村与秣陵关新圩村之间,六朝时期曾经是一座工程浩大的人工大水坝,它与石头城下的石头津遥遥相对,是当时秦淮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和水陆码头。

我们知道,东吴早在汉末就开始在江东地区进行开发。由于东吴政权的经济利益和江东世族大地主之间的经济利益与政治集团利益趋于一致,从孙坚到孙策及到了孙权时期,都十分重视江东这块丰腴的土地。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孙权自称吴王,公元229年改称皇帝。为了巩固江东政权,首先必须要有经济实力作基础。为了保证军粮的供给,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东吴政权十分重视民屯和兵屯,成立了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开展屯田活动。屯田是三国时期的一项重要经济措施,当时屯田规模最大的集团,首推曹魏,其次便是东吴。东吴屯田始于公元203—204年前后,直到东吴政权颠覆(公元280年),历时七十余年之久。较大规模的兵屯在庐江(今安徽潜山),较大规模的民屯在毗陵(今江苏武进)。屯兵的来源大都是“山越”的土著居民,加上北方南渡避难的流民。当时建业都城的军屯、民屯也十分密集,建业附近的江乘,湖熟,溧阳等地,均改由典农都尉管理。秦淮河流域水资源丰富,方山周围水网纵横适于蓄水,由此,方山埭便应时而筑,成为江东地区著名的大水坝。

由于有了方山埭这座人工修筑成的水坝,使得秦淮平原这块丰腴的土地,充分得到了利用,后来又开凿了赤山湖,句容中道,为破岗渎的开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吴政权之所以选择在秦淮河中游修筑水坝,开凿人工运河以通三吴,还必须从孙吴政权从京口移镇石头城的变化说起,公元211年东吴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移镇秣陵,导致官运航向的变化。以往建业与京口之间的物资大都从大江直接抵建业,政治中心转移之后,考虑到大江航运有风涛之险,孙吴政权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运输及屯田的需要,秦淮平原湖熟、秣陵地区是当时首选的农业基地。就当时形势而言,北方中原豪强混战,相对说江南地区比较平静,江北有许多自耕农为了活命谋生,不愿做当地政府的“屯田客”,纷纷渡江南来。由于他们的到来,不仅给江南带来了进步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能,同时又扩大了江东的耕地面积,为东吴在江东立国,提供了先决条件。孙吴政权由此逐渐改变了两汉时期东南沿海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生产落后面貌。加上农耕中耕牛的普遍应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民屯的兴起,水利、航运必须接踵而上。公元245年(赤乌八年)孙吴政权派校尉陈勋带领三万屯兵修筑了方山埭。据《六朝事迹》记载:“方山埭,吴筑也”。又据《建康志》称:“吴赤乌八年,使校尉陈勋发兵于方山南,绝淮立埭,号方山埭。”古代的埭又叫“堰”,相当于现代意义的拦河坝,水坝或节制闸类似的水利工程,这种工程多半用于水利航运和城际之间的交通和物资交流。

方山埭修筑好之后,除了蓄水之外,还为破岗渎的开凿,江南内河航运的开通提供了有利条件。破岗渎西起自方山埭,经湖熟、杜桂进入赤山湖,东达句容中道直至云阳西城(今句容境内南唐庄)与太湖水相遇,溶入三吴水系。这条水道由于受当时诸方面条件的限制,同时由于它横贯茅山丘陵岗地,比较高亢,全程大力凿山劈岭而成,故称“破岗渎”。

破岗渎段全长约三十多华里,主要自句容小其至云阳西城,中经何庄庙、毕堙村、鼍龙庙、吕坊寺直至今丹阳宝埝镇,它东注香草河,接江南运河,西入句容南河达秦淮。据《江苏航运史·古代部分》称:“云阳为古丹阳县名,西城即今句容南唐庄。”由于此处系破岗切岭人工运河,比较高亢,为了调节水量,便利行船,于是从方山开始,便修筑水坝和船闸。沿线共修建了十四座,分为上七埭和下七埭两个部分,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宁界,平均三四华里便有水坝一座。据有关文献记载:“破岗渎沿线,通会市,作邸阁。”也就是说每座坝闸附近还设立有旅店和商栈,有点像今天高速公路上的服务中心,形成一个个沿河集市。为了储存从三吴运来的大量物资,还设有储存物资的仓库。每当船只过堰时,组织人力或畜力拖拽,逐渐越堰而过(今天长江葛洲坝船闸可能就是从古代这种堰闸演变而来),这是古代军用堰、埭设施,渠化水道,供船只爬越的一大特点,也是古人在航道运输,水利工程上的一项重大的改革。

自从破岗渎开通以后,从建业到吴(今苏州)会(嵇)(今浙江绍兴),就无须绕道京口(今镇江),即可直达。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经济区的各种物产,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黄金水道”运抵建业。

“破岗渎”在我国运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古代规模最大的内河水利、航运工程之一,对六朝时期江东经济的开发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破岗渎的开凿是我国古代航运工程的一大创造,也是古人在航道运输,水利工程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方山埭、破岗渎这条人工大水坝和内河航运的运输线修筑好之后,它从孙吴到南朝的三百多年间一直物流畅通,又是折柳道别的水陆码头。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年)七月,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从建康到永嘉(今浙江温州)赴任时,便是在方山埭与亲友告别乘舟南下,当时他就是顺着破岗渎经过太湖地区进入钱塘江流域抵达永嘉,著有《邻里相送至方山》诗为证(1)。南朝刘宋以后,江南历经战乱使得这条人工运河一蹶不振,由于方山埭被毁决口,影响了破岗渎的水位,虽经多次修复,最终仍不免濒于干涸。南朝梁代出于缓解破岗渎日趋紧张的水运交通,又在破岗渎以北开凿了一条全长五十多华里的“上容渎”,它所经过的地方岗峦较之“破岗渎”益发高峻,河道纵坡更陡峭,平均2.6华里就设一座堰埭,航行十分艰难。

破岗渎在我国古代运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古时期规模最大的内河航运水利工程之一,对六朝时期江东经济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定都长安。由于政治中心转移,建康地位江河日下,方山埭、破岗渎的地位也随之贬低,最终逐渐淤废。到了明清时期几乎完全被平毁,有的成了农田,有的则残余一些沟塘、水渠,只有少数地段如方山至湖熟、杜桂等地,还能通行小船。据清末《句容县志》记载:“句容溪谷,事由人造,大小舟不开行。”

方山埭、破岗渎从开始通航到逐渐淤塞以至于最终被平废,历经一千多年,功不可没。在通航的三百多年间,曾经为沟通建业(南朝称建康)与三吴经济、航运、城际交通,立下了不朽功绩。目前,这条古老的江南人工运河虽已平废,但地貌依稀,环境未变,仍可窥视出其当年盛极一时的宏伟图景。南京和三吴是个区域经济的整体,如果有一条纽带加以联结,必将结出繁荣发展的硕果。为了发展江南经济,使南京与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的城际之间加强联系,发展航运和旅游事业,我个人认为当前有必要对这条航路进行勘察设计并重新加以规划,从而付诸实施。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重筑“方山埭”,再造“破岗渎”?!新时期的这条运河航路,绝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新的历史时期下,新的决策者的新思维、新观念在继承的同时加以创新,用科学发展观去开发和运用它。

最近报载(《金陵晚报》2006年6月21日A24版)《南京专家破解古中江之谜》一文中,专家建议开发芜(湖)太(湖)运河,颇受启迪。当代人不仅要修铁路,建高速,还应发展内河水运交通这一中国特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城际交通的纽带或者说是生命线,更是当今旅游、航运的重要途径。作为后来者,我们不应忽视前人所开创并付出巨大代价又充满智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大作用的极富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

笔者设想,如果芜(湖)太(湖)运河的开发若能实施,加强江南航运和旅游,改善太湖水质以及沿河地区的灌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同样,方山埭、破岗渎的开发利用,也可以获得同等效益。江南地区如果能将这两条“水龙”加以改善,对南京地区城乡经济的发展,都将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岁月悠久,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当此改革大业蓬勃发展之际,重筑方山埭,重开破岗渎的大业,似乎又落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条由南京通向太湖经济区的“黄金水道”,将会给这个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使这一地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江南的水利、航运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得到重大改变。

至于江南人工运河的开发如何运作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三方面加以考虑并付诸实施:

(1)确定遗址位置定点画线,还原其原来风貌。组织专家、学者现场实地勘察,并查阅古代各类地方文献资料,进一步确定方山埭、破岗渎的确切位置,写出书面简报供各级领导决策时作参考。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这一工程的实施。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资料加以论证,进行规划设计,设计要面对现实,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设计思想,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去看待古代的生产行为和认识的局限性。古人因为生产工具落后,技术水平的低下,缺乏必要的地理知识,往往只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因陋就简地进行施工,耗时费力。而今天我们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设备,不论施工条件,工程进度以及测量水平等等都较之古代优越得多,不必重复古人破岗切岭的办法,在条件许可时可以绕过岗地,或少绕岗地,选择比较平坦低洼地段进行,省工,省力,又节约资金。

(3)分段包干实施,各自为工程负责。方山埭、破岗渎的源头水来自溧水东庐山和石臼湖,以及句容的宝华山。从江宁方山至句容宝埝之间,可由南京市江宁区和句容市分工包干实施。各段地理地貌情况各自都比较了解。丹阳段可完全由丹阳市包干实施。分工明确,分段包干的实施,既可加快速度又可保质保量。

以上意见当否,敬请到会诸位行家加以批评指正。

Promote the economy of southern Yangtze,explore cul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 Nanjing

—Cogitation of Rebuilding the“Fangshandai”and“Pogangdu”

WANGYin

(Nanjing Culture and Culture Relics Bureau,Nanjing,210017)

Abstract As the damand manual ancient canal of Six Dynasties,“Fangshandai”and“Pogangdu”played very great part in shipping of ancient Southern Yangtze.The paper believed that we should rebuild the two manual canals and make the mtourism exploitation resource.This author also raised some specific advices and hoped it can make contribution for shipping and tourismof Jiangnan.

Key words Fangshandai;Pogangdu;development

【注释】

(1)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诗: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