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一、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一)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资源首先要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展示其魅力和价值。(二)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文化保护意识淡薄许多资源管理者、旅游开发者及旅游者对文化旅游资源知之甚少,文化意识淡薄。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同处于文化系统。

第二节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一)旅游文化资源

开发旅游资源首先要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展示其魅力和价值。旅游文化资源按其属性可以分为自然文化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山河湖海、花鸟虫鱼是自然的造化,当它们由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时就蒙上了文化的色彩,成为“人化的自然”。文化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源泉,也是旅游景观的灵魂所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旅游是一种感受和体验文化差异的活动,是一种客源地与旅游接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当旅游者置身于异地旅游时,其实质就是在亲身感受和体验一种有别于自身母文化的异地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与人们好奇心的结合,便会产生出游的动机。许多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更多的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伦理道德感兴趣,希望通过旅游学习和探索异国他乡的历史、艺术、民俗、语言、宗教等文化旅游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内在要求。旅游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无论是以自然还是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点,其本质都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旅游者到异地旅游,其本质也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

文化旅游是满足新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的竞争也从传统的自然资源竞争向知识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转化。可见,旅游业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文化层面上的竞争,文化性竞争将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也随之提高,他们对旅游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山水的表层观赏,而希望通过旅游形式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获得一种审美愉悦。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游客多种文化需求,使他们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而且体会到人情之乐,求得新知。生态环境、风景名胜、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如果注入文化内涵,则更具游赏性,娱乐性。

(二)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文化保护意识淡薄

许多资源管理者、旅游开发者及旅游者对文化旅游资源知之甚少,文化意识淡薄。

第一,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上,许多人只把它看做是一个可获得经济收入的摇钱树,而不知道或是忽视它所蕴涵文化的、精神的、科研的价值,其文化已大大超过经济价值。

第二,许多人不理解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永远不能恢复。

第三,许多人不知道对一些文化旅游资源的破坏和保护都是累积的渐变过程,当破坏迹象比较明显时,情况往往难以收拾和挽回了,以“没有发生突变式的破坏事故”的由来否认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正在被破坏的事实,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在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更可怕的思想威胁。

第四,缺乏文化系统观念。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同处于文化系统。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正是文化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反映。所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这个系统为前提。

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一是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提出挑战,二是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就必须寻求两者的平衡途径,使文化系统达到综合效益。

2.旅游文化资源错位开发

当前,我国众多的旅游地出现了令人忧虑的“旅游开发”,许多地方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不合理,把旅游业简单地当做经济产业来对待,对资源保护管理不力,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迁就投资商的不合理要求,置国家有关规定和旅游地总体规划于不顾,造成了一些破坏和损失。一方面表现为对有形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文物古迹的损坏;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无形文化旅游资源的破坏,如民俗和地域文化内涵表现的粗糙性和过度商业化。同时,在“投资主体多元化与社会办旅游”的发展模式下,在宏观调控乏力和规划执行随意性大的粗放发展格局下,科学利用与保护措施在政府、企业及旅游者三个层面上已明显脱节,利益驱动的短期旅游开发行为已严重危及文化环境的良性循环,并将会导致历史文化景观的破坏,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如在世界遗产地大造索道、电梯,在水乡古镇大量地破街开店,即是对这一文化生态系统破坏的鲜明写照。由于短期、局部利益作祟,类似的错位开发大量出现在当前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规划当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整体,要使景观和它的历史、环境协调起来,让资源价值持续保持,是进行旅游开发要重视的问题。

3.旅游开发中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生硬移植,全套照搬

随着旅游者要求的提高,旅游目的地也在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旅游产品档次。很多地方为此不惜大打“文化”的主意。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凭空捏造一些虚假的文化性因素。比如,将本来不是自己的风俗“开发”成自己的产品、将一些已经抛弃久远的风俗重新拾起来以吸引旅游者,等等。一些地方从古籍中寻找只言片语,便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将古籍中的记载曲解发挥到旅游开发中。这就造成了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某个传说的发生地、很多地方都是某个成语的最初来历地等情况的发生。

4.旅游产品塑造失真,夸大其词,品位庸俗,恶性竞争

随着旅游中文化牌的愈打愈烈,许多本来毫无文化资源可言的旅游地都开发出了自己的文化产品。这让一些原本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地方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以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对原来文化的重新塑造就成了必要的手段。合理塑造当然是可以的,可以切实提高旅游地形象,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但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塑造往往失真了,变成了对原来文化的过度拔高和夸张。比如,将某个历史事件的意义由地方扩大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由阶段性影响扩大至历史性影响,将某个文化遗迹由地方级放大至省级国家级。如重庆钓鱼城古战场遗迹,就有学者对其“上帝折鞭”处的说法提出过质疑,其分析不无道理。

旅游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如果打好了文化这张牌,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不管什么都要与文化挂钩、至少要沾点关系,仿佛这样才能显出点品位来。殊不知如果做过了分、反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巧成拙。比如,将裹脚布拿出来作为文化产品吸引游客,完全不顾及游人对这种文化糟粕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很多地方缺乏创新力,看到别的地方在某个文化点上取得了成功,立即照搬过来用。结果是在很短的距离或很小的范围内,就有多处类似甚至完全一样的旅游产品项目,使游客觉得毫无新意、产生厌倦情绪;也使旅游景区(景点)因恶性竞争而效益大幅下降。

(三)不良开发的消极影响

1.对旅游发展本身的影响

不良的旅游开发的影响首先反映在旅游发展上。一方面会对冲着文化因素而前往参观游览的游客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是对追求旅游“真实性”的游客的一种嘲弄和欺骗,长期如此,游客出游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挫折。游客一旦形成了对旅游目的地的失望情绪,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对旅游地的文化尤其是那些被包装成旅游产品的文化带来消极影响,因为过度的商业运作,使一些原本纯真的传统文化打上了现代商业社会的烙印、失去了本真面目,也就失去了其特色和魅力。

2.对文化资源的影响

旅游文化被不恰当开发后,文化特别是一些传统文化受到消极影响后却可能永久性变质或消失。比如,一个完整的历史遗迹在受到损害后就完全消失了,哪怕是仿古重建也不再是原来的东西、更加不可能拥有以前的那种历史真实感和蕴涵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些民族的优秀特殊文化在旅游的发展中受到逐渐的影响和改变,到最后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东西。

3.其他不良社会影响

首先,表现为伪文化风行,给公众造成文化混乱的印象。大众对“文化”的看法正在由尊重而变为调侃甚至是鄙夷。当同一种本来应该是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全国各地到处开花而又表现形式各异时,公众就很难知道什么是最真实、最正宗的文化现象,这很容易混淆视听、造成伪文化的泛滥和虚假之风盛行。其次,有损旅游地的形象。现在我国的旅游发展主要是政府主导型,一些地方出于提高本地知名度而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做出了上述的欠妥决策,实际上却使旅游地的形象大大贬毁,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获得更丰厚的经济效益,还给人造成了虚伪、不诚信的印象,影响外地资金的进入。再次,是对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消极影响。为了发展旅游而刻意营造虚假的文化氛围以迎合旅游者,一些地方甚至不惜改变当地居民原来的生活方式以达到“逼真”的效果。这样必然会对当地居民原来的传统生活方式造成极大的冲击,使那些尚未引起世人重视的传统文化在还未被人发现时就已经被冲淡甚至消亡,而这些被冲淡的文化有可能是有着独特魅力和旅游开发潜力的。最后,还有可能造成文化的趋同化和单一化。如果盲目地照搬和开发那些已经吸引了无数游客的文化资源,而肆意终止废弃原有的传统文化,则有可能造成同样的婚俗,同样的服饰,同样的节事和饮食的后果,文化趋同、毫无吸引力。

(四)旅游文化开发的原则

旅游的开发模式是某一特定区域究竟选择哪种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具体要视该区域本身的旅游文化资源特点及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诸因素而定。通常区域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理清家底,分门归类原则

在选择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之前,首先要对本区域现存及潜在的文化资源进行盘点,即要考察本区域文化资源的类型特点,对本区域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文化资源要素进行质和量上的考究和定位,看本区域究竟哪种或哪几种文化资源因素占有优势地位。

2.扬长避短,轻重有别原则

在理清本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之后,要选择本区域占有优势地位的文化资源进行重点开发,而将处于劣势地位的文化资源延缓开发或永久搁置,将有限之人力、物力、智力用在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上,杜绝“烂尾楼”式开发的出现。

3.适时调研,力争上游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选择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之时或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地把握所选开发模式是当前国内外的开发现状及未来走向,力图少走或不走别人的老路,并对本区域所选的这种开发模式的绩效进行适时评估,若不能在当前或若干年内保持“上游”地位,则考虑取消或整改提高。

4.开发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旅游资源的特色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特色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旅游资源的特色,而且要充分揭示、挖掘、发展旅游资源独有的、异质资源的特色。特色越鲜明,吸引力越强,越有利于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例如,法国在旅游文化特色开发,打造文化品牌方面堪称世界的典范。法国作为文化大国,是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这项活动是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执行社会各方支持的整体工程。活动期间,法国所有公立博物馆免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给予税收优惠。法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着巴黎凯旋门、罗浮宫等处民族古迹和万余处纪念建筑。此外,未列入保护行列的全国各地四十余万处地方宝藏,均妥善得到相关部门和民间协会、民间人士的有效保护。一些民间组织积极讨论国家文化遗产政策,向议员提出建议。很多民间组织还颁发奖金鼓励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奖励在此领域作出贡献的人士。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纷纷建立。这种特定节日的设定,以及所带动起来的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行动,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品牌无疑有着巨大的塑造和宣传效益,显示了法国民众的文化品位,特别是对促进法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

1.整合提升型

整合提升型即整合一个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或者多个区域的多种旅游文化资源,集中包装、提炼,采用人造景观的方式比拟、再现传统文化的模式。深圳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云南民族村则分别表现了台湾和云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民俗特征,它们都属此类型开发的典型。

2.原地浓缩型开发模式

原地浓缩型开发模式是指一些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文化旅游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选取合适地段兴建以当地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文化旅游的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等即属此类。

3.主题附会型

主题附会型指将文化旅游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苏州名园“网师园”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后来“网师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呈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文化旅游艺术,游客可以同时领略苏州园林在夜色下的意境。

(1)直接利用型

直接利用型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原貌的开发模式。法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斯特拉斯堡的开发就属于这类。斯特拉斯堡虽没有巴黎那样富丽堂皇的凡尔赛,但是城市里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生活气息。因为这个城市各类博物馆品种齐全,还有一个歌剧院、二十几个剧院、露天剧院、爵士乐舞厅和众多的流行音乐厅,以及各式各样的免费的露天音乐、诗歌活动和定期的书市等。如此丰富多元的文化设施直接营造了这个城市浓郁的文化旅游情调,每年引来无数游客到此观光旅游。广州“文化艺术一日游”的开发模式也是这类开发的典范案例。

(2)短期表现型

短期表现型是指充分利用一些特定的短暂的文化旅游资源促推一定区域旅游业突击发展的开发模式。可以利用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这些节日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故不会常年存在,但在节日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文化旅游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傩堂戏、下火海等,每次都能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旅游观光。

(3)复原历史型

复原历史型即对已失传的传统文化,按照历史记载,挖掘题材,恢复历史面貌的一种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往往也和整合提升型相结合,即以人造景观的方式历史再现民族文化。美国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向游客表演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的农具耕作……它通过对古代建筑式样及生活场景的复原,每年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的宋城、吴文化公园等也属于这类开发模式。

(4)虚拟型

虚拟型指一些旅游文化资源本来较为贫乏的区域根据该区域的相关传说或历史故事营造各种自然景观、历史性场景以吸引游客的一种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亦常和主题公园相结合而使用,它与主题公园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它的“虚拟性”,如常州恐龙园就属于这类开发的典型。常州除了在传说中有“龙城”之称外,本来与“恐龙”毫无任何关系。但常州市政府、社会各界抓住各种机遇、综合运用各种合力,仅凭借这个“传说”硬是将其营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集博物、科普、高科技和游乐于一体的中华恐龙园。2000年9月第一次对外开放后,在最初的两年,年均接待游客就达100多万人次,创收6 000多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六)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1.提高素质

可持续发展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举措,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本质上需要通过人们素质的提高和自觉的行为做保证。所以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宣传教育的作用,将道德规范、保护意识合理地融入文化旅游活动之中,普遍形成“为了子孙后代和未来的发展,尊重文化”的观念,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步形成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环境氛围。

2.更新观念

要通过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来为民族富强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关系问题。“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发展”,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永续发展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文化作为资源,其价值就在于能够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

3.科学开发

任何一种资源,如果只有原始产品或粗加工产品是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要对旅游文化资源予以发掘整理,精心设计文化旅游产品,突出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文化主题。

【阅读材料】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旅游业也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发展的时期,旅游与文化呈现出深度融合、共生共进的发展趋势。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动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支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可以说,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为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实践,在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培育主题旅游文化项目、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范例,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中国积极适应旅游业变革的新趋势,将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旅游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新形态,旅游和文化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融合的态势,形成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得益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旅游业、文化产业都面临着加快发展步伐、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这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难得机遇。如何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共同探索和研究。

第一,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第二,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第三,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第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

二、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原则

要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做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尊重文化、科学合理地使用文化,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做到最大限度地遵循本真原则,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动机,转变观念

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正视和合理发挥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要把旅游提高到经济生活中太过重要的位置,搞旅游不要太过功利化。发展旅游应该是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效益综合权衡后的适度发展,其发展也要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均产生效益,不能只把旅游当做摇钱树。在发展旅游时,要尊重文化,保护文化。

2.实事求是,合理创新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认真分析自身资源优势,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自身拥有的资源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身没有的资源则不能牵强附会。在对原有文化资源利用和重新塑造创新时,要本着科学精神,不能过分夸张。要注意旅游的教育功能,尤其是“红色旅游”等教育性质比较强的旅游形式,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过分夸大英雄或历史事件的作用,否则就有欺骗之嫌。

3.突出特色,立足长远

在制定旅游规划时,要根据自身资源特色突出特点,不能盲目跟风。时尚的和他处成功的旅游模式在本地未必适用,简单粗糙地照搬别的文化资源也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要以长远的眼光作出科学决策,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产品。总之,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本着本真原则,实事求是,才能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也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最大限度遵循本真原则。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话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经济现象,旅游与环境关系密切。良好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旅游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体现,也是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必要前提。开发和保护贯穿在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一)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将改善、美化资源环境;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但另一方面伴随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活动及行为、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两者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这些资源,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要很好地全部进行开发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进行保护是上策。而有些资源,还存在如何开发的争议,并涉及开发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先予以保护而后开发。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例如,泉州清净寺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大寺,而灵山圣墓是穆罕默德高徒三贤、四贤的埋骨处,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友好交往的珍贵史迹和历史见证。只有通过合理开发,使清净寺和圣墓走向阿拉伯世界,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伊斯兰教朝圣地,才能充分体现其保护的价值。社会发展使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开发能反映民族特征的旅游资源和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3)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一般来说,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对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修复、保护或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开发意味着保护。我国现已确定大批文物保护单位,修葺历史遗迹,建立博物馆体系,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圈。这些措施,就是对人文旅游资源的第一道保护网。

2.相互矛盾

(1)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也是一种破坏

虽然旅游资源的破坏并不仅仅是开发所造成的,还有其他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深层原因,但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资源保护背道而驰。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资源地进行的适度建设是以局部范围的破坏为前提的。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开发模式,使积极的开发也会带来破坏。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技术条件限制,兵马俑一号坑的彩陶已逐渐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当然,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是对资源的严重破坏。

其次,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管理不善,资源地游客涌入量往往超过其承载力,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损坏。如北京故宫很多地砖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护、修复工作的难度。目前,国内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量进行限制,而是来者不拒。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带来众多游客,也造成对资源的破坏。游客的大量涌入,产生巨大的污染源,破坏了资源环境,如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滇池和太湖,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也是遍布垃圾;大量游客形成的喧哗,破坏了寺院庄严肃穆的氛围;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到此一游”的乱刻乱画更是对摩崖石刻之类旅游资源的极大破坏。

最后,由于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开发带来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尽管旅游者与资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双向的,但事实上,外来文化、外来旅游者对资源所在地的冲击和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资源地的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如卖淫、犯罪、赌博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资源所在地居民观念意识的变化,旅游地经济状况、经济意识、审美倾向、社会关系等的改变,民俗风情的同化、庸俗化等,给旅游资源及其环境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2)过量的保护,妨碍了开发

因开发造成破坏,为“防患于未然”,易导致片面强调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开发。过量的保护而没有对资源的开发,就不能体现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旅游业也就得不到发展。曾经有阿拉伯商人要投资兴建清净寺,但因部分学者强调应保持清净寺的“原汁原味”而未能成行。这里姑且不论其对与错,但过分强调保护也就失去了开发的机会,防碍了发展。在旅游资源保护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应“该出手时就出手”,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资源开发。

(二)文化旅游可以促使旅游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是文化价值表现的重要载体。文化旅游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在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形势下选择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以低消耗、低污染和重创意、重智慧为特点,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文化旅游是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和提升自身文化的过程。文化旅游强调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文化发展与研究的协调,这样可以使许多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的发展机遇中得到复兴和发展,甚至得以再造和重构,使当地一些原本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各种民间习俗活动呈现出新的魅力,传统手工艺品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景点吸引力,创造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文化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强调合理利用资源,更强调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挖掘文化内涵,走低碳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

(三)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

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定义可持续旅游发展为“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而可持续的旅游产品则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协调一致的产品。这些产品是旅游发展的永久受益者,而不是牺牲品。”其中,在保护资源与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增加旅游者享受乐趣和给当地带来效益的同时,将旅游开发对所在地区的消极影响维持在最小限度内,是可持续旅游资源发展的主要指导原则之一。

2.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中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在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应以开发为主,开发要到位,保护要跟上。旅游资源发展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应并重,“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促进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政策引导、加强管理、综合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中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和适度的管理力度,以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更需要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规划、组织协调、规范等作用。旅游单位本身要注意研究新问题,要不断加强与建设、交通、林业、文化、宗教、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有机结合,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另外,加强监管也是重点。重点抓好环境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保证旅游与环境结合并保持平稳,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并适当地开展政策旅游宣传教育,可以使社会形成开发保护的共识,使旅游业人员成为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先锋,使旅游者成为文明的保护者。同时,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有必要与整个旅游环境协调一致,以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整体。

4.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

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它不是一座封闭的建筑场馆,而是动态、开放的展示社区,被称为“无墙的博物馆”。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民俗等无形和有形的遗产在其原生地,由发明和使用它们的居民自发保护,使人、物、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活关系中,游客也是在这种环境中观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可移动实物、传统习俗和民间表演等系列的完整的文化。目前世界上共有300余座生态博物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造乡运动就类似于这种生态博物馆。当时,由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进程加快,城乡落差加大,人口疏密失衡,对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于是,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例如,福岛县大沼郡的三岛町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全家都被视为特别町民,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让孩子们呼朋引伴,在小溪中捕虾,到山上采蘑菇。并且,村里成立了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观光客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以亲手体验器物的制作,并有专人指导,接受咨询。这种乡土艺术、农业文化是一方水土的产物,生态博物馆也就地取材,化陈旧为神奇,在生活中得以创造、使用和传承。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非常值得在我国进行摸索和推广。

【案例分析】

传承民族文化守望精神家园

——我国世界遗产和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延续和进步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共同财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都同属全人类,都是人类共同的遗产。现在,世界遗产事业已经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综合系统。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已有180个缔约国、138个世界遗产拥有国、830项世界遗产。截止到2005年7月,全球共有812处世界遗产地,分布于137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积淀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经验,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

世界遗产地造就了不少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例如,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缅甸吴哥遗址、中国长城、北京故宫、西安秦兵马俑等。随着假日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的发展,我国不少旅游景点依靠“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明十三陵每年有超过1亿元的收入,山西的平遥古城在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的当年,旅游收入从每年18万元猛增到500万元;安徽的黄山,更是由每年数百万元增至2亿元。湖南省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后,连续10多年来旅游收入持续攀升,2005年的游客量达到千万人次;2005年仅5月2日一天,故宫游客数量就超过最佳容量290%;已有1 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2006年7月起每天要接待游客2 300人。这只是所有“世界遗产”不堪重负的冰山一角,景区超载成为文化遗产的最大威胁。

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有效结合,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产业的强大优势。发展旅游事业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其中之一是旅游与开发的方式,这是最为地方政府与市场欢迎的一种保护方式。许多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作为某个族群和地方的特殊创造与民俗,作为特殊资源,借助旅游手段,给这个地区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但旅游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严格按照功能分遗产区,整治错位开发,拆除超载开发,严禁破坏性开发。

中国政府对保护文化遗产高度重视。自1985年我国签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开始,已有二十多年的世界遗产保护历程,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认识亦在不断深化。迄今为止,我国已拥有41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9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自然遗产8项,位居世界第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

2001年以来,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连续成功地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518个项目,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6年6月10日,我国设立了首个“文化遗产日”。

近年来,我国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国家文物局研究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部署了6项科技计划和5个重点科技专项,并将积极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6年11月文化部发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制度,是《办法》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又一项基本法律制度。这项制度总结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经验,也借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机构的工作制度,将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和违法行为的惩戒措施有机结合,已经基本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保护机制。在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向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了“推动我国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推进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等15项遗产保护提案。

国务院在去年设立“文化遗产日”之后,又批准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在成都举办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且同意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特别会议。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文化活动,在世界上也是首创。“世遗节”中的一项内容——“成都论坛”将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都宣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达成共识。举办遗产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建造一个与各国交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的平台,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宣传和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世界遗产事业已经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综合系统。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多样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交流,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每一个民族和群体保护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也是人类多元文化中的一员,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我们的文化在自觉地提倡多元化,保护民族的精神,保护自己的传统。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要将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丰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传给我们的子子孙孙,世代永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