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竞争优势产业的选择空白

中国竞争优势产业的选择空白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竞争优势产业的选择空白反过来从事情的另一面——中国——来看,就有一个更大的缺憾了。虽然身处信息经济时代并面临承接制造业中心的转移,竞争优势产业的判定和取舍战略具有非同寻常的必要性,但中国目前还没有用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标准,对自己的全部制造业进行评价,以确定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中国竞争优势产业的选择空白

反过来从事情的另一面——中国——来看,就有一个更大的缺憾了。虽然身处信息经济时代并面临承接制造业中心的转移,竞争优势产业的判定和取舍战略具有非同寻常的必要性,但中国目前还没有用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标准,对自己的全部制造业进行评价,以确定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也可以说,中国在对应领域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1.优势产业的确定和高增长产业的确定不同

优势产业的选取是和“高增长产业”的选取不同的。高增长产业指拥有很高的增长速度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业。找寻此类行业的研究者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高增长行业的数量和增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存在相当数量的高增长行业,这些行业的增长速度往往达到10%、20%乃至30%以上,国民经济总体的平均增长速度才达到7%以上的较高水平。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对我国经济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主要是轻工、纺织等行业;经过80年代末的调整后,从1992年开始,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其间的高增长行业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如公路、港口电力、钢铁等,新一代的家电产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及房地产;1997年以后的增长趋缓,除金融危机之外的国内因素是90年代初崛起的高增长行业到后期作用力下降,而新的高增长行业未能及时跟上。

可见,高增长产业的主要关注点是产业增长率,并不追究增长原因。在高增长行业确定的住宅业、汽车制造业、电子通讯业中,产业出现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不同的,可能是产业有竞争力,如中国电子通讯行业,那么这种高增长产业同时也是优势产业。但产业高速增长的原因还很可能仅仅是市场需求上涨,如汽车、住房等,身处其中的中国产业并无竞争力,只是在迅速扩大的市场蛋糕中分了一小杯羹。

本书认为,高增长产业主张的产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倒果为因之嫌。该研究选定的汽车、住宅等产业,不是造成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而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市场需求旺盛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经济的明显趋缓就是因为那些所谓高增长产业,在市场需求获得阶段性满足后增长停滞了,因为它们并没有真实的国际竞争力。高增长行业而不是优势产业的选取,不能解决经济持续增长问题。如《让高增长行业起作用》一文中的汽车、房地产、钢铁、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11],都是严重依赖于内需市场状态的产业。如果对这些行业加以扶持和重点发展,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容易产生泡沫经济,在市场需求趋缓只能是寅吃卯粮、预支需求,都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的惩罚的教训是深刻的,在20世纪90年代上一波经济高潮中留下的众多“烂尾楼”,经过十年才随着当前经济的再次高涨而逐步消化。如果这次经济繁荣期内,在不正确的产业政策指导下,产生类似的积压如超过民众购买力的汽车及其生产线等,社会损失将更加巨大。

2.优势产业的确定和新兴主导产业的确定不同

具竞争力产业或者说优势产业的选取,也和“新兴主导产业”及“新兴支柱产业”的选取不一样。优势产业注重产业的现实竞争力,方法是衡量产业的生产率、国际市场份额、利润率等客观经济指标,目的是找寻中国产业结构最可能的突破点;而新兴主导产业的出发点是对兼顾各项综合效应产业结构的理想设计。例如,新兴主导产业研究采用了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国际比较等7个指标,对制造业进行比较排序,得出的结论是电子通信、电气机械、纺织服装交通运输、普通机械、专用设备6类[12]。本书附录部分的数据分析将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结论与优势产业出入很大,其前三项是优势产业,后三项则不是,甚至是劣势产业。新兴支柱产业的选择标准和新兴主导产业非常相似,也是应用增长性、带动效应、就业功能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即可持续发展性)等多项综合社会指标,不同的是选择范围更广,从全部产业中选出了农业、物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业等几项,其制造业中的结论则和新兴主导产业完全一样[13]

本书对产业的评价侧重于“强”而不是“大”,优势产业选取的逻辑是从客观出发:因为这些产业已经很强,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做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的评价则是侧重于“大”而不是“强”,他们的逻辑是从主观出发:因为这些产业作用巨大,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们做强。很明显,后者能够实现的难度大大高于前者。市场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是世界各国不约而同的理想发展目标。但问题是,这些产业之中我们的优势何在?我们凭借什么实现对竞争对手的超越?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选取中国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不符合这个条件的其他产业,政府则不宜扶持,而应有所退出,让位于外国产品或外资企业;同时在开放、竞争条件下,任企业在和外资合作与竞争过程中自行锻造出自生能力,如十年来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雪铁龙、标志和日本本田进行合作发展的历程[14]

3.中国的优势产业应在制造业中重点选择

在2002年8月16日举行的中国经济增长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过去中国2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的成长;目前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然在制造业;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还得靠制造业来牵引。

2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的成长过程中,制造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虽然有一定的起伏,但基本维持在40%左右。中国的财政收入一半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和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制造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3/4的外汇收入。所以,对于中国,无论是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还是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来讲,至少在21世纪的前20年,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制造业集中体现了我国的优势所在: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将会在很长时期内存在,并长期抑制中国制造业工资成本的上升。同时,中华民族具有十分突出的高储蓄传统,所以高就业人口条件下的高积累型增长方式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违反客观规律追求产业结构升级、较早地脱离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病。韩国由于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问题上的认识失误,致使韩国当前制造业增速大减,第三产业也没有大的起色[15]。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更不可能强行超越工业化阶段追求和发达国家同样层次的产业结构。即使中国步入了信息社会,制造业与信息产业依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中国制造业居全球第四位,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这种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已经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目前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80%以上的比重。中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在一些行业中,中国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

【注释】

[1]竞争范围是波特竞争理论的基本概念中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个,这种理解的难度因为目前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译本的处理而加大,该译本为scope的翻译而生造了一个词语——“景框”,让阅读者一时无法把握。其实,scope的最直接含义就是“范围”,波特在这里也是使用其范围之意,并在1985年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如何利用信息形成竞争优势》(“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中说明:competitive scope就是the breadth of activities。所以,competitive scope的含义可以明确地说是活动范围,应该翻译成“竞争范围”。

[2]方家平.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竞争战略[OL].全文见http://www.toppoint.com.cn“资料中心”之“理论研究文库”,2003年7月18日访问。

[3]自1956年设立该年度奖以来,麦肯锡奖获奖文章几乎囊括了所有改变我们经济管理思想的最重要观点,如Theodore Levitt的《营销近视》(1960),Peter Drucker的《我们该向日本管理学什么》(1971),Henry Mintzberg的《管理者的工作》(1975),Gary Hamel and C.K.Prahalad的《战略意图》(1989)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1990),David Garvin的《缔造学习型组织》(1993),以及波特教授本人的《战略是什么》(1996)等。

[4]本书讨论直接引用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一文的原文或笔者的译文,因为2003年中信出版社的《竞争论》中竞争范围发生了数次错译:被译为第74页的“竞争规模”、“经营规模”和第86页的“竞争规模”,让人误解原文是competition scale或operation scale等而不是competition scope,偏离了本来的含义。

[5]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283-284.

[6]金晓斌,等.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经济研究,2002,9;Chris Zook,Paul Dipao la.持续增长:从核心业务开始.财富.中文版,2002,5:70-77.

[7]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

[8]彼得·德鲁克.公司模式将不再单一——彼得·德鲁克论公司的未来.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2.

[9]Michael Porter(1996):What is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ember-December.

[10]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04-04-04.

[11]刘世锦.让高增长行业起作用.管理世界,2003,2.

[12]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3,2.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江小涓,等.抓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03,5.

[14]王南方,等.十年东风恋.长江日报,2004-03-12.

[15]周松兰.韩国的脱工业化特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及其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