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年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11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泛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区域经济总量增速,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一些行业仍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三)政策举措更趋深化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和支持力度。

一、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领域有所调整

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有所调整,主要表现在产业涵盖范围向外扩展,或原有产业的产业链向外延伸,重点领域或培育方向进一步细分深化等。总体来看,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领域基本都包括在国家提出的七大重点领域之中,只是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各地对同一产业的分类归属和命名有所不同,但具体行业高度重合或交叉。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没有调整,与国家完全一致,只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确定为积极培育的两大先导产业;同时进一步明确产业目标定位及各产业聚焦发展的重点领域,各级产业的涵盖范围、分类及名称与国家的吻合度最高。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由原来提出的六大产业扩大到十大产业,新增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四大产业,并将原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两大产业扩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但所有新增或扩展产业仍包括在国家七大重点领域之中。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大领域没有变化,且都包括在国家的重点领域之中,但每个产业中又进一步划分出重点推进和鼓励发展两类,并分别明确了不同类别的产品方向。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领域基本没有变化,除公共安全产业外,其他产业都包括在国家七大领域之中,但各产业具体名称稍有调整,且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涵盖十大领域,除文化及创意产业外,都包括在国家七大领域之中,但有些产业名称略有调整,同时各产业范围向上下游进行了产业链延伸拓展。

表1 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二级重点领域及与国家对比

续表

img43

续表

img44

(二)经济增长势头较强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2010年正式提出的产业概念,与现行统计分类所依据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并不对应,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和具体分类尚未出台,各地区统计口径明显不同,且公开统计数据非常少,并缺少历史数据,难以进行横向或历史比较分析。从2011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泛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区域经济总量增速,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一些行业仍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上海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达到1019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高于地区经济增速。构成上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两部分,以制造业为主。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实现工业总产值785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明显高于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增速;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的77%。七大产业中,增速最快的是新能源产业,比上年增长27.5%,但在战略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中比重最高的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材料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25.4%、21.9%和17.0%,其他产业比重均不足10%。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部分实现营业收入23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高于上海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的23%。江苏省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6万亿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6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明显高于地区经济增速。浙江省新兴产业增长较快,2011年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成品和多晶硅等节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8.2%、44.7%和80.8%。[1]安徽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实现总产值4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62.1%,远高于地区经济增速,其中各产业均实现高速增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构成中,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均达到20%以上,生物产业产值比重接近15%,其他产业比重低于10%。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高于地区经济增速及工业经济增速,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2%,对江西省工业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500亿元,资产总额迈入4000亿元大关,金属新材料、文化及创意制造、光伏、绿色食品制造、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及新医药制造及航空制造七大产业资产规模过百亿元;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2.54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79.72亿元。[2]

表2 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3]

img45

续表

数据来源:《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2011年月度经济运行监测、《江西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政策举措更趋深化

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和支持力度。其主要包括:宏观引导方面,各地区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等关键内容,同时年度内出台多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产业政策等地方新政,积极构建各种形式的服务平台;资金支持方面,加大财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培育方面,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专项工程、龙头企业培育、示范园区或基地建设等相继实施;招商和市场开拓方面,广泛搭建平台,在地区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门招商推介活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列入人才引进计划等。

上海市2011年出台了《上海市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个新兴产业的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积极搭建新兴产业合作与发展推进会、首届“联合国工业组织新兴产业全球CEO高层会议”等多种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507.19亿元,比上年增长9.5%,明显高于上海市总投资增幅,占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整合扩大“转方式、调结构”财政专项资金,组建并运作一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一批重点专项工程,在承接国家云计算、物联网、新型显示等方面的重大项目,以及大飞机研制、航空发动机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江苏省2011年加快研究全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投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浙委〔2011〕76号)、《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1年本)》(浙经信投资〔2011〕622号)、《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浙财企〔2011〕388号)等政策文件,通过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整合设立5亿元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积极推进产业集群示范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安徽省2011年召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宣布全面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目标是到2015年,开工建设1000个左右重点项目,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重点企业,培育10个左右特色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比2010年翻了一番以上,形成“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2011年共实施“千百十”工程调度项目220个,累计完成投资488.45亿元,超出年度投资计划12个百分点;八大产业中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生物四个产业投资进度较快,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江西省2011年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确定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思路、方向、目标、招商引资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关键内容。此外,江西省积极利用各种经贸活动平台,拓展招商合作范围。2011年以省政府名义在香港、北京、南昌等开展五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重大推介活动,以设区市为主举办四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会,以省政府名义在省内举办四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推进会;出台《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进办法》,(赣工信投资字〔2011〕97号)推进项目加快实施,重视和推动力度强劲。2011年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实现投资2135.3亿元,增长39%,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4%,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