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稀缺与选择导论

稀缺与选择导论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经济增长:稀缺与选择导论过去数千年来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的两本重要著作产生于1776年。这些自由导致了经济的繁荣。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解释了由市场组织的经济,并且强调经济自由比由政府计划组织的经济能更有效地创造国民财富。[1]马歇尔的“详尽的研究”导致了其《经济学原理》的问世,该书在两个方面不同寻常。经济增长改变了工业国家的生活。

1 经济增长:稀缺与选择导论

过去数千年来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的两本重要著作产生于1776年。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的《独立宣言》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为其后两个多世纪政治和经济的自由增长树立了航标。《独立宣言》的价值在于它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指路明灯,其在美国宪法及亚伯拉罕·林肯葛底斯堡演讲中得以贯彻和发展。这些自由导致了经济的繁荣。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解释了由市场组织的经济,并且强调经济自由比由政府计划组织的经济能更有效地创造国民财富

理解经济中个人的相互作用如何创造繁荣,吸引了许多人来研究经济学,因为他们知道,理解这一点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关键。例如,另一位杰出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就是出于对贫困问题的关心而研究经济学的,他指出:“我走访了几个城市中最穷的居住区,一条街一条街地走访那些最贫困的人。接着,我决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始我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马歇尔的“详尽的研究”导致了其《经济学原理》的问世,该书在两个方面不同寻常。第一,它是自20世纪初期以来流行了几十年的最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而且它仍然在产生影响。第二,大多数分析以马歇尔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基础。经济学对一般福利的重要性继续吸引着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特别提到消灭贫困的经济增长能力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他指出:“一旦我开始思考经济增长,我就很少考虑其他事情。”

经济增长改变了工业国家的生活。例如,美国的物质生活水平超乎想象地高于1776年公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健康、教育、寿命的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改善。200年前富有阶层的消费水平在许多方面——健康、饮食、娱乐、住房、教育等,都大大高于平均生活水平。亚伯拉罕·林肯的童年时代在一个狭小而又昏暗的陋室中度过,读书很少,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学校教育,与托马斯·杰弗逊的孩子们在Monticello享受的几近奢侈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持续的经济革命,美国大多数人拥有的物质生活水平远远超过200年前富人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水平。

这一革命显示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巨大的复合增长能力。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总产出或商品与服务生产的一个衡量指标[2]。因而,人均GDP是一个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自1820年以来,虽然美国经济年增长率仅为1.7%,但人均GDP却增加了24倍多。1990年的人均GDP由1250美元增加到30000多美元。同一时期日本的年增长率要高些,为1.9%。这一看似很小的差距却足以使日本的人均GDP增加了33倍。1820年,美国的人均GDP大约是日本的两倍;而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则超过日本20%。到2004年,由于日本经济大约每年停滞近1%而美国每年增长近2%,美国超过日本几乎40%。

理解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是重要的。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产出长期以1.5%~20%的年均速度增长而另一些国家的年增长率不足0.5%甚至萎缩?前一类国家的居民享受繁荣而后一类国家的居民在苦苦挣扎。1820—2004年,日本由一个人均GDP是印度的1.3倍的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一个人均GDP是印度的11倍的发达国家。一个国家变成了高收入国家,而另一个国家仍维持低收入状态。[3]

我们希望这些简短且表明经济增长的力量的案例研究,能提供足够多的理由以便开始这次关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学习之旅。为了直接跳入这一主题,我们将使用一些在后面章节中会更全面阐述的概念。这里你将自己了解这些概念,而当我们学完该课程时,你对这些概念将有更全面的理解。首先,我们考虑1960—2004年几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强调以下三点:(1)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在1972年以后放慢了,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加速。(2)一些国家的人均GDP可能赶上美国。(3)一些国家正在经历着重大的经济增长,但另一些国家陷入了低增长率陷阱。

我们将讨论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然后将这一讨论扩展到那些已经历了重大经济增长及没有经历经济增长的其他国家。

中国:经济增长与贫困

1981年以来的20多年,大约4亿中国人口脱离了绝对贫困a。绝对贫困是指人们缺乏最低必需的食品、衣服和赖以生存的住所及健康的生活。一般使用每天收入1美元作为贫困线。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中国的人均GDP从1978年至2003年增加了3倍多。根据1990年的价格水平,人均GDP由大约1000美元增加到大约4500美元。b

如果从国际视角来看这一变化,脱离贫困的4亿人口超过了美国的全部人口,几乎等于欧共体的人口。与1978年相比,2004年中国居民需要更多的食物、更好的衣服以及许多其他生活必需品。20世纪80年代早期,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是只有社会精英才拥有的奢侈品。到21世纪早期,这些商品变得非常普通。每100个家庭就拥有90台洗衣机、73台冰箱、100台彩色电视机。1981—2004年,城市居民的人均鸡蛋消费量增加了2倍,而农村居民的人均鸡蛋消费量几乎增加了4倍。家禽的消费量增加了4倍,谷物和蔬菜的消费量下降。人均GDP的增长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扩大了中国公民的各种发展机会。c

说明:

aMartin Ravallion,“Pessimistic on Poverty?”,The Economist,April 7,2004.

b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and The Conference Board,Total Economy Database,August 2005,http://www.ggdc.net.

cChina Economic and Agricultural Data,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http://www.ers.usda.gov/.

亚当·斯密、罗伯特·卢卡斯以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对的。繁荣受政治经济的重大影响。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大多数人脱离贫困的唯一方式。本章其余部分分析经济增长,第2章考虑为什么一些国家经济繁荣而一些国家经济停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