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在物质资源稀缺

外在物质资源稀缺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第一原则,一切经济学理论皆基于该原则。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人类的经济及一切活动需要面临配置与选择问题。本书认为,物质资源的稀缺性,主要表现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内在具有物种基因所导致的物种有序化要求。这种层级化的表达方式,外在地物化为对外在物质的占有上。物品和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无限欲望的满足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成为西方经济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第一原则,一切经济学理论皆基于该原则。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人类的经济及一切活动需要面临配置与选择问题。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资源是稀缺的,不仅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同时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大数据经济学时代更加重要,那就是人的生命时间是极其有限的。

资源的稀缺性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绝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即便分配方式公平有效,也无法满足所有需求者的诉求。相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但是在分配方式和满足需求的手段上,无法满足所有需求者的需要。

我们目前经济学所研究的稀缺性,一般指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稀缺。这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表现为个人期望得到许多物质商品和追求许多物质目标,以及依附这些物质商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认可。

本书认为,物质资源的稀缺性,主要表现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内在具有物种基因所导致的物种有序化要求。类似于蚂蚁的社会分工,源自于它的基因所致,而不是自发形成。人作为社会动物,内在基因导致了物种的内在有序化,直接表现为物种内部的层级化。这种层级化的表达方式,外在地物化为对外在物质的占有上。因此,但凡稀缺的,能够承载人的层级化需求的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社会或者精神的,往往是人类所追求的。而这些追求,就是人的欲望的来源。

命题4.2 人作为社会动物,内在基因导致了种群的有序化需求,直接表现为种群的层级化需求,表达形式体现在对稀缺资源的社会价值认可与权益分配上。

稀缺资源的确定,来源于人的层级化需求,反过来表现为人的无限欲望。人类一方面自己确定了有限的资源,又必须要通过复杂的手段将资源有效地运用于满足人类的生活目标上。这些手段或者最终达成的效果,既表现为对资源的有序利用,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也表达为对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满足人们的层级化需求。所以,粮食有价,但是农民毕竟比不上城里人。因为粮食满足了生存需求,却没有能够在现在满足人的层级化需求。当然,在奴隶社会或者原始社会,粮食就直接表达为生存需求与层级化需求。

如果所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和劳务,其数量超过人们所需要的数量,就像阳光、空气一样容易获得,那么人们就不必付出任何努力来获得这些物质生存资料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就没有任何人会关心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了,社会也就不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协调和解决分配问题了。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无代价地获取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资资料,现有的物品和劳务只能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很小部分。

由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对任何经济活动而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换句话说,人们要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对各种有待满足的目标进行选择,以便使稀缺资源得到有效率的使用。物品和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无限欲望的满足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成为西方经济学必须研究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的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探索和回答如何在稀缺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现或发现稀缺资源,使得社会群体无法全部拥有它想要拥有的东西。而且这种稀缺性,又是被群体的内在逻辑上自发认可。所以,钻石能卖出天价,粮食卖出超市价,而空气没有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稀缺资源的认定也往往和资源以及技术制约相关。简单地说,在经济生活中能够表现为满足人们需要的要素或条件我们统称为资源。这种资源的确定,一方面与人的基本需求相关,比如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与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相关。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所利用的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都是稀缺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