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脱贫致富资源稀缺

脱贫致富资源稀缺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脱贫致富资源稀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扶贫资源与环境容量都是一种稀缺资源,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方面的资源稀缺是新的历史形势下制约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客观因素。[8]以上数据表明,“资源稀缺”是导致中国农村贫困地区长期陷入贫困最为重要的因素。贫困灾区重建工作,百废待兴,最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源稀缺问题。
脱贫致富资源稀缺_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研究:以赣南农村为例

第一节 脱贫致富资源稀缺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扶贫资源与环境容量都是一种稀缺资源,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方面的资源稀缺是新的历史形势下制约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客观因素。在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供应日益紧张、人类需求逐步膨胀的现代工业社会,资源既是世界各国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各个地区争夺日趋激烈的重要领域。社会进步,是一个不断优化与完善资源整合的过程。“和社会攸关的,主要是财富的使用和分配问题,而不是财富的多寡。”[7]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为有效解决由于贫富差距拉大而引起的持续贫困,进一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制度”两项制度的衔接,2009年初国务院扶贫办与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相继出台一系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到2010年12月底,在试点的949个县中,根据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收录的信息,在贫困人口“致贫因素”的调查数据中发现:“缺资金和生产资料的占33.1%、长期生病的占25.4%、缺劳动力的占7.5%、缺技术的占7%、残疾人口占6%、上学负担重的占4.6%、其他占10.1%。”[8]以上数据表明,“资源稀缺”是导致中国农村贫困地区长期陷入贫困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减贫救灾工作中,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曾经多次强调“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理念。早在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时,周恩来总理赶到灾区视察,他对受灾的乡亲们说:“重建家园光靠你们的力量还不够。”贫困灾区重建工作,百废待兴,最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源稀缺问题。邓小平同志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资源稀缺的具体实际,曾经提出过“两个大局”的思想,即,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离不开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同样,等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之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也需要发达地区的支持。当前,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数是长期性的深度贫困,而且这部分贫困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减贫工作中最难以消化的“硬核”——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减贫效果小、贫困周期长、生态恶化重、致贫因素多。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仅仅依靠其自身力量很难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因此,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相关资源的获得,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有的学者所深刻指出的那样:“这种包括经济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多种生计资源严重缺失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不仅就地治贫、脱贫的实际困难非常大,也缺乏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并取得市场机会与利益所必需的基本条件。”[9]在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实践过程中,脱贫致富资源严重稀缺的劣势,成为现阶段制约赣南农村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振兴发展的瓶颈所在,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生产资源方面来讲,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从生活资源方面来讲,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得不到保障;从发展资源方面来讲,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资源方面存在着多层次的劣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