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演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演进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有文献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企业的短期资源配置能力,而且延伸到对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因此,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沃纳菲尔特认为,基于资源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演进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评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1990年两人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标志性的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技术和产品角度提出并研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能力。在现有文献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企业的短期资源配置能力,而且延伸到对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众多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内涵的解释形成了基于整合观、知识观、系统和组织观、动态能力观、资源观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流派。

(1)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哈默、普拉哈拉德(1994)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在他们看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组织所共同具有的学识,是公司的资源,而不是属于某个人或战略业务单元专有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协调和整合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企业内技能或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有机协调和整合,需要组织管理的介入。

(2)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巴顿(1992)从基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人物,他从知识观的角度进行考察,根据知识能否为外部获得或模仿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因此,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体系,包括四个维度:一是组织成员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集,包括企业的专有知识和员工的学习能力;二是组织的技术系统,即组织成员知识的系统合成;三是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管理制度影响着创造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和热情,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四是组织的价值观系统,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此,巴顿所称的知识是一种泛化的知识,既包括传统狭义上企业的专有知识,又包括企业员工所掌握的技能、技术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价值观。

(3)基于系统和组织观的核心竞争力。库姆斯等(1993)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将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结合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作机制的有机融合,核心内涵是企业所专有的系统组织体系,正是企业这种专有的系统能力使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并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操作子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子系统中,根植于复杂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系统关系中。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技术、核心文化,特别是与企业组织能力的有机结合。

(4)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核心竞争力。提斯(1997)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使一个企业在战略上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组织能力集合,所谓战略上的区别,就是核心能力赋予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独特的力量源泉,它不仅影响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方面的有效性,而且造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从而使该企业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可以持续,但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所以核心能力特征企业发展的路径同时又制约着企业的扩张方向。他提出,能力发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互动的,特别是投资方向决定了企业能力发展的方向,而由投资形成的特定投资决定组织学习的目标、范围和性质,新出现的技术和市场机会从需求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而投资则从供给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通过投资率先进入机会领域或使企业获得能力发展的先行优势,由于动态变化的关系,管理者的管理组织能力在发展和捍卫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5)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沃纳菲尔特(1984)认为,基于资源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Peteraf(1993)概括出了能够带来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所应具备的条件:一是企业的异质性。这意味着某些企业所拥有的高效资源非常稀缺,通过资源的垄断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租金。二是对竞争的事后限制。即当一个企业获得优势地位并由此赢得租金之后,存在某些力量限制对这种租金的竞争。三是不完全流动性。不完全流动的资源会保持在企业中,而企业会分享由此资源带来核心竞争力时所产生的租金。四是对竞争的事前限制。当一个企业采取某种战略来获取或发展高效资源时,执行这种战略存在着使其他企业难以承担采取相同战略的成本。

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刘世锦等人(1999)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为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于平均利润水平收益的竞争力;管益忻(200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消费者剩余的整个企业核心能力体系;芮明杰(1999)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独具的,是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拥有的一项技术或技能;黄津孚教授(2001)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因素,即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2002)对核心竞争力的经典描述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 ”在国内的企业界,核心竞争力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涵。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是有办法制定出能不断产生新东西的战略和好的管理基础,管理的三要素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提出,创新能力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公司则认为,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是华为的生命;格兰仕公司则提出,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在进入的领域做到绝对的比较优势;娃哈哈公司认为,培养品牌就是培养核心竞争力(林善浪,2003)。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通过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关于其定义和内涵,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目前,普遍一致的看法是,核心竞争力是能够显著实现顾客价值需求、领先于竞争对手、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力。在分类、综合的基础上,基本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二是企业拥有的能力。资源包括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为人力资源、生产和研发活动的设施、资金、无形资产和内部信息系统等;外部资源主要包括用户、供应商、研发机构和高校、投资商、政府、中介组织等。从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关注企业的资源如何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由于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因此,企业应当如何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能力,即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地学习、超越和创新,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能力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分销、人事管理等,并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其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蕴涵于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个别技术和生产技能,或者组织成员特有的集体技能和知识,是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因此,首先,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同其他企业比较而言。如果只注重其绝对的一面,在实践中就会让企业感觉其高不可攀,会以为只有那些“高、精、尖”的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际上,只要在某一时期比产品、服务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有优势,就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要件。

其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由于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持久永恒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一重要约束条件决定了企业不仅要努力建立某一时期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要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童利忠,2004)。由于企业核心能力是由多种资源、能力复合而成的,通常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核心价值观。包括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要培育核心能力首先要端正企业的经营理念,要塑造特有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②组织与管理。组织灵活性强,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就广,企业效率就高,反之会制约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和管理既是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者,又是知识和技能、软件和硬件的运作环节。③知识与技能。现代企业是一个知识性的组织,要创新就得不断地丰富知识,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打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拥有某一项技术专长,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消化吸收新知识,产生企业特定的知识体系。每个企业的知识体系是不一样的,技术能力高、核心能力强的企业,吸收的公共知识也更多。

上述因素均可以通过资源能力、协调与学习能力、制度能力加以体现。

(1)资源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源就谈不上企业,所谓资源,就是可以被人们利用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客观存在。企业资源的外延很广,包括物质性资源、非物质性资源。物质性资源包括土地、厂房等不动资产,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原材料、产品、流动资金等流动资产。非物质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商誉、品牌、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积累的学识和经验等,也包括良好的上下游关系、分销渠道等(林善浪,2003)。柯利斯(1995)在《基于资源的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一文中提出了资源能力价值的概念,认为资源能力的价值取决于需求、稀缺性和独占性,检验资源价值的标准是难以模仿、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较为持久、所带来的收益为组织而非个人所独占、难以被替代、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价值。

(2)协调与学习能力。能力原来是一个心理学范畴,是指为了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经常、稳固地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的整体协调与学习能力,具体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及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是企业将创新意识和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服务能力是企业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而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服务;管理能力是指企业计划决策、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和管理激励的能力,使各种资源、能力与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顾客价值。从建立的过程看,企业的协调与学习能力首先是通过市场吸收各种能力,并在企业内部将其与从市场获取的各种资源协调、结合起来,形成组织能力(舒辉,2002)。管理学家克里斯登森(1997)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协调与学习能力是建立在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组织能力通过企业内部的学习和积累,得到提高和扩张,原有的个人能力演变为组织的程序化活动。企业的协调与学习能力与资源、流程、组织价值观有关,是企业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是企业历史发展的管理遗产,就必然具有惯性,形成一个特定的心智模式。为了摆脱企业原有能力的禁锢,首先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双向学习型组织,以调整企业能力,适应动荡的环境。同时,企业要将自身的能力与外部可利用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运用战略联盟等组织形成构建企业外部网络,从而利用外部资源与能力,超越自身能力。其中,难以辨别和模仿的企业协调与学习能力,就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特殊能力。

(3)制度能力。制度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定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康芒斯将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其中,习俗是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表现为没有约束力的惯例,也可以表现为有约束力的道德准则,习俗是同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密切相关的。规则是制度的另一核心内容,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并主要由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来表现。制度是和集体行动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是被群体中多数人所接受或遵守;制度能力规定了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在现代企业中,有的制度能力可以加以条文化,容易识别,而有的制度能力,特别是习俗、文化等制度性的东西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难以辨别,资源能力与协调、学习能力的有机结合需要有形或无形地规范,必须发挥制度能力的规制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