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兴起和推进

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兴起和推进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以上划分,现在看来,是在中国经济体制、经济态势、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开放格局及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性变迁的大前提下的把握。新的经济条件,要求我们转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兴起和推进

(一)从供给入手的总的发展战略及其亚层次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对发展战略有过许多论述并有过一些具体的实践,如孙中山先生对我国未来的许多设想等,但建立在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发展战略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就其兴起和推进来看,从1949年至今,我们可把其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战略,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赶超战略,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的现代化战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战略。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发展战略

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并通过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采取的措施是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集中国家的财、人、物力搞基本建设,注意平衡生产与生活的关系。这一阶段发展战略的实施基本上是成功的。

2.赶超型的发展战略

由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成功实施,使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低估了经济建设的艰巨性,以致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超英赶美目标,从而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3.现代化发展战略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成功实施了经济调整,随之经济形势好转,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提出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即“在1965~1980年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80~2000年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并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战略制定后,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计划,全国就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之中,致使该发展战略落空。

以上三个战略的共同特点是:在战略模式上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战略重点上都是选择了重工业;在指导思想上都急于求成;在战略目标上都是高增长率;在战术上都采取了粗放发展为主的途径;在战略基点上都奉行了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原则。所取得的成就是:奠定了重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基础,摆脱了对外国的依附关系,有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训是:在经济比例上没有处理好重、轻、农的关系;在建设资金上未处理好资金需求和资金短缺的关系;在就业上未处理好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对外关系上未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生产技术上未处理好经济发展同技术进步的关系;在人民生活方面未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劳动力再生产方面,未处理好人口再生产与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关系,等等。

4.新时期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新时期,它在经济领域首先展开,并以农业为先导,其后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它的目标是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更长的目标是,建党100周年时再上一个新台阶;建国100周年时即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战略方式上是以对外开放为显著特点。在经济体制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执行这一战略我们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正待人们研究和解决。

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以上划分,现在看来,是在中国经济体制、经济态势、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开放格局及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性变迁的大前提下的把握。如果从中国经济体制、经济态势、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开放格局及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发生了重大变迁后的新角度来看,上述所讲的中国经济所经历的四种发展战略,其实总的可以归纳为一种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扩大供给,也就是从供给着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或者讲,上述四种发展战略只是这一扩大供给的总战略下的四种亚层次。

经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之上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否要发生变化,要看其赖以存在的条件是未变还是发生了转变。新的经济条件,要求我们转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并进的重要时期。”[1]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其一,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经济过去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经济体制不仅资源的配置方式通过计划即政府来实现,而且有与这种行政控制的资源配置方式相一致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等相配套的系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方式将从计划转向市场,即从行政权力配置转向通过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等来配置,为此,也必然导出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收入分配方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等相配套的新系统。可见,随着经济运行体制的转变,必将导致与经济发展战略相关的资源配置方式、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动力机制等的重大转变,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战略条件的转变。

其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中国经济过去长期以粗放式经营,企业规模小、小而全、不计成本、效率低,企业乃至个人技术、管理创新的动力不足,对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的模仿积极性不大,经济活力不足、反应较为呆滞。近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在向集约化方式转变,企业在向适度规模发展,小而全在逐渐为合理分工所取代,成本—效益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企业乃至个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动力明显增强,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一旦诞生,将迅速地为他人模仿,并在社会迅速推开,从而一方面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这些产品的生产过量。经济增长方式的这种转变,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战略条件的转变。

其三,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发生了转变。中国经济过去长期处于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态势下,企业不愁产品销路,却为采购原材料苦恼;政府不为产品无人要为难,倒为物资紧缺而劳神,个别官员甚至借分拨紧缺物资而为个人“寻租”;居民为了消费,特别是为了消费新产品,常常四处求人、找关系、走后门。然而,近年来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过剩经济态势在多数行业都有所体现。在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态势下,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采购十分容易了,但产品销售却变得异常困难;政府无须为资源短缺而为难了,但企业减产、减员以致劳动者失业又成了新的难题,要从过去分配短缺变为了现在消化剩余,个别官员从过去在分配短缺中“寻租”又变为现在在采购剩余中索贿;居民从过去“买”难变成了现在的有钱就有一切(当然是合法的),但又出现了就业的严酷竞争、失业的严重威胁。正如科尔内所讲:“对古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引者加)企业有约束力的通常是需求约束,而对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引者加)企业则是资源约束。用简单方式表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现实),可以进行下述对比: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运行主要受需求约束,而传统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主要受资源约束。这个命题在全书整个思想中起着中心作用。”[2]同样,这一命题对于本书下面要论述的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对策、措施也起着中心的作用。这样的新形势,也使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其四,中国经济运行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结束了封闭半封闭状况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3]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发生更为密切、深广的联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产生更为有力的互动。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密切注视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世界经济的波动与变化,在考虑、制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的经济条件,而且必须考虑世界经济的条件。否则,我们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因脱离世界经济运行的实际而不能实现。而世界经济也是一个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总格局,作为“策源地”的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过剩还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广泛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这种新形势,也使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其五,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发生了转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经济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既与价值扭曲,也不能有效调控供需关系,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处在供给(实为供应)不能适应需求、需求大于供给(实为供应)的状态。这种经济态势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然就是“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扩大供给”。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的深入推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及市场经济理念日益被肯定并发挥作用,价格与价值严重扭曲、不反映供需关系的局面得到了极大转变。由于价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因厂商主权作用而偏向厂商,随之价格对需求起到了抑制作用,加之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导致需求不足的其他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从而出现了供给的普遍相对过剩即需求的普遍相对不足。在这种经济态势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成了“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为此,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就转变成了“大力增加消费,努力扩大需求”。中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使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发生了新的变迁。

(二)中国从需求着手的发展新战略及亚层次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迁,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应当从关注供给转向关注需求,而关注需求的本质问题,是关注适合消费者需要即适合市场需求的问题。当然,供给仍是重要因素,甚至有些商品仍然会供不应求。这一“从需求着手”的新战略,从全局的、总体的角度看,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增加有效供给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根本任务

尽管中国面对相对需求不足的崭新环境,但中国依然不能忽视增加供给。这是因为:

其一,从根本上来讲,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任何国家,生产能力即供给并未大于人们的绝对需求即需要,人们的绝对需求即需要总是大于社会生产即供给能力的。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增加供给能力,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任务。如果忽视了这一根本任务,以为在相对需求不足、相对供给过剩的条件下,就可以用收缩生产,或者可以用减少供给的办法来解决相对供给过剩的问题,则是十分错误的。那样,即使这一问题能解决,也是无意义的。因为,这只能求得在较低的层次上,即经济收缩的条件下的供需均衡的解。事实上,从下面还可以看到,以减少供给、压缩生产,在更低的层次上也不可能求得供需均衡。

其二,虽然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自己的需求,从而供给不可能大于需求,供需永远是均衡的,即使出现暂时的供需矛盾,经济也可以自动恢复均衡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减少供给,压缩生产,必然会自动减少需求,特别是减少投资需求及中间产品的需求,从而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水平的下降则是肯定的。这一点不仅可以用减少供给就必然会减少对中间产品及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理论分析来论证,也能为中国1995年左右的大力压缩基建投资规模而导致了中国当时需求的普遍下滑的经验事实所实证。这就说明了上述以减少生产、压缩供给来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是行不通的。正是如此,面对相对需求不足的问题,还必须继续增加生产,努力扩大供给。

其三,今天的供给,与过去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条件也有了实质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要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再不能只求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张、产品数量的简单增加了。如果增加的是无效供给,则只能进一步加剧供给过剩。只有生产出功能新颖、质量优良、式样新潮、规格全面、能引起消费者兴趣、迎合消费者偏好、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

其四,从供给的角度看,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在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战略,都要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这是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但新战略的扩大供给要在“有效”供给上下工夫,这又使得新战略与原战略从供给的角度显出不同。

2.扩大有效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的主要任务

如果说增加“有效”供给是新战略与原战略从供给的角度看的一大重要差别,那么,努力扩大有效需求,则是新战略与原战略从战略切入点上的一大显著不同。

“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演变,我们经济工作的立足点是否应当相应地做出某些调整。在如何对待生产、积累和消费问题上,我们过去往往是重生产、重积累而轻消费。如果说,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把立足点放在增加积累、增加生产、扩大供给上,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继续按照过去的思维模式行事,把立足点仍然放在无限扩大供给上,只会使经济的运行更为恶化。应当看到,在生产与消费这对矛盾中,消费不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如果我们真想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不是假想的话,我们就应该在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增加收入、拓展市场、扩大消费上。拓展市场,扩大消费,绝不是要轻视生产,忽视生产,而正是为了使经济得到更快发展。”[4]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人们对利益的自然追逐,只要需求有了,市场拓开了,就不愁无人来供给、来生产。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开拓市场、扩大销路,就是发展生产、扩大供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供给并不一定能够创造需求,但是需求一定能够创造供给。正因如此,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把扩大有效需求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寻求扩大有效需求的措施与办法。

3.以需求扩容供给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显著特点

如果说在中国经济供给不足、资源短缺即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从扩大供给,即通过供给满足需求,从而实现经济从低水平的需求大于供给到高水平的需求大于供给的跃迁的话;那么,中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必须以需求的不断扩大来为供给开辟市场、拓展道路,从而使中国经济从低水平的需求小于供给到高水平的需求小于供给的推进。

从根本上讲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永远的、常新的任务。而要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然而,当经济的发展受到需求的制约,产品的价值实现遇到障碍,企业的生产与销售不能正常循环,经济运行的链条因需求不足引致销售不畅而必然要中断时,中国发展经济乃至改善人民生活,就必须通过克服需求不足、消除需求障碍才能实现。

因此,中国在新的需求不足态势下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是以需求的不断增加来不断扩容供给,以需求为供给开路、以需求来带动供给,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当过剩经济真正出现的时候,能否有效地去拓展市场、扩大容量,增加市场吸纳产品的能力,便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能否进一步高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环节,市场问题的重要性就在这里。”[5]

在中国经济持续的需求不足出现以前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尽管我们将其分为四种不同的战略,其实现在应将其归为一种战略,即那些战略都具有克服资源短缺、供给不足的战略共性。也还是从这一关键意义上,本书又认为,现在看来在中国经济持续的需求不足出现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将出现根本性变化,即出现克服市场制约、需求不足的崭新战略;而且在这一大战略下,以后也会出现不同的亚层次。

(三)中国经济增加有效需求新战略的重大意义

在战略上把中国经济发展的着眼点从关注供给、扩大生产,转移到关注需求、扩大市场上来,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在新的条件下的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新问题,促进中国经济的供需均衡,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解决中国经济微观层次的新问题

当中国经济态势从供给不足、资源短缺转入需求不足、市场制约后,中国经济微观层次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有过的新问题。诸如产品销售难、价值实现难、资金周转难、企业减产、裁员,等等。

增加有效需求的新战略,将要求企业从扩大需求、开拓市场入手,不是一味地只注重扩大生产,不重视销售,从而导致产品愈生产愈积压;而是把企业活动的重心转到市场上来,积极地开拓市场、扩大销路,使已生产的产品尽快地销售出去,顺利地实现其价值,加速资金周转,疏通经济梗塞,遏制减产、裁员,从而为进一步的扩大生产创造条件。

怎样才能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增加需求、促进消费呢?这就要求厂商不断研制新的产品、不断创新产品功能、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不断改进销售方式、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及领域、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从市场、需求着手的新战略,将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由此可见,以拓展市场、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为着力点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将使中国处在需求不足这一新的大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更为平稳、健康,也使广大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

2.解决中国经济宏观层次的新问题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宏观经济整体的不健康,会影响到微观经济个体的运行;众多的微观经济个体运行不景气,也会拖累宏观经济整体的运行。中国经济处在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之后,微观经济中众多企业的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回收困难、减产、停产及裁员,最终必将演变成宏观经济的社会生产力闲置甚至破坏、劳动力就业困难、居民收入普遍下降,并有可能导致社会的普遍不稳定乃至动荡。

以扩大需求、开拓市场、增加消费为着力点的新战略,在促进了微观经济层面的企业产品销售、资金回笼、产量扩大、就业岗位增加的同时,就必然导致宏观经济层面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增加社会的总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有保障,减少社会动荡,促进社会稳定。反之,在中国经济已运行在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之时,如果仍不调整战略方针,仍从扩大生产、增大供给着手,则在导致微观经济层面的企业产品销售难、资金回笼难、减员裁员等的同时,也必将使宏观经济层面的生产力更为闲置甚至破坏、广大职工就业更为困难,从而引起社会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并促成社会动荡。

由此可见,当中国经济运行在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之时,我们必须把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到以增加有效需求、扩大居民消费、开拓产品市场、拓展销售渠道为着力点的新战略上来。只有这样,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更为健康、景气。

3.实现中国经济的供需均衡

现代混合市场经济的著名代表人物萨缪尔森认为,在一个现代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主要经济职能有以下四种:确立法律体系;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6]可见,萨缪尔森把宏观经济的供需均衡作为经济运行及现代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

萨缪尔森之所以要把宏观经济均衡作为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是因为宏观经济的非均衡,这无论是供给小于需求从而推动物价上涨,还是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减员停产以及失业等,对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宏观经济供需均衡理论的创始人凯恩斯认为,在“提出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建立总量分析的方法,并在进行宏观均衡的分析中,把总需求分析作为重点和决定性因素加以对待。他由此建立起一套宏观需求管理和调节的理论框架”。[7]

综观世界及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践,非均衡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均衡只是经济运行的特例,实现经济的供需均衡是各国,包括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因此,促使处在非均衡常态中的经济向均衡的方向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中国经济已从原有的供给不足的非均衡态势进入新的需求不足的非均衡态势,在需求不足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运行的常态及大环境的新形势下,以大力扩大需求、努力增加消费、不断拓展市场容量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克服中国经济的需求不足,促使中国经济从需求不足的非均衡尽可能地向供需均衡的方向靠近,从而克服中国经济因需求不足导致的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种种问题。

4.实现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增加生产、扩大供给即发展经济并不是人们的最终目的。之所以要增加生产、扩大供给即发展经济,是因为人们有物质与文化的多样化复杂需要,而自然界赐与的物质又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这种需要。可见,增加生产、扩大供给即发展经济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即商品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多样化复杂需要大多都在价格约束下转化成了需求。当然,还有极少数物品的获取是可以不支付货币的。比如呼吸空气、沐浴阳光雨露等。但这种免费享用现在已是越来越少了。比如在高楼林立的特大城市,阳光已越来越珍贵、稀缺,因而朝阳的房子的价格要贵于避阳的房子的价格。可见,如今人们享受阳光事实上已在付费了,即人们的需要大多都转化成了需求。

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即商品经济条件下,需要几乎都转化成了需求,因此,扩大生产、增加供给即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就从满足人们的需要转化成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然而,在需求不足的新态势下,生产的产品因受到需求的制约而梗塞在经济活动的某一环节即商品转化成货币的环节,不能去为满足需求服务,这就使得扩大生产、增加供给即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未能实现。

因此,增加有效需求的新战略,就通过增加有效需求,为生产的产品找到了最终的去处,从而实现了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5.实现中国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整个经济全面的、长期的、平稳的、不断的发展。经济的衰退;或者一度快速发展,又一度遭受严重挫折急转直下,即大起大落;或者某一些行业、领域得到发展,某一些行业发展太慢、没有发展甚至衰退,这都是与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

要实现整个经济的全面的、长期的、平稳的、不断的发展,即实现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有经济的不断的、长期的、稳定的增长。没有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经济已进入需求不足的大环境,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当前及今后常态的条件下,实现以扩大需求、增加消费、拓展市场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有利于克服需求不足引起的对经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副作用,抑制整个经济的减速、衰退,刺激经济的有效增长,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持续增长、不断发展,就为中国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而将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