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工业增长方式的重大制约

传统工业增长方式的重大制约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电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这一游戏规则的重大变化,使拥有“制造产品”优势的中国企业利润大跌。据商务部统计,中国现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国际上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的转移,客观上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急剧扩大。一方面,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据绝大部分。据统计,2003年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

一、传统工业增长方式的重大制约

1.利润空间约束

根据“微笑曲线”的概念,全球化生产的模式可比喻为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在抛物线的左侧,即价值链上游,新理念、新技术让产品价值提升;在抛物线的右侧,即价值链下游,品牌运作、销售渠道也使产品价值提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环节、装配环节,则处于抛物线的最低端,即利润微薄之处。目前,中国制造业所处的正是全球“微笑曲线”中低端的位置。

根据业内专家测算,在中国的整个制造业领域,外商拿出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但拿走了70%的利润,中国资本只能拿到30%的利润;而对于OEM这种贴牌生产方式,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中国人最多拿到8%的利润。家电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但是,据信息产业部公布,2005年家电产业年利润率仅有0.61%。业内专家认为,产业利润率不是衡量产业竞争激烈程度的指标,而是产业溢价能力的体现。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传统家电产业贬值的结果,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家电产业还没有创造高附加值的能力。再以服装产业为例,作为“世界车间”,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型飞机。

当今世界,随着从“用手生产”到“用脑生产”的重大转变,财富分布和创新分布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财富来自思想,思想创造财富,即“活是人干出来的,钱是人想出来的”,财富创造机制发生重大革命。用中国圣贤者的话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在依靠“卖苦力”获取“血汗钱”的中国制造业,其利润空间已走到了“极限”,导致了“天花板效应”的出现。

品牌是思想、理念的物化。中国以加工制造这一低端环节参与国际分工,而发达国家则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营销高端环节控制国际分工,即把品牌作为配置资源、控制市场的战略手段。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名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则超过90%。

2.知识产权约束

过去,通过销售产品服务获取利润;现在,通过拥有知识产权获取利润。也就是说,利润获取由价值链的下游环节转移到了价值链的上游环节。这一游戏规则的重大变化,使拥有“制造产品”优势的中国企业利润大跌。目前,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获取巨额经济利益,一并限制与打压竞争对手。

就全球而言,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利用现有法律框架,在削弱关税壁垒的同时,强化技术壁垒与知识产权壁垒,走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道路。在通信产业,美国的高通公司,因在CDMA移动通信领域拥有国际标准,加上其国际标准后面的1400多项专利,其产品收益已退居其次,专利收益才是其看家的真本事。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已抛弃了传统的牟利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技术专利拥有者一般向其使用专利的企业征收一定比例的专利费。[1]例如,一台DVD产品,80美元的成本,20美元的知识产权费用,仅1美元的利润。一般而言,支付知识产权费用的数额,手机相当于价格的20%,计算机相当于价格的30%,数控机床相当于价格的40%。

2004年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全世界的16万项国际标准中,99.8%是由国外机构制定的,第一位的当然是美国,中国参与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2]在“美国思考、中国流汗”的经济体系中,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生产知识占据了价值链的最上游。在设计与制造分离的经济模式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制造。有关资料表明,1920年,一辆汽车成本,从事常规生产的工人和投资者占到了85%以上;到了1990年,这两种人的份额不到60%,其余部分属于设计人员、工程师、计划工作人员、战略家、金融专家、经理人员、律师、广告商和销售商;到了2000年,80%以上则是后者。今天,半导体芯片价格,3%属于原材料和能源的主人,5%属于拥有设备和设施的人,6%属于常规工作,85%以上属于专业设计和工程服务,以及相关的专利和版权。在国际纺织品价值链中,中国的纺织品生产商只能拿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属于品牌拥有者、分销商、零售商等。

3.国际市场约束

过去常讲:“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现在,在轻型产业中,中国制造可谓“物美价廉”,其竞争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出现了部分中国制造产品占据全球绝大部分市场的格局。以制鞋业为例,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中国在劳动力和资源上的优势,具有这一产业的比较优势。但是,欧方指控中国皮鞋对欧出口存在倾销行为,决定对中国皮鞋出口征收反倾销税。就整个出口看,“中国制造”在全球正面临“四面楚歌、处处挨打”的局面。

商务部统计,中国现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件数占全球反倾销新立案总件数的比重,2000年为15.65%,2001年为16.67%,2002年为16.77%,2003年进一步上升为25.54%,2004年1~6月则高达27.80%。涉案产品大到钢铁、机械,小到彩电节能灯打火机、门锁,甚至还有包括大蒜在内的农产品,这给“中国制造”造成了重大损失。

国际上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的转移,客观上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急剧扩大。因此,针对中国的各种保护主义行为的“贸易战”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显现高发态势。然而,这种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具有“虚”的一面,即“好处”让外国人拿了,而“板子”则让中国人挨了。一方面,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据绝大部分。据统计,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14221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为8317亿美元,占58.48%;另一方面,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据绝大部分。据统计,2005年中国出口贸易额为762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4165亿美元,占54.66%。

4.资源环境约束

传统工业增长方式,一方面遭受低利润、反倾销的痛苦,另一方面付出高消耗、高污染的代价。据统计,2003年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但是,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高得很:水泥40%,原煤31%,铁矿石30%,钢材27%,氧化铝25%,石油7.4%。资源约束,包括矿产资源约束、能源约束、水源约束、土地资源约束,等等。而且,世界银行的调查估计说,中国的“环境危机”每年将消耗国内生产总值的8%~12%。当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中国传统出口,表面上表现为大量制造产品的对外输出,而实际上则反映为中国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淡水资源、土地,以及清新空气在以产品为载体的形式向国外大量输出。这里,我们收取了少量美元,但加剧了资源紧张和生态恶化。相反,美国到国外大量购买廉价石油,而国内石油不予开采或少量开采,以备将来的战略性需要;日本到国外购买煤炭运回国内埋起来,过几年后再挖出来使用。一般而言,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在国家财富的构成中,货币、外汇储备处于主体地位;但转向中等发达阶段以后,阳光空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花香鸟语,在国家财富构成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可见,传统工业增长方式,在取得前一种财富的同时,却丧失了后一种财富;而且,后一种财富的效用越来越大。

电解铝为例。2003年中国电解铝出口增加了6.9亿美元,但中国氧化铝和铝矾土资源的匮乏,抬高了世界铝矾土、氧化铝的价格。因此,电解铝生产成本实际上增加了6亿美元。若计入这个成本,2003年电解铝出口净利润仅增加0.9亿美元。不仅如此,电解铝生产耗费了很多电。出口1吨电解铝,等于出口一千几百千瓦时能源当量,而能源是非常紧缺的物资,仅这一项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因此,从计入能耗后得到的结果看,中国不仅没有从电解铝出口增加中获得利润,反而净赔了30多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它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生命损失。[3]况且,这些尚未计算在内。

5.核心技术约束

传统工业增长方式,不仅导致核心资源高度依赖国外(例如,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而且导致核心技术高度依赖国外,即中国核心技术的“空心化”问题越来越加严重。就重型制造产业而言,中国轿车年生产量已达几百万辆,但没有一个在世界上站得住的品牌;飞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就是制造也搞不了;IT产业,例如计算机,尽管月产量已达上千万台的规模,但芯片还是国外的;数控机床,由于核心技术不能突破,也搞不了。就轻型制造产业而言,中国是空调出口的大国,但高性能柜机仍要采用美国部件和日本技术;中国是服装出口大国,但市场上克隆“华伦天奴”的注册商标高达200多个;中国是家具出口大国,但善于模仿国外创意的国内家具企业,让流行的家具款式以3个月一款的世界最快速度“更新换代”。这里,越是高技术的设备,越是依赖进口。总之,在中国,一些已经形成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或产品,对国外技术仍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领先技术一般仍由外国公司控制。因此,国内众多大型特大型企业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十分严重。

6.社会责任约束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人道主义”成分。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规范企业的行为,从对产品质量关注发展到对环境影响关注,再进一步发展到对人的权利关注。总之,倡导企业发展的“社会性”,要求企业重视“人权公平”和兼顾“社会责任”,这已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社会责任约束,包括企业内部约束和企业外部约束两大类。

就企业内部约束而言,例如SA8000,即《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其主要内容是:①不使用或不支持使用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童工。②不使用或不支持使用强迫劳动:严禁强迫劳动,包括强迫犯人及契约劳力;不可要求员工在受雇之时交纳押金或存放身份证于公司。③健康与安全:提供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对员工有系统地进行健康和安全培训,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工伤。④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权利,尊重员工建立和参加工会并集体谈判的权利;在那些有法律限制这些自由的地方,雇佣方要提供相似的方式以给予结社和集体谈判的权利。⑤不从事或不支持歧视:禁止基于人种、社会阶层、出身、宗教、残疾、性别、同性恋倾向、社团或政治身份及年龄方面的歧视,禁止性骚扰。⑥惩戒性措施:禁止体罚,精神或肉体的压迫或言语辱骂。⑦工作时间,每周不得超过48小时,每7天至少有1天休息时间;自愿加班应得到比正常工作更多的工资且每周加班不得超过12小时。⑧工资报酬必须达到法律或行业规定的最低标准,并且必须足够满足员工及其家庭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得因纪律惩罚而被削减。⑨管理体系:必须有一套管理系统以保证对标准中各要求的长期贯彻执行;制定并签署一份社会责任政策,并承诺遵守SA8000标准、法律法规,并持续改善,这一政策必须公开透明。过去,延长开店时间、取消节假日休息、半夜卸货、加班加点,国内习以为常,但在海外市场这种“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却成了不尊重当地习俗和经营规矩的证据。

就企业外部约束而言,例如WEEE和ROHS,即欧盟《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WEEE要求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在2005年8月13日以后,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的电气和电子产品;并对在2005年8月13日以后投放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上加贴回收标识。对于2005年8月13日以前遗留的“历史电子垃圾”,其回收、处理费用由市场占有者按相应的市场占有比例分摊。ROHS要求在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继WEEE和ROHS之后,欧盟再次提出EUP,即欧盟《关于制定用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框架的指令》。EUP着眼于从设计、生产到使用的用能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它标志着欧盟将把控制工业产品对环境污染的焦点从产品生命周期的终点环节向前延伸至起点环节,即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这样,为了打入欧盟市场乃至整个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业需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环境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