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聚与开发区建设

产业集聚与开发区建设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集聚与开发区建设李福苟[1]摘 要: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直至其理论的形成,大致可划为三个阶段。但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多半是自发形成的,而政府规划开发的各类开发区,许多并未形成产业集聚。因此,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也是日益深入持久,产业集聚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浙江,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产业集聚是依靠本土企业发展起来的特色产品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与开发区建设

李福苟[1]

摘 要: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直至其理论的形成,大致可划为三个阶段。产业集聚理论分析和产业集聚实践效果促进了各地的产业集聚的发展。我国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正是一种期望达到产业集聚效果,促进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产业集聚 开发区 政府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影响的产业集聚现象及其经验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研究、提倡和推广产业集聚战略,也已成为我国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中央和各省、市、区、县、乡镇各级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兴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经济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促进本地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多半是自发形成的,而政府规划开发的各类开发区,许多并未形成产业集聚。

一、产业集聚理论及其实践的回顾

(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企业簇群等名词,在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中,都有采用,尽管它们所用的定义语句各有不同,但其所反映的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即:相关联的企业在地理位置相近的区域共存共赢,保持强大而持久的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集聚”、“集群”、“簇群”都涵盖了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和产业之间、业务之间的关联特性这两个方面,企业间通过竞争、合作与共享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有学者认为,产业集聚已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因此,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也是日益深入持久,产业集聚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

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从研究阶段来看,普遍认为,从马歇尔首次提出“产业空间集聚”问题以来,在产业集聚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三次产业集聚研究的高潮:20世纪30年代,Hoover(1937)首次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形成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高潮。70~80年代,应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探讨当代生产的空间组织的变化,突出的是与“福特主义的危机”相联系。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灵活的“产业区”或新的“产业空间”(Scott,1983,1988)。这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二次高潮。90年代以来,从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Lundvall,1992)。克鲁格曼(1991年、1995年)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波特(1990年,1994年)提出地区竞争力的著名的“钻石”模型,他特别强调产业集聚对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这标志着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三次高潮的出现。

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产业集聚效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优势。因为:①合理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规模经济。②降低交易费用。③可实现集群内企业间的低成本融资。④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创新优势。因为:①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汇与共享的平台。②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③有利于吸引专业人才,为集群创新提供人力资本。

3.市场优势。因为:①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②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③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

4.规模扩张优势。因为:①有利于产生新企业。②有利于产业链的扩张。③有利于产业整合力的扩张。

(二)我国典型产业集群概貌

产业集聚现象和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虽然始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正如波特所言:所有这些概念和分析工具几乎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和“钻石”理论解释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美国的硅谷;法国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群;德国巴登—符腾堡的机械产业群;意大利遍布全国的轻工业品产业集群;等等。这些都曾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自然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在我国,从大地区范围来看,我国最早的产业集群,以改革开放初期出现在广东、浙江和北京等地的产业集聚最为人们关注。但这三处的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在广东,以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外向型加工型产业集群成为主流。目前据了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计算机、家电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在此地区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100%的彩电零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是这些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

在浙江,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产业集聚是依靠本土企业发展起来的特色产品产业集群。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了以温州市区为主体的皮鞋、服装、打火机、制笔、眼镜等加工业,以台州地区为中心的精细化工、摩托车等加工业,以宁波地区为主体的服装加工业,以杭嘉湖地区为主体的丝绸加工和家用电器生产业,以绍兴地区为中心的轻纺、化纤加工业,以义乌市为中心的小商品加工业,以永康市为中心的小五金加工业,以海宁市为中心的皮革加工业,以嵊州市为中心的领带加工业,以诸暨大塘镇为中心的袜子加工业,以乐清柳市镇为中心的低压电器加工业,等等。

而北京的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高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给了中关村极大的关注,政府对中关村的大量投入使其具有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整体品牌。被誉为中国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地和中国智力密集度最高的地区。这里诞生过中国最大的IT企业,也是中国最早产生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地方。区域内坐落着清华、北大、人大、理工大、北航等50余所高等院校,包括中科院等200余家科研院所,坐落着太平洋、硅谷、海龙、四海、现代等几大电子产品交易场所。在这里,每年毕业数以万计的大学生、研究生;中关村从原先纯粹的学院集聚地,发展成为目前拥有近8000家高科技企业的企业聚集地。

上述三例,浙江的产业集群是以自发形成为主的类型代表;而中关村园区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政府意图。

二、产业集聚与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为了促进各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国家经济特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示范效应下,各地先后创建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各具特色工业园区。这种“园区经济”主要是在各地政府规划下,为合理调整经济布局,在某特定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为招商引资、发展本地经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模式。其中像上海浦东、江苏苏州等地工业园区,均属于政府组织型的产业集聚的成功范例。因此,各地政府纷纷效仿,各种形式的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当然也有乱开发现象,以至于国务院发文要整顿某些地方开发区的建设)。

但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完成,并不意味着产业集聚就一定形成。通过对江苏等地区工业园区形成的实例分析可知,初期是以分散的乡镇企业逐步向开发区集中,逐步克服了布局分散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城镇化滞后、土地浪费、环境污染和竞争力不强等缺点,但这只不过是企业初步的集中而已,并不能取得集聚效果。在后阶段的发展中,由于政府的强力引导,开发区业已集中的企业,通过进一步合理规划,依据产业链进行分工和合作,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业务协作。同时,积极吸引外资,优化产业组合,形成企业集群,进而逐步获得企业集聚效应。

综观我国各类开发区的建设过程,大概可以归纳为有三类:一是盲目上马,处在招商引资的初期阶段,只要有项目,就动土兴建。凭主观想像,不做系统规划,或者超出国家相关规定,贪大求高,不切实际。这类就是属于国家限制开发的一类。二是有一定规划,有一定规模,在区内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集中,可惜企业间缺乏关联性,没有形成产业链。除了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各种优惠的政策等方面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优势之外,并不能产生产业集聚效应。三是已经形成产业集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强劲发展,就像上述的典型实例。当然,在开发区内形成产业集聚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起点较低;集群内组织度不高,同业无序竞争;技术层次低,技术装备落后;企业形象意识不强,市场标示缺乏,搭便车现象严重;贸易壁垒加重等问题。

(二)政府的作用

波特先生说:我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了“政府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上。我的理论说,生产率是繁荣的决定因素,任何产业,任何集群,如果使用先进的技术,有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都能提高生产率——你可以通过制鞋致富,也可以种庄稼致富,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行业——所以集群都是好的,不应挑选集群,而应该扶持所有的集群。集群理论认为,不要去干扰市场,扭曲竞争,而应去寻找制约集群发展的因素,着手加以改进。如果集群的发展受到技能短缺的限制,你应设法解决教育培训的问题;如果受到低效的后勤设施的制约,你就应当去建设基础设施等。

实际上,我认为我们的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波特所说“等等”的前边了,以至于他劝告政府不要“干涉”市场。

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是政府的中心任务,因此兴建各种开发区,推进产业集聚,是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区域经济直至国家经济的一项重大措施。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政府部门在产业集聚战略的认识上,有了深刻的见解。比如,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小企业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引导小企业立足专业化方向,促进小企业集群式发展。在引进外资方面,如无锡市政府提出:促进台资企业集群发展;在浙江省“韩资企业在浙江北部集聚,与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上海的辐射效应密不可分”等。

其次,在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各地政府也是根据各自特点,借鉴本国和外国的先进经验,规划兴建各式开发区,采取政策优惠,积极实施各自的发展战略。政府的制度性安排是这些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的主要动力。例如,上海市最近提出:鼓励和促进小企业在社会生产和市场经营中实行专业化分工,引导小企业立足和坚持“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发展方向,运用综合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促进小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以快速产生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又如《南方日报》近日报道深圳打造“航母”投资9亿元建设深圳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在江西南昌地区,政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了“昌东”、“昌北”开发区。在本地无有突出产业特色的条件下,筑巢引凤,为产业集聚战略打下了基础。

(三)增强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的政府对策

无论是对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还是先在政府规划下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在如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的问题上,还须加强政策措施的研究和落实。

针对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政府仍须积极关注和引导。

就开发区而言,政府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和综合开发,有意识、有步骤地培育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这包括交通、电讯等网络建设,通畅硬件流通渠道;场地建设,比如大型交易中心,大型原材料采购基地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这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当地的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建设良好的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渠道;出台健全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人才激励政策和人才培训措施;改善企业集群的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应着重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研究。有无本地优势产业为依托,或以政策为导向,吸引相关企业进入园区。在园区内如何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创造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与氛围、促进建立企业学习与创新的机制,提高企业群体技术水准,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如何利用外部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等。

参考文献

1.刘澎:《现代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2期。

2.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年第5期。

3.廖理等:《迈克尔·波特: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是好的》,根据作者在美国专访波特教授的记录编辑整理。

4.吴正懿:《经济圈:诱眼球——韩资工业园在长兴动工》,《东方早报》2004年9月6日。

【注释】

[1]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昌市,330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