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依据及其中国先哲思想渊源

依据及其中国先哲思想渊源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原则、依据及其中国先哲思想渊源吕庆华一、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21世纪文明的共同道路,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物犯罪猖獗,各类文化遗产偷盗、流失严重。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原则、依据及其中国先哲思想渊源

吕庆华

一、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人类社会走向21世纪文明的共同道路,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物质耗费低、环境影响小,具有独特的“绿色”优势,它将成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产业。但是,文化历史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一方面,热点文化遗址人满为患,珍贵文物受损严重,文化旅游资源迅速退化。文物犯罪猖獗,各类文化遗产偷盗、流失严重。许多靠财政拨款支撑的遗迹遗址的保护,缺乏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城市化改造及其他大型建设工程,造成大量文化遗产的毁坏。就像自然界的物种一天天消失一样,千百万年来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也在一天天地消逝,造成文化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在缺乏文化历史资源的空地上,“克隆”甚至滥造各种历史神话主题公园、古迹或文化景观,如各地的西游记宫、北京昌平的明皇蜡像宫;有的甚至拆除真迹建造假景。克隆滥建、拆真造假的结果必然生产大量伪造品或赝品,导致市场消费需求的不可持续。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九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近年来世界遗产的超容量开发和过度利用,已经威胁到这些珍贵世界遗产的完整与真实。为了改变世界遗产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过度开发状况,《意见》强调了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目前,中国世界遗产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风景名胜核心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二是保护力量不足所产生的文物破坏、偷盗事件;三是生产建设性破坏。此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也面临双重威胁,一方面,在封闭环境下,民族民间文化自然传承,面临衰退、变异威胁;另一方面,在开放环境下,现代民族社会迅速变迁,民族民间文化面临同质化威胁。同质化来源于两股力量:一是内推力,即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的改变迫使文化发生相应的改变;二是外拉力,即随着社会开放性的增强,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强大示范作用拉动民族传统文化向同质化方向发展。另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本身的生存力十分脆弱,一些特殊的民族文化传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的越来越少,如纳西族的老东巴大多已经谢世。

笔者认为,有效协调产业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的矛盾冲突,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途径如下:一是有形文化历史资源尤其是有形文化遗产,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理想境界,寻求其产业开发的价值支点,运用展示营运模式进行科学决策、合理运作。二是无形文化历史资源尤其是无形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经营方式进行营运,并通过博物馆、研发传习、立法命名等方式进行保护,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三是外显文化智能资源,可以根据文化制品的符号结构理论,运用复制营运模式,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制品的复制运营迅速取得商业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文化制品可重复消费的符号特征及其高品质、低成本的经济性。四是内隐文化智能资源产业开发的可持续营运,要依靠人类的智力,挖掘人的先天素质,培育后天创新思维,融合技术、金融等资本,选择创新营运模式。

二、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原则

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追求经济和自然环境的优化,又要追求文化环境的优化,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一样也是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的根本。当代人不仅要关注环保技术和经济增长策略,而且要增强为后代人利益考虑的伦理意识。面对自然、文化资源,具备一种自觉的伦理责任,反对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社会、文化发展的协调一致,体现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满足需求和欲望方面的公平性,寻求人类在资源分配和财富占有上的“时空公平”。

世界银行赫尔曼·戴利,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概括为三项“不超过”比率。一是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不超过它们的再生率;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不超过可持续的可再生的替代物的开发速度;三是污染排放率不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现将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三大原则分述如下。

第一,保留原则。保留原则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基本原则。与没有穷尽的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只是微弱的少数,对资源的拥有是有限的,当代人超支使用的部分应逐渐“退还”。基于对文物深层价值的深刻认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和产业开发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妥善地加以保护,使之不被毁坏、失传、湮灭,才有可能进行产业开发;只有通过合理的产业开发,发挥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才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

文化历史资源不仅属于当代人,而且属于后代人。当代人保护和传承它们的责任,远远大于使用和消费它们的权利。人类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不加选择地保留文化遗产也会造成人类的负担。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加以保留,保留的具体原则:一是完整性,一是低成本。文化资源尤其是有形文化遗产的真确性价值是一个整体,整体保存的意义大于部分保存,遗址和整体格局的保护比文物的零散保护更重要。

文化智能资源的保护与文化历史资源的保护有所不同,主要采取文字、录音、录像的办法对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游戏、神话传说、风俗等进行记录、整理、出版,形成文化制品,有的还建立专门学校或在某个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世界交往的增多,各民族互相渗透、影响,比较学习其他民族长处的同时本民族的特殊性将越来越少。因此,独特民族文化资源除采取文字、录音、录像的记录、整理、出版等方法保护外,还可以尝试建立一些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尽可能实行原生态保护。

第二,内涵式发展原则。内涵式发展原则也叫效率原则,讲求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深度和高效率,强调消费精神需求的满足和人生意义的体验。内涵式发展使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成为可能,也是遏止过度开发的必要条件。内涵式发展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整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并重。文化历史资源的旅游业、艺术业和音像影视、出版业开发,可以采用“一篮子”整合开发模式,更好贯彻整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并重的原则。例如,民俗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就可以运作成一条以顾客价值创造为中心的增值链,包括游客的住、吃、穿(下榻竹楼茅屋,品尝竹筒饭、风味小吃,穿民族服装),体验民俗(参与农事活动如栽花、摘水果、采茶,或学习民族工艺如刺绣、竹编,或参与民俗活动如传统婚姻节庆),文化娱乐(听民族音乐、看民族歌舞表演),获得赠品(介绍民俗村文化的录像光盘、书籍以及当地的工艺品),等等。中国还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小国,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粗放、低效。遵循内涵式发展原则,优化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统筹配置、提高开发效率,是当务之急。一是改变粗放、低效开发模式,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实行集约化、高效率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美国《泰坦尼克号》、《花木兰》,中国《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成功典型。二是优化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统筹配置。政府可以考虑指定某个机构或单设一个机构,统一协调全国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改变以往主要由文化、文物部门管理,旅游、影视、出版等部门开发的不协调局面,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依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文化资源产业开发规划。三是采取不同产业开发营运策略。与其他资源的产业开发相比,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更复杂、更不确定。必须依据文化资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产业开发的营运策略。比如,时代感、时尚性都很强的通俗歌曲和民族服饰的经营,就必须准确把握时尚变化趋势,紧跟消费者需求步伐。又如,讲求民族或地区特色的文化旅游经营,就必须开展体验营销,提供“美好感受”服务,满足游客的沉醉、感悟、感受、回忆等体验需求。四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要讲究品牌效应和广告宣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创造了品牌又进行了广告宣传;既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又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比如,山西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成效显著。平遥全县游客从申报前的1997年10万人次增加到2001年的82万人次,门票收入从104万元增加到1142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从1250万元增加到1.36亿元。

第三,救赎原则。错误已经无可挽回,当代人必须拿出更多的虔诚来处理未来的事务,对竞争关系中的弱势一方——无论是自然界物种还是弱势群体,都给予更多的善意和关怀,以表达其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救赎原则还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合作、经济规则安排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其中国家文化安全包括文化生态安全、文化信息安全、文化遗产资源安全、文化市场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文化内容安全、文化贸易安全等。

三、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真实性”、“完整性”理论依据

1.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真实性”理论依据。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整性(Integrity),是文化资源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重要概念。《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1997,以下简称“行动指南”)对它们有明确规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核心就是保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必须遵守的关键性依据,还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理论依据。

“真实性”概念最早在1964年出现于《威尼斯宪章》,主要针对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世界遗产领域内关于真实性的解释最初见于“行动指南”,较详细的解释可参见《奈良文件》。《奈良文件》第13款指出,“想要多方位地评价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其先决条件是认识和理解遗产产生时及其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真实性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地,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有关真实性翔实信息的获得和利用,需要充分了解一项具体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财产至少应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一项标准以及真实性标准”,每个被确认的项目都应“满足对其设计、材料、工艺或背景环境以及个性和结构要素等方面的真实性的检验”。真实性的保护,应“具备足够的法律的/合同的/传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确保被提名的文化财产或文化景观有足够的保护。国家、省、市的保护性立法,以及服务于保护的管理和规划控制机制,是一切遗产保护的基础,必须在提名格式中予以正确说明。这些法律的/合同的/传统的保护机制的贯彻实施是必要的。而且,为了保护文化景点的完整性,尤其是那些对大量投资者开放的地方,相关成员国应该提供合理管理的足够证据,保证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保存和对公众的开放。”

2.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完整性”理论依据。完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的原初状态(intact and original condition)。它起初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完整性原则既保证了世界遗产的价值,同时也为遗产的保护划定了原则性范围。“行动指南”(第44段b)专门界定了自然遗产的完整性。

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于1974年最早提出自然遗产的“完整性”原则,其认定国际公园标准强调的是,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标准(1)……具有优美景观、特殊生态或地形,有国家代表性,未经人类开采、聚居或建设”;“标准(3)……限制工业区、商业区及人类聚居开发,禁止伐木、采矿、设厂、农耕、放牧及狩猎等行为,以有效地维护自然景观及生态平衡;标准(4)保护现有的自然状态,准许游人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可作为现代及未来的科研、教育、游览与启智的场所。”可见,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它们的真实性实际上都面临着排除人为因素影响的同样问题。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从范围上看,是指建筑、器物、遗址、工程等自身组织和结构的完整以及与其所处环境的和谐和完整;从文化概念上看,是指文化符号、观念层面的完整性,如中国明十三陵,是一个组团,十三处陵墓缺一不可,泰山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等一体化上。

“行动指南”明确提出过“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第24段)。1996年召开的“关于提名世界自然遗产的总体评价原则和标准”的专家会议,其目的就是为了制定一种通用的确认和评价世界遗产的方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意见书》指出:“希望简单地把适用于自然遗产地的完整性条件移用到文化财产的想法是不明智的。虽然如此,完整性条件表达了整体上对文化遗产的接近,它比真实性原则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更相关,更有意义。作为一个概念,完整性适用于自然遗产,它同样平等地适用于文化遗产”。《威尼斯宪章》在“修复”一节第十四条指出,“古迹遗址必须成为专门照管的对象,以保护其完整性”。

四、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营运的中国先哲思想渊源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先哲保护文化资源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思想很相近。我国古代名山大川里有限的体验性服务设计——道路、桥梁、亭阁、寺庙摩崖石刻等人工建(构)筑物,大多“点缀得宜,不掩其胜”,游客游览名山大川的目的主要是祭祀、审美、创作、隐读等,人与文化景观的交融平和、渐进,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本文介绍两则中国先哲的相关思想。

1.“大壮恒久”思想。《周易》探索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久”和“大”。“大”在《周易·大壮》中有阐释:“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固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刚以动”就是发展,发展就大壮,发展大壮是自然变化的法则。“久”在《周易·恒》中有解说:“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这里所要揭示的道理是,只有“久”,才可以使人类坚持发展。

《周易》指出了两个达到“大”和“久”的途径: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二是“正中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命。”综括说,就是具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才能达到“大”和“久”的目标。《周易》还认为,追求“大壮恒久”的理想目标还是圣人的智慧、品德和事业。

2.“和合文化”思想。“和合”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中华和合文化所指的和,是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有形、无形事物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有形、无形事物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中国古代先哲“和合”连用,特指事物与它所处的环境相联系的总体结构实现融合统一,从总体上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西周末年的史伯告诉世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和十数以训百体……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国语·郑语》)史伯所举的实例说明了以下三层哲学蕴涵。从本体论角度看,讲“和实生物”,多样的事物和因素组织融合,以他平他,才能达到多样的统一,万物因而生生不息;完全相同的事物和因素简单叠加,以同裨同,事物只能同一,世界的多样性就会消失。从方法论角度看,讲“和而不同”,强调“中和”思维方法,无过犹不及,正确把握事物质量互变的关节点,将矛盾、差异和冲突限定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从价值观角度看,讲“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和平共处,反对“战争经济学”。孔子非常看重“和”的功用,他在《论语·学而》中强调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还在《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易传》提出太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卷一),把“和”作为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一旦达到“太和”境地,自然和社会人事,一切都将顺畅安宁。因此,中华“和合文化”思想,也将成为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可持续营运的重要思想渊源。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九个部门:《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4月30日。

2.[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章建刚:《文化遗产的真确性价值与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蔡家成:《古镇旅游:由浅入深看体验》,《光明日报》,2005年3月2日。

5.方宝璋:《略论我国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6.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等:《200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谢凝高:《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复兴山水文明》,《中国园林》,2000年第16期。

9.张成渝:《“真实性”与“完整性”是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0.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11.Nara Document.(1994)Approved at the Nara Conference on Authenticity in Relation to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Nara,Japan.

12.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第10版)》(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1997)。

13.ICOMOS POSITION PAPER.(1998)Report of the Global Strategy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Expert Meeting.Amsterdam.44-45.

14.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15.黄家雄:《中国先哲的生态智慧》,《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2 年10月22日。

16.李军等:《五经全译》(上),长春出版社,1992年。

17.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对话》,季羡林等:《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1996年。

18.李维琦:《白话国语》,岳麓书社,1994年。

19.吕庆华:《中华和合文化的现代管理学精义》,《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